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随我心 作者:我心飞扬独醉(起点榜推vip2014-04-15完结) >

第104节

穿越随我心 作者:我心飞扬独醉(起点榜推vip2014-04-15完结)-第10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翠梅徐徐道来。

    今日打架的两家,一个夫家姓方,是今年才来的外地户,一个夫家姓黄,是早几年落户到林镇,算是坐地户。

    方姓家的女儿与一个姓梁的男子从小一块长大,算是青梅竹马,就在两人准备定亲时,一场事故发生,方家大小七个男人全部死光,就连两岁的小男孩都未幸免,方家只剩母女二人。从那以后,村里人都传说那母女均是扫把星,克死了家里的男人,就连那母女自己也这么以为,可是梁姓男子不信,仍然愿意等方家女儿满孝期后娶她,方家女儿却是以死相胁,再不肯理会那男子,那男子心灰意冷,黯然离乡。

    前几年发水灾时,本不是本省人的梁姓男子,却刚好在本省一个黄姓人家干活,便跟着主人家一块逃难,他本可回到家乡,却因伤心往事不愿回去,随着人潮一路来到白水镇,后来落户到林镇。

    黄家人如今男人也全部死光,只剩下母女二人。几年相处下来,梁姓男子与黄家女儿有了感情,两人已准备好成亲事宜。还真是巧,那方姓母女因着扫把星的名声,且家中无男子支撑,受人欺凌,在原住地已是生活不下去,便离开家乡,一路辗转,来到这各地人大杂居的林镇,就住在黄家隔壁。

    开始两家还因为命运相似而惺惺相惜,直到出外为羊线衣坊进货的梁姓男子回来,两厢里相见,这才引发方黄两家矛盾。

    当年方姓女儿为了梁姓男子好,这才以死相胁将心爱的男人逼走,如今她与那黄家女儿境遇相同,那男子能娶同是扫把星的黄家女儿,她也就不再有甚顾忌,索性心一横,想要破镜重圆。黄家女儿自是不会相让,两家人从此变为仇家,大打出手已不是新鲜事。

    林芳问:“那梁姓男子呢?”

    李翠梅叹气:“他能怎样,一个是青梅竹马,一个是患难之交,哪一个他也不想伤害。”

    “后来呢?”这是林翠娥再问。

    “后来,我让她两家先各自立于一旁,使人去找那梁姓男子,结果回报道,梁姓男子已于昨日在自行寺落发。”

    “啊?这,这也太,太……。”太什么,林芳没说完,其实她是想说太狗血。

    “茹素,”看着低头不语的司马茹素,李翠梅道:“你是我看着长大,你跟武儿之间的事,我与你伯父也知晓得一清二楚,要说我与你伯父不在乎子嗣之事,那是骗人,可我二人更在乎儿女的幸福,今日你讲我蛮横也罢,讲我抢亲也罢,我不能看着你二人痛苦。武儿于感情上一根筋,而你,看似满不在乎,可你又怎能瞒得了我这过来人,今日无论如何,你与武儿的亲事必须定下来。”

    “不,伯母,我……。”

    司马茹素还待要讲下去,李翠梅强硬打断她:“不用再讲,你二祖母已亲自为媒,上你家提亲,你爹爹也已答应,你二祖母已拿着你与武儿的生辰八字,去了自行寺,很快便会回来,在你去县令大人家贺寿之前,便将定亲之日选好。”

    说到这儿,李翠梅语气突然转变:“哈哈,倒时我也好炫耀,人人争相提亲的美貌种植官,如今是我林家媳妇了,让那些人断了念想。”那口气,倒似抢得了糖的顽童。

    “不过,即便早早定亲,成亲之日也要等到你满十八岁,你二祖母讲,你既是在我林家长大,就按我林家规矩办事。”讲这话时,李翠梅满脸笑意,哪里还找得到刚才的强硬。

    以司马茹素如今的地位,还有那美貌不可方物的长相,上门提亲之人自是少不了,林芳打趣:“哈哈,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吧,五嫂。”

    瞪了一眼林芳,司马茹素不理她,将头扭到一边,不过那通红的耳朵,还是暴露了她的心意,她不是不乐意,只是一直心存顾忌。

    自顾自乐,李翠梅问司马茹素:“茹素,自你来到我家,很少见你带过首饰,即便我给你与芳儿一同置办的首饰,也未见你带过,如今你已是我林家儿媳,我自是会做主为你置办全套头面,你爹爹身为男人,于女儿嫁妆之事定也不懂,我便一块为你操心了吧,你讲来看,可是有甚想法?”

    司马茹素此时已是羞得满脸通红,站起身道:“伯母,婚事还是您跟我爹爹商量吧,我一个小孩子家,不好多嘴。”说完匆匆行礼告辞。

    林芳在司马茹素身后笑得毫无形象,她敢断定,娘亲这番话,绝对是故意的。自她认识陈董,到陈董成为如今的司马茹素,这家伙在她面前从来都很强势,哪里有过今日小女儿般的害羞模样,没想到野性美人害起羞来,比那平日里动不动就做羞怯状的人,有趣味得多。

    嗯,五哥若是知道心想事成,可以抱得心上人时,会是何反应呢?可以肯定,以五哥这几年在生意场上练得厚脸皮性子,听说此事后绝不会害羞,说不定会跟自己一样,哈哈大乐。

    “你先莫要笑别人,宴会那日所穿衣物,可是有何想法?早早道来,也好准备。”

    李翠梅此话一出,林芳的笑声戛然而止,换成了林翠娥唯恐天下不乱,幸灾乐祸的笑。

 第一六二章 变化

    本来弃绝书取消,进学合格后,林武可以再接着读精学,继而大学,可是他早已经立志进学合格取得功名后,便回家帮着爹娘做生意,所以三年前他进学合格后,再也不想接着读书,家人怎样劝也无用,只得由着他。

    如今,林武不止经营自己的胶泥场,整个林家的产业,大郎也慢慢开始交到他手上,不得不承认,儿子于生意上,头脑比自己灵活许多,将生意交给儿子,大郎没甚不放心。

    林镇两年前另建了镇衙,林家原先为临时安置灾民,被朝廷征用的旅舍、戏院、各式铺子,随着林镇灾民的安居乐业,已经全部腾出来,如今营业已经步入正轨,林武一大早起来,便带人出外巡视自家产业。

    童氏买的近千亩荒地,除一百亩种粮食外,其他都种了药材,林孟考上武举后从军,林娟林霞已出嫁,让二郎辅助林武还可以,让他全职打理生意,他却是不乐意,二郎喜的还是打铁,自己开了个铁艺铺,李翠红更是只热衷于饭店,而林仲嗣对生意琐事本就不耐烦,童氏开了个医馆,对生意之事能逃懒就逃懒,干脆将药材的营销事宜交给了林武。

    六郎买的地少,只有三百亩,留五十亩种粮食,其他都种了棉花,他有样学样,棉花的营销也交给林武。

    林镇种植药材和棉花的人不少,见林武营销得的银钱比别个多些,很多人愿意将药材和棉花交给林武营销,林武如今是林镇最大的药材和棉花营销商。

    林氏渔场也有扩大,不过如今经营渔场的人多了,林武倒也没在渔场上多费心,养的鱼够自家饭店用就可。林芳的养羊场不但没扩大,反倒是有缩减。现在林氏翠记制三坊(制衣坊、针织坊、羊线衣坊)是本朝最大的供应地,有固定的货源,不用自己费心收集羊绒,便再用不了那么多羊,而且,这几年远近荒地都有了主,荒草越来越少,无论放养还是圈养,羊太多的话,饲料都成了问题。

    这几年林家各人的变化也很大。林文如今是齐彪帐下军师。于年前娶了军中同僚的妹子,妻子面貌一般,性格豪爽。身有武艺,也算是一个女中豪杰。婚后二人只在家中住满婚假,李翠梅不像别家婆婆那样,要媳妇呆在自己身边先立一年规矩,而是让小两口一块回了京城。

    林孟也在齐彪麾下。与林文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均是齐彪一大助力。

    在盛城读书时,林孟曾与同学一块游历,在江南识得一娇小女子,今年开春。那女子来到林镇,找到林府,说是林孟当年曾答应。考上武举后便会娶她,她在武举名单上看到林孟的名字,却迟迟不见林孟去提亲,如今她已年过二十,家人逼迫。邻里笑话,她实在是等不住了。费了很大周折,才找到林镇来,她寻来问问,林孟当年说的话是否还算数。

    童氏去信问林孟怎回事,林孟承认确有其事,自己心中也一直有那女子,只是私定终身这种事,他不敢跟家人讲,所以一直拖到现在。一个男儿如此没有担当,气得童氏要上京城整治他,还未及她出手,齐彪已着人压着林孟回林镇,连同来回路上的时间,给了二十天婚假,这亲他乐意得成,不乐意也得成,婚后,童氏让孙媳跟着林孟返京。

    那孙家旺讲话算数,水灾发生第二年,天气转暖后,他与爹爹先行到嘉和镇,开荒建宅,等一切料理好后,才将祖父祖母及娘亲接到新宅,算是定居嘉和镇。等林娟年满十八后,孙家来迎娶,如今林娟已有了一对儿女。林娟嫁进孙家,婆婆便将当家权交给她,孙家除了干原来的老本行开药铺外,林娟又开了绣坊,小到荷包,大到屏风,能做的活计她都接。

    林霞嫁得最近,就嫁给林府护卫头领钟树晨,一个大她近十岁的男子,把个疯疯癫癫好似长不大的林霞,当心尖子一样的疼,怎样看,他都不是娶了个媳妇,倒像是收了个女儿。

    这钟树晨就独身一人,在林镇起了个小院,做为林家女婿,成亲后他不再适合做林府护卫,自己开了一个武馆,如今也有三四十个徒弟。林霞成亲后,依然跟着童氏行医,整日价呆在林氏医馆,跟未成亲时没两样。

    说来好笑,自从钟树晨开了武馆,闲极无事的林仲嗣有了去处,武馆就像他的游乐场一样,有事没事就去瞎指挥一气,不过大家也知道他的老小孩性格,也没人跟他认真,倒是从他那里学了不少本事,他便直嚷嚷着要孙女婿给他发薪银。

    大郎的姑姑林淑珍老两口,病好后非要搬出去,说是她二人还能动,还能种地,还能自己养活得了自己,林家人怎样劝,老两口都不听,最后实在拗不过,李翠梅便让人将原来住的院子收拾出来,将老两口搬了进去,并把附近几亩地划给他们,也算是随了老两口的心意。

    其实,林家人各个都明白,老两口虽恨儿子周小锁不争气,心中还是指望着,哪日儿子能够来找他们,一家人也好团聚,安安静静的生活。

    林家旧院在灾民潮来临前,曾是林氏女子学堂,林镇如今发达,林氏学堂选址重建,便把原来的院子腾了出来,一般时闲置着,偶尔旅舍不够住,林家旧院也会临时出租。

    见林淑珍老两口有事可做,袁莉的爹娘便也开始闹腾,袁家本是靠酱菜起家,如今袁家老两口也想干回老本行,开酱菜铺子。人说老小孩老小孩,你越劝他越是来劲,最后实在无奈,六郎夫妇只好随老两口搬出林府,住进镇上一个带有小院的铺面,此也是大郎的产业。

    六郎夫妇当然不会让老两口亲自操劳,买了人按老两口的方法做酱菜,他夫妇二人经营,倒也越做越大,后来形成了规模。六郎自己的家具行也越来越有名气,有时还会有远处的客人订购。不过,每成一笔生意,他都得给自家侄女林芳一份提成,谁让他用了林芳的图纸呢。

    林芳如今的小金库越来越饱满,她主意多,每给家人生意提个建议,她都会笑嘻嘻伸手要提成,包括林武的胶泥场、林氏饭店、林氏翠记三坊、林家戏院、林家旅舍、林氏医馆、二郎的铁艺铺、六郎的家具行,还有其他杂货铺子。几乎林家所有产业,她都没放过,所以除了“小人精”这个称号外。她又多了一个荣誉:小财迷。

    还有,你别看司马茹素是朝廷的种殖官,而木耳种植场受益最大的,反而是林芳。

    齐彪当年向朝廷报请黑木耳种植地时,便说是林家愿将自家隐秘产业贡献给朝廷。朝廷当然不会做出抢夺老百姓产业之事,钦定林镇为朝廷木耳种植地,林家为皇家黑木耳供应商,朝廷提供大量物资,以助林家扩大养殖地,这也就顺便帮大郎解决了安置灾民的问题。

    之所以请封司马茹素为种植官。因齐彪知道,林芳当时已经衰竭,根本没能力管理耳场。耳场主要是司马茹素在管理,请封司马茹素为种植官,一方面可以为林家多一层保障,毕竟司马茹素代表朝廷,别人要想抢夺林家产业。也会有所畏惧。另一方面,也可安司马茹素的心。虽然那时司马茹素还只有十岁,齐彪却未当她是个单纯的小女孩。

    黑木耳人工养殖,当初是林芳自己折腾的,大郎夫妇便将黑木耳所得收益,全部当作林芳的私人产业收入,替她存了起来,就像林武的胶泥场一样,所有收益都归林武个人所有。

    不管林家如何变化,有一点不变,就是全家人很是团结,并未因钱财问题起过争执,反而互相出主意,除了林芳这个小财迷,谁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