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刘太医系列:刘太医谈养生 作者:刘弘章刘浡 >

第18节

刘太医系列:刘太医谈养生 作者:刘弘章刘浡-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如此处理的犯人,在一个月左右都出现了,每天下午全身滚烫,疲乏无力,烦躁不安的症状;而上午和晚上,则又表现出脉静身凉。这就叫疰夏病。

  如何治疗呢?让200名犯人都喝开胃汤和鲤鱼汤,同时分为20组,每组10人。分别给予如下处理: 

  第1组:喝补肾药枸杞汤。 第2组:喝止喘药麻黄汤。 

  第3组:喝温胃药小茴香汤。 第4组:喝补气药人参汤。 

  第5组;喝清热药金银花汤。 第6组:喝行气药枳实汤。 

  第7组:喝安神药磁石汤。 第8组:喝滋阴药沙参汤。 

  第9组:喝酸涩药乌梅汤。 第10组:喝凉血药地榆汤。 

  第11组:喝补血药当归汤。第12组:喝利尿药猪苓汤。 

  第13组:喝解表药荆芥汤。第14组:喝发表去湿药羌活汤。 

  第15组:喝化痰药川贝母汤。第16组:喝软坚化痰药牡蛎汤。 

  第17组:喝泻下药草决明汤。第18组:喝活血药川芎汤。 

  第19组:喝消食药山楂汤。第20组:吃驱虫药使君子。 

  以上20组在喝药一个月之后,只有每天喝清热药金银花的第5组以及喝行气药枳实汤的第6组,还有喝利尿药猪苓的第12组,退热较快。于是让全部犯人中止目前的试验,改喝新的配方:金银花、枳实、猪苓熬汤。结果这些犯人在三天之内,全部消除了每天下午的全身滚烫,疲乏无力,烦躁不安的症状。 

  这些试验说明疰夏病属于湿热内蕴证候群,治疗这个证候群应当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出自元朝名医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的著作《兰室秘藏》,是治疗湿热内蕴的名方。该方由泻肝胆之火的龙胆草,清热燥湿的梔子、黄芩,清热利尿的木通、车前子、泽泻,养血和肝的生地、当归、柴胡,调和诸药的甘草等十味药材组成。但是龙胆泻肝汤的清热利湿作用很弱,虽然治疗湿热内蕴有效,但不能很快消除症状。 

  因此在龙胆泻肝汤的基础上,刘纯和医官们反复加减处方,研究出一种新的药物,叫做变疰散。主要成分是:熊胆、草果、厚朴、泽泻、乌梅等。 

  安远侯柳升被捕入狱之后,永乐皇帝朱棣改派登州备倭都指挥佥事卫青,为征剿唐赛儿起义的都指挥使。这个卫青与汉朝名将卫青同名。然而在官军中发生的疰夏病,并没有消失。卫青给皇帝上折子说盛夏多病,不宜动兵。要求改在秋后进攻。朱棣大怒,什么多病?找太医院不行,你就去找安亭侯!必须立即发兵!不然就宰了你!卫青只好找刘纯。心想治不好病,那就麻烦了。 

  刘纯派去了几个医官,在七天之内消灭了军队中的疰夏病。于是卫青立即发兵,迅速消灭了唐赛儿的起义军。然而卫青打完仗之后,没有升官,又回登州作备倭都指挥佥事去了。因为永乐皇帝朱棣认为柳升的失败和卫青的成功,都是因为疰夏病。真正可喜可贺的,是自己以囚试医的决策英明。 

  参加这队试验的200名男女囚犯,都被减刑改判流放辽东,而医官则继续深入进行新的试验。 

  那么现代医学怎样解释疰夏病呢?疰夏的西医病名叫做夏季热。就是一到炎热的夏天,有些人就出现低热不退,不想吃饭,一个大活人变得很消瘦;而秋凉之后,又慢慢退热了。起先西医认为这是体温调节功能很差造成的,这个推测可以解释小儿夏季热。可是成年人呢?成年人没有体温调节问题!于是西医又怀疑是病毒感染。是的,凡是西医不能治疗的疾病,都被说成是病毒感染。癌症可能是病毒感染,精神病可能是病毒感染,糖尿病可能是病毒感染……为什么偏要说是病毒呢?因为这个“毒”字最使人害怕:毒药、毒品、毒手、毒蛇……多么可怕。于是一说病毒就把人吓住了;那么不会治,也就心安理得了。 

  然而不管黑猫白猫,能够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中医认为疰夏病,使用清热利湿就可以了,那么中医就是好猫。 

  ★总而言之,刘纯认为疰夏病的病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诱发条件;其中,主观原因=胃气下降+营养不良;客观原因=湿热;诱发条件=过食寒凉。痊愈=三分治+七分养;其中,七分养=加入厚朴、猪苓的开胃汤+鲤鱼汤;三分治=变疰散。 

  以后几百年的研究使用,发现刘纯的这种方法能够治疗现代病名:夏季热、肝炎、肝硬化、疟疾、艾滋病、性病等。 

  ★请注意!首先口服加味开胃汤:生北山楂100克,广木香50克、猪苓50克、厚朴20克。每天一剂,水煎频饮。同时喝鲤鱼汤。一个月之后,如果病情不再发展了,那么轻症病人不必用药,重症病人可以加用变疰散。 

  饮食结构要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为主。瘦肉和蔬菜,应该大量食用,否则就会营养不良。但是,不要吃高淀粉和脂肪,可以吃一些粗粮。禁忌辛辣发物。肝炎病人应当多吃米醋等酸性食物。 

  疗效统计:从1967年至1997年,治疗各型肝炎6531例,均能在3个月以内,使转氨酶正常;在一年之内,使大小三阳转阴;另外,治疗肝硬化2215例,均能在半年内使血检转阴,长期用药能够长期生存;治疗非洲疟疾253例,均能在3个月以内杀净疟原虫;治疗夏季热6352例,特别是小儿4631例,使用输液消炎的方法,长达一个多月,仍然每天下午发热,改用变疰散以后,均能在3天内退热。治疗艾滋病113例,性病136例亦取得满意疗效。

  (1)夏季热(中医古称疰夏) 

  病孩男性,1977年出生,北京一家医院医生之子。1985年7月17日晚上,医生发现孩子不想吃晚饭,测体温是摄氏37。6度,咽部发红,认为是感冒,给予西药。第二天早晨测体温正常,到了晚上,测体温又是摄氏377度,医生又给予西药和板兰根冲剂。第三天早晨测体温正常,到了晚上,测体温又是摄氏374度,医生又给予西药。 

  如此到了第七天,医生沉不住气了,就抱着孩子到了这家医院,进行了胸部X线、血尿便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可能是病毒感染!怎么办呢?静脉输液给点抗生素和氢化可的松,同时喝板兰根冲剂。半个多月过去了,孩子到了下午四点左右依然发烧。是不是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白血病?医生害怕了,于是到处打电话向各医院的专家请教。没想到,越是请教,越是复杂。这个专家要求做骨髓穿刺,那个专家要求做抗O试验。医生越想越害怕。有一个同事提醒他找中医,他猛然想到了京城怪医刘弘章。 

  同年8月23日下午,我去给病孩会诊。病孩呈慢性病容,躺在病床上,神志清醒,样子十分衰弱,然而各器官检查未见异常。只是下午的体温,顽固地保持在摄氏37度以上。 

  这叫什么病呢?医生急切地望着我。“你治过这种病!”我冷冷地说。 

  医生张大了嘴,惊愕地问:“刘大夫,我治过?” 

  我说:“是的,这叫小儿夏季热!” 

  医生说:“啊,夏季热?不对啊,刘大夫,夏季热吃点药就行了!” 

  我说:“是的,你给别的孩子吃点儿药,就是真的好了吗?人家治不好就不找你了,因此你不知道你自己的疗效。现在你的孩子得了病,病成这个样子,你就应当知道你的技术不高明!既然是病毒,你为什么给他吃西药,为什么给他用抗生素?为什么还给他用激素?胡来!这孩子是夏季热,那么我来给你治。你去熬药引子加味开胃汤:生北山楂50克,广木香25克、猪苓25克、厚朴10克,小红枣10个。白天每逢单小时给孩子喂100毫升,同时你去熬鲤鱼汤,白天每逢双小时给孩子喂100毫升。白天给孩子吃四次变疰散,每次三粒。” 

  医生说:“刘大夫,这样就能够退烧?” 

  我说:“是的,三天能够退烧!” 

  然而三天过去了,医生的宝贝孩子没有退烧!于是,这个医生又把我叫到这家医院。医生拿着孩子的病历,指着体温测量单,皱着眉头说:“刘大夫,体温到38度了!” 

  我说:“不可能!” 

  医生急了:“刘大夫,这是护士测的,怎么不可能?” 

  我说:“我问你,你还给孩子用了什么药?” 

  医生说:“刘大夫,没有使用别的药啊。” 

  我说:“这是什么?”我突然发现病床小桌上,一个杯子里有中药汤。 

  医生说:“噢,刘大夫,那是阿胶水。” 

  我问:“为什么要给孩子喝阿胶水?” 

  医生说:“嗨,刘大夫,奶奶来了,说大孙子太虚了,喝点儿阿胶补一补!” 

  我说:“很好,奶奶为什么不给大孙子,吃点儿耗子药?” 

  医生说:“唉!刘大夫,这是什么话?” 

  我说:“告诉你,别乱吃药,夏季热是湿热,不能滋阴,不能吃补药,你瞎补什么。阿胶就是驴皮,含有角蛋白,具有滋阴作用,熬的时候又放了一些肉桂、党参等补药。对于夏季热来说,就是毒药,你懂不懂?哎,你还给孩子瞎吃什么了?” 

  医生说:“刘大夫,没有啊。” 

  我问:“吃饭有没有辣东西?” 

  医生说:“刘大夫,没有。医院的饭,没有辣的。” 

  我问:“这是什么?”我指着枕头旁边的塑料袋。 

  医生说:“刘大夫,那是巧克力;孩子嫌药苦,吃完药就吃一块。” 

  我说:“什么?吃巧克力补充热量!那不是越吃越烧?你真是杀人不见血,你是后爹?” 

  医生说:“嗨!刘大夫,您别发火行不行?” 

  我说:“不是我发火。你把我找来了,我就要把病治好;你不找我,你孩子烧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医生说:“刘大夫,您说话别这么难听。” 

  我说:“难听?你要是在我手下当大夫,我天天骂你!好了,别乱用药,别乱吃东西,三天之后能够退烧!” 

  三天又过去了,这个医生又来电话了,说孩子终于退烧了。不过,他还是不放心,问我:“刘大夫,您说这个病毒,还会发作吗?”我说:“胃气下降就发作。” 

  病毒体是个热门话题,这是1898年荷兰学者发现的。人的75%的传染病是由病毒体引起的。 

  病毒体很小,测量病毒直径的单位叫纳米,1纳米=1/1000微米。最大的病毒体直径约300纳米,最小的病毒体直径约20纳米,一般在150纳米左右。病毒体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外观:有的是球状,有的是棍状,有的是丝状,有的是子弹状,有的是蝌蚪状,有的是花冠状,有的是砖块状。病毒体和细菌不一样。细菌是单细胞植物,是自己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的活体,而病毒体自己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病毒体由蛋白质外壳和内含的核酸构成。只有蛋白质外壳和人体细胞吸附之后,核酸才能侵入细胞,利用细胞的营养去进行新陈代谢。 

  因此杀灭病毒体,实际是要破坏蛋白质外壳,核酸失去了蛋白质外壳,就不能侵入细胞,就不能生长繁殖,也就失去了致病性。虽然使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在体外去破坏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容易的。在病毒体的试管培养液里,可以使用加温到摄氏60度,可以使用放射线,可以使用强酸强碱等,把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去破坏蛋白质外壳,病毒失去了蛋白质外壳就被灭活。但是在人体内部,显然不能使用这种方法。医生至今不能在人体内部,选择性地破坏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因为人体自身就是蛋白质。因此,世界上至今没有任何抗病毒体的药物,包括一些所谓的抗病毒体的中药。 

  但是别忘了,人体内部有非特异性免疫力,这就是吞噬细胞。病毒体侵入人体之后,如果吞噬细胞立即发现,并且把这种还没有活力的病毒体吃掉,那么人体就平安无事了。遗憾的是,许多人的胃气已经下降了,营养也不好了,吞噬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都降低了,见了病毒体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病毒体呢,就和人体细胞靠近,蛋白质外壳和人体细胞吸附之后,核酸就钻出外壳,侵入细胞而迅速生长繁殖。核酸迅速生长繁殖就引起了炎症反应,刚开始是红肿热疼,如果吞噬细胞还是不管事,那么就会出现毒血症,那么病人就危险了。最后把人的蛋白质尸体烧了,病毒体的蛋白质外壳才能被破坏。 

  病毒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然而消灭病毒体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破坏蛋白质外壳的方法,都要伤害人的蛋白质躯体。 

  这就叫麻杆打狼,两头害怕。也正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