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24_明史 >

第226节

24_明史-第226节

小说: 24_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棅《唐诗品汇》九十卷,《拾遗》十卷,《唐诗正声》二十二卷

  周叙《唐诗类编》十卷

  萧俨《明代风雅广选》三十七卷

  杨慎《风雅逸编》十卷,《选诗外编》九卷,《五言律祖》六卷,《近体始音》五卷,《诗林振秀》十一卷,《明诗钞》七卷

  何景明《校汉魏诗》十四卷

  黄佐《明音类选》十八卷

  徐泰《明代风雅》四十卷

  程敏政《咏史诗选》十五卷

  徐献忠《六朝声偶集》七卷,《百家唐诗》一百卷

  黄德水《初唐诗纪》三十卷

  李于鳞《古今诗删》三十四卷,《唐诗选》七卷

  何乔新《唐律群玉》十六卷

  邹守愚《全唐诗选》十八卷

  谢东山《明近体诗钞》二十九卷

  冯惟讷《诗纪》一百五十六卷,《风雅广逸》七卷

  王宗圣《增补六朝诗汇》一百十四卷

  张之象《古诗类苑》一百二十卷,《唐诗类苑》二百卷,《唐雅》二十六卷

  卓明卿《唐诗类苑》一百卷

  潘是仁《宋元名家诗选》一百卷

  毛应宗《唐雅同声》五十卷

  俞安期《诗隽类函》一百五十卷

  许学彝《诗源辨体》十六卷

  俞宪《盛明百家诗》一百卷

  卢纯学《明诗正声》六十卷

  符观《唐诗正体》七卷,《宋诗正体》四卷,《元诗正体》四卷,《明诗正体》五卷

  钟惺《古唐诗归》四十七卷

  臧懋循《古诗所》五十二卷,《唐诗所》四十七卷

  李腾鹏《诗统》四十二卷

  张可仕《补订明布衣诗》一百卷

  沈子来《唐诗三集合编》七十八卷

  陈子龙《明诗选》十三卷

  胡震亨《唐音统签》一千二十四卷甲签帝王诗七卷,乙签初唐诗七十九卷,丙签、盛唐诗一百二十五卷,丁签中唐诗三百四十一卷,戊签晚唐诗二百一卷,又余闰六十四卷,己签五唐杂诗四十六卷,庚签僧诗三十八卷、道士诗六卷、宫闺诗九卷、外国诗一卷,辛签乐章十卷、杂曲五卷、填词十卷、歌一卷、谣一卷、谐谑四卷、谚一卷、语一卷、酒令一卷、题语判语一卷、谶记一卷、占辞一卷、蒙求一卷、章咒一卷、偈颂二十四卷、壬签仙诗三卷、神诗一卷、鬼诗二卷、梦诗一卷、物怪诗一卷,癸签体凡、发微、评汇、乐通、诂笺、谈丛、集录,凡三十六卷。

  曹学牷《石仓十二代诗选》八百八十八卷古诗十三卷,唐诗一百十卷,宋诗一百七卷,元诗五十卷,明诗一集八十六卷,二集一百四十卷,三集一百卷,四集一百三十二卷,五集五十卷,六集一百卷。

  徐献忠《乐府原》十五卷

  胡瀚《古乐府类编》四卷

  陈耀文《花草粹编》十二卷

  钱允治《国朝诗余》五卷

  沈际飞《草堂诗余》十二卷

  卓人月《古今词统》十六卷

  毛晋《宋六十家词》六十卷

  程明善《啸余谱》十卷

  黎淳《国朝试录》六百四十卷辑明成化已前试士之文。丘浚为序。

  汪克宽《春秋作义要诀》一卷

  杨慎《经义模范》一卷

  梁寅《策要》六卷

  刘定之《十科策略》八卷

  张和《筱庵论钞》一卷

  黄佐《论原》十卷,《论式》三卷

  戴鱀《策学会元》四十卷

  唐顺之《策海正传》十二卷

  茅维《论衡》六卷,《表衡》六卷,《策衡》二十二卷

  陈禹谟《类字判草》二卷

  《明状元策》十二卷坊刻本。

  《四书程文》二十九卷,《五经程文》三十二卷,《论程文》十卷,《诏诰表程文》五卷,《策程文》二十卷

  已上五种,见叶盛《菉竹堂书目》,皆明初举业程式。

  ──右总集类,一百六十二部,九千八百一十卷

  《诗学梯航》一卷宣德中,周叙等奉敕编。

  宁献王《癯仙文谱》八卷,《诗谱》一卷,《诗格》一卷,《西江诗法》一卷

  宁靖王奠培《诗评》一卷

  宋元禧《文章绪论》一卷

  唐之淳《文断》四卷

  温景明《艺学渊源》四卷

  闵文振《兰庄文话》一卷,《诗话》一卷

  张大猷《文章源委》一卷

  王弘诲《文字谈苑》四卷

  硃荃宰《文通》二十卷

  瞿佑《吟堂诗话》三卷

  怀悦《诗家一指》一卷

  叶盛《秋台诗话》一卷

  游潜《梦蕉诗话》二卷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一卷

  徐祯卿《谈艺录》一卷

  《都穆诗话》二卷

  强晟《汝南诗话》四卷

  沈麟《唐诗世纪》五卷

  杨慎《升庵诗话》四卷

  程启充《南溪诗话》三卷

  安磐《颐山诗话》二卷

  黄卿《编苕诗话》八卷

  宋孟清《诗学体要类编》三卷

  硃承爵《诗话》一卷

  顾元庆《夷白斋诗话》一卷

  陈霆《渚山堂诗话》三卷

  皇甫循《解颐新语》八卷

  黄省曾《诗法》八卷

  梁格《冰川诗式》四卷

  邵经邦《律诗指南》四卷

  《谢东山诗话》四卷

  王世懋《艺圃撷余》一卷

  谢榛《诗家直说》四卷

  俞允文《名贤诗评》二十卷

  胡应麟《诗薮》二十卷

  凌云《续全唐诗话》十卷

  郭子章《豫章诗话》六卷,《续》十二卷

  谢肇淛《小草斋诗话》四卷

  赵宧光《弹雅集》十卷

  曹学牷《蜀中诗话》四卷

  程元初《名贤诗指》十五卷

  王昌会《诗话汇编》三十二卷右文史类,四十八部,二百六十卷。

 





【诸王世表一】


 





【诸王世表二】


 





【诸王世表三】


 





【诸王世表四】







【诸王世表五】


 





【功臣世表一】







【功臣世表二】







【功臣世表三】







【外戚恩泽侯表】







【宰辅年表一】







【宰辅年表二】







【七卿年表一】


 





【七卿年表二】







【列传第一后妃】

  明太祖鉴前代女祸,立纲陈纪,首严内教。洪武元年,命儒臣修女诫,谕翰林学士硃升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职事,侍巾栉;恩宠或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历代宫闱,政由内出,鲜不为祸。惟明主能察于未然,下此多为所惑。卿等其纂女诫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升等乃编录上之。

  五年六月,命礼臣议宫官女职之制。礼臣上言:「周制,后宫设内官以赞内治。汉设内官一十四等,凡数百人。唐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余人,皆选良家女充之。」帝以所设过多,命重加裁定。于是折衷曩制,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秩皆正六品。每局领四司,其属二十有四,而尚宫总行六局之事。戒令责罚,则宫正掌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减百四十余人,凡以服劳宫寝、祗勤典守而已。诸妃位号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又命工部制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牌用铁,字饰以金。复著令典,自后妃以下至嫔御女史,巨细衣食之费,金银币帛、器用百物之供,皆自尚宫取旨,牒内使监覆奏,移部臣取给焉。若尚宫不及奏,内使监不覆奏,而辄领于部者,论死。或以私书出外,罪亦如之。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宫,以证取药。何其慎也!是以终明之代,宫壸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善,超轶汉、唐。

  爰自孝慈以迄愍后,考厥族里,次其世代,虽所遇不齐,显晦异致,而凡居正号者并列于篇。其妃嫔有事实者,亦附见焉。

  ○后妃一

  太祖孝慈高皇后孙贵妃李淑妃郭宁妃惠帝马皇后成祖仁孝徐皇后王贵妃权贤妃仁宗诚孝张皇后宣宗恭让胡皇后孝恭孙皇后吴贤妃郭嫔英宗孝庄钱皇后孝肃周太后景帝汪废后肃孝杭皇后宪宗吴废后孝贞王皇后孝穆纪太后孝惠邵太后万贵妃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己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

  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太祖有答刂记,辄命后掌之,仓卒未尝忘。子兴尝信谗,疑太祖。后善事其妻,嫌隙得释。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及居江宁,吴、汉接境,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尝语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太祖善之。

  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初,后从帝军中,值岁大歉,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居常贮糗Я脯脩供帝,无所乏绝,而己不宿饱。及贵,帝比之「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退以语后。后曰:「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告六宫,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或言宋过仁厚,后曰:「过仁厚,不愈于刻薄乎?」一日,问女史:「黄老何教也,而窦太后好之?」女史曰:「清净无为为本。若绝仁弃义,民复教慈,是其教矣。」后曰:「孝慈即仁义也,讵有绝仁义而为孝慈者哉?」后尝诵《小学》,求帝表章焉。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岁凶,则设麦饭野羹。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帝为饬光禄官。帝幸太学还,后问生徒几何,帝曰:「数千。」后曰:「人才众矣。诸生有廪食,妻子将何所仰给?」于是立红板仓,积粮赐其家。太学生家粮自后始。诸将克元都,俘宝玉至。后曰:「元有是而不能守,意者帝王自有宝欤。」帝曰:「朕知后谓得贤为宝耳。」后拜谢曰:「诚如陛下言。妾与陛下起贫贱,至今日,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故愿得贤人共理天下。」又曰: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帝叹曰:「至言也。」命女史书之册。其规正,类如此。

  帝每御膳,后皆躬自省视。平居服大练浣濯之衣,虽敝不忍易。闻元世祖后煮故弓弦事,亦命取练织为衾裯,以赐高年茕独。余帛颣丝,缉成衣裳,赐诸王妃公主,使知天桑艰难。妃嫔宫人被宠有子者,厚待之。命妇入朝,待之如家人礼。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