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财色 - 副本 >

第286节

财色 - 副本-第286节

小说: 财色 - 副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范天澜先生回国要晚一点儿,他见承淡安先生创立学派,广收弟子,自己便走遍大江南北,遍地行医,兼且搜集古方,二十年间,医德遍布华夏大部。后来在一九五五年的时候。与承淡安先生一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范天澜老先生才开始对自己数十年之间的经验进行总结。结合古代经典与自己的印证,进行理论性的归纳,并开始收授弟子,只不过与承淡安先生的广收门徒有所不同,他地门下弟子不多,也就是聊聊数十人而已,但是这些门徒无一不成大器,有好几位此时已经开宗立派,成为医学界泰斗了。
  范天澜先生和承淡安先生,更是被人们尊称为“南承北范”,名头一时如日中天,只是承淡安先生离世较早,不到六十岁就驾鹤西归了,范文澜先生却一直活到了现在,虽然已经九十高龄,却依然能够悬壶济世,真让人不得不感慨一番。
  因此,范老先生突然想要收范无病为徒这个消息,一传到张梅的耳朵里面,她就有点儿异常兴奋了,这是多么大的面子啊?
  钱再多也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但是像范天澜老先生这样的医学大家,却是百年难遇地,人家能够看上范无病,还想要收为徒弟,这本身就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家无病实在不是一般人啊!
  “你一定要拜入范老先生的门墙啊!这样子我们老范家就门楣生光了!”张梅一脸兴奋地对范无病要求道,“古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你可以想一想良医的地位有多高了!我是不赞成你从政的,你那个脾气也不适合走仕途,当一个良医可是要好多了,比较积阴德啊!”
  范无病挠了挠头道,“我倒是没有想这么多,只不过老头儿的手上确实有两把刷子,如果就这么带到棺材里面去,实在是有点儿可惜了,所以我才会答应跟他来一个师徒协议的,一则是看看他是否有真本事,二则就是想要在短时间之内逼出他的真功夫来。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人确实不是庸医。”
  次日一早,范无病就来到了医院,来见范天澜老先生。与前日的大大咧咧不同,这次一见到老头儿本人,范无病就先肃容行了大礼,抱拳躬身,尊师重道地派头做了个十足。
  老头儿倒是非常坦然地受了范无病地大礼,不过等他施礼之后就笑着问道,“小子为何前倨而后恭?”
  范无病哈哈一笑道,“昨天还以为您是跑江湖卖野药的,当然看不在眼力,今天才知道您当年东渡日本功成名就之后,居然能够顶着南承北范地盛名,不求广大门楣,不求著书立说开宗立派,还能耐着性子遍地行医二十年,活人无数,这是有大功德在身的,如何能够不发自内心地敬佩?”
  通过张梅的介绍,范无病才明白原来老头儿真是一位大能,只是名声似乎不如承淡安显赫,却是因为他收徒弟要看资质,并不是广开门庭泥沙俱下,所以亲传弟子也就是几十人而已,影响力自然要小了许多。
  但是范天澜老先生一生中消磨在实践之中的时间就超过了承淡安先生存世的时间,自然在于临床施救上的手法更为高明,很多在古法中都已经失传了的针灸之术,都得以在他的手中重现,对于中医界的发展,其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哈哈,一夜未见,你倒是摸清楚老头子的底细了。”范老先生笑了笑道,“不过提起承淡安老弟来,我还是有点儿感慨的,自他辞世,这一晃都三十五年过去了。”
  时间尚早,风茂还没有被送过来,老头儿就坐在这里,很随便地跟范无病聊了很多陈年旧事,令范无病了解到许多不清楚的秘辛。
  针灸之术,自满清入关之后,就开始没落了,很多古法都慢慢地失传了,尤其是在针灸之术发达的几个地方,大夫们跟老百姓一块儿,都被清兵给屠掉了,这就导致了清朝到民国初年的一段儿时间之内,中医渐渐没落,大抵中医不是家传就是落第的秀才们转投医门,这些被满清的奴性思想洗过脑子的没落文人中,当然出不了什么大才,再加上后来纪晓岚编撰《四库全书》,将古籍改得一塌糊涂,留下的一些阴阳五行学说残缺不全,看得大家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以此为根据的中医自然更是雪后加霜。
  因此清末的革命者中,拿中医来开刀的人就很多,比如孙文和鲁迅等等,就是去国外学的西医,一提起中医来就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所有的药铺给封了,在他们看来,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中医,完全就是没有一点儿科学根据的,跟街头算命的江湖骗子们应属一个行当。
  而当时的思想界大家如梁启超和胡适等人,也是力贬中医,主张西医,当时民国创立之后,中医一度陷入了要被禁止的危局。范天澜和承淡安二人,就是在这种局面之下,冒着巨大的危险推行中医之中针灸药三大要素之二的针灸之术,以此来振兴中医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 范天澜的针盒
  “提起这件事情来,当年还是有一桩趣事,就是关于梁任公的。”范天澜说起陈年旧事,不由得想起了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情来。
  提起梁任公来,大概了解他的年轻人不是很多了,只记得历史课本中有“康梁变法”,语文课本中有《少年中国说》,这两个是跟梁启超梁任公直接有关系的,在看得细一点儿,便能够得知后来梁任公跟袁大总统世凯有点儿瓜葛,再后来,似乎跟满清逊帝溥仪也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来往。
  但是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梁任公是曾经代表过社会进步力量的,也是当得起大师称号的人物,后来的事情,我们还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的眼光去分析的,不能够因为一点儿瑕疵就抹杀了他当初的那些功绩,哦,这个扯得有点儿远了。
  梁任公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其政治或学术著作一经发表,即刻风行当代。他有一支带情感的笔,写出的文章说理明晰,所谓情理交融,如时人所称赞,惊心动魄,一字千金。那时的梁先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可谓是粉丝无数。
  他到大学讲演,蓝袍青褂,身材魁伟,有些秃顶,却是红光满面,眼睛奕奕有神,讲演有许多手势,以助表情。引用书文时,并不看原著,便成段诵出,背不下去时,便指叩前额,当当作响,忽然又接着讲下去。
  那时的国人,上至总统,下至平民,觉得不听梁先生的话。肯定要犯错误。一九二一年,一个奥地利提琴大师来京演出,梁启超便在《晨报》撰文推荐。指出,如果不前去东城真光电影院聆听这位音乐家演奏西洋名曲,便是没有文化水平的野蛮人!
  于是北京大中学生典当衣物,都去购买售价昂贵的入场券。总统黎元洪也认为自己决不是野蛮人,竟在影院包了一厢,携带妻妾眷属,前往捧场。并向西洋音乐家赠送鲜花大提篮。
  由此可见梁任公的魅力何其之大了。不过就是这位梁任公,却跟中医一直过不去。
  当年梁启超梁任公因尿血症。入住协和医院。他得病多年,家人屡劝就医,总嫌费事,但在入院前一天,忽然怀疑自己得地是癌症。终于同意检查一下。经X光透视,医生见右肾中有一黑点,诊断为瘤。
  梁启超之弟梁仲策问主治医生,“不一定是癌吧?”医生回答说,“不一定不是癌。”再问怎么治?医生说要全部割除。手术后解剖此肾,果见其中有一大如樱桃的黑点,但却不是癌症。要命的是,病人尿中依然带血,且检查不出病源所在。于是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
  当时地报纸对此大肆渲染。说梁启超入院检查后,医生说不出病原。又经过好几个医生的诊视和推断,这才认定病在右肾,说上面有肿物,要是不将右肾取去,肿物势必日益膨胀,将来总有割治的一日。所以开割是早晚难免的事情,虽然四五年内还不要紧。可是晚治总不如早治,至少早治可以免去有变成别种病症的危险。
  于是,腹部剖开后,医生们在右肾上并没有发见肿物或何种毛病。但还是把右肾割下了!可是梁先生的尿血症并没有好。他们忽然又发见毛病在牙内,因此一连拔去七个牙。可是尿血症仍没有好。他们又说毛病在饮食。又把病人一连饿了好几天。可是他的尿血症还是没有好!医生们于是说了,他们找不出原因来!他们又说了,这病是没有什么要紧地!为了这没什么要紧地病,割去了一个腰子、拔去了七个牙,饿得精疲力尽,肌瘦目陷,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并且还得花好几百块钱!
  “此事在当时惹起了很大的风波,梁任公地弟弟,以及当时的文化界名人陈西滢和徐志摩等纷纷撰文嘲讽西医,而鲁迅也站出来针锋相对,力挺西医,直斥中医之荒谬,吵了一个不可开交。”范天澜对范无病说道,“私下里,梁启超先生对家人说过,这回手术的确可以不必做,也曾说过手术是协和孟浪错误了,但面对公众舆论,他还是发表了为协和、为西医、为科学辩护的文章,因为,他怕社会上或者因为这件事对于医学或其他科学生出不良的反动观念。”
  “这岂不是有点儿自欺欺人了?”范无病听了直翻白眼,心道这位大师倒是很能拿自己地身体来作牺牲,为了一点儿执念,连腰子都搭进去了。
  “从这件事情上,你就可以看出中医的地位当时有多么弱势了,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国民政府都考虑过要禁绝中医的。”范老先生说道,“我跟承老弟也就是那时候回到了国内,他推行自己的针灸术,广收门徒,而我则走遍全国,去身体力行地验证各种古方,想要整理出比较系统而实用的针灸术,尽可能地挽救一些藏在民间的古方。”
  范天澜一想起当时那段年月,还是比较感慨的,两个人说了一会儿陈年旧事,风萍就带着风茂过来了,这次倒是带了不少的日常用品,准备住院了。
  “今天就针灸吗?”风萍的心里面是比较着急地,毕竟昨天经过一番推拿之后,风茂地脚趾头已经会动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今天就进行针灸,或者整条腿就能动了吗?
  当然风萍也知道自己地想法可能有点儿不切实际,瘫了十多年的双腿,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治好的,就算是遇到了神医,他也得有个渐渐恢复的过程啊!
  “今天的日子不合适行针,不过可以先用艾灸一灸。”范天澜笑着说道。
  老头儿早就准备好了许多艾绒艾卷儿等物,还有姜片之类的东西,此时拿了出来,跟范无病等人说道,“针灸针灸,光针不灸是不行的,但是灸法要简单很多,基本上算是辅助疗法。艾草这东西,以五月端午采摘的为好,年头儿越久,效果越好。艾叶入诸经,理气血,逐湿寒,温经,止血,还可以安胎。但是也有一点要注意,阴虚血热者要慎用。”
  老头儿将风茂的双腿曝露出来,然后将姜片贴到足三里上,将艾绒引燃,放在上面灸着,一面对众人说道,“足三里是保健穴位,就是普通人,没事儿也可以经常灸一灸,养生益智,有好处的。日本人在学到了中国的针灸之后,视为珍宝,对于灸足三里颇有心得,所谓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这里就是说要经常灸一灸足三里。”
  “三里常不干是什么意思?”范无病感到有些奇怪,于是就问道。
  “呵呵,待会儿你就知道了。”老头儿笑着说道。
  一边儿灸着,一边儿换地方,一边儿跟范无病讲一些基本的理论,十四经发挥和子午流注之类的东西,当然也有很多阴阳五行的推理,范天澜见闻广博,行医经验又丰富,讲起这些东西来丝毫不觉生涩,跟大学里面那些照本宣科的教授们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面,范无病也是见多识广之人,再加上因为练功对于这方面的东西多有了解,因此两个人交谈甚欢,倒是丝毫不觉得无聊。
  不知不觉就过了很长的时间,最后老头儿说今天就灸到这里了,将那些姜片取下之后,就看到风茂的双腿穴道之上的表皮都起了许多水泡,老头儿抽了根银针将水泡一个个地挑破,里面的液体流了出来,弄得双腿上面湿淋淋的。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范无病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刚才老头儿说的常不干是什么意思。
  既然要经常灸足三里,那么这里肯定是常常被灸出水泡来的,挑破之后自然湿淋淋的。
  范无病看到了范天澜的针盒,非常古朴的样子,居然是整块儿的紫檀木雕琢成的,看样子不是新弄的,于是便问道,“师父,这盒子我瞧着有点儿像古董啊!”
  范老先生倒也没有计较范无病随便喊他师父的事儿,看了范无病一眼,继续给风茂诊视,“家传的东西,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