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 >

第14节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第14节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重,已不可能继续向海参崴突围,遂下令折回旅顺。东乡平八郎见状亦率 

联合舰队主力撤离战场,仅令驱逐舰和鱼雷艇尾击俄舰。入夜后,“列特维 

赞”号等5艘战列舰、两舰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驶回旅顺;“太子”号战列 

舰和其他巡洋舰、驱逐舰多驶入青岛、吴淞等中立国港口被解除武装。在这 

场黄海大海战中,日舰虽未直接击沉任何一艘俄舰,但却取得了决定性战果。 

此后,龟缩在旅顺港内的俄舰几乎没有参加战斗,而日本海军则重新加紧了 

对旅顺口的封锁。 

     8月16日,日军要求旅顺俄国守军投降,被拒绝。19日,日军对俄军要 

塞开始发动直接的攻击。炮声隆隆,夜以继日,战斗激烈异常。俄军依托工 

事,不断地给日军以重大杀伤。战至8月24日,日军虽夺占了部分前沿工事, 

但伤亡达到2万余人,占了第三军总兵力的1/3。大量的伤亡又使日军士气 

低落,出现了许多士兵自伤其身体以免被俄军击毙的情况,战斗力大受影响。 

在这种形势下,日军被迫放弃了迅速攻占旅顺的打算,改取长围久困之计。 

 日军对旅顺的第一次强攻遂宣告结束。 

     日军在首次强攻受挫之后,对第三军进行了休整,补充了兵员,运来了 

11英寸口径的攻城重炮,又在旅顺外围构筑了炮兵阵地和平行壕,对俄军的 

防御工事步步进逼。9月19日,日军发动第二次强攻,主攻方向选在旅顺城 

西北的203高地,该高地可以瞰制整个旅顺城和港湾。经过激烈的战斗,到 

9月22日,日军仍仅占领了若干前沿工事。俄军炮兵实施抵近直瞄射击,以 

霰弹大量杀伤日军,俄军的重机关也发挥了很大的威力。日军官兵伤亡达 

7500名,只得停止第二次强攻。 

     10月26日,日军发起第三次强攻。在连续4天的猛烈炮火准备之后, 

参战的4万余名日军官兵于10月30日发起了全线总攻击。日军步兵一次次 

地冲锋,又一次次地被俄军的火力击退,特别是无法越过俄军各堡垒的外壕。 


… Page 48…

至11月1日,日军伤亡3830人,仅夺占了碉后堡垒。第三次强攻又告失败。 

     此后,日军加强了地下爆破作业,在坚硬的岩层中艰难地将坑道一米一 

米地向二龙山、东鸡冠山北堡垒等目标延伸。俄军也积极挖掘反装药坑道, 

进行反坑道爆破斗争。但由于被长期围困,到11月间,旅顺俄军的情况已相 

当严重,粮弹渐形缺乏,有战斗力的兵员减少到1。8万人,部分舰艇被击沉 

在港内,失败主义抬头。而日本第三军则得到了新增援,兵力达5万人,特 

别是工兵力量得到了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11月26日,乃木军长下令发动第四次强攻。27日夜, 

日军集中全部力量进攻203高地。经过9天激战,日军付出了1万多人的代 

价,终于在12月5日占领了203高地。乃木面对日军的巨大伤亡,在诗中感 

叹“铁血覆山山形改”,“野战攻城尸作山”。 

     203高地的陷落,基本上决定了旅顺争夺战的命运。日军在高地上建立 

观察哨,引导炮兵进行射击。12月15日,被俄国人称为旅顺俄军防御“灵 

魂”的康得拉钦科战死,其他俄军将领决意向日军投降。到12月底,日军占 

领了第二、三号炮台。1905年1月2日,俄军正式签订投降文书。 

     历时222天的旅顺争夺战,日军共计亡1。54万人,伤4。4万人;俄亡 

1。08万人,伤1。96万人。战役的结果对整个日俄战争的战局产生了重大的 

影响。它决定了俄军急速走向失败的深渊。 



      (4)从辽阳会战到奉天会战 

     由于远东俄军的主力集结在奉天至辽阳一线,而日军对旅顺俄军的攻击 

又旷日持久,这就决定了日军在进行旅顺争夺战的同时,需要在另一个战场 

上与俄军主力进行会战。这种主力会战先后发生在辽阳、沙河和奉天三地区, 

持续时间达7个月之久。 

     首先是辽阳会战。当时集结在辽阳地区的俄军有 16万人,装备有592 

门火炮。但俄军作战计划紊乱,消极被动。俄军战前在辽阳以南和东南构筑 

了三道阵地,但第一道阵地的纵深小,翼侧暴露。在兵力部署方面,俄军存 

在着预备兵力过大,一线突击兵力不足的问题。与此相反,日军却把全部兵 

力投入战场。因此,它的总兵力虽只有13。5万人,但在俄军的两翼却造成了 

局部的兵力优势。日军的作战计划是以一部兵力从正面进攻以牵制俄军主 

力,同时以大部兵力分向俄军的左右两翼进行迂回抄击。 

     1904年8月24日,会战开始。日军先以第一军向俄军东部集团实施迂 

回抄击,将俄军的预备队吸引过来。26日,日军以两个军的兵力主攻俄军右 

翼。俄军害怕被日军包围,遂全线后退8公里,撤至第二道防线。30日,日 

军以3个军的兵力同时向俄军第二道阵地发起全线攻击。俄军以火炮、机枪 

和刺刀顶住了日军的进攻,甚至出现了对俄军有利的形势,但俄军未加利用, 

反而于31日晚撤至紧靠辽阳城的第三道阵地。此后,俄军一度计划对日军实 

施反击,但未实施。9月3日,俄军放弃了辽阳,向奉天方向北撤。此役; 

日军损失约2。4万人,俄军损失约1。7万人。 

     辽阳会战后,日俄两军主要在奉天与辽阳之间的沙河地区对峙。时俄军 

约21万人,有火炮758门,防线长达90公里;日军约12万人,有火炮488 

门。日军在兵力兵器上仍处于劣势。 

     1904年10月5日,沙河会战开始。俄军在沙皇的催促下,以5个军的 

兵力,分左、右两翼向日军发起攻击,但整个计划漏洞很多,特别是保密性 


… Page 49…

差,完全丧失了突然性。10日,当俄军左翼主力顺利推进至本溪湖地区时, 

突然奉命停止进攻。日军立即利用这一机会转入反攻,力图迂回俄军的右翼。 

经过一系列的遭遇战,双方进展都不顺利。16~17日,两军为争夺位于沙河 

堡地区的万宝山高地,进行激烈的战斗。此后,双方各自巩固既得阵地,加 

修工事,互相对峙。此役,日方损失2万余人,俄军伤亡达4万余人。 

     1905年2月下旬,日本在占领旅顺和歼灭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之后,发 

动了奉天会战,竭力要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胜利结束战争。时俄军在 

沙河一线部署成三个独立的野战集团:左翼为第一集团军,正面45公里;中 

央为第三集团军,正面20公里;右翼为第二集团军,正面25公里。总兵力 

为33万人,有火炮1266门。日军的5个军27万人则集结在100余公里的战 

线上。 

     会战发起时,日军先攻俄军左翼,俄军赶紧加强这个方向的兵力。然日 

军的主攻方向实为俄军的右翼,俄军在这个方向却兵力不足,被迫收缩阵地。 

3月4日,迂回攻击俄军右翼的日军第3军已接近奉天以北的铁路线,俄军 

情况十分紧急。俄军原定于这一天发动的反击却因部队未完成集结而推迟到 

第二天,丧失了主动权。到3月7日,俄军的反突击行动没有奏效,遂停止 

行动。这时,俄军左翼和中央的两个集团开始放弃沙河阵地,拟在浑河一线 

构筑新的防线,并抽调部分兵力增援右翼。然俄军在日军的紧逼之下,来不 

及在浑河组织防线。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开始在俄军左翼迂回奉天,与迂回 

俄军右翼的日军第三军渐成合抱之势。3月9日夜,俄军为免遭日军包围, 

慌乱从奉天北撤铁岭、四平。10日,日军占领奉天。次日,日军的东、西两 

路迂回部队在浑河地区会师,奉天会战结束。 

     奉天会战是日俄战争中双方最大、也是最后一次陆上决战。日军在这次 

会战中伤亡官兵7万人,俄军伤亡 (包括失踪)官兵达8。9万人。 



      (5)日本海大海战 

     早在日俄开战之初,俄国政府便决定从其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抽调 

舰只,编组“太平洋第二分舰队”,开往远东增援。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海 

军中将指挥的这支混合舰队,拥有38艘战舰,其中包括12艘战列舰、8艘 

巡洋舰、10艘驱逐舰和8艘辅助舰。但这是一支仓促拼凑而成的舰队,有几 

艘战列舰尚未完全建成就提前下水,边航行边安装。官兵素质低下,有的甚 

至还未通过基础训练。舰队的通信联络依靠德国制造的无线电台,在德国技 

术人员撤走后,电台形同虚设。 

     1904年10月15日,俄国的增援舰队主力从波罗的海出发,经英吉利海 

峡南下,随后分两路,较大的舰只绕行非洲好望角,较小的舰只穿地中海、 

红海。由于缺乏沿途补给基地,舰队只得在海上加煤,有机会便尽可能多装。 

而超载不仅影响航速,而且使舰上卫生条件恶劣,官兵非战斗减员严重,直 

至舰队司令、副司令都患重病。到1905年1月9日,两路舰只会合于印度洋 

马达加斯加。3月16日,离开马达加斯加,横跨印度洋入太平洋。4月5日, 

穿过马六甲海峡。5月14日,离开槟绘湾北上,拟沿最短的航线,从对马海 

峡驶向海参崴基地。 

     在俄国舰队东调的过程中,日本联合舰队进行了充分的迎战准备。东乡 

平八郎命令舰队抓紧进行维修保养,并给水兵休假,养精蓄锐。1905年2月 

后,全体官兵归队开始进行战斗演练。东乡判断俄国增援舰队很有可能通过 


… Page 50…

对马海峡北上海参崴。因此日本舰队的主力集结在对马海峡附近和日本沿 

海。同时,在俄国舰队有可能经过的部分海上通道上布设了水雷,还严密组 

织监视,形成了一个纵深达225公里的庞大的预报网。 

    5月27日,俄国舰队通过对马海峡,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海战随即爆发。 

当日晨,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发现了日本哨舰的行动,立刻下令舰队由行军队 

形转换成战斗队形,全舰队成单纵阵。12时许,他判断日本舰队可能以横队 

队形前来攻击,遂命令俄国舰队再变成横队队形。舰队正在进行复杂的机动 

动作,他担心其战斗队形过早被敌人发现,忽然又下令全舰队恢复行军队形。 

如此张皇失措、临阵多变,再加上各舰航速不一,致使俄国舰队阵形陷入混 

乱。 

    恰在这时,13点40分左右,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联合舰 队主力成纵 

阵出现在俄舰队的右前方。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见状再令俄舰队成战斗队形(单 

纵阵)。东乡则命日舰在距8000米处突然左转舵,进行违反常规的“敌前大 

回头”,整个舰队划了一个“U”字形。东乡此举极具冒险性,它使日舰一时 

间处于俄舰火力的严重威胁之下,但这时俄舰也正处于变阵的混乱之中,未 

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良机。 

     日舰在完成“U”字型大转弯后,开始与俄舰队平行前进。日舰队的平均 

航速约高出俄舰队2节,东乡利用这一优势,令舰队加速前进,并横转舵, 

抢占了“T”字横头阵位,集中火力猛攻俄国舰队的旗舰。在日舰优势火力的 

攻击下,约半个小时后,俄旗舰“苏沃洛夫”号受重创被迫退出战斗,罗日 

杰斯特文斯基本人也负重伤,不省人事 (后被俘)。俄舰队的其他几艘旗舰 

也相继被击沉击伤,失去指挥。 

    俄国舰队在极度被动的情况,多次想摆脱截击的日舰,但都因航速慢而 

未得逞。在持续的混乱中,俄“亚历山大三世”号战列舰又被击成重伤而退 

出战斗。16时许,海上起雾,能见度差,双方战列舰队一度脱离接触,但两 

国巡洋舰队仍在偏南海域进行激战。18时半,俄国战列舰队开赴该域参战。 

涅博加托夫少将接管了舰队的指挥权,下令舰队向海参崴方向前进。 

    入夜之后,东乡又命37艘鱼雷艇和21艘驱逐舰对俄国舰队实施重雷攻 

击。28日晨,俄舰在逃往海参崴的途中再遭日本舰队的围攻。10时,俄舰上 

弹药即将告罄,涅博加托夫在绝望中被迫打出旗语,向日本投降。 

    在对马大海战中,俄国的12艘战列舰有8艘沉没,4艘被俘;8艘巡洋 

舰有4艘被击沉或自沉,3艘被中立国扣留,仅1艘逃走;9艘驱逐舰有3 

艘被击沉,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