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第128节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128节

小说: 剑桥中国明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力将他们赶出去。遵照主人的要求,永历朝廷的一些人以皇帝的名义敕令 
  入侵者离开,但两位中国将军干脆予以拒绝。 
       随着对缅京军事入侵可能性的增加,缅甸人对永历一行就不怎么客气 
  了。到1660年中秋,朝廷处于极度匮乏的境地。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用来换了 

① 保罗·佩利奥特:《米歇尔·博伊姆》'420',《通报》,第2 辑,31,1 — 2 (1935 年),第95—151 页。 

弗里茨·耶格尔:《瞿式耜的晚年》'278',《中国》,8,5 — 6  (1933 年),第197—207 页。桑原骘藏: 
 《明朝庞天寿致书罗马教皇》'301',见《史学杂志》,11,3 (1900 年3 月),第338—349 页,和11,5 
 (1900 年5 月),第617—630 页。 
① 后来同情爱国志士的记载,指认只有十几岁的热情的抗清者夏完淳为文官密谋者中的主要人物。见查继 

佐:《东山国语》'16',沈起增订(1669—1676 年间;重印,《台湾文献丛刊》,163,台北,1963 年), 
第101—103 页。 

… Page 438…

  食物。1661年6月,缅王弟猛白弑兄自立,情况就变得更坏。猛白比乃兄有 
                                        ② 
  魄力,准备同中国入侵者开战。不久,永历的全体官员被邀请参加向新王效 
  忠的典礼,并安排这个朝廷的最后解散。这件事变成了一次大屠杀,所有健 
  壮的人均被杀害,其余许多人自尽。患严重气喘病的皇帝现在只有少数亲属 
  和随从陪伴,虽然活着,但处境极坏。所有这些不仅是新的缅王表示决心而 
  已,而且可能是在执行清廷的要求。 
        1659年12月,北京命吴三桂总管云南事务。他建议采取坚决步骤立即 
  根除永历朝廷及其支持者,因为他们一直在煽动云南人抗清。北京的朝廷纯 
  粹出于财政上的原因,迟迟不批准这个行动。1660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考虑 
  财政和后勤问题,直到9月才最后批准出征缅甸。 
        从1661年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吴三桂和内大臣爱星阿经木邦入缅 
  甸。他们击败了李定国最强的伙伴,迫使李定国向东撤退。1月20日,清军 
  到达阿瓦东南约20英里的地方,几天后永历皇帝被交给吴三桂手下的人。不 
  久,皇帝开始了三个月的跋涉,回到云南府。1662年5月下旬,他和他的十 
                                                                                ③ 
  几岁的儿子被秘密处死,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出现引起了安全问题。李定国甚 
  至被认为不值得追赶,大约在8月,在云南和今老挝边界附近的某个地方, 
                        ① 
  他在绝望中死去。 大约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被满洲人封为亲王。 

                                       郑成功的崛起 

        在中国和日本,郑成功是一个使历史家、剧作家和说书人着迷的传奇人 
        ① 
  物。他的名气来自几个因素,包括政治事件、生意才于和个人魅力。 
        第一,郑成功仿效他的父亲,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海上组织。尽管有官方 
  的禁令与阻挠,中国沿海与东亚和东南亚各货物集散地之间的贸易额,到16 
  世纪末一直在增长。这种增长受到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具侵略性的贸易和 
  航运的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许多居民,直接或间接依靠海外贸易和国内的 
  沿海贸易为生。这些人似乎愿意服从任何种类有组织的控制,只要它能保护 
  他们不受到太大的干扰。明朝政府留下的这个空白,就由像郑芝龙这样的人 
  及其族人所填补了。 
        郑成功利用海上贸易的收益,加上他在商业上的一大部分人力、制造技 
  术和商船的总吨数抗衡清廷。但是,一个人能在什么程度上领导松散的海事 
  集团进行战争,是有限度的。事实上,这个时期有许多中国人逃避郑成功的 
  勒索和军事化,而移居台湾、暹罗、吕宋甚至南美洲西海岸。 
        郑成功崛起的第二个因素,是他抓住了清廷在心理上和地理上的弱点。 
  满族人以其骑战传统为最大骄傲,在陆上他们是杰出的。虽然他们很快适应 
  了江河与湖泊上的战斗,但对于大海他们感到困惑和害怕。在陆上和内河战 

② 高宇泰:《雪交亭正气录》'283' (1655 年;重印,《台湾文献丛刊》,163,台北,1963 年),第101—103 

页。 
③ 见本章,《两个朝廷的并存》。 
① 长垣是福州沿海一群岛屿的合称,其中最大的即今马祖岛。见盛成:《沈光文与明思宗及南渡诸王》'469', 

 《学术季刊》,4,3 (1956 年3 月),第51—52 页。 
① 朱希祖:《郑延平王受明官爵考》'96',《国立北平大学国学季刊》,3,1  (1932 年3 月),第94—97 

页。 

… Page 439…

  无不胜,使他们有能力完全征服中国(除去东南沿海一带),俘获明宗室的 
  最后一个代表,并“剿灭”被指责毁灭了明朝的造反军。因此,满族人在一 
  帮对海事同样无知的中国官员的劝告下,最后才选择消灭郑成功一途,是可 
  以理解的。 
       即使清廷迅速克服了它对沿海地区的厌恶,财政上也受到阻碍。浙江东 
  南部、福建和广东最东部的难以进入和有限的农业资源,使得运送军队到那 
  里去和维持大量驻军费用太大。如果采取驻防的办法,那么就需要极大数目 
  的兵士驻守海岸线上的每一座城市中心以对付“海盗”的进攻。实际上,与 
  海上的造反者打交道,将需要一大笔投资——亦即建立一支水师。所以并不 
  奇怪,清廷最初企图跟郑成功谈判,并且选择了依靠陆地(把居民迁往内地) 
           ② 
  的战略,直到17世纪60年代他们才终于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海上的战场上 
  来。在这样做时,清廷的目标不仅要夺取郑成功军队的一切陆上基地;更重 
  要的是,他们想釜底抽薪,断绝一切日常供应:从居民得到产品和服务—— 
  粮食、食品、木材和造船技术。③ 
       郑成功崛起的第三个因素,是他的自觉。从 1646年他拒绝跟随他的父亲 
  降清起,他就开始训练他自己的小队战士。他对个人命运有一种不寻常的意 
  识。此外,与这种意识相结合的,是相当的管理技巧、商人的精明和竞争性。 
  他在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才能以及他的超凡魅力,使他能用铁腕约束部下。他 
  在招纳从前的对手上取得明显的成功,用这种方法得到几个最有价值的将 
  领。但是,他对部下所犯的即使是比较小的错误进行过分严厉的惩罚,不论 
  他们职位的高低与关系的亲疏,导致部下的变节,从而削弱了他的运动,损 
  害了他的利益。 
       第四,也是最后一个因素,是郑成功聪明地打出明朝正统的旗号,尽管 
  他离朝廷很远。他与隆武皇帝的亲密关系、他的接受国姓和他的殊荣,前面 
  已经谈到了。同朝廷的这种直接联系对郑成功决定献身明朝的事业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当他领导下的机构逐渐壮大,他采用明朝的各种制度形式,只略 
                              ① 
  作修改以适合他的情况。他以完美无缺的礼节和谦卑处理他同遥远的永历朝 
  廷的关系;但他也学会只在符合他在东南战场的企图时服从命令。对他来说, 
  献身于明朝的事业更多地出自抵抗异族征服的本性,而不是为了维护一种政 
  治制度。这样,他从一个适合于他的个性的象征中得到力量,而又不受制于 
  皇帝的官僚机构或一个真正的君主。最主要的是,他能够把他的集团的利益 
  与朝廷的利益等同起来。 
       郑成功的崛起有三个阶段。在 1647—1651年间,他以一个无可争论的海 
  上领袖出现在中国东南沿海;从1652至1655年,他建立了一个强固的基地, 
  并增加了人力;从1655至1659年,他试图把他所控制的范围从沿海扩大到 
  中国腹地。 
       第一个阶段包括一系列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起初,当郑成功直接指挥 

② 没有任何原始资料令人满意地记载了监国鲁王的到达日期,或他在厦门被接待的情况。关于第二手研究, 

见庄金德:《明监国鲁王以海纪事年表》'113',载《台湾文献》,2,1  (1951 年3 月),第30—31 页, 
和第234—235 页、242 页的注释;以及张菼:《郑成功纪事编年》'39'  (台北,1965 年),第46 页注释。 
③ 石源道博:《明末清初日本乞师之研究》'276'  (东京,1945 年),第1—187 页;林春斋编:《华夷变 

态》'199'  (东京,1958—1959 年),I,1,第11—45 页。 
① 明时四川包括令贵州北部的三分之一、今云南东北角和近代西康东部三分之一。 

… Page 440…

  下的兵士逐渐增加时,他和他的族人在漳州和泉州协力作战。清廷为了报复, 
  于1647年春袭击了郑氏的老家安平,在这次行动中,郑成功的母亲自尽。随 
  后,在1648和1649年,郑成功在广东潮州独立作战,在后勤、战略和补充 
  新兵方面取得宝贵经验。当他于1650年9月从这次出征回来时,他已经强大 
  到能从他的族叔郑联和郑彩手中夺过控制权。① 

       两个月后,郑成功接到永历朝廷的请求,要他支援长期被围困的广州。 
  1651年3月,他为这个目的开始西征,但在海上为暴风雨所阻。4月下旬, 
  他听说清军趁他不在时对厦门进行了一次破坏性袭击。郑成功半途终止了西 
  征广州,立即赶回。5月底,他将负责厦门防务的旅叔斩首,迫使另一个族 
  叔隐退。 
       这样,到1651年夏,郑成功已经排除或完全制服了他在郑氏家族中所有 
  的对手。此外,在这年年底,他合并了绍兴的鲁王朝廷失败后幸存的水师。 
  这标志郑成功崛起的第一阶段的结束。他这时是27岁。 
       经过这些年,郑成功已经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领袖。到1654年,他控制 
  了整个漳州,轻易地击退清军的反扑;1655年初,他北移至毗连的泉州。在 
  这个时期,郑成功没有忽视训练和正规化问题。他照明朝的体制分军为五, 
                                                 ② 
  自为中军,到1655年,共有军队33镇, 大约165000人。在此时期他接到 
  李定国求援的要求,当时李定国正企图夺取广州。但郑成功懂得,在他的基 
  地周围有一条坚固的防护带之前,他不能离开。所以他只派去一个代表,而 
  继续巩固漳州和泉州周围地区的防务。 
       1655年以后,郑成功集中全部注意力于准备到目前为止的他的最富雄心 
  的事业:“北伐”浙江和南直隶。他最后集合了250000多人(50多镇)和 
  至少2300只船。1655年,他照明朝的样子建立他的行政机构,尽管大多数 
                                      ③ 
  文职人员主要地管理军事事务。而且,他从永历朝廷接受了他此后最为人知 
                                                                       ① 
  的封号延平王,把他在厦门的主要基地中左所更名为思明州。为了争取更广 
  泛的支持,他开始教育他的军队洗去海盗的名声,以赢得外省人民的心。 

                                       同清廷谈判 

       从1652年起,郑成功对清廷来说有如芒刺在背,那年秋,顺治皇帝开始 
  了一个历时两年的交涉,目的是软化他。在这里,我们看见郑成功一生中最 
  狡诈的表演。他真的考虑降清吗?他对落在清廷手中的父亲和其他亲属的命 
  运真的无动于衷吗?或者,他拖延谈判是为了筹集战争资金和保护他的父 
  亲?这些是难以回答的问题,部分地是由于文献材料本身的模棱两可性质。 
  但是,有几点是无可争论的。 
       第一,双方都抱有怀疑。清廷自然想用父亲郑芝龙来使儿子顺从。但他 
  们对郑芝龙很不信任,于1652年9月1日,以保护为名,将他软禁起来。1646 

① 詹姆斯·B。帕森斯:《一次中国农民起义的顶点:张献忠在四川,1644—1646 年》'417',载《亚洲研究 

杂志》,16,3 (1957 年5 月),第387—400 页。 
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