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副本 >

第172节

逼上梁山 - 副本-第172节

小说: 逼上梁山 - 副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态上,下意识的却也是没把周侗当外人,而且,李民也觉得这件事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那周侗和宗泽两个真正为国为民的大贤,也绝对是应该支持的。
  故此,此时地李民,却是很得意的沉浸在了: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帝国前,就先一步统一蒙古,内外迁移,时兴教化,以掺沙子政策,在四五十年内,促成汉蒙民族大融合的臆想之中。
  不多时,宗泽和周侗相继来到李民的小书房。李民的小书房,相对李民的大书房,那可就温馨的多了。不过才百平米的大小,只有简单的一列书架。一张书案,以及四把带靠背,坐垫地太师椅。整个布局:干净、整洁、明亮,幽静,却是说话、谈心的好地方。
  而等宗泽、周侗落座,下人奉上了香气怡人的龙井,李民随即屏退了下人,由铁豹、恶虎把守屋外。径自跟宗泽和周侗说道:“二位老师,我今有一难事相求,不知二位老师可否助我?”
  李民此言一出,那周侗还没多想什么,只是觉得李民这样的神通,这般的本事,连金国国主能杀地,天命都能改地人,这世上怎么还可能又事难倒他,觉得说的多半是客气话,故此笑道:“国师休要笑话,这世间还有何事能难为国师。国师单有吩咐,直接说与老夫,老夫照做就是。”
  而相对于周侗,宗泽就要想地多些了。宗泽与李民交往不深。更是李民动用权势运动来二龙山的。而李民这里的规模,更令宗泽乍舌,围山结城,囤粮聚草。有骑兵和弓兵不说,还有修道者,更有后山不知何物的轰鸣巨震。哪怕就是一州首府,那也是有所不如。再加上李民如今的名声远播,神宵教在其弟子林灵素的大力推广下,更是遍布各州各路,这要是有什么他图,那可绝对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故此,宗泽却是对李民有着防范之心。此时听闻李民的言语,怕李民邀起做乱、朋党,却是谨慎的说道:“老朽带罪之身,蒙国师大德相助,安身与此。敢不为国师效力,只要不被君父,守得仁义礼法,老朽无不应得。”
  李民一听,当即明白了二老的心意。当即笑道:“二位老师,务要推脱,此乃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之大事,非二位老师大德之人,不可胜此任。”
  周侗很是好奇。与李民交情也够。当即捋须笑问道:“国师莫要吊我等胃口,还请明言。”
  一旁的宗泽虽没起哄说话,可却也是目光紧盯着李民,显然也是想让李民把话说清楚。
  李民环视这两个还没到六十,正是精力旺盛的老头,兴致高昂的说道:“二位老师,应该知道我新近又娶了一妻吧?”
  周侗和宗泽当即有些郁闷,虽然他们也知道李民带回了一个女人回来。可他们俩老头,怎么会关心李民的女人如何?
  好在,李民也并没有吊胃口,随即笑嘻嘻的叙述道:“今日,我妻族人来访,告知我妻族已经被人灭掉了。”
  周侗和宗泽更是郁闷了,你妻族被人灭掉了,关我们俩人什么事?难道你还准备让我们俩人替你出头报仇,当杀手不成?别的不说,你李民国师府的护卫,难道还少么?
  而且,周侗和宗泽除了郁闷,也还稍稍有些鄙视李民,妻族都被灭了,还能笑的出来,这都什么人啊。
  不过,李民的下一句,周侗和宗泽,却是当即大吃一惊,好玄没把下巴掉在地上。
  “我妻族已经认我为主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机会,我有心借助我妻族的名号,进入草原,统一草原各部落。可却缺乏领军之人,故此敢请二位老师助我领军,统一草原各部。”
  周侗和宗泽这俩快六十的半小老头,当即被吓的有一阵血压高。心率有些过速,好不容易缓过来,那周侗还没有说什么呢。那宗泽却已经愤怒的喝道:“逆贼!你想谋反不成!老夫虽受你恩惠,可宁身损于此,却也不做那乱臣贼子,为你领军,却是休想!”
  李民被宗泽这么一喝,这才意识到自己这回又把话说的太直了,而且这两个老头虽然住在他李民这里,却全都是客居,只能算是友好人士,算不得他李民的忠诚属下。
  李民暗骂:糊涂了,怎么才跟小丫头他们说一会儿,却是连话都不会说了。
  李民当即正色说道:“宗老,请慎言!休说本尊与当今官家,情同兄弟,万不会做反。单是本尊修得大道。这俗世皇权,在本尊的眼中,就如同粪土一般!宗老却是误会本尊了!”
  第八卷 第十八回 妙论伏宗泽
  “休要巧言!私蓄兵马,勾结外番,是意图不轨,又是什么?你若是还有一分忠义,散了你的兵马,安心修道,老夫还承你的情,绝不向朝廷告发与你,若是你还冥顽不灵,心存野望!老夫就是不敌国师神通,却也要与你血溅五步!”宗泽梗着脖子,赤目怒视李民,高声喝道。
  李民虽然文学修养不是太高,可也知道这血溅五步,乃是这个老头宗泽要与他玩命。威胁他李民要是不答应,就要与他李民同归于尽。
  虽然,李民不太清楚这个老头宗泽的战斗力有多高。可连周侗都佩服的文武全才,就是再低,也应该比他李民强吧。何况,那周侗虽然没像这个宗泽一般,反应那么大。可是,那周侗为了宗泽连命都可以不要,连朝廷使臣都敢杀,又怎么可能眼看着他李民难为宗泽,尤其是,这个周侗虽然没说话,可却也站起了身,斜上一步,隐隐与那宗泽成犄角之势,逼住了李民所坐的方位,简直与那宗泽配合的默契无比,显然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决心。
  李民当即有些郁闷:这么近的距离内,一次对付俩功夫不弱的老头,李民却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不受伤。尤其那周侗,李民虽然相信周侗的本事不会大过独孤求败,可是,那周侗却会长空枪法,擅于空中搏击,却是不会向那独孤求败一般,在骤然失重漂浮下,有着短暂的破绽,供他李民施展什么麻痹神光,小闪电什么的,那就更不好掌握了。
  好在,李民却也是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和这两个老头动武。别的不说,单是那周侗,就与他李民身边的林冲,鲁智深,武松,乃至小岳飞等人有着莫大的关系。李民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他翻脸的。
  李民当即也不起身戒备,依旧安稳的坐在那里,朗声大笑起来。
  别说,李民的不对抗态度,却是让这两个老头不好意思愤然拼命。毕竟,再怎么说,李民对他们两个老头,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还谈不上上马一钉金,下马一锭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哪般盛情,可也是礼敬有加。更对那宗泽有解困之恩。何况,李民从头至尾没承认过要造反,这就更让两个老头下不去手了。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拼命也是这般。若是李民一戒备,两个老头一激动,这命也就拼上了,最终不管谁死谁伤,这事都不好。可如今,李民一个坦然的不抵抗,两个老头一个不好下手,这气氛自然就缓和下来。尤其是那李民的笑声,更让两个老头有些小郁闷:难道我们理解错了?
  那宗泽毕竟主掌政事多年,虽然刚正不阿,可却也通透人情世故。转地过脸来,眼看僵持不是办法,随即冲着周侗使了一个眼色,重新坐了下来问道:“国师笑个哪般?莫非老夫有何说的不对?若是老夫说错,还请国师指出,老夫心盼之,心悦之,定向国师赔罪。”
  那周侗与宗泽交往多年,当即也坐了下来赔笑道:“国师海涵,我那老哥哥,性情中人,脾气耿直得很,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还请国师看在老朽的情面上,不要计较,还请解说。”
  李民这才止住笑声,双手抱拳过顶,正色说道:“二位老师,我李民可对天立誓,此生所为,都为国为民,绝无非份之想,绝无为王称帝之念!若违此言,终生大道不成,天罚之!”
  李民此言一出,宗泽和周侗,当即都松了一口气,同时也面现愧色,此时之人,最是相信誓言,何况还是李民这样有神通的人所发之誓言,宗泽和周侗自然确信无疑。
  宗泽当即也不等李民解释了,率先站起,向李民躬身赔礼道:“老朽误会国师,国师莫怪。”
  周侗也随即站起向李民赔礼。李民站起相扶说道:“二位老师莫须如此,此也是二位老师拳拳为国之心,我只有佩服,怎能向怪。”
  宗泽和周侗这才再次坐下,随后再次向李民提起,因何想要派人到塞外,去帮助异族统一。
  李民稳定了二老之心,这才慨言道:“二位老师有所不知,这关系国运的逆天改命,却非人命可比,绝非一时一事可尽全功。别的不说,单是我献那金龙珠,要想聚成龙气,形成龙脉,永镇我大宋国运,那就需要一甲子的时光,这才能引动风水,形成龙脉。而我大宋国运遭群贼败坏,却是不出十年,就有大劫。而大劫地起因,就是这宋金联盟,故此,我才在周老师提及下,不顾自身气运,天罚,冒死率人袭杀那金国国主。妄图逆天改命。可奈何,今次,我虽偷行塞外,成功袭杀了金国国主,逆转部分天命。可奈何,天数之下,金国竟然没有怒杀我朝全部使臣,并派了使臣随同那赵良嗣入京约盟。虽然因我杀了金国国主,导致金国势弱,不敌辽国气运,改变了部分天命,可只要此次盟约确定。有了我大宋军粮物资的援助,那金国不仅不日就可恢复元气,更可借我大宋土德生金之势,极大壮盛气运。继而以蟒吞龙之势,吞噬了辽国的国运。形成真龙之脉。到那时,就是反噬我大宋之时。彼时,我大宋就算不亡国,也难保河北的半壁江山。于是,我潜心谋算之下,却是思得一计,我算那草原上的蒙族各部,得火德,百年之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大兴之气运,彼时,天狼星降世,一统草原各部,不仅以火克金之势,一举灭了金国,更有入主我中原百年,灭绝我汉氏苗裔之祸。故此,我想提前派人入草原,提前引发了蒙族的火德气运。此时,蒙族火德气运不足,提前引发,虽可旺一时,却绝无燎原之势。而这一时之旺,却也足可焚尽金国的天命气运。正所谓:以夷制夷。而后,再引残余地蒙族,入我族,以火培土,增长我中原气运,必可让我大宋国运支撑一甲子。足够我大宋金龙珠形成龙脉,镇压气运成功。我大宋必可千秋万代。”
  宗泽和周侗被李民一顿五德天命大忽悠,忽悠地有些发懵。若说不信,且不说李民素有先知之名,单是这一番有鼻子有眼,说的活灵活现,那就不是好编的。若没点预见,怎么可能编的的周全。可若说信,别说周侗一代宗师,心智坚定无比。就是那宗泽,那也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敬神鬼而远之的人杰。怎么可能被李民就这么三言两语,信了今后百十年的事?
  当即,宗泽和周侗对视了一眼,却都看出了对方的迷茫和晕乎。全都无奈的浮起一丝苦笑,佩服李民地说词,竟然能将他们这两个老家伙,都说的没有了主张。
  不过,那宗泽心性过人,笑过之后,随即定下心来。虽然他不能从李民的预言和论断上推算李民真假,但是,宗泽行政多年,却坚信,事情的可行性,以及事件的利益归属,绝对能说明一切问题。真心假意可以蒙人一时,但最终效果,以及最终利益地归属。那却是半点骗不了人地。
  宗泽闭目盘算了半晌,睁眼,紧盯住李民质问道:“国师口说为国,这草原一统之后,却是归属何人?”
  这点却也是李民盘算过的,李民半点不犹豫地说道:“自然归属我大宋,到时,我准备上书官家,遣部分河北无田耕作者于草原耕牧,赏部分有功的蒙古各族,迁族于中原,启其民智,施以教化,共荣共生。”
  李民这一说,却是无私。宗泽当即信了一半,可还是确认道:“国师之言,何可证?”
  李民当即笑道:“宗老,还需何人可证。我请的就是您老人家为操持此事,塞外之兵,尽在您老人家之手,您老莫非连自家都信不过么。”
  宗泽闻言当即一愣,随即也乐了。既然人家都让自己管了,当无篡国之心。否则,这塞外的兵马都在自家手上,那他岂不是空给他人做嫁衣。想明此点,别的就无所谓了,虽然私聚兵马,擅自在塞外开仗,有些违制,可宗泽却不是什么迂腐到极点的人,只要与国与民有好处,又不是什么不顾忠义的造反,那也没什么。哪怕就是在番邦立国,那也是有先例可寻的男儿大事业。
  只是如此,此事的可行性,就需要认真的推算一下了。
  第八卷 第十九回 传教
  上兵伐谋。
  宗泽这老头,在肯定了李民不是为了夺取塞外兵力篡谋大宋江山之后。对与李民意图征服蒙古各部,而后借用蒙人对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