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第77节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77节

小说: 剑桥中国明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宸濠 (1478—1521年)知道他爱好花灯,为1514年的庆祝活动送去大批 
  精致新颖的品种。宁王的侍从奉派安装花灯;这些花灯之所以新颖,在某种 
  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被固定在房屋和走廊的圆柱上,而不是悬挂起来。给人 
  的印象是很壮观的。主要寝宫前的庭院光明如同白昼。 
       在此之前皇帝已在宫殿庭院的边上搭起帐篷,有些帐篷被用来存放在紫 
  禁城中进行的战斗演习的火药。事故发生在1514年2月10日,也就是灯节 
  的晚上。火药爆炸,烧着了居住区的所有宫殿和朝觐大殿。大火延续了整整 
  一夜,几座寝宫完全焚毁。起火以后不久。皇帝就撤到他的新居。路上,他 
  回头看着照亮了整个天空的火光,只是开玩笑地说,这是“好一棚大烟火也”。 
  ① 

       这场火后大约八个月,他命令陕西的镇守太监购置按照他的详细说明而 
  制造的162顶帐篷的帐篷宫殿。这些帐篷于1515年晚期送到北京。这些帐篷 
  组成了一个宫殿区,有全套的大门、居住区、庭院、厨房、马厩和厕所,最 
  初设置在紫禁城内,后来皇帝每次巡幸时也开始利用它们。尽管他这时宁愿 
  住在帐篷里,几座宫殿仍然必须重建。1515年1月,工部上报,重建这几座 
  宫殿将耗费100多万两银子。这将在五年中以一种普遍附加税的形式按一年 
  20%的比率征收。当这个部请求皇帝从他私人的储备中借用这一总额的一半 
  时,他拒绝了。1515年夏,从京师戍军和锦衣卫调了30000军队营建这项工 
  程,工程最后于1521年完工,也就是在火灾七年之后。 
       皇帝这时完全不顾朝廷的礼仪;一切事情都是在他方便时去做。1515年 
  1月,一个给事中抱怨,新年献祭太庙是在下午晚些时候举行的,祭天开始 
  得很晚,以致皇帝的侍从半夜才回到北京。两种典礼都应该在黎明开始。2 
  月,大学士杨一清抱怨皇帝很少视朝;如果视朝,是在下午晚些时候,而不 
  是按惯例和礼仪在黎明开始。所有朝臣从清早直到下午很晚的时候守候在午 
  门外;紫禁城的入口好像一个市场;官员们在黑暗中散开时,一片混乱。 
       1515年7月大学士梁储(1451—1527年)报告,他和其余的大学士们在 
  街上听说皇帝常常潜出皇城,并在北京的什么地方过夜。他希望知道这是否 
  真实。1516年1月,另一个给事中庆贺皇帝,因为皇帝按时到达祭天,但这 
  个官员同时指出,朝见是在傍晚举行,而且常常是在御宴时举行。同时,朝 
  见时没有纪律;官员们在新年朝见后散开时,一个将军竟然在混乱的人群中 
  被践踏而死,当时外国使臣都在观看。 

① 顾炎武:《宦官》和《禁自宫》,载黄汝成编:《日知录集释》'292' (1872 年;《国学基本丛书》,17—18 

转载,上海,1935 年),9。 

… Page 259…

    就皇帝来说,他想尽可能少和他的官员们发生关系,对有关他的行为的 
抱怨充耳不闻。几乎所有帝国的事务这时都交付给了太监们。太监们从不怀 
疑皇帝的命令,或批评皇帝的行为,不管它们有什么缺点,而缺点是很多的。 
他们唯命是听。 
     喇嘛们的事例是典型的。这些来自西藏的术士…僧侣由钱宁引见给皇帝, 
皇帝觉得他们很有魅力。1514年,一个御史批评他和喇嘛们交往,御史说, 
连其他的佛教徒也避免与他们来往。他建议派这些身着赭袍耳戴铜环的人去 
吓跑来自极西边境的妖精。皇帝并不觉得有趣;喇嘛们留下了。 
     1515年晚期,他决定派一个太监到西藏去请回这些喇嘛推荐的一个“活 
佛”。这个人实际上是噶玛派教派的一个领袖,他的保护人仁帮王于 1498 
年占领了拉萨 (西藏的主要宗教中心),同时他从幼年起就被当作奇迹的创 
造者而受到称赞。噶玛派僧侣和他们的同盟者这时正企图压制他们的主要对 
手,政治形势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活佛”不大可能离开西藏。 
     然而皇帝还是想见他。他指出前几朝曾经派太监去西藏;他说,这有先 
例。宫廷办事机构的太监刘永奉命负责这项任务,并被授予征发他在途中所 
需任何供应和勤务的权力。大学士梁储立即提出异议。向外地宗教领袖派遣 
使节,这是没有先例的。出使人员必经的四川多年遭受匪患,只在最近才安 
定下来。他担心不正当和不受控制的征发将引起当地的骚乱和可能的普遍暴 
动。他拒绝起草所需的命令。皇帝颁发了他自己的命令,太监刘永动身走了。 
     梁储是正确的。刘沿长江一路征用了几百艘船,并征发几千人拖曳他的 
船队通过上游峡谷的险滩。到他抵达四川省城成都的时候,他的随行人员单 
是食品每天就需要100石米和100两银子。他为这次出使购买礼物而在四川 
逗留了一年,最后动身时带了上千骑兵的护卫部队。这次出使以灾难收场。 
当“活佛”拒绝离开西藏时,明的护卫部队试图胁迫他。这个喇嘛的保护人 
对明营发动了出其不意的袭击,抢了所有礼物和贵重物品,并在这一过程中 
杀死和打伤了一半以上的护卫者。太监张永为保命而逃走了。当他几年以后 
终于到达成都时,皇帝已经死了。 
     1515年,这时二十三四岁的皇帝对在北京生活已经感到厌烦,同时被朝 
廷官员们连续不断的批评所激怒。1516年早期,他开始考虑离开北京,到西 
北大约90英里的宣府定居。这个主意最初由江彬提出,他想把皇帝和他的主 
要对手钱宁隔开。江彬告诉皇帝,那里有比北京多得多的乐师和标致女人。 
而且,他在那里能够看到真实的边境的小规模战斗,比起皇城中的模拟战要 
让人激动得多。1516年4月,负责京师地区的御史报告,他曾经听到有关皇 
帝在宣府的行宫的传闻。刚过一年,皇帝便第一次到那里巡幸。 

… Page 260…

                             皇帝的巡幸 

    皇帝从短途游览开始他的巡幸。1517年1月他通知朝廷,他想在祭天以 
后在北京以南的南海子皇家庭园里打猎。大学士们表示异议。这样的事以前 
从来没有过。要是他碰上什么麻烦的事该怎么办?2月3日,这次祭祀以后 
不久,他让朝廷官员们陪伴他到北京以南的皇家庭园,他们在那里一直等候 
到下午很晚的时候。然后他们被打发走,并被告知在北京的城门等候皇帝的 
銮驾。皇帝半夜前后到达,并接受朝见。第二天,他把猎获物分赐挑选出来 
的朝廷官员们。几天以后,他再次在这个皇家庭园里打猎。当不再有异议提 
出时,他开始计划一次远一些的巡幸。 
     1517年夏,他作了到宣府镇城 (今宣化)的第一次尝试。1517年8月 
17日,他化装离开北京往北边大约20英里的昌平城。第二天,大学士们(他 
们已经听说他在北京的街上启程,这样的新闻在那里传播很快)在路上赶上 
他,请求他返回。他拒绝了。五天以后,他抵达北京以北约30英里的居庸关。 
负责居庸关的御史下令锁上南门,然后带走了钥匙。 
    御史拒绝开关。当皇帝下令负责居庸关的太监开关时,御史威胁要把太 
监当场斩首,如果他试图打开关门。御史然后进呈了一份报告,他在报告中 
说,一定有什么人伪造了一道诏令;只有接到用了皇后和皇太后印玺的命令, 
他才会打开关门。同时,他威胁要杀死皇帝的一个使者。皇帝不能到达关外, 
决定返回北京。 
     1517年9月8日,他再次微服离开北京,赶到居庸关。这次他成功了。 
他在四天内到达,在一个农民家里过夜,并在主管御史不在时,于 9月13 
日赶快通过。他留下他的一个亲信,太监谷大用,执行不许朝廷官员们出关 
的明确的命令。9月16日,他到达宣府,住进他的新宫。他在行动中完全不 
自检束。为了自己在晚上消遣,他可能闯进有钱人家,抢夺妇女以充后宫。 
1517年10月,他开始自称军事指挥官和将军,把他的宣府住所叫作军事指 
挥部。他的命令和征用文书都用将军印章,他不愿用他的皇帝的印玺和尊号。 
    大学士们表示反对。他们怎么能够知道这样的命令实际上是皇帝颁发 
的?他们请求他用御玺。他不顾这些请求,反而命令户部从它的库中调拨100 
万两银子到他的宣府宫中。大学士梁储反对。他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得到这笔 
钱。户部现有银子只有200000两,而太仓金库只有150000两储备。户部尚 
书在多次反对以后,最后同意送去要求金额的半数。皇帝觉得他的官员们表 
现出来的这种态度是难以忍受的。怀疑他的命令的究竟是些什么人? 1518 
年1月,他实际上把在北京的朝臣监禁了起来。主管城门的官员被告知:朝 
廷官员们不得离开这座城。 
    在这期间,1517年10月他看到了他来边地所要看的事情。10月15日, 
他在宣府西南大约40英里的一个小要塞里。几天以前,蒙古的一支大突击部 
队在巴图蒙克的率领下已经穿越边界。他最初听说这次入侵时,便把它看作 
施展他的军事才能的一个机会,并开始为一次大战作准备。每支戍军的兵力 
增强了,并为一次战役而任命了指挥官。 
    这次侵袭于10月16日开始。第二天有几次小接触,但蒙古人在每次遭 
受伤亡之后都撤退了。10月18日,在大同以南大约40英里的一个戍军驻防 
城市应州附近,一场大战开始了。10月19日,皇帝带着增援部队赶到。10 

… Page 261…

月20日,他指挥了这次战斗,战斗持续了一整天。黄昏时刻,蒙古人撤退了。 
皇帝命令他的部队追击他们到边界,只是由于一场猛烈的尘暴而不可能进一 
步追击,才结束了这次战役。尽管在这次战斗中他几乎被俘,他却把它看作 
一次胜利。这实际上是16世纪明军唯一一次赶走蒙古一支大突击部队,而皇 
帝亲临战场无疑影响了这个结局。 
     1517年11月,他回到他的宣府宫。他派一个太监通知朝廷,由于边境 
局势不稳定,他将不能按时回北京举行祭天大典。大学士们反对,理由是以 
前从没有这样的事。他们试图去朝见他,但在居庸关被赶了回来。最后,由 
于他自己的原因,他决定返回。他在他离开刚过五个月之后,于 1518年2 
月15日抵达北京。 
     朝廷官员们奉命在北京西北城门以外等候他。他们在暴风雪中等了一整 
天。他于黄昏将尽的时候到达,戎装跨马,带着一队骑兵护卫。在接受了他 
的官员们的致敬(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被迫在泥中下跪)以后,他下马并向一 
顶帐篷走去,大学士们在那里给他献上酒和果品。他告诉他们,他真的亲手 
杀了一个蒙古人,然后离开,到他个人的宫里去。在朝廷官员们回到北京以 
前,已经过了午夜。 
     三天以后他主持了祭天大典,在这以后他到皇家庭园去打猎。他在京师 
住了不到20天,1518年3月又离开北京到他的宣府宫。他于3月22日返回, 
只是因为他的祖母王皇后在三天前去世,他想看看为她下葬所作的安排。5 
月他又离开去视察皇陵,然后继续往东视察密云(北京东北约40英里)和喜 
峰口的戍军,在喜峰口他召见了几个东蒙古人的首领。他返回京师参加王皇 
后的葬礼。她的灵柩于7月22日离京,他骑马跟随在后;他在墓地附近的一 
顶帐篷喝酒,度过了下葬前的夜晚。 
     1518年8月7日,他命令大学士们起草一份奇怪的诏书。他告诉他们, 
边境军纪松弛,将派某个将军朱寿所统率的一支作战部队视察边境,他们应 
该起草所需的诏书。这个将军不是别人,就是这位皇帝。他给自己取了一个 
新的名字。朱是这个皇帝的姓,寿字的意思是活得长,因此是,活得长的姓 
朱的人。在他这一朝的余下时间里,他继续假装,说这个将军是某一个人, 
而不是皇帝。作为皇帝,他也命令兵部授予这位将军一个崇高的爵位,因为 
他在抵御巴图蒙克的战役中立下了功勋。大学士们被激怒了,但是无法阻拦 
他。1518年10月,朱寿被正式授予公爵,每年的俸禄是5000石米。 
     9月,他返回他的宣府宫(他开始把这里叫作他的“家”),准备巡幸 
西北边境。9月晚期他动身前往大同防地,然后向西南前进,经过偏头关到 
紧靠蒙古疆域的榆林防地。他这时离北京差不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