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第一哲学沉思集 作者:[法]笛卡 >

第28节

第一哲学沉思集 作者:[法]笛卡-第28节

小说: 第一哲学沉思集 作者:[法]笛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其观念的上帝,如果他真不存在,我的本性就不可能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我不可
能在我心里有上帝的观念。”

    那么,既然我们心里有上帝的观念是一件没有得到证明的事,并且基督教强迫我们
相信上帝是不可领会的,也就是说,按照我的看法,人们不能有上帝的观念,因此上帝
的存在并没有得到证明,更不要说创造了。

    答辩

    说上帝是不可领会的,这是指一个全部地、完满地理解上帝的领会说的。再说,对
于我们心里①怎么有上帝的观念,我已经解释过多少遍了,如果我再重复一遍,读者们
就要厌烦了。      ①“心里”,法文第二版缺。

第十二个反驳
    关于第四个沉思论真理和错误

    “这样一来,我认识到,错误,就其作为错误而言,并不取决于上帝的什么实在的
东西,而仅仅是一种缺陷,从而对于犯错误来说,我不需要有上帝专门为这个目的而给
了我的什么能力①。      ①“能力”法文版第二版是“功能”。
    无知当然仅仅是一种缺陷,不需要什么正面的功能去无知;可是,至于错误,事情
就不这么明显。因为好象是,石头以及其他一切无生物之所以不犯错误,就是因为它们
没有推理和想象的功能,从而可以得出结论说,要犯错误,就需要给予凡是犯错误的人
一种理智,或者至少是一种想象(这两种功能都是正面的),不过只给予犯错误的人自
己。
    此外,笛卡尔先生又说:“我发现我的错误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即由于我心里的
认识功能和选择功能或我的自由意志。”这似乎是①同以前说过的东西有矛盾。在这方
面也必须注意,自由意志的自由是假定的,并没有得到证明,虽然这种假定是跟加尔文
派②的意见相反的。      ①“这似乎是”,法文第二版:“我觉得”。
    ②“加尔文派”即基督教新教,俗称耶稣教。
    答辩虽然说需要有推理(或者不如说判断,或者肯定或否定①)的功能才能犯错误,
不过,既然犯错误是个缺点,那么不能因此就说这个缺点是实在的,这和盲目不能叫做
实在的东西一样,石头虽然不能看,也不能因此就说石头是盲目的。
    我在所有这些反驳里感到奇怪的是我还没有遇到我认为是从原则中正确推论出来的
任何结论。      ①法文第二版:“或者最好说是判断,也就是说肯定和否定。”
    关于自由,我除了我们在我们心中每天感觉到的东西之外,没有做任何假定,而由
于自然的光明,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且我不能理解他在这里为什么说这和我以前所说的话有矛盾。
    可是,也许有些人,当他们考虑到上帝预先注定时,他们不能理解我们的自由怎么
能存在下去并且能和上帝的预先注定配合一致;虽然如此,没有一个人在看看他自己以
后,不感觉到并且体验到意志和自由不过是一回事,虽然不如说,在自愿的东西和自由
的东西之间并没有不同。而且去检查加尔文派的意见是什么,这也不是地方。

第十三个反驳
    “举例来说,过去这几天我检查了是否有什么东西在世界上存在①,并且注意到仅
仅由于我检查了这一问题,因而显然我自己是存在的,于是我就不得不做这样的判断,
即我领会得如此清楚的一件事是真的,不是由于什么外部的原因强迫我这样做,而仅仅
是因为在我的理智里边有一个巨大的清楚性,随之而来的就是在我的意志里边有一个强
烈的倾向性,这样一来,我越是觉得不那么无所限,我就越是自由地相信”。      ①法文第二版:“真地存在”。
    在理智里边有一个巨大的清楚性这种说法很不明确,从而把它拿到一个论据里是不
适当的。没有任何怀疑的人自以为他有这样的清楚性,而且他的意志比知识丰富的人有
同样多的倾向性来肯定他没有任何怀疑的东西。因此这种清楚性就是有人有某种见解并
顽强地为之辩护的原因,可是他不能使他有把握地认识到这种见解是对的。
    此外,不仅知道一个事情是对的,而且还要相信它,或者承认它,这并不取决于意
志;因为用正确的论据给我们证明的事情或当作可信的事情给我讲述的,不管我愿意也
好,不愿意也好,我们都不能不相信。不错,肯定或否定,支持或拒绝一些命题,这是
意志的行为;可是不能因此就说同意和内心承认取决于意志。
    因此,“构成错误的形式的这种缺陷就在于不正确地使用我们的自由”这个结论还
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明。

    答辩

    问题不在于把一个巨大的清楚性拿到论据里来是否正确,只要能够用它把我们的思
维解释清楚就行,而且事实就是这样。因为没有人不知道理智里有一种清楚性是指一种
认识的清楚性或明瞭性,这种清楚性或明瞭性是人人都认为有的,可是也许并不是人人
所能有的;但这并不妨碍它和顽固的见解没有很大的不同。这种顽固的见解是由于没有
显明的知觉而形成的。
    当他在这里说,不管我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我们对于我们清清楚楚领会的东
西加以信任时,这就跟我们说不管我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我们都愿意和希望要好
东西,只要这些好东西是我们清清楚楚领会的,没有什么两样,因为,不管我们不愿意
也好,这种说法在这里说不通,因为对同一的东西又愿意又不愿意,这是矛盾的。

第十四个反驳
    关于第五个沉思论物体性东西的本质
    “举例来说,当我想到一个三角形时,即使在我的思维以外也许世界上根本没有什
么地方存在这样的一个形状,也许从来没有过,可是毕竟这个形状的某一种确定的性质
或形式或本质是有的,是不变的、永恒的,不是我凭空捏造的,也决不取决于我的精神,
就象我们能够从推证出这个三角的各种特性这件事所表现的那样”。

    如果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地方存在这样一个形状,我不能明白怎么会有这个形状的
性质;因为,什么地方都没有的东西,就决不存在,因而既没有存在性,也没有性质。
我们心中所领会的三角形的观念来自我们所看见过的,或者根据我们所看见过的东西制
造出来的另一个三角形;可是,我们一旦把我们用以思维三角形的观念所由来的那个东
西称之为三角形之后,即使这个东西消灭了,三角形这个名称仍然继续存在。同样道理,
如果我们一旦用思维领会了一个三角形的各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并且给三角形起了另
一个名称,即它是一个有三个角、三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的东西,当世界上没有任何三
角形时,也不妨碍这个名称继续存在下去。这样一来,三角形是一个有三个角、三角之
和等于两个直角的东西这个命题将是永恒的;可是三角形的性质并不因此而是永恒的,
因为万一一切三角形都消灭了,它也就不存在了。
    同样道理,人是动物这个命题之所以将永恒地是真的,就在于永恒的①名称;可是,
假定人种消灭了,人的性质也就没有了。      ①“永恒的”,法文第二版缺。
    由上所述,显然,本质既然不同于存在,那么它不过是用动词是结合起来的一堆名
词;因而没有存在性的本质是由人的精神幻想出来的。就如同,在精神里的人的影像是
属于人的,同样,本质是属于存在的;或者说,苏格拉底是人这个命题是属于苏格拉底
是或存在这个命题的,同样,苏格拉底的本领是属于这个同一的苏格拉底的存在的。而
苏格拉底是人这个命题,当苏格拉底不存在了,它就只不过意味着一堆名词,而是或存
在这个词本身有着用两个名称指出来的一个东西的统一体的影像。

    答辩

    本质和存在之间的分别是大家都认识的;这里不是说一个永恒的真理概念或观念,
而是说的永恒的名称。关于永恒的名称,前面已经充分地驳斥和否定过了。

第十五个反驳
       关于第六个沉思论物质性东西的存在
    “因为,既然上帝没有给我任何功能来认识事情是这样的”(即上帝由他自己或者
通过比物体更高贵的什么造物的媒介把物体的观念送给我),“而是相反,他给了我一
个巨大的倾向性使我相信它们是物体性的东西送给我的,或者是来自物体性的东西的,
那么如果事实上他的观念不是来自或产生于①物体性的东西,而是来自或产生于别的原
因,我就看不出怎么能辩解它不是一个骗局;因此,必须承认有物体的东西存在。”      ①法文第二版:“来自别处或……送给我的”。
    大家一致认为医师为了病人本身的健康而骗病人和父亲为了孩子本身的好处而骗孩
子,都没有罪过;欺骗的坏处不在于假话,而在于骗人的人的恶意。因此,笛卡尔先生
要注意上帝决不能骗我们这个命题普遍地来说是不是真的;如果普遍地来说它不是真的,
那么因此有物体性的东西存在这个结论就不对。

    答辩

    为了证明这个结论是对的,用不着说我们决不能受骗(因为,相反,我坦率地承认
我们经常受骗);不过,我们看不出来我们的错误表示在上帝里边有欺骗的意志;欺骗
的意志不能存在于上帝里边。在这里又可以看出结论还是从原理中正确推出来的。

第十六个反驳①
    “因为我现在认识到这一个和那一个之间”(即醒与梦之间)“有一种非常大②的
区别,这个区别在于我们的记忆决不能象它习惯于把我们醒着时所遇到的那些事情连接
起来那样,把我们的各种梦互相连接起来,把它们同我们生活的连续性连结起来。”

    我请问:一个人,当他梦见他怀疑他是不是在做梦时,不能梦见他的梦同一长串过
去的事物的观念连接起来,这是不是真的。如果他能,那么对于属于那个睡觉的人的过
去生活的一些行动的事情就能够当作是真的,和他醒来时一样。再说,正象他自己所说
的那样,因为科学的全部可靠性和全部真实性仅仅取决于对真实的上帝的认识,要不就
是,一个无神论者不能认识到他之所以是醒着是由于他过去生活的记忆③,要不就是,
一个人用不着认识真实的上帝,就能知道他是醒着。      ①法文第一版是“最后一个反驳”。
    ②“非常大”,法文第二版是“非常显著”。
    ③法文第二版“过去生活的行动的记忆”。

    答辩

    睡着和做梦的人不能把他的梦完满地、真实地同过去的事物的观念连结起来,尽管
他梦想把它们连结起来。因为,谁能否认睡着的人不能弄错?可是以后,当他醒来时,
他就很容易认识他的错误。
    一个无神论者不能认识到他之所以是醒着是由于他过去生活的记忆①,可是,如果
他不知道他是上帝创造的,上帝不能是骗子,那么他就不能知道这个标记足够使他确信
他没有弄错。      ①法文第二版:“过去生活的行动的记忆”。
    
  

 
  
        









第一哲学沉思集

第四组反驳

  
    
神学博士阿尔诺①先生作
阿尔诺先生致麦尔赛纳神父的信
    尊敬的神父:
    承你好意把笛卡尔先生的《沉思集》转交给我让我阅读,我十分感激。不过由于你
知道它的价值,所以你就索取了很高的代价,因为如果我不首先答应向你奉告我阅读后
的感想,你就不肯允许我享有一读这本杰作的快乐。假如不是见识一下这样好东西的这
种欲望是这样强烈,对于这个条件我是不接受的,我是由于这种可赞扬的好奇心所驱使,
才落得如此天地;假使我认为有可能很容易得到你的宽免,我宁可要求免除这个条件,
就象从前古罗马执政官对那些在逼供之下答应的事予以宽免。      ①阿尔诺(Antoine Arnauld,1612—1694),法国哲学家、神学家。
    因为,你要我干什么?我关于著者的判断吗?决不是;你很久以前就知道我对他本
人的评价多么高,对他的智慧和他的学识是多么敬佩。对于现在使我脱不开身的事务你
也不是不知道;假如你对我的评价高过我所应得的程度,这也不等于说我对我的浅薄的
才能没有一点认识。虽然如此,你交给我去检查的东西要求一种非常高的能力和很多的
宁静与闲暇,以便精神一旦摆脱了世俗事务,所思维的只是它自己;你自己可以判断这
是没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沉思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