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5卷乡之魂:钟理和人生和文学之路 作者:江 湖 >

第37节

[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5卷乡之魂:钟理和人生和文学之路 作者:江 湖-第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丽华《台湾文艺》革新1号54期(1977年3月) 
  给爸爸 
  钟铁英《台湾文艺》革新1号54期(1977年3月) 
  《钟理和短篇小说集》读后 
  花村《中华文艺》13卷1期(1977年3月) 
  《笠山农场》的新意义 
  方健祥《夏潮》2卷3期(1977年3月) 
  钟理和作品论 
  郑美玲《文心》5期(1977年6月) 
  钟理和的语言 
  周丽兰《文心》5期(1977年6月) 
  钟理和笔下的农民世界 
  韩淑惠《文心》5期(1977年6月) 
  原乡的失落——试评钟理和《夹竹桃》 
  许南邨(陈映真)《现代文学》复刊号1期(1977年7月) 
  脉流着纯纯的中国文化血统:纪念理和 
  朱西宁《书评书目》78期(1979年10月) 
  钟理和纪念馆筹建缘起 
  《书评书目》78期(1979年10月) 
  台湾省作家钟理和 
  潘翠青《文学评论》1980年2期(1980年3月) 
  从钟理和的一生到电影《原乡人》 
  花村《台湾文艺》14卷57期(1980年6月) 
  原乡人在美浓 
  吴锦发《台湾文艺》14卷57期(1980年6月) 
  噢,原乡人 
  曹永洋《台湾文艺》14卷57期(1980年6月) 
  钟理和传拍成电影《原乡人》有感 
  庄园《台湾文艺》14卷57期(1980年6月) 
  《原乡人》出现的意义 
  壹阐提(李乔)《台湾文艺》14卷57期(1980年6月) 
  原乡人及其他 
  钟铁民《台湾文艺》14卷57期(1980年6月) 
  《文友通讯》资料 
  《文学界》5期(1983年1月) 
  双不斋谈书——原乡人 
  林双不《书评书目》90期(1980年10月) 
  台湾作家钟理和及其作品 
  武治纯《海峡》1982年3期 
  钟理和论 
  韦体文《台湾研究集刊》1984年2期 
  活过·爱过·写过——钟理和研究 
  刘秀燕《台湾文艺》89期(1984年7月) 
  从《笠山农场》说起 
  黄娟《台湾文艺》91期(1984年11月) 
  民国人物小传:钟理和 
  关志昌《传记文学》45卷6期(1984年12月) 
  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钟理和 
  武治纯《中国广播电视》(1985年7月) 
  台湾省作家 
  潘翠青《文学评论》1989年10月 
  土地的歌·生活的诗——钟理和的《笠山农场》 
  彭瑞金《台湾春秋》2卷1期(1989年10月) 
  重读钟理和的短篇小说 
  郑清文《台湾春秋》2卷1期(1989年10月) 
  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钟理和 
  钟肇政《台湾春秋》2卷1期(1989年10月) 
  台湾作家钟理和的民族意识 
  泽井律之《台湾文艺》8卷128期(1991年12月) 
  钟理和文学中所展现的人性尊严 
  钟铁民《台湾文艺》8卷128期(1991年12月) 
  钟理和日记中的典故 
  游唤《明道文艺》196期(1992年7月) 
  钟理和小说《校长》 
  彭瑞金《台湾文艺》(新生版)2卷142期(1994年4月) 
  论大陆时代的钟理和 
  泽井律之《台湾文学》(1994年11月) 
  为文学而生,为文学而死——纪念钟理和八秩冥诞 
  钟肇政《联合文学》22卷(1994年12月) 
  理和文学不朽——从“复活”的救赎谈起 
  李乔《联合文学》22卷(1994年12月) 
  特立一代的钟理和 
  吕正惠《联合文学》22卷(1994年12月) 
  艰困年代的文学见证人——钟理和 
  彭瑞金《联合文学》22卷(1994年12月) 
  “抱着爱与信念而枯萎的人”——记钟理和 
  杨照《联合文学》22卷(1994年12月) 
  父亲 
  钟铁民《联合文学》22卷(1994年12月) 
  新文学传统的继承者——钟理和 
  叶石涛《联合文学》22卷(1994年12月) 
  暗恋钟理和重返桃花源 
  张戌谊《天下杂志》164期(1995年1月1日) 
  父亲 
  钟铁民《台湾新文学》4卷(1996年4月15日) 
  钟理和的文学观及其作品中的农民世界 
  陈丹橘《台湾新文学》4卷(1996年4月15日) 
  钟理和短篇小说《菸楼》之言语风格 
  吴幼萍《辅大中研所学刊》7期(1997年6月) 
  《草坡上》赏析 
  胡坤仲《中国语文》82卷2期(1998年2月) 
  从“不隔”之精神看《贫贱夫妻》与《复活》 
  唐淑贞《中国语文》85卷1期(1999年7月) 
  重新阅读钟理和──并探勘其文学发展史 
  应凤凰《淡水牛津文艺》2期(1999年2月) 
  生动的尖山农家耕作图——赏读钟理和的《做田》 
  许俊雅《国文天地》15卷4期(1999年9月) 
  《笠山农场》评析——兼谈钟理和的创作历程 
  余昭玟《中国文化月刊》238期(2000年1月) 
  钟理和的《贫贱夫妻》 
  应凤凰《明道文艺》(2001年1月) 
  访钟理和的长子钟铁民同学 
  吕新昌《国文天地》2001年4月 
  解读钟理和《做田》 
  赵公正《国文天地》2001年4月 
  宽厚的心,朴实的笔——钟理和作品的内容 
  林聆慈《国文天地》2001年4月 
  关于祖父钟理和 
  钟怡彦《国文天地》2001年4月 
  钟理和的文学生活 
  钟铁民《国文天地》2001年4月 
  记台湾乡土作家钟理和先生 
  田野《黄石师院学报》 
  二、报纸文章(依发表时间为序) 
  被宰了的鸡——重读钟理和著《钱的故事》与《草坡上》并悼作者 
  马各《联合报》1960年8月14日 
  吊钟理和先生 
  梅逊《联合报》1960年8月16日第7版 
  关于笠山农场 
  林海音《联合报》1961年8月20日 
  钟理和作品论 
  张良泽《中华日报》1973年12月13日—16日 
  关于《钟理和全集》 
  张良泽《中华日报》1976年11月29日第5版 
  华敬德谈钟理和著作的英译经过 
  杜文靖《自立晚报》1976年11月29日 
  嗅那泥土的芳香——读钟理和的作品 
  谢松山《台湾时报》1977年5月8日(9日) 
  追怀钟理和感叹文人境遇 
  黄海《台湾时报》1978年2月第12版 
  我看钟理和的小说,钟理和小说的境界 
  麦秀儿《民声日报》1978年3月20日 
  台湾文学里的客家作家 
  钟肇政《自立晚报》1979年12月18日 
  我与钟理和的一段友谊 
  梅逊《联合报》1980年1月23日第18版 
  原乡人及其他 
  钟铁民《联合报》1980年6月1日8版 
  笠山半日:与李行谈电影《原乡人》 
  钟肇政《联合报》1980年6月1日8版 
  平妹,挺好的 
  林海音《联合报》1980年8月2日 
  钟理和、“原乡人”与中国人文精神(上下) 
  林毓生《联合报》1980年8月2日—3日 
  台湾作家钟理和简介 
  《光明日报》1980年8月6日 
  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 
  周金益、周丽华《北京晚报》1980年8月13日 
  纪念台湾乡土作家钟理和 
  武治纯《人民日报》1980年8月16日 
  从“原乡人”想钟理和 
  李欧梵《联合报》1980年8月19日 
  钟理和、《原乡人》、电影《原乡人》 
  舒坦《台湾日报》1980年9月14日—15日 
  钟理和的《笠山农场》 
  蔡明裕《大华晚报》1983年4月18日 
  台湾著名爱国作家钟理和简介 
  《光明日报》1990年2月 
  钟理和小说中的客家女性塑像 
  吴锦发《民众日报》1990年12月7日—9日 
  论钟理和的《故乡》连作 
  叶石涛《民众日报》1990年12月8日 
  钟理和对生与死的体验 
  曾贵海《民众日报》1990年12月9日—11日 
  钟理和的农民文学 
  彭瑞金《民众日报》1990年12月12日—14日 
  钟理和文学所展现的人性尊严 
  钟铁民《民众日报》1990年12月14日—15日 
  父亲的坚持 
  钟铁民《中国时报》1991年6月—7月 
  钟理和日记里的海内外作家 
  叶石涛《中国时报》1992年6月28日第27版 
  钟理和的“原乡”和“祖国” 
  彭瑞金《台湾时报》1994年4月29日—30日 
  钟理和文学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 
  彭瑞金《民众日报》1994年7月16日 
  重读理和的信 
  廖清秀《联合报》1997年8月1日—2日第41版 
  我的钟理和经验 
  叶石涛《台湾时报》1994年12月14日第22版 
  笠山下的故事 
  钟铁民《台湾时报》1994年12月14日第22版 
  父亲的印象 
  钟铁钧《台湾时报》1994年12月14日第22版 
  平妹印象 
  古秀如《台湾时报》1994年12月15日第22版 
  生命的炼火 
  彭瑞金《台湾新闻报》1995年2月17日第19版 
  落雨的暗暝读钟理和 
  许素兰《自立晚报》1995年3月30日第23版 
  我的祖父与笠山农场 
  钟铁民《中央日报》1995年11月17日第19版 
  日记里的文学——写在《钟理和日记》 
  彭瑞金《民众日报》1996年7月15日第27版 
  作家的葬礼 
  彭瑞金《台湾日报》1996年11月12日第23版 
  笠山下的香火传承:承继文学种子与爱乡情的钟理和子嗣 
  蔡文章《中央日报》1996年11月14日第19版 
  钟理和讴歌生命的文学人生 
  《中央日报》1997年3月2日 
  《钟理和全集》再出版 
  彭瑞金《民众日报》1997年8月25日第27版 
  悲情年代文学不悲情 
  彭瑞金《中国时报》1997年10月10日第27版 
  钟理和笔下的《校长》 
  钟肇政《自由时报》1998年11月30日第41版 
  三、研究专辑与书籍中收入文章 
  钟理和传 
  彭瑞金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台湾文学两钟书 
  钱鸿钧编草根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2月 
  钟理和生平与作品评论资料目录 
  柳书琴满里文化工作室1992年 
  钟理和逝世卅二周年纪念暨台湾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要 
  简炯仁高雄县政府1992年11月 
  “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钟理和 
  庄明萱爱华出版社1993年8月 
  钟理和文学と鲁迅——遗书まごの同じ道程 
  张良泽见《张良泽海外集》 
  悼钟理和 
  方以直见《钟理和残集》(远行出版社1976年11月) 
  谈《夹竹桃》 
  谢人堡见《钟理和残集》(远行出版社1976年11月) 
  钟理和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初探 
  韦体文见《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全国第二次台湾香港文学讨论会专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9月) 
  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 
  武治纯见《压不扁的玫瑰花:台湾乡土文学初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年7月) 
  钟理和与《笠山农场》 
  黄娟见《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湾文学研究论文精选集》(前卫出版社1989年8月) 
  时代脉动里的台湾客籍作家 
  钟肇政见《客家台湾文学论》(苗栗县立文化中心1993年6月) 
  关怀小说:杨逵与钟理和——爱本能与异化的积极扬弃 
  古添洪见彭小妍主编《认同、情欲与语言》(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6年) 
  钟理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道主义精神 
  施懿琳见《高雄历史与文化》第一辑(1994年4月) 
  当原乡人遇上阿Q——试比较钟理和及鲁迅之小说中对中国人的刻划 
  阮桃园见《台湾文学中的历史经验研究会论文集》(文津出版社1997年) 
  钟理和的悲剧 
  叶如新见《台湾作家选论》(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 
  四、学位论文 
  钟理和文学中的原乡与乡土 
  罗尤莉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6年6月硕士论文 
  钟理和《笠山农场》语言运用研究 
  吴幼萍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1999年6月硕士论文 
  超越悲剧的生命美学──论钟理和及其文学 
  吴雅蓉中正大学中文研究所1999年6月硕士论文 
  台湾客籍作家长篇小说中人物的文化认同 
  王慧芬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1999年6月硕士论文 
  钟理和文学研究 
  林姿如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0年6月 
  台湾农民小说的历史考察(20—80年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