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贾瑶 作者:木未(晋江vip2014-04-15正文完结) >

第6节

红楼之贾瑶 作者:木未(晋江vip2014-04-15正文完结)-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敬畏林海,而是真的爱慕林海。虽然在气愤嫉妒之下曾对庶子庶女下过手从而一度夫妻离心,可是在知道自己难再怀孕的情况下,对于自己心爱的男人留不下子嗣继承香火,她是万般痛苦的。

    虽然还是对林海拥有别的女人这件事上恨得咬牙切齿,她还是动起了给丈夫纳妾留个子嗣的念头。

    贾母听着史婆子的话,觉得真是无比的心痛,一边为自己的宝贝闺女不住的掉眼泪,一边忙又问姑爷的反应和自己的外孙女。

    只听史婆子又到,“姑爷真是体贴我们小姐的,不说纳妾,反倒劝小姐熄了这个心思,说什么命里无时莫强求,同我们小姐做夫妻这么多年,有我们小姐也尽够了。”一面又说,“老太太不知道,我们大姐儿长得可是漂亮极了,出生几个时辰就睁开了眼睛,长得和我们小姐有七分相似。姑爷喜欢得了不得,只说就要这一个了也无妨,还说要当个公子似的好好教养呢。如今已经给取了名字,叫做黛玉”

    贾母听了这话,才又欢喜起来。一旁的贾瑶一直静静地,这时抬起小手去搂着贾母的脖子,声音娇娇的道,“老祖宗,瑶儿是不是有小妹妹了?”

    贾母摩挲着贾瑶的小脸,爱怜的道,“是啊,我们小宝贝儿有小妹妹了。”

    史婆子细细打量了一遍贾瑶,知道这就是贾宝玉之后出生的那个尊贵的小主子了。先是暗自感叹了一下贾瑶的好相貌,因着自己在贾母面前有着几分体面,遂开口道,“老太太好福气,我们三姐儿莫不是天上的仙女儿下了凡来的,怎么生成了这么一个好模样!”

    王夫人听见奉承贾瑶,心里才好受点,方才她听得贾敏生了个女儿,本来是很幸灾乐祸的,心想这回那林姑爷是非纳妾不可了,正高兴着贾敏会有的惨状,谁知又听到了林海体谅贾敏的那一段,并着林海对女儿的疼爱,心气顿时极其不顺。

    王夫人对贾敏这个小姑子,感情肯定是没有了,相反的,她对贾敏还有几分的憎恨。

    她刚嫁进来的时候,贾敏就嫌弃她粗俗,只些许认得几个字,却无文采风流。觉得她配不上她学富五车(= =|||)的二哥。再加上贾府的规矩是新媳妇要伺候婆婆并上小姑子,自然她就还要伺候贾敏。用饭的时候他们坐着吃,她就要给贾母和贾敏端茶奉水布菜,她在家的时候自己也是个金贵大小姐,何曾做过伺候人的活,因此又累又气。又看着贾敏被贾母养的那么娇贵,理所当然的指使她,就格外的膈应。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她恨到心里的,是贾敏一个小姑子插手哥哥房里的事,嫌弃她嫁过来三年还没有诞下子女,竟怂恿着贾母给贾政一个丫鬟做了通房,就是如今木头人一般的周姨娘。故而王夫人是乐意看到贾敏倒霉的。

    只是贾敏的笑话没看成,对王夫人到底没什么大影响,史婆子带着贾母给的一大船东西回了扬州后,日子还是照过的。

    真正给王夫人迎头一击的事是,赵姨娘生了个哥儿。

    正是初夏的时候,这天早上刚吃了饭,王夫人正询问着丫鬟贾瑶并宝玉两个的饮食起居,忽然金钏儿急步上来,跟王夫人报说,“夫人,赵姨娘今儿要生了!”

    王夫人蹭的一下站起来,吩咐着产婆等事,一面又遣丫鬟去告诉贾母,心里止不住的念着菩萨,祈求着赵姨娘能生个姐儿。贾瑶却和她相反,祈求着赵姨娘生的是贾环,而不是那个“刺玫瑰”探春。

    赵姨娘这虽然是头胎,但是到没有经历太长时间,也就两三个时辰,就见彩霞过来告诉王夫人说,“夫人,赵姨娘生了,是个哥儿。”

    听了这话,王夫人一屁股坐倒在椅子上,眉头不由皱紧。贾瑶却是了却了心头一件事,大舒了一口气

 第10章 无题

看了评论,大多数都是质疑,嘲笑。额,能说什么呢?我真的写这么差么,感觉要没有信心了。我这是第一次写文,本来好多东西都不太会表达,如果亲们真的都觉得很滥大街,我感觉再写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本来我刚开学,学生会,舞蹈团就很忙,我每天更文到凌晨才能基本保证亲们不会太久看不到更。如果真的那么烂,那么就弃了吧。我现在也觉自己写的很烂了,呵呵

 第十章 抱养贾环及二次教育宝玉

    第十章 抱养贾环及二次教育宝玉

    王夫人看着襁褓里那个瘦弱的小崽子,打心眼里翻上一阵膈应。瞧他哭哭叽叽的像个小猫崽子,眉目间依稀可见与赵姨娘的三分相似,便连抱一抱他的兴致都没了。看了两眼,吩咐了奶嬷嬷,丫鬟等事。就让人抱下去好好养着了,虽早把消息禀给了贾母知道,只是贾母并没表现出多大兴趣,只赏给赵姨娘些个金银,对想见见这个小崽子提都没提。王夫人也因此对这个小孩减了三分恶感。

    王夫人虽先将孩子放在了赵姨娘那里,却并不是就决定把一个活生生的哥儿给那个贱人养着了。她有几分想把哥儿抱回自己那里养,这是大户人家的惯例,王夫人当然也有这个习惯。况且她如此做,也能在贾母贾政那里得了好。只是,就这么抬举了这孩子,她又有些不甘心,明明不是她肚子里出来的,却因为在她跟前教养,在府里就先有三分体面,她就觉得让这小崽子平白得了三分好处。再一个,别人的孩子到还好些,只是这赵姨娘,娇娇柔柔的狐媚样子,素来让她有三分不喜,因此对赵姨娘的孩子也有几分恶感。而且,如果真的没有把孩子抱养,赵姨娘也会给贾母贾政留下一个不识抬举的印象。

    因而从赵姨娘有喜开始权衡到如今,她也没拿定主意。

    最后让她拿定主意的竟是贾瑶。她正阴晴不定的坐在椅子上想事情,就见奶娘抱了她的小女儿过来了。这时候过来,她不禁感觉有点奇怪,遂把疑问的眼神投向奶娘。

    只见奶娘弓着身子道,“姐儿不肯睡午觉,闹着要太太,奴婢,奴婢没法子,就带姐儿来找太太了。”

    王夫人听了这话,不但不生气,反而心里很受用。一般大户人家的孩子,因为自小跟奶娘待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因此在不太懂事的时候,都是不太亲近长辈的,虽然不至于认生,但是肯定不会撵着母亲。先前她的三个儿女,更是因为养在老太太身边,小时候对她很不太亲近。独有这个小女儿,虽然多数时间也适合丫鬟婆子待在一起,可是,她好像是天生就知道那个是亲人那个是奴才似的,对奶娘从来不会太亲近,反而无师自通的只黏着贾母贾政和她。虽然她的奶娘会因此少了点体面,却在她这里得了不少好处,连贾母也夸过一句奶娘,说她会照顾孩子。

    现在知道贾瑶不睡午觉过来找她,不但不觉得自己女儿不懂事,反倒觉得女儿在她心情不好时过来,是格外的孝顺。遂一把抱过贾瑶,先亲了两口,然后两只手臂摇晃着女儿,口里问道,“瑶儿要有小弟弟了是么?”

    王夫人神色莫名,“瑶儿喜欢小弟弟?”

    “嗯。瑶儿喜欢。父亲说,哥明年就要上学了。那就没有人陪瑶儿玩了。有了小弟弟,瑶儿就可以和小弟弟一起玩了。”

    “瑶儿和小弟弟一起玩,那哥呢?”母女俩正说着,宝玉从外面进来了。

    宝玉才三岁多的孩子,在别的世家里,这么大的孩子还是话都说不清楚,饭都不会自己吃的,更有甚者还没给断奶。而宝玉呢,不但走路已经颇有些个小气度,吃饭喝茶都不要人喂了,话也说得明明白白,你问一句他还会清清楚楚的给你答一句。不光是如此,在听过贾瑶那一番崇拜父亲饱读诗书的言论后,宝玉也说要“饱读诗书”,当然,他现在不撕书就不错了,王夫人自己有时间的时候给他启启蒙,识识字,现在,宝玉也能人的一百多个字了。这件事很是让贾政得以了一番,最近也不老对宝玉穿着精致挑眉竖眼了。

    贾瑶认为这全是自己的功劳(人家宝玉本来也不笨好么?不要太自恋了喂贾瑶同学),看着贾宝玉很有些满意,只听她软软的说,“哥哥不是要读书么?将来考试当大官,瑶儿就有个厉害的哥哥了!”

    谁知小小的宝玉皱了皱眉头,竟说出这样一番话,“瑶儿,读书是好的,只是做官,哥不喜欢。”

    宝玉如今还说不出禄蠱等语,只是心里有些个排斥。

    王夫人听了这话脸色微微一沉,张嘴就想呵斥。却先听到贾瑶扁扁嘴,声音小小的说,“为什么不喜欢做官?那哥哥长大之后怎么养老祖宗,爹爹娘亲还有瑶儿啊?”

    宝玉一愣,老祖宗,爹爹娘亲不是养我们的么?为什么我还要?

    只听贾瑶又说,“我听爹爹说,等哥哥长大了,我们府里就要哥哥当家作主了,娘亲,什么是当家作主?”

    王夫人也顾不上纠正要贾瑶叫她夫人,其实原本她也愿意贾瑶叫她娘,回答说,“等你个长大了,爹娘就老了,不能照顾你们了。你们要好好上进,照顾爹娘啊,孝顺老祖宗啊。”

    贾瑶听了忙说,“娘放心,如果哥哥不愿意当官,瑶儿会好好读书,然后当官。我们到时候也让弟弟读书,让弟弟当官。到时候瑶儿和弟弟养活老祖宗父亲母亲和哥哥。”

    宝玉听了连忙反驳,“谁说我不能养活老祖宗和你们了。瑶儿你很不用指着弟弟。哥哥会努力给你最好的。”

    贾瑶这才扬起大大的笑容,“这才是瑶儿的哥哥呢。”

    王夫人听得也满意起来,说到,“这才是好公子哥儿呢,我们宝玉可要好好上进,将来娘和你妹妹都指着你呢。”又转念一想,想起了贾瑶的那句,“让弟弟也上进”,这话别人来说,她必定是要不高兴的,只是这话由她的儿女说,倒叫她想到了另外一层。

    她是希望宝玉走仕途这条路的,二房没有爵位,将来老太太去了,二房只指着分家得到的财产过活,必然要比现在艰难得多,她的几个儿女更是分不着什么。元春成为贵人的事现在还虚无缥缈,自然难以指望,除非让宝玉走仕途,二房才有另辟蹊径得以振兴的机会。只是宝玉一个人在宦海之中,虽有个姑父,有个舅舅,到底等不得那么些时候就会年纪大了。没有个襄助的,宝玉做官的日子不会好过。而如果她好好培养庶子,庶子必然和他还有她的几个儿女亲近,如果有了出息,在仕途上获得一二成就,到时能够相互照应一二。而贾瑶也能多个靠山,将来说亲时也更有些个底气。

    这么一想,为了儿女,王夫人终究抛开了自己心底的那几分膈应。决定抱养那个孩子,还要好好的培养。

 第十一章 贾琏娶亲

    第十一章贾琏娶亲

    贾瑶一个月前过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新年的时候就知道,贾母并大房已经开始着手张罗贾琏的婚事了。贾琏大贾瑶14岁,在那个时候,这就是男子应该考虑婚娶之事的年龄了。

    因为贾琏是个白身,议亲时不大好看,故贾母已经吩咐贾赦拿官中的银子给贾琏捐了一个出身,又见贾琏如今是长房嫡长子,行情便热了起来,可选的姑娘也多了。

    贾琏在贾母心里虽然比不上心头肉宝玉,不过到底是现在所有孙子里的嫡长孙,还是比贾瑶重的。只是贾琏如今大了,见着的少,故而不像宝玉贾瑶两个似的事事亲自过问,半日不见就想得慌。其实贾琏小时,也是和贾瑚贾珠元春四个成日在贾母身边腻着的。那时贾赦的夫人还是原配张氏,出自书香世家,生的玲珑心肠,全不像如今这个邢夫人小家子气,又同贾敏要好,很得贾母的青眼。故而贾瑚贾珠贾琏两个,贾母到更喜欢揉搓爱撒娇嘴巴甜的贾琏一些。

    只是后来,贾瑚死了不久,张氏也死了。娶了个眼皮子浅的邢氏,管家相夫教子育女无甚才能,到是惯爱挑拨。贾母素来偏疼幼子,倒也无甚大偏差,况且贾赦贾政都是有儿子的人了,年龄一大把,贾母的慈母心肠对着两个大老爷们也发不出来,所以贾赦也不大在意的。只是有了邢氏后,一边在贾赦贾琏面前说着贾母偏心二房,一面在贾赦贾母面前说贾琏不长进。贾母年纪大了不好跟小辈软和,而贾赦贾琏两个男的也不好唧唧歪歪。一次两次不在意,时间长了,竟真的彼此离了心。

    贾母自是从心里膈应邢氏,连带着对贾赦也淡淡了起来,毕竟年长的儿子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媳妇,而王夫人在为人处世上虽不算八面玲珑,也足够秒杀邢夫人一百次了。贾琏也渐渐大了,在读书上的天分又不如贾珠,又不成天在贾母跟前晃了。贾母虽然对他还是看中,面上还是淡了好些。只是这回说亲事,虽然贾琏同她不像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