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天遂人意 >

第83节

天遂人意-第83节

小说: 天遂人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的人都留在了山谷里面,有鲁二不愿意带的,也有不愿意出来的,能在作坊里面有份稳定的收入,还有平日习惯了的生活,已然知足。

孙管事看到自家小娘子激动的都哭了。这小娘子怎么就那么呆的住呀,大半年呀,让孙管事急的头发都要白了:“小娘子总算是下山来了。老爷来信都催了几次了。”

华晴芳:“我爹来信来信了呀。怎么不送到山上去呀,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呀。”

孙管事:‘老爷的信件小人可不敢耽误了,都给小娘子送过去了,老爷给小人捎带的信里面,每次都在催小娘子回京呀,算起来过了年小娘子就除服了。现在启程都嫌晚的。’

华晴芳掰着手指头算算:“哪里就晚了,年后的事情呢。”

孙管事幽怨的看着自家小娘子。亏小娘子说的出口,怎么就这么实心呀。谁家守孝会守满三年呀,可孙管事又不能把这话说出来,小娘子有这个想法,那是小娘子孝顺。作为小娘子的下人,只能以小娘子这种纯孝为荣。

阿福看着憋了半天的孙管事,上前一步打圆场:“孙管事还是让小娘子先梳洗一下,就是回京也要准备妥当一些不是。”

李妈妈在后面点头,阿福这段时间倒是长进了。做事情稳妥多了。

孙管事:“都是小人看到小娘子回来激动了,小娘子且先歇歇,小人先下去安排车马随侍了。”

华晴芳跟前才算是消停下来:“孙管事在这里该当多苦闷呀,看看心里急的。回京之后可没哟这里自在了。”

李妈妈听见自家小娘子的风凉话,忍不住为了孙管事主持了一次公道:“孙管事也是为了小娘子好。这里如何好,也不是久留之地。小娘子过了年就十三岁,别说孙管事急。就是老奴都急。想来老爷在京城更急。”

华晴芳倒是不害羞,知道李妈妈说的是自己的亲事:“哪里就有这么急。妈妈说笑了。”

李妈妈:“怎么不急,若不是二夫人没了,小娘子早就该相看人家了,如今小娘子的年岁都耽误了,若在不早早的操持起来。哪里还有十三四岁的郎君与小娘子匹配。”

说完李妈妈就在自己的嘴巴上打了一下:‘都是老婆子多嘴了,哪里就在小娘子跟前说道这个。这也不是您该知道的事情。自是有府上的老夫人为小娘子打算。三房还有五娘子在,华家是大族,想来小娘子的亲事不定,五娘子那里也不好越过去,老婆子就是怕,时间太仓促了事情会草率。还是不如早早的回去才好。’

这可是一心一意的替华晴芳在打算。

华晴芳:“妈妈,芳姐出来守孝三年,如今也不过是两年多点,早早的回去又如何,咱们在这里都呆了两年多了,还在乎这一两个月的事情吗,不如把事情做圆满一些。在说了您看看这庄子,如今正是收成的时候,哪里离得开人。”

李妈妈想起方才马车进来的时候,双眼望去都是大片的田地,这一时半会的哪里就收拾的利索,等粮食都入库,那都要过年了。眉头皱起来就没有松开过:“小娘子说的也是道理,老婆子着急了。”

华晴芳:“那咱们就在庄子上过了年在走好了。”

孙管事虽然也想急着回京,可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为了小娘子才从山下弄下来的香料,孙管事如今又填了一处山头,然是山地,可也不陡峭,不过是埋实的土坡而已。略高的地势种树,平实一点的收拾出来弄成梯田。以是快成规模的样子。

华晴芳攥着地契嘴巴都要咧开了,大地主的感觉就这样,如今自己就靠着这些土地也能过得不错,看看身边的鲁二,有这么多的人要养活,一定要好好地规划才好。

在看孙管事简直就是跟看知心人一样,怎么就那么用得顺手呢。

一点都吝啬的给予肯定:“这个好,这个真好,这些香料可要伺候仔细了。”

得到认可的孙管事心情更好,这几年小娘子也算是给了他施展拳脚的机会,而且小娘子用人从来不怀疑,虽然孙管事做起事情来战战兢兢的,可到底是方便些许,孙管事笑眯眯的:“小娘子眼光好,这么些年在京城中,这些香料都是很有行市的。”

华晴芳更高兴了,光想着自己的庄园不错了,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可以送进京城变成银子呢,哎呦当真是财运滚滚,挡都挡不住:“呵呵,那更好了,咱们自己有用不了的,还能换成银子。不过余下不了多少吧,不是很难成活吗。”

孙管事茫然了:“不会呀,小娘子让人运下来那么多,庄子上都是上好的土地,而且粮食都种下去了,小人才又置办了坡地,虽然有些折损,可十之*也是能成活的,不若小娘子明日随小人过去看看可好。”

孙管事看着自家小娘子的表情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呀,不是办错事情了吧。让小娘子不以心了。

华晴芳也茫然了,不是因为成活率低才运送下来那么多的吗,要那么多的花椒,麻椒,小荤香,自己做什么用呀。香料倒也罢了,能换成银子,可有一些调料恐怕一时间也只有华晴芳才喜欢吃。

饮食那是习惯,不等于你的调料好了,就人人都喜欢呀,那个真的需要有时尚的人引导才好。华晴芳觉得跟穿衣服差不多,再漂亮也得个人喜欢,非让北方人吃甜口的,谁喜欢呀。

新鲜的调料时常此时还没有开发出来,一时半会的恐怕很难有收入:“这么多的调料,别人能接受吗。”不是做生意出身的,有些担心。

孙管事:‘小娘子放心,您给老夫人送回去的,老夫人和府上主子们都说是喜欢,而且奴才们也占小娘子的光,都是习惯了这些味道。在别处用饭食的时候怪没滋没味的。您不知道,年前奴才从京城回来的时候,大夫人就让奴才把这些物件多送回去点,听说大夫人年结走动的时候,都把这些调料填在里面的。您只管放心,小人算计着,咱们这个庄子,要比您的在山谷的作坊出产更大些。’

华晴芳心花怒放,市场都有了呀,还有一定的消费人群,无心插柳柳成荫吗:“哦”

孙管事不知道小娘子的心花怒放,只是怕小娘子太过担心了:“您这些调料不吃草不吃料的,只要有人照料一下,精养好了,那就是出产。”

华晴芳缓过神来了:‘那是,那是,还是孙管事想的周到。这可是大大的好事。’

连李妈妈都在边上点头,虽然大家娘子不能满脑袋的银钱,可也不能不知道银钱的用处,能有个来银子的去处那是再好不过的。在李妈妈跟孙管事看来,这些庄子往后定然是小娘子的陪嫁的。

阿福只知道小娘子倒腾的东西,孙管事李妈妈都认可,那就值得高兴。

到跟这孙管事在自己的新山庄里面看到梯田上的树木,还有秧苗的时候,不用孙管事解说,华晴芳已经自动转换成了看银子了,都是钱呀。而且没想到地契上的那个数字,换成实物的时候,竟然如此让人激动。而且孙管事办事大气,这山头太大了。两天都不见得赚的过来。

让华晴芳有一种穷人炸富的感觉。天知道这年头荒山不值银子,华晴芳真的想左了。

转头看向鲁二:“可是不发愁怎么养人了,鲁二叔可是还有兄弟没处安置。”

缺人手呀,这么大的山庄,照看起来可不容易,再说了这东西出来的来往的运输也是问题,那不得自己人呀。

鲁二倒也痛快:“没了,这么多年过来,兄弟们也就剩下这么几个,小娘子若是需要人手,只管让人伢子送来就好,鲁二还能调教一二。保管小娘子得用。”

华晴芳:“少不得要麻烦鲁二叔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七章 荣归

然后就是好一番忙碌,不过华晴芳都是看着下人在做,她要做的就是看看孙管事送上来的账薄,还有仓库里面的东西。还有就是看看自家的保安队长鲁二是怎么调教人的。

富春少年的娘亲不愧是掌家娘子出身,比起孙管事处理起庄子上的事情更得心应手一些,而且整理出来的东西,让人一目了然。到底是管理型的人才。

基本上林夫人在这庄子上就是当主母再用的。华晴芳简直就是轻松的不能在轻松了。

富春少年学习刻苦,大概是了太想让自己娘亲脱离苦海了,只不过是在华晴芳到庄子上的时候,跟着母亲过来拜会过一次,就再也没没有露过面。

虽说华晴芳算是恩人,毕竟男女有别,不好太过接触。好好地少年郎君一张俊脸,华晴芳不好盯着人家看,两人不过是客气两句而已。而且李妈妈对华晴芳这种接待外客的做法,那是从来都严防死堵的。

倒是林夫人每日都要来华晴芳这里处理事情,华晴芳有意学习一下这管家的本事,林夫人指点的精心,两人亦师亦友的关系处的相当不错。

李妈妈对这位夫人礼遇得很。自家小娘子娘亲没了,就是回到华府这些东西也未必有现在学的通透,伯母,婶子,毕竟不是娘亲。而掌家对小娘子来说那是必须要早早学习上手的。不然将来小娘子要跟着婆婆去学习这些不成。简直是不能再好的机会了。

孙管事同林夫人把年前的账册。什么的递给华晴芳的时候,华晴芳都美翻了。

比起京城中贵人的产业可能华晴芳这点玩意不算是什么,可毕竟是自己经营起来的东西。尤其的看着高兴。

李妈妈就曾说过,也不知道小娘子在忙什么,有什么可高兴的,老夫人手下的庄子,随便给小娘子一个当陪嫁,都要比这个大多了。

华晴芳的听后感就是,原来华家那么富裕。自己在这里这么点小产业,就美的有点发飘了。这老夫人手里那么多的玩意,是不是每天都在半空中飘着呀:“难怪老夫人的日子过得那么舒坦。”

换来李妈妈跟阿福的不理解,这话从何说起呀。华晴芳尴尬的笑笑,原谅她一个从一平米几千。或者几万或者几十万的高消费地方来的人吧,土地这玩意握在手里的感觉,真的让人发飘。

时间往回推,四月池邵德从引雷山回京城,在京城里面造成了的轰动不小,毕竟都知道侯府的二郎君去的是引雷山,能从那里回来可不容易。

定国候夫人初听池邵德回来的时候,轻蔑的说过:“谁知道他去的哪里,外面疯玩够了。还偏要出风头。”

二夫人听到这话,一声都没吭,她宁愿儿子是出去乱跑。出去疯玩的,也比去那引雷山好,只是眼巴巴的望着侯府大门,等着儿子回来。

定国候皱眉:“乱说什么,孩子能在中秋回来,一家人在一起过个团圆节多好。”

池家的二老爷鼻子鼻子:“哼。”都没搭理这位当侯爷的大哥。自从自家儿子走了以后,这位侯府的二爷。在侯府就没有消停过,对侯爷更是尊敬皆无。

已经到了定国候说东,侯府二爷定要说西的地步。两房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了,这么说吧,这位侯府二爷叛逆期来的晚点,也可以说是,这位侯府二爷一辈子压抑的太过,如今被儿子的事情,给激起了腻烦心里。

一下子这么年的膈应全都爆发了。自从池邵德走后,侯府就没有消停过,你挤兑我儿子,我就让你膈应,这位池家二老爷就是这么想的。怎么不着调那是怎么来。让定国候本就有不太顺畅的心里,更加的堵塞了。

不过今天池家二老爷儿子回来了,不跟这两个膈应人的夫妻一般见识而已。

池家的老总管颤颠颠的过来,池家二夫人就急了:“怎么不见二郎。”

管事:‘回二夫人话,郎君已经进城了,不过说是华家的小娘子给华家的二老爷捎带了东西,郎君让老奴先回府,说是稍后就回了。’

池家二夫人,拍着胸口,眼泪一对一对的的掉:“二郎可好。”

老管事头都不敢抬,想也知道,侯爷夫人此刻的脸色定然不太好看的:“郎君一切都好。”

池家二夫人这时才挑眼看向长嫂:“哼,我家二郎从小懂事,听话,为人方正,说的什么就做的什么,万万做不出那等口蜜腹剑之事。大嫂可莫要由己度人。那华家的小娘子在哪里大嫂不会不知道吧。”

定国侯夫人被如此打脸,心里不畅快,不过对于池邵德去处是只字不敢再提:“你说的什么话,侯爷你听听这是说的什么话,妾身嫁到侯府这么多年,自认对待弟弟,弟媳们从来没有过怠慢,怎么就被弟妹如此说道,让妾身可怎出门呀。妾身对二郎如何,弟妹们是都知道的,你问问三弟妹,四弟妹,那个不说我这个做伯娘的偏心于他。怎能如此埋汰与我。”

池家二夫人同池家二老爷一样,一改往日的低调隐忍,儿子都要被人挤兑死了,还忍屁呀。

只是冷眼扫了过来:“大嫂对二郎如何,大嫂自己知道,何况我家二郎父母尚在,不牢您操心。”

说完还是殷殷切切的看门外。

定国候被这夫人闹腾的头疼:“好了都消停些把,二郎好生与弟妹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