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副本 >

第183节

逼上梁山 - 副本-第183节

小说: 逼上梁山 - 副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筹建一个刑堂的念头,却也已经在李民脑子中萌生。亡羊补牢,时未晚矣。
    从这方面看,林冲和武松把柴进这个祸害带回来,也不算是全无好处。李民的乐观天性,却是让李民心情愉快了许多。
    毕竟李民从来也没想用武松这帮人造反争天下,只是想聚拢一些保护自身,有条件的情况下,阻止一下靖康耻,引导一下资本萌芽的爆发。如今,金国国主完颜阿骨打已经被李民弄死了,金国不仅没有击溃辽国的主力,而且还被辽国反围剿,又有宗泽为李民去蒙古传教,靖康耻也许根本不会发生,李民自然也就更放松了许多。对这组织性和纪律性,也就看得更差了。
    只是,李民的心路演变,跪地认错的林冲和武松,却是不知道的。尤其是李民如今早已锻炼的喜怒不行于色。即使内心经历了惊愕,郁闷,开解,愉快,无所谓。可李民的表面上,却依然维持着国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从容本色。这就让林冲和武松摸不清李民到底什么打算了,心情也越发沉重。
    终于,李民盘算一个通透。叹了一口气的跟林冲和武松说道:“二位哥哥不听我言,天命运转,天罚已是不可避免。”
    林冲当即急声抢言道:“国师,此祸事是我林冲引起,我林冲愿一身担之。”
    武松连忙大声喝道:“林冲哥哥,此等祸事,我武二也有份,怎能让哥哥一身担之。无论天打雷劈,何等天罚,我武二受之就是。”
    李民暗中欣慰。虽然组织性,纪律性差点,可这忠义,还真是没得说。反正我又不想造反,有这些兄弟也够了。说实在地,李民还真是不愿为了什么组织性和纪律性,而丢失了亲情,感情。
    当然,必要的提点,却还是要敲打的。
    李民肃穆说道:“你等胡说些什么!莫非你等以为那天罚,就是天打雷劈不成。天心运转,何人可知全貌?天打雷劈,洪水火山,刀兵人祸,莫不是天罚。此次,柴进陷落,本就是柴进命中之劫,乃是柴家气运由盛转衰之兆。我帮你等救了柴进,已经是担了因果。只是有我气运冲抵,应可无妨,可你等却不听我令,却带了柴进来我这里。却是令天心动怒,恐怕这柴进的命劫,却是要更大了。”
    李民刚说到这里,林冲和武松还有些不明所以,可郑鹏却是受到飞鸽传书,连忙进来报与李民知道:“国师,梁山贼寇现今打着营救柴进的名义围攻高唐州,已被高廉击退。高廉上书朝廷,柴进勾结匪类,有攻城谋反之罪。”
    林冲和武松一听就傻了。刚刚救出的柴进,这一眨眼就成了反叛,而且还是摘不清的那种。
    林冲和武松当下全都大急。对李民磕头请罪道:“我等累了国师,我等愿自首,此等祸事,一身承担。”
    李民一摆手笑道:“起来吧,我之气运,岂是此等小事可拖累的。我自有处置之道,你等且站在一旁,叫那柴进进来说话。”
    不多时,柴进来到。
    别说,就算是此时的柴进,也还是很有气质的。多年大贵之家养成的举止,那叫一个稳当有礼。进门见林冲和武松分列两旁,还有一个不认识的中年秀才样的人,站在李民的阴影里。柴进很是从容的给李民躬身施礼说道:“柴进蒙国师搭救,万感不尽。今柴进遭此磨难,看破世情,始知唯大道是真。愿倾尽家资,拜在国师门下。还请国师不嫌愚钝,收归门下。”
    说完,柴进撩衣襟,拜倒在李民身前。
    李民也不搀扶,肃容说道:“柴进,且勿言你欲拜我门下,你可知你祸事已经来了!”
    柴进闻言一惊,抬头问到:“国师,莫不是我丹书铁卷遗失之事,走漏了风声?”
    李民闻言也是稍稍一惊,没想到这个柴进也是一个人精,竟然能想到这个。看来他李民没有行使此策,还真对了。
    不过,李民却也没责怪柴进的小。也不多说旁的,径直肃容的说道:“非也。乃是今有梁山贼寇,打着营救你的名号,围攻高唐州。此等行径,何等罪名,你应自知吧。”
    柴进当即骇的跪坐到了地上。攻城掠地,无异谋反。就是丹书铁卷没丢,那也是遮拦不住的罪名的。
    柴进连忙爬跪于地呼到:“国师救我,柴进万无谋反之心。”
    李民冷哼道:“你有无谋反之心,说与本尊无用,却是要朝廷信你才成。可据本尊所知,你仗着丹书铁卷在身,庇护囚徒,资助匪类。此等行径,连本尊都信不过你,若想朝廷信你,恐非易事。”
    柴进更是惊恐,连声道:“柴进年少糊涂,万无谋反之心。国师救我,国师救我。”说完连连磕头。
    李民这才给出一线希望的说道:“念你与本尊的缘法,本尊也指一条路与你,你且去高唐州,说得梁山退兵。若成,我再求朝廷恩典与你,保你的性命就是。若不成,却是你自身的缘法了。”
    柴进闻言,心中一动,暗思与宋江、晁盖等的交情不错,当即点头应允。却不知,这却也是李民对这柴进社交能力的考察,以及对梁山这伙人如今的心态考验。
  第九卷 第十四回 人心叵测
    “啊?柴大官人,您如何脱险了?”宋江很是惊异的看着这位自称故人相访的柴进,脑子转的飞快:柴进脱险,此次救援柴进而发兵的名义可就不在了,这可如何是好?
    此时,宋江却是借着高廉偷营之时,以魏定国属下火营,火烧了高廉的三百飞天神兵,扭转了战局,兵困了高唐州。占了上风,却是不愿轻易退兵。
    何况,宋江和吴用商议发兵时,除了救人,更是图谋这高唐州军资多广。以及再下一城,好更加提高梁山的威名,以作招安更大的筹码。自然不能看到柴进没事了,就立马走人了。这大军一动,柴米粮草都是损耗不说。这打成打不成,也更是影响梁山的声威。
    而且,更为主要的是,就在宋江领兵出征这段时间,人算不如天算,朝廷招安的使臣却是到了梁山,却被不愿招安,一心革命的晁盖给打走了,暂时绝了宋江招安的后路。打高唐州获得军资补充的意义,更在营救柴进之上。
    柴进不知宋江所想,很是从容的把斗笠挂在了背后,双手抱拳说道:“承蒙宋头领错爱,举兵相助柴某,柴某感恩不尽。只是柴某如今已蒙国师相助脱险,实不敢劳损宋头领再为我损伤弟兄,故赶来告知宋头领。”柴进刚说到这里,宋江却是生恐柴进再说出什么不利的话,连忙说道:“柴大官人,此地非是讲话之所,还请入内详谈。”说完,宋江上前拉住柴进的手,就把柴进往大营里面领。同时传命喽啰,准备酒宴。
    等到进得营帐,宋江却也已经考虑清楚。不管这柴进脱没脱险,这高唐州一定要拿下,否则,此次在高唐州灭了锐气,即使朝廷招安,也绝对受不得重用。而且,这个柴进也要收到山寨之中。虽然这个柴进此时是倒霉了,可老柴家在大宋百多年打下的人脉,那绝对不是说完就完的。就冲着柴进的人脉,今后再想办法受招安时,也有路子,也更能得到重用。
    宋江想的明白,把这柴进让到大帐坐好。随即问道:“柴大官人即蒙国师相救,为何这害了柴大官人以及柴大官人至亲的高廉,却还在这高唐州作威作福?难道国师不知除恶务尽否?”
    宋江此言,却是挑起了柴进的痛楚和怨气。要知道,柴进一生富贵,那是真正含着金钥匙长大,没吃过苦的贵族子弟。可前不久,被高廉打的认罪画押不说,还险些被高廉折磨死在狱中。这份痛楚,以及屈志认供的自责耻辱,那实在是让柴进刻骨铭心。只是柴进自知凭他的虚爵富贵,制裁不了这个高廉的实权知府,再加上自知丹书铁卷的丢失,这才有心托庇在李民门下,伺机讨了李民的欢心,成了李民的心腹,再来找高廉报仇。
    可此时,却被宋江提及。柴进自认这个宋江能为他柴进发兵相求,必是他柴进的体己人。实在是忍不住心中的委屈,当即诉说了苦处。
    宋江一听,心中暗喜。可面上却装作勃然大怒,厉声喝道:“高廉狗贼!欺人太甚!柴大官人休要气恼,我宋江必为柴大官人报得此仇!不杀高廉,誓不罢休!今后柴大官人就入我梁山,做个头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岂不快活。”
    柴进正自悲愤,猛听宋江一说,也是高兴不已,可随即却有些意识到不对:我不是来说宋江退兵的么,怎么却成了要宋江替我报仇?还要入梁山?
    不过,此时宋江连誓言都发了,而且还是为了柴进出头,柴进一生太子党惯了,却是不好转这个场子。而且,更为主要的是,柴进觉得这个宋江能帮他柴进立时报仇,却是不用像投靠李民般的,还需要苦挨。
    此外,柴进经宋江这么一扇呼,也有些小热血。暗觉得:宋江的梁山兵马,煞是强壮。连老呼家的呼延灼都能打过收编,也不是没有撼动大宋江山的实力。这梁山人,多受过我柴进的恩惠。若是我加入其中,凭着我的人脉,最后成为梁山之主,推翻朝廷,重立我柴家王朝,也未必没有可能。
    柴进一时热血上头,却是忘了李民。当然,这也跟着宋江时刻散发着天然魅惑,不无关系。虽然柴进的智商不低,不像李逵或是李民手下的张氏三兄弟一般,一见宋江就被其感召。可却也难免觉得宋江是个好人,是个可亲信的人。可却忘了,混黑社会的,能有几个有好下场。都以为能操控黑社会,可最后,却又有哪一个不是被黑社会所操控。
    而至于宋江,宋江虽然看出了柴进的那一点小心思,可宋江却也根本不在意柴进加入梁山体系会对他宋江有什么影响。早从柴进接待那些好汉,也分三六九等,连武松那样的好汉,也听身边人的闲话不待见。宋江就早看透了柴进,不过是一个绣花枕头,根本不足与和他宋江相提并论。
    只不过,如此一来,宋江却是不知他无意中错过了李民给他的一个机会,而柴进更是辜负了李民对他的考验。
    原本李民就觉得柴进,身为权贵,身为大宋皇朝的既得利益者,不思韬光养晦,避嫌纳福,就已非忠厚守成之流。而有野心招纳资养囚徒匪类,却又事机不密,更是志大才疏。甚至连接纳党羽,积蓄实力,也不能做到全无成见的礼贤下士,招待豪杰也分三六九等,更拿一些小人当亲近,无识人之明,实在是废柴到了极点。
    只是,看在林冲和武松的情面上,李民却还是想给他一个机会,毕竟传说中,这个柴进的外交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不仅能轻易出入禁宫,而且还能使个美男计,诓骗一下方腊的女儿什么的。小伙子长得卖相,又实在是忠厚老实的富贵像,做一个什么产品代言人什么的,实在是绰绰有余。
    而李民今后没有战争威胁,即将展开的推进中华生产力的大业中,也是需要一个推广员的。
    只可惜,柴进错过了,宋江也错过了。
    可见,李民虽然因为后世的原因,对大势的掌握比较清晰。可李民毕竟还不是专业人士,更多的心力又都放在了异能上,对人心把握还是差了点。
    好在,原本这也就是李民对柴进交涉能力的一个小考验,成了不足为喜,坏了也不足为悲。只不过就是需要李民重新再物色一个人才就是。反正李民现在也是虱子多了不痒,所差的人才也不是那么一个半个,连统帅人才,以及刑堂的人才都没搞齐呢,这生产推广人才,更是不急了。
    可李民不急,高俅却是急啊。
    李民把柴进指使走了,从宋江不退兵,仍然继续攻打高唐州那一刻,柴进也就跟李民没有关系了。高廉送交朝廷的公文,自然也不会提到李民曾经指使人送来高俅的令符,把那柴进放跑了,自然李民就没关系了。
    可高俅却是撇不开啊。那高廉除了是他的心腹之外,也是他高俅的本家。在收到高廉大胜梁山的那会儿,高俅还挺高兴。可随后得报高廉被困,那可就坐不住了。
    正好,朝廷招安梁山的使臣,又被晁盖给打回来了,扫了朝廷面子,高俅连忙再次借机保举刘锜领兵增援高唐州。
    只可惜,其中却是又出了差头,那王黼因为梁山晁盖不给面子,打了招安的使臣,自觉在赵佶面前丢了面子,有心找回来,好让赵佶对他重新恢复信心。
    当下站出来说道:“刘锜护卫使臣尚且不利。今不追他之过,已是朝廷恩典,岂能再让他领大军。那高唐州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