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副本 >

第362节

逼上梁山 - 副本-第362节

小说: 逼上梁山 - 副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青山散人的破碎虚空,成就仙人,也是给李民在超能学的探索方向上,再次树立了一个方向。待天下太平之后,破碎虚空,看看仙人的世界,那也是不错的一个选择。
    当然,李民也就是这么一想,潜意识中给自己在金丹大成之后,又制定了一个前进的目标。可现实中,光是如今这天下局势,这跟随李民的数百心腹,数千将领,数十万的军兵,数百万的百姓,李民那就不是能轻易抛弃的。何况,李民还有妻儿在身。
    想及身边人,李民当即想到面前这个青山散人,那就有可能是一个长寿者,虽然他李民如今差不多没有意外,有可能向传说中的彭祖靠拢,可他李民的身边人,无论是林冲、鲁智深等兄弟心腹,还是鲁玉,张月茹等老婆妻儿,李民可是不敢保他们也全都能练到金丹大成的。
    毕竟,自古以来,据守一真人和灵隐禅师所说,练成金丹的,那都是百中无一。近百年来,更是干脆的没有了。
    而且,只看李民整理出神宵筑基功之后,哪怕尽心传给众人,可所习者练起来,那也是千奇百怪,不尽相同,其成效,更是远远不如李民自身进度,那就足可证李民自创的神宵筑基功,也不是什么通典。最多也就是在有电能这个比较显著的外界能量刺激下,更容易激发,感控一些异能罢了。可就这样,以李民广开方便之门,以科班批量教学的方式传授了数千的弟子,更直接亲传了林冲,鲁智深等一干兄弟心腹,可最终得以成长起来的,却也是连百分之一都没到。
    如此,给身边人找一些延寿的功法,那就很必要了。李民可不想几十年后,认识的人都死了,就他一个人活着。那时,感情越深,可是伤害越大。
    当下,李民回过神来,趁势拉着话题说道:“本尊这等修为,算得什么。本尊一应师兄,早就都已过了仙人之境。倒是道长自称与杨家五郎相交,那杨家五郎,想来就是杨五郎杨延德罢,如此,道长长寿至今,想来以两百多岁。以道长如今尚不到金丹之境,竟然可以长寿如此,驻颜如此,却是令本尊羡慕之极。”
    青山散人当即有些一愣。
    先是愣李民还有师门,而且师门中的师兄都是远超金丹之境的仙人之流。其次,更愣李民竟然还知道杨五郎,果真博学的很。最后,更愣李民这金丹大成的,竟然还有羡慕他这金丹未成的活的长久?
    不知金丹大成就能活八百岁么,不说那彭祖寿活八百,就是那华山的陈传老祖,那可也是在人间活了七八百岁,那才飞升的。
    不过,青山散人却是没有从李民这里听出任何调侃之意,显然李民真的是很羡慕。青山散人当即不禁有些苦笑道:“教主莫要说了。再说,贫道实在要愧煞了。教主如今已经是金丹大成,可寿八百,岂是贫道可比的。且长寿非福。贫道幼年时与五郎交情莫逆,曾与五郎一同共战沙场。后贫道得奇遇,拜在了青山玄坛真君门下,五郎也拜在了五台山睿真长老门下。结果,不到百年,贫道所识之人,大半丧命。只剩贫道一人,却是不尽凄凉苦处,实是可悲可叹。”
    李民闻言,当即心冷。要知道,李民自金丹大成之后,本就早有这方面的顾忌。今青山散人以自身实例一说,自然更是共鸣。
    只不过,李民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这步,却不是什么认命,轻言放弃之人。当即更是下定了决心,一定尽快完善自己摸索出来的功法,以便身边之人,也都能共享长生,就算不能引发人类的整体进化,也要免了自己今后孤家寡人的寂寞。
    当下,李民积极主动的问道:“道长既知此痛,何不将长寿之方共享,如此,有三五友人相伴,岂不人生长乐。”
  第十八卷 第五回 各人难易有不同
    “咳!”青山散人闻听李民之言,未曾开言,先是长叹一声,而后满是疾苦的说道:“教主之言,又怎不是贫道心中所望。只是,贫道得以长生,容颜不改,非是贫道资质过人,有何秘法,实乃是服用贫道恩师所赐的六阳金丹所至。可那六阳金丹,乃我师门秘宝,不得私与他人不说,其所需药材,矿石,更无不是稀世之珍,很多药材,在如今这末法时代,早已绝迹。自西汉时起,我师门就已寻不到其所用丹材炼制了。贫道所服,那就已经是最后一粒了。实在是无法与之他人,如若不然,五郎与我生死之交。我师门中但凡还有一粒六阳金丹,贫道必与之。只可惜,此丹至贫道已成绝迹。可惜!可叹!”
    李民闻言微微一愣,李民万万没想到这个青山散人长寿的秘密,竟然不是修炼出来的,而是吃丹吃出来的。
    不过,这消息不仅没有让李民失望,反而更让李民有了盼头。毕竟,修炼功法,在李民这自创并研究到今天这步的达者来看,即使有好的功法,也未必一定能练出来。老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再好的功法,资质不够,那也是白搭,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秘法断绝失传了,那五雷玉书,最后也不会落在他李民手里了。可这丹药,既然在青山散人门中流传了那么久,并得到认可。显然成效绝对不错,那可就具有普遍提升寿命的价值了。那可就是实打实的好东西了。
    至于什么丹材绝迹,这在青山散人看来是无法解决的,可在李民看来,那却未必。
    要知道,李民虽然认可青山散人的说辞,珍稀的药材。人人都爱,也必定越用越少,某些上年头的药材,直接断绝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是,李民最少就从蔡京那里得到过一对三千年的何首乌,可见事无绝对。只是看各人的能力,即遇罢了。毕竟这青山散人的一脉传人,实在是太少了。就算他们有上十几个,并且终年采药,又能循迹多少地方?
    何况,只看这青山散人的武将气质,显然也是练武的时间,多过找药的时间,他找不到炼制六阳金丹的丹材,那也是很正常。
    可这要放到他李民身上,别说李民以后一统天下,就算以李民现今占据的地盘和权势,发动个百十万人采药,那也是容易的很。那些不会炼制丹药的普通百姓,能有个百十金的悬赏,或微小官爵,那就足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了。
    何况,中国的这些前辈大能们,虽然不注意环保。不注意留根的吃绝好药材,可他们的足迹,毕竟还在中原的范围之内。那南蛮的山野,以及非洲的原始森林,更都不可能被那些吃绝了。李民只要想找,那找到的可能性,绝对有,甚至还蛮大。
    李民有此念,心中越发欢喜,甚至情不自禁的想到,莫非当初秦始皇遣徐福海外寻找不死仙丹,其实就是因为炼制类似六阳金丹的丹药材料不够,这才遣徐福出海寻找的么?
    李民越想,越是觉得有这个可能。别说是秦始皇那种极端视天下为己物的皇者了,就是他这从现代来的,有着一定人权意识的,并且已经自身长生有望的人,不照样在听到有能延缓衰老的丹药后,不照样心动了么。
    李民好不容易压下心中的澎湃,稳住情绪对青山散人一笑道:“道长,莫要可惜,事在人为。以天下之广博,这六阳金丹所需的丹材,也未必真的绝迹。如今本尊以占据广南东路,其山间老林之内,药材不知凡几。若是多遣人手寻觅,想来必有所获。却不知道长可否相告炼制这六阳金丹的丹方,免得本尊偶然得到,却不识奇宝错过。”
    青山散人,闻言当即有所犹豫。虽然他师门由于丹材的原因,自西汉后,早已不怎么炼制丹药,一心改修自身,这炼丹术都快绝响了,没有丹材支持的丹方,更是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这六阳金丹的丹方,毕竟还是他们师门的秘宝,那怕他青山散人根本就不会炼丹,也根本不认为那些丹方还有什么用处。可就这样与人,却也是难免有些顾虑。
    不过,青山散人随即想到,自己大限将至,若不得外力相助,突破当前境界,凝聚成金丹,最多再有五年,他也就归西了。而他又由于师门再没有六阳金丹可供弟子服用,弟子的寿命还不如他长,根本也没有传人留下,这五年当中,若是他不得突破,也没时间培养弟子,那他这青山玄坛一脉,也就断绝了。到那时,就是留得丹方有什么用。还不如送与这李民做一个顺水人情,反正李民也不可能找到这些断绝了的天才地宝,给了他也无用。反倒能借此拉近一些与李民的亲近,便于他此次前来的使命。
    书中暗表:这个青山散人,那可不是毫无来由地冒出来寻李民聊天的,他乃是受人之托。
    那茅山的茅雨仲、茅雨辰兄弟俩,一看李民马上就要渡过金丹劫,提前明智的跑回茅山,那可不是就那么完事了。他们二人可是领了师门令喻出来的,他们二人就算自知对付不了李民这样结成金丹的超级高手。就算临阵逃跑丢脸,可他们也还是要回师门复命的。尤其是李民这种又在战场上突然结成金丹的高手,更是不能不跟师门汇报。
    而他们两人的汇报,也是让茅山内门的长老团们,极度的头疼。一个金丹大成的高手,虽然他们不是解决不了,可要解决这么一个超级高手,他们付出的代价,肯定很大。也许大半个内门的长老团也就搭上了。而且,这还是在那李民一定要死战不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这要是李民一看情况不好,扭头一跑。他们这些茅山长老,仗着法坛,阵势,以及法器能硬抗一个金丹大成的高手,可追击,那就是全凭个人的功力神通,金丹未成者,虽然不能说绝对追不上一个金丹大成者,可那也绝对的很难很稀少。而李民万一脱身之后,再来他们茅山找麻烦,他们这些长老,也不可能终日戒备,到时候,茅山因此灭门,败落,也不是没有可能。
    何况,李民也不是普通的孤家寡人的散修,且不说据茅雨仲,茅雨辰兄弟俩所见所说,李民身边就跟着一个阁皂山的阁主,以及一个白马寺的长老。就是李民如今麾下的数十万大军,那也不是他们这些修道人愿意敌对的。别看他们这些修道人对付平常人,以一敌百没问题,甚至显得轻而易举,貌似就是有个万千人,也照样能够轻易取胜。可事实上,多少厉害的宗门,别说面对百万大军了,就是面对万人以上的百战之师,也是难逃灭门之祸。想当初,秦始皇焚书坑儒,扫灭众多修道宗门,那可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故而,这茅山宗门在知道了李民的强势后,并不想牺牲特大的与李民硬抗。
    可一个修得金丹大成者为人皇,却是中原所有修道宗门的大忌,毕竟成为人皇之后,可以调动天下的人力、物力,集聚天下的资源帮助修道,这对天下所有的修道宗门的威胁,都是太大了。秦始皇,那可就是前车之鉴。
    而除此之外,流落到李民手中的九老仙都君印,那也是茅山的镇山四宝之首,也是不能舍得的。这两个事不解决,茅山也绝对无法与李民和平共处。
    与之相比,茅山外门掌门刘混康死在李民手中,以及大宋朝廷供养茅山数百年以换取茅山等宗门的支持,那都是不成问题的小问题了。
    故此,茅山一门的商议结果,那就是要李民谈一谈,跟李民把这两个事沟通一下。在他们看来,李民既然已经修道金丹大成,已有八百年的寿命可活,此后的余生,自然是全心寻求天道,以便早日飞升。皇权虽然可贵,可与仙道,长生相比,却也不是什么不可舍弃的东西。而至于那茅山秘宝九老仙都君印,更是他们茅山的东西,李民不可能为了一件宝物,与他们茅山结成死敌。这两件事,绝对是有商量的。
    只是,这事在他们看来虽然有商量,可却不好寻自家人去说,这不仅是脸面问题,更主要的是,这事关系不小,派身份不够的人去说,显得不郑重,派够身份的去说,万一李民一时没想开的死脑筋,那可就是再没有转圆余地。
    而正好,这青山散人独自潜修数十年,终于在大限快到的时候,凭借长寿的积累,有望结丹了。可却没有足够的自信能面对金丹劫时的金丹劫。毕竟,练成金丹的虽少,可能平安渡过金丹劫的,更是百中无一。
    故此,青山散人凭借师门与茅山的交情,前来茅山求助,却是正好被茅山用上,这才来得李民这里。
  第十八卷 第六回 说和
    青山散人为求茅山四宝之一的守心玉圭以度金丹劫,接了茅山说客的差事。此时闻听李民有所求,自然不愿因为一张已经无用了古方,恶了李民,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