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205节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05节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习良)


古巴文学

阿·卡彭铁尔人间王国(1949)

作者简介阿莱霍·卡彭铁尔(1904—1980),古巴小说家、散文家、
音乐理论家、外交活动家。父亲是法国建筑师,爱好文学;母亲是俄国人,
曾学医,并通音乐。1921 年入哈瓦那大学工学院攻读建筑,同时学习音乐。
1922 年父亲破产,父母离异,不久即辍学,全力投身新闻、艺术评论及文学
创作。1922 年起,正式发表作品。1924 年,任古巴《公告》杂志编辑部主任。
1926 年,应墨西哥政府之邀,参加拉丁美洲新闻家代表大会,以年青有为、
见解精辟、笔锋锐利博同行赞赏。1928 年,与著名诗人马里内略等创办《前
进》文学期刊。同年因反对马查多独裁统治被捕入狱。狱中写长篇小说《埃
古·扬巴·奥》(古巴黑人士语,意为“耶稣,拯救我们!”)初稿,描绘
了古巴黑人带有浓重魔幻色彩的生活。该书于1933 年在西班牙出版。出狱后
卡彰铁尔流亡法国。1943 年移居海地。1945 年去委内瑞拉,从事新闻及教育
工作。1959 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回国。曾历任古巴全国文化委员会副主席、作
家和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出版局局长、驻法大使。1975 年获墨西哥雷那
斯图国际文学奖,1977 年获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1979 年获法国梅迪契最
佳外国作品奖。卡彭铁尔是拉美文坛提出“神奇现实主义”的第一人,他认
为整个拉美历史即神奇现实的编年史,作家可熔现实与幻想、历史与寓言、
理性与想象、生与死于一炉,冶炼出既有神秘的魔幻色彩、又充分反映现实
的作品。其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迷失的足迹》(1958》、《启蒙世纪》(1962)、
《方法的根源》(1974)、《巴罗克音乐会》(1974)、《春天的献祭》(1978)、
《竖琴与阴影》(1979),中篇小说《人间王国》(1949)、《追踪》(1956),
音乐评论集《古巴的音乐》(1964)等。

内容概要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法国白人殖民者统治下的海地。黑奴
蒂·诺埃尔亲眼目睹了拉丁美洲这个唯一的黑人岛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嬗
变。在勒诺芒·德梅齐老爷的庄园里,黑奴们干的活儿又苦又累。一天,从
西非被掳来的曼丁哥黑奴麦克康达尔的右臂被卷进榨糖机的辊子里。蒂·诺
埃尔操起一把刀,砍断了把马和机器杆拴在一起的皮绳。麦克康达尔把辊子
往相反的方向推,抽出了被碾碎的胳膊。截肢伤愈后,干不了重活的麦克康
达尔被派去照管牲畜。每天天不亮,他就把牛群赶出畜栏,带到山上去放牧。
在放牧时,他在山上发现了毒树叶、毒草和毒蕈,便采撷起来,装进一个用
来经揉制的牛皮缝成的口袋。他跑遍了平原上所有的庄园,带领受尽欺凌的
黑奴机智顽强地向庄园主进行反抗:使毒物在绊根草和苜蓿中扩散,混进成
捆的草料中并落进牲口槽,大面积地侵袭牧场和牲畜圈。于是,牛、马、羊
成群倒毙,尸腐肉烂,苍蝇糜集,恶臭熏天;毒物还巧妙地散布在杯子、汤
锅、药瓶、面包、水果、酒和盐里,蠢笨的庄园主们纷纷中毒身死。。气急
败坏的庄园主们疯狂进行反扑。他们对黑奴们严刑拷扛以追问究竟,一天,
庄园主威胁一名黑奴说要把火药塞进他的屁股,那个嘴封得不紧的黑奴终于
供出了麦克康达尔。毒物的来源既被弄清,也就停止了它的攻势。庄园主们
有了喘息的机会,他们派出巡逻队四处搜寻麦克康达尔的踪迹,但独臂人始
终下落不明,因为他神通广大,能变成种种禽兽鱼虫来保护自身和监视白人
殖民者的行动,逃脱他们的迫害。他有时长出翅膀,有时化成游鱼,有时奔


驰,有时爬行,占领了地下的河流、沿海的山洞和树冠,甚至控制整个岛屿,
伺机向黑奴们发出暴动的信号。四年后的一个圣诞节前夜,麦克康达尔重现
人形回到庄园里黑奴们的身边,他们唱歌跳舞,痛饮烧酒,欣喜若狂。但是,
他们忘了白人也长着耳朵。庄园主乘黑奴不备,把麦克康达尔抓获。他被五
花大绑,又黑又亮的皮肤上布满落下的伤痕,带到广场。然而黑人们却无动
于衷,因为他们认为,绑在麦克康达尔身上的绳子会因那个身体的隐遁而在
一刹那间仍保持着人的轮廓,然后顺着木桩滑到地上,而麦克康达尔则会变
作嗡嗡叫的蚊子,落到军队统帅的三角帽上,看着白人惊惶失措而暗笑。果
然,白人下令执行火刑后,虽然火苗升腾,但麦克康达尔念起奇怪的咒语,
身躯猛地向前一倾,捆在身上的绳子落到地上,然后腾空而起,在一些人头
上飞过,落进奴隶们组成的黑色海洋,永久地留在了人间王国。来自牙买加
的黑人布克芒率领黑奴继续斗争,他宣布黑人自己的神灵要他们复仇。他们
饮猪血为盟,奏海螺为号,怒烧殖民者的庄园。白人庄园主手忙脚乱。他们
从古巴弄来大批猎犬,运往肇事地点咬啮黑奴,又运来许多毒蛇咬啮帮助黑
奴的农民。布克芒领导的这场斗争遭到失败,布克芒本人牺牲。作恶多端的
勒诺芒·德梅齐老爷斗牌输了钱,把黑奴蒂·诺埃尔输给古巴圣地亚哥城的
一个地主,自己在穷愁潦倒中也离开了人间。成为自由人的蒂·诺埃尔回到
海地,惊奇地发现祖国已发生了剧变:白人统治者已被黑人替代。厨师出身,
后又当上旅馆老板的黑人亨利·克里斯托夫乘枫独吞胜利果实,他背叛了自
己的种族,爬上国王的宝座。他胁迫臣民去修筑巨大的城堡,以巩固自己的
统治,连上了年纪的蒂·诺埃尔也未能幸免。他很快得知,这座城堡已修筑
了12 年,一切抗议的企图均被扼杀在血泊之中。黑人们忍无可忍,群起而攻
之。他们又擂起惊雷般的皮鼓,放火焚烧亨利·克里斯托夫的庄园、农舍、
蔗地、城堡、王宫。克里斯托夫四面楚歌,穿上最华美的礼服,举枪自毙,
黑人国王克里斯托夫死后,共和派的黑白混血种人建立起新的政权,但与以
前的统治者比较起来,对黑人的欺压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身穿敞领衬衣、
腰系绸带,足登军用皮靴、骑着高头大马,指挥和监视黑人在地里干活。旧
庄园、特权、官职,统统落入了他们手中。许多村民不堪强迫劳动,便骑着
驴,带着鸡和猪,在女人们的哭叫声中,扔下自己的茅屋,躲进山里。年迈
体衰的蒂·诺埃尔很怕自己也被拉到地里干活,深感人的外形常常会带来无
穷的灾难,便有意换上动物的外形,不料一萌此念,他真的变成鸟、驴、胡
蜂、蚂蚁、鹅。。但各有各的不幸和难处,变成哪种动物都不如人意。他最
后终于悟彻、麦克康达尔在许多年的时间里曾化作动物,但那是为了给人效
力,而不是为了逃离人的世界。人是为了与自己永不相识的人而吃苦、期待
和辛劳的,这是人间王国的伟大之处和最高顶点,所以,蒂·诺埃尔还是变
回了人,向新主人宣战,命令他的人民向那些得了高官厚禄的黑白混血种人
发起进攻。

作品鉴赏《人间王国》是卡彭铁尔于1942 年年底亲赴海地实地考察,
经过五年多漫长而艰苦的创作历程而于1948 年3 月定稿、1949 年面世的成
名作。全书仅合中文6 万余字,但却以真人真事为背景,运用“神奇现实主
义”的特殊笔法,气势恢宏地描绘了拉丁美洲第一场独立革命——爆发于18
世纪90 年代的海地黑奴起义以及白此以后半个多世纪发生在拉丁美洲加勒
比海这个岛国的历史嬗变、政治风云及人事更迭。《人间王国》的时间跨度
为60 年,即1760 年至1820 年。全书包括一个序言和四个部分,即四大章。


在序言里,卡彭铁尔精辟地阐述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以及当今拉丁美洲作家肩
负的历史使命,受到拉美及世界文学评论界的极高评价,他们认为序言“犹
如一篇宣言,宣告拉丁美洲作家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卡彭铁尔清
醒地意识到,拉丁美洲作家着要有所作为,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一味追随
欧美西方作家的创作方向,认识到脱离本土,脱离拉丁美洲的现实,运用超
现实主义那种离开一切理性控制的“无意识写作”方法是不可能创作出真正
反映拉丁美洲现实的作品来的。拉丁美洲本上以及她那古朴敦厚然而带有神
秘色彩的民族文化才具有巨大的迷人魅力,才是创作的源泉,卡彭铁尔在对
拉美诸国弥漫传奇情调、充满魔幻色彩的山川湖泊、林莽草原考察之后惊奇
地发现,拉丁美洲除了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之外,其神话、传说以及人们的信
仰,已经极其自然地构成了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欣喜地悟彻,原来,
超现实主义作家梦寐以求的“神奇的效果”在拉丁美洲竟然就是“神奇的现
实”。据此,他认为,拉丁美洲作家可以把加勒比地区以印第安文化和非洲
黑人文化为基础的魔幻般的现实付诸笔端,可以把社会和历史现实放到带有
浓厚神秘色彩的氛围中在文学作品里加以表现。作家把这种创作方法叫做“神
奇现实主义”;而这种创作手法,还启发和影响了后来的魔幻现实主义。甚
至可以说,神奇现实主义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雏形和别名。《人间王国》就
是作家运用这一手法的成功尝试。他把神话与历史交织,把现实与梦境、幻
觉交织,把人的世界与神鬼世界交织,把荒诞不经与极为真实的生活细节交
织,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刻画了这场惊心动魄的黑奴起义。小说情节的处理,
往往似真亦假,似假亦真,虚虚实实,恍恍迷离,有一种神奇的效果。如作
家是这样来描绘人的世界与神鬼的世界交织的:麦克康达尔被殖民者施以火
刑后,腾空而起,最后留在了人间王国,活在黑奴心间;布勒芒大主教虽然
尸体早已腐烂,但其幽灵却能出现在祭坛上审判暴君克里斯托夫,使其魂不
附体。这是符合拉美土著民族独特的世界观和感知现实的方式的。因为他们
认为,人的世界和神鬼的世界是相通的,绝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又如写现
实与梦境、幻觉交织:黑人索利芒和女仆皮埃蒙特醉后来到一个长廊两旁竖
有人形的雕像的院子,感到雕像的影子在灯光下活动、变大,一个雕像放下
胳膊,一个画像从墙上走下,还有一个头戴葡萄藤冠的青年,正把一支芦笛
送到唇边等等。超现实的变形描写也是卡彭铁尔运用得得心应手的一种手
法。如果讲究气氛的协调一致,这还可以使作品中的神奇或魔幻色彩调上适
当的合理颜料,从而令读者感到虽不完全真实可信,却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
推理和思索。如写麦克康达尔能变鬣蜥、蝴蝶、鲣鸟、山羊、蜈蚣,蒂·诺
埃尔能变胡蜂、蚂蚁、驴、鹅等。这种突破“常规”的变形描写,大大丰富
和扩展了艺术表现力,因而也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和促进的作
用。而在本篇小说的结构上,全书分为两个部分记叔了四个历史时期:一、
黑人受尽法国白人殖民者的欺凌,在麦克康达尔的率领下奋起反抗,发动起
义,但不幸失败,麦克康达尔被活活烧死;二、牙买加黑人布克芒率领黑奴
继续斗争,但也遭失败,布克芒牺牲,三、亨利·克里斯托夫独吞胜利果实,
背叛了自己的种族,搬用欧洲的君主制,使黑奴再次陷入水深火热的痛苦深
渊,引起一场新的暴动:四、克里斯托夫被消灭,共和派的黑白混血种人建
立起新的制度,但对黑人的欺压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把全篇四个部分有机
地连为一体,作家巧妙地安排了黑奴蒂·诺埃尔作为这四个时期的历史见证
人。尽管如此,蒂·诺埃尔仍然不是全篇的主角,作家所描绘的也不是他个


人的荣辱恩怨,而是如火如荼的群众革命和民族起义;蒂·诺埃尔仅仅是汇
成波涛汹涌的大海的一滴水珠,燃起熊熊烈火的一朵火苗。应该说,卡彭铁
尔从这个高度来把握全局,是因为作家并没有忘记他本人一贯遵循的创作原
则:作家的职责是提醒公众牢记民族的历史。

(林一安)


阿·卡彭铁尔方法的根源(1974)

作者简介(见“人间王国”条)。

内容概要清晨,旅居巴黎的拉丁美洲某国独裁者(首席执政官)在豪
华的卧室里悠然醒来,侍者随即端来咖啡和早点,考究的丝绒窗帘被徐徐拉
开,阳光透进金碧辉煌的寓所。首席执政官一边阅报,一边品尝法式早点。
他精通法语,酷爱书本,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崇拜西方文明,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