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弃妇的极致重生 >

第403节

弃妇的极致重生-第403节

小说: 弃妇的极致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南绝倒,老娘不是这个意思好不好,老娘只是想提醒你们,不要过度沉迷于实验中,你们是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好不好?!

结果,这几个坏小子根本不在意,做完保证,便收拾了简单的行囊。开开心心的坐着校车奔赴爆破基地。

许是有了周名士的指点,陈武的新实验进展的还算顺利。

萧南坐马车来到荒山山脚下的时候,正好听到了‘嘭’的一声巨响,紧接着,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火药爆炸后的焦灼味道。

萧南倒还淡定,抽了抽鼻子,点头:“不错,比上次要好些!”

下了马车,通过守卫森严的大门,萧南步行来到山坡的空地上。几个小家伙正穿着半旧不新的冬季校服(好衣服也经不住天天磋磨呀),头上戴着毡帽,两只耳朵也被塞得严实。每人端着一杆铜制的火铳,轮番进行射击实验。

百步开外的对面,则是一排几个靶子,靶子老远的地方,匍匐着几个身着甲胄。手持盾牌的护卫。待这边发射完毕,护卫们麻利的爬起来,去查看靶子,呃,或者靶子附近的山石。

若是弹药正中了靶心,他们便挥舞手中的红色旗子。若是没中,他们则挥舞手中的盾牌。

待四个小家伙轮番实验完,他们纷纷摘下护在耳朵上的耳护。根据各自的成果,凑在一起继续讨论。

萧南就是在这个时间走过来的。

陈武眼尖,看到校长,忙起身行礼:“校长好!”

其它三个小子也纷纷起身,手里还拎着枪膛发热的火铳。恭敬的行礼:“校长好!”

萧南点点头,笑着说道:“同学们好。对了。今天的实验如何?”

陈武有些兴奋的指着不远处的靶子,滔滔不绝的讲解道:“好叫校长知道,我们今天一共进行了两轮实验,第一轮距离百步,第二轮距离是一百二十步,第二轮只比第一轮少命中了一枪……”

萧南挑眉,咦,不错哦,射程又远了二十步,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这几个小家伙定能造出适合战场使用的火铳。

既然有了进步,萧南毫不客气的给予了赞扬,并装作随意的提点了几句。比如可以不可以把火铳的口径做得大一些,再比如是否可以弄个底座,让人在高处射击,便于守城时使用等等。

陈武一听这话,瞬间眼睛一亮,当下丢下他尊敬的萧校长,跟三个小伙伴凑到一起,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对此,萧南已经习以为常了。而且前世的时候,她就知道,对于那些纯粹搞技术钻研的人来说,他们只关注手头上的实验,智商高、情商低神马的,再正常不过了。

转了一圈,感觉心情好了许多,萧南便离开了。

“娘子,您为何对这个火铳如此看重?”

马车上,玉簪有些不解的问道。

积微学院的实验很多,像什么压水井,什么反季蔬菜,什么增产土豆,几个颇有才能的学生搞得有声有色,可萧南却惟独对火铳的研制更加关注,玉簪已经好奇许久了。

萧南微微一笑,道:“没什么,只是想着郎君那儿不太平,若是能有什么得用的武器,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呢。”

其实,她想的是,若是陈武等人研制出了火器,她送给李荣的那支连珠铳估计就不会那么显眼了。

过去没战事,自然不会有人关注新式武器,李荣也不会吃饱了撑的去报告。

可西突厥一旦有异动,李荣手中的连珠铳便会受到满京城、甚至全天下的关注。

若是再被问及来历……萧南摇摇头,萧卉的那套说辞骗骗普通人还成,朝中的那些老狐狸才不会轻易相信呢。

她大力支持陈武的实验,还经常时不时的故作无意的‘启发’一二,为得就是让他们尽快弄出火器来,好转移大家伙儿的注意力。

就是李荣那儿,她相信,只要她弄出了可以取代连珠铳的武器,他也不会多事的向皇帝汇报某些事儿。

而随后的事实证明,她和李荣果然是有默契滴……

PS:嘿嘿,昨天多谢大家捧场,某萨因为眼睛上火,看屏幕都是重影,也不知道有没有打错字,汗~总之,谢谢亲们了~

第242章 来使

李荣是崔幼伯离京五天后抵达京城的。

一路走来,李荣单人独骑,他又急着回京,所以并没有一直走官道,而是抄着小路往回赶。

而崔幼伯呢,他带着一大队人,又有大批的行李和物资,只能走官道。

是以,两方人马哪怕是一个来、一个走,且从彼此相反的方向往前行进,也未能相逢。

李荣抵京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他不是回京述职的官员,不必受朝廷规定的限制。至于他那个所谓的‘流放’,几乎是个笑话,就是受害人裴家,也没当回事儿。

所以,李荣并没有急着给太极宫打入宫面圣的申请,也没有顾忌规定的待在城外驿站不敢进城,而是策马飞驰入了城,一溜烟的回到了家。

甩蹬下马,李家门房的小厮已经迎了上来,虽然李荣这几个月在外面颇受了些苦,身上的衣服也有些破烂不堪。不过他相貌没变,所以小厮们只稍稍楞了下,立刻便认出了自家郎君,纷纷上前行礼,然后接马鞭的接马鞭,牵马的牵马,还有伶俐的,已经飞奔跑向内院去通禀管家,以及娘子王氏。

不多会儿,李家的大管家李方小跑着赶了出来,匆匆行了个礼,偷眼打量了自家郎君一番,见郎君身体康健,伤势也已经好了,并没有信中说得那般严重。

不过,李方还是双手扶住李荣的胳膊,很是关切的问道:“郎君,您可回来了,上回你让雪娘子送了信回来,娘子看了信别提多着急了。又怕阿郎那边知道了担心,还要瞒着……就是老奴,也是担心的不行……郎君。您身体都好了?”

李方嘴里的‘阿郎’是指李荣的父亲汉阳郡王,李方是汉阳郡王的老仆,因能干、忠心,祖上又跟随老王爷出征,所以被老王爷赐姓李,一家子颇受汉阳郡王的宠信。

当年李荣被封为国公,辟府别居的时候,汉阳郡王不放心儿子,便特意将他送到李荣这儿。

而李荣呢,最不耐烦这些俗物。那时他还没成亲,家中也没有理事的主母,李方又是父亲送来的信得过的人。便让李方做了总揽事务的大管家。

李方也着实能干,他和他娘子,一个主外、一个理内,硬是将荣国公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见此情况,李荣更加放心的出去‘游历’了。

李方的年纪与汉阳郡王差不多。他几乎是看着李荣长大的,说句托大的话,他是把郎君当做子侄看待的。

再加上李荣也没把他当仆从,还是幼年的时候,就亲切的称呼他一声‘阿叔’。

如今成了直属的主人后,更是很信任的将整个国公府交给他们夫妇。是以,李方对李荣除了下人对主人的尊敬外,还有很深的感情。

李荣未成亲的时候。李方是除了汉阳郡王夫妇外,最着急的人,他还曾悄悄去求郡王,请郡王多劝劝郎君,在李方看来。他家郎君这么有本事的人,怎么能打一辈子的光棍?!

后来。李荣娶妻王氏,李方非常高兴,新主母一过门,他就力逼着娘子把内务统统移交出来,没有半分倚老卖老、奴大欺主。

王氏见李方夫妇知趣,又深知李方一家在汉阳郡王府的地位,再兼之她是新妇,哪怕不与公婆同住,也不敢过于自专。

李方是郡王派来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长辈的代表,王氏更不敢慢待。

所以,王氏跟李荣商量了一番,继续让李方做李家的大管家,他的娘子也依然是管事娘子,只不过,王氏适当的把自己的陪嫁安插到几处要紧的部门。

王氏此举还是比较厚道的,李方夫妇的权利虽然遭到了分割,但主母对他们夫妇还算信任,这也算是个不错的开始了。

李方很明白,他虽是郡王派来的,但真正的主人却是李荣夫妇,尤其是王氏。李荣是个洒脱的性子,一年有七八个月不在京城是常事,所以,更多时候,李家还是王氏做主。

唯有跟主母的关系融洽,他们一家子才能在荣国公府站住脚跟。

所以,李方对王氏愈加恭敬,对王氏的陪嫁也非常友善。

两方人马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如今相处得倒也越来越好了。

不过,李方心中还是更看重李荣的,如今见郎君回来了,他的关心与高兴是从心底里透出来的。

李荣是什么人呀,虽不能一眼看穿人的心思,但别人对他是不是真诚,他还是感觉得到的。看到老管家激动的样子,他风尘仆仆的脸上扯出一抹浅笑,道:“阿叔无需担心,我一切都好,你看,我的身子好着呢——”

说着,李荣还故意攥紧右拳,微微向上举了举,做出一个展示肌肉的标准POSE,以显示自己的身体确实壮硕。

李方忙抓住李荣的胳膊,略带鼻音的说道:“郎君康复了就好……呜呜,郎君不知道,一听说您受了重伤,娘子担心得彻夜难眠……老奴的心也似被人捏住了,整日都透不过气来,唯恐郎君……”

李方似是察觉自己说了不吉利的话,忙‘呸呸’两声,话音硬生生的一转,道:“不过,老奴知道,郎君是个有福气的人,有神佛庇佑,自会遇难成祥、化险为夷。”

李荣一个人在鄯州养了好几个月的伤,饶是他心性坚强,也不免有偶尔脆弱的时候。

比如,他身负重伤不能动弹的时候,就会想起京中的老父老母;再比如,大夫说他的耳朵有可能永久失聪的时候,他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三两知己好友……

他脆弱的时候,甚至还想起了一直对他很关心的老仆李方。如今见到李方絮絮叨叨的样子,他心里一片柔软。

至于李方说的话,李荣则是一笑而过。

李方会关心他、担心他、为他焦虑不安,他信!

但王氏……李荣摇摇头,他很有自知之明,他与王氏。在名义上是夫妻,但两人只比陌生人好一些。

而且,两人为何会选择对方,彼此都心知肚明:

李荣只是要一个娘子,好安慰父母;

而王氏则是想要个出身显贵的郎君,以便于更能施展自己的能力。

前文咱也提到了,彼时是男权社会,女子很难拥有独立的地位。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而王氏的娘家。真心说,已经显现颓势了,祖父还是九卿。父亲就只是个五品京官,到了她兄长,竟只能靠父荫门个八品小吏。若是依仗父兄,王氏能施展的空间就非常小。

另外,女子未出阁的时候。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难彻底展现自己的才华。

嫁了人,女人的舞台才会变得更大,世人看待她们的目光也将发生变化。

比如同样是做生意,闺阁女子就要受到世人的侧目,甚至是非议;而一家主母呢。只要表面上做得好看些,旁人就会说她能干、善经营。

前者如崔薇,为了当年酒肆之事。至今还被人嘲笑。

后者如萧南,满京城的人都知道新市等生意是她的手笔,大家却只能暗赞襄城郡主,哦不,是齐国夫人眼光毒、善经营!

形势比人强。王氏再自持聪明、比某些男人还能干,到了婚配年龄。她也必须选个男人嫁了。

王氏思索再三,才跌落一地下巴的选中了李荣。旁人只当她是被李荣的‘美色’所吸引,其实只有王氏和李荣明白,王氏不过是想要个可以依仗的夫君,以及国夫人的身份罢了。

至于李荣喜欢‘流浪’,王氏嫁过来后可能会守活寡,她淡定的表示,自己毫无鸭梨!

所以,这样的一对夫妻,说他们会彼此想念,真是鬼都不信的笑话。

就是李荣,他在养病的时候,甚至都数次‘想’起了萧南(当然这厮是在咒骂,怪萧氏戏弄他),他都极少想起王氏。

不过,这些事,李荣夫妇心里明白,却不好对外人提及,更不能对李方表露。李荣毫不怀疑,他这边刚表露出一丝对王氏不在乎,用不了半日,郡王府的父母便会知道,然后火速把他召回王府一通‘教训’。

李荣微微一笑,略带不好意思的说:“这次是我大意了,害娘子、阿叔都为我担心!”

正说着,王氏已经接到信儿,亲自迎了出来。

王氏是世家女,最会做面子工程,哪怕心里不在乎李荣这个夫君,在人前,她都会像一个最规范的妻子,对丈夫嘘寒问暖、恭敬有加。

“郎君,您回来了?路上可还顺利?身体可好?妾身已经命人去请太医了,也准备了热水,郎君先去沐浴?”

柔柔的嗓音,配合着恰到好处的关切,让不明真相的人看了,都会以为王氏和李荣是一对恩爱夫妻。

李方便被蒙蔽过去了,见到郎君、娘子相敬如宾的样子,很是欣慰,默默的行了一礼,便退了下去。

王氏给李荣做脸,李荣也不会拂了王氏的面子,他客气的点头:“有劳娘子了!”

说罢,李荣在丫鬟们的拥簇下去净房梳洗了,他不知道,他前脚刚刚进京,西突厥等番邦属国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