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612节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第612节

小说: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但结果却和我们心里所想的大相径庭。现在天下越来越乱,除了北疆,哪里还有安宁的地方?”
“如果天下安宁了,百姓富足了,我杨凤再踏足这里,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了,可惜……”他转头看看麴义,“我也许看不到那一天了。”
麴义望着杨凤脸上的痛苦,眼里的悲伤,蓦然想起了边章,想起了韩遂和北宫伯玉,想起了饱受苦难的西凉人。相比起来,西疆人比燕赵百姓,比中原百姓,要苦上百倍千倍。西凉人,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安宁温饱的日子?文约(韩遂)先生是不是还在西凉四处征战?将来讨董勤王,如果把董卓赶到了西疆,西疆的百姓会不会惨遭灭绝之祸?
麴义不敢再想下去,他抬头望着城楼上高高飘扬的“汉”字大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大人在想什么?”文丑小声问道。
麴义苦涩一笑,“我想起了边先生?”他回头看看杨凤、王当、孙亲等人,“你们知道他吗?”
一群黄巾将领肃然起敬。
“边先生当年在西凉起事,很厉害,把我们这些老朋友打得狼狈不堪。”麴义一阵战栗,心中不禁泛起些许的酸楚,“后来大将军到了西疆,好运气随即也就离开了边先生,边先生败了。边先生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就是为了西凉的百姓能有口饭吃,能活下去。可惜他壮志未酬……”
“听说,当年大将军在西凉肃贪,所有的证据就是边先生提供的。”孙亲问道,“是真的吗?”
麴义点点头,“我麴义之所以愿意跟着大将军,愿意为他赴汤蹈火,就是因为这件事。数百年来,大将军是第一个敢拿着战刀一口气在西疆杀了数千名贪官污吏的大英雄,试问我大汉国谁有这样的勇气?谁有这样的气魄?舍大将军以外,再无他人。”
“大将军担心我脾气不好,担心我和你们这些黄巾系将领无法相处。他想错了。”麴义指着自己的胸口说道,“我生在西凉,长在西凉,我和你们一样,也想天下安宁,也想百姓吃饱穿暖。大家都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战,都是生死兄弟,有什么不能相处?即使让我听命于飞燕,听命于栖之(杨凤),又有何不可?”
杨凤、王当、孙亲等黄巾系将领大为激动,纷纷下马,躬身施礼。“唯大人马首是瞻,誓死杀敌。”
“好,谢谢诸位兄弟的信任。”麴义下马还礼,大声说道,“明天,我们兵发广宗。”
****
十一月上,渤海郡。
公孙瓒的三万大军和徐和、吴霸的三十万黄巾军对垒于东光城南三十里的鸿亭。
徐和、吴霸以为公孙瓒冲上来后就会决战,谁知道公孙瓒拿下东光城后,一连十天都没有任何动静。徐和和吴霸非常着急。此处距离黄河将近三百里,即使撤军也要三四天。再加上渡河的时间,最少需要半个月。半个月后,按照惯例,黄河已经结冻封河了。徐和和吴霸随即决定分批撤退。
第一天,徐和带着两万主力南下了。第二天,又走了五万人。黄巾军大营随即乱起来,军心涣散。先是有三三两两的士车擅自离营,接着部分黄巾小首领带着数千人的队伍往平原郡而去。继而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大家你喊我我喊你,许多黄巾将领根本不向吴霸禀报,带着队伍就走了。
公孙瓒接到斥候急报,大喜,立即整顿大军,在一个寒冷的清晨向黄巾军发起了攻击。一万铁骑分成两部,从左右包抄。公孙瓒亲自带着白马义从从正面冲阵,田楷带着两万步卒随后掩杀。
吴霸指挥大军迎战,双方激烈厮杀,但由于军心已乱,黄巾军将士没能挡住幽州军的冲杀,步步后退。这时,幽州铁骑从黄巾军的左右两翼包抄了上来。黄巾军将士再也抵挡不住,大败而逃。幽州铁骑发起追击,一口气连追百里,就连当天晚上私自离开大营的几万黄巾军也被他们一把围住了。
东光一战,幽州军击败了大约二十万黄巾军,斩杀三万人,俘虏了十五万人。
公孙瓒命令田楷、严纲、关靖等人立即在东光清理战场,看管黄巾军俘虏。俘虏中,凡身体合适的一律征募入军,年老体弱伤残的一律送到渤海郡的漳水两岸垦荒屯田。公孙瓒在幽州驻防的时候,曾安置流民在右北平郡一带屯田,对屯田一事颇有心得。幽州牧刘虞为此还曾上书朝廷,为他请过功。
第二天,公孙瓒带着一万铁骑呼啸而下,直杀青州平原郡,意图全歼正在渡河的黄巾军。黄巾军远远听到铁骑的轰鸣声,吓得肝胆俱裂,狼奔豕突,落荒而逃。许多人溺死于黄河水中,更多人的沿着黄河大堤发疯一般逃跑。
幽州铁骑一顿猛砍,再次诛杀八千多人,俘虏五万多人,所有粮草辎重全部被幽州军缴获。
徐和和吴霸仓惶逃到黄河对岸,带着剩下的两万多人凄凄惨惨地回到了东郡和济北国一带,与黄巾军大帅司马俱会合。
公孙瓒第五次书告袁绍,我已于东光城下击败黄巾军,黄巾军全军覆没。遵照我和本初兄的约定,渤海郡和河间国今日已为我所有。如果本初兄没有意见的话,我将率军急赴魏郡,帮助本初兄击败黑山黄巾军。当然了,如果本初兄反对我到魏郡,我也就不去了。我新近招募了十万黄巾军,需要整顿训练,但我极度缺乏粮饷军需,不知道本初兄能否赊借?
袁绍此时正在和于毒交战,闻讯大为惊骇。公孙瓒果然厉害,他只有三万步骑,竟然一战全歼了三十万黄巾军,不可思议。
袁绍急忙把这份书信转送镇军将军麴义。公孙瓒即刻就要攻打魏郡,我无暇分身,请将军先为我抵挡一下,待我击败于毒后,急速和你会合。
袁绍回书公孙瓒。想死,就来魏郡。
十一月中,公孙瓒接到了袁绍的回书。公孙瓒冷笑,“传令,兵发魏郡,攻打袁绍。”
麴义接到公孙瓒率军急赴魏郡的消息后,立即率军离开广宗,急速向甘陵国而去,准备在磐河(今河北德州德平县)附近阻击公孙瓒大军。
同时间,袁绍急令韩琼率军东上甘陵国,和麴义会合。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五节
十一月,荆州。
后将军袁术和破虏将军孙坚接到徐荣让出豫州的消息后,非常高兴。
孙坚立即让孙贲、朱治带着一千兵马急赴阳翟城,袁术也让刘勋带着三千兵马相随。袁术同时急书豫州各郡国大吏,此次破虏将军孙坚进驻豫州,兼领豫州刺史,可是奉了朝廷的圣旨,诸位大人不要再无端滋事了。如果激怒了骠骑大将军,影响了讨董勤王,拯救社稷的大业,其后果不问可知。
孙坚知道此次骠骑大将军愿意让出豫州,并特意奏请朝廷下旨,袁术从中出了不少力。他知恩图报,同时也是兑现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立即率军攻击刘表。蒯越、黄祖,文聘等荆州诸将率众迎敌,双方在距离襄阳城三十里外的邓县大战。
孙坚和纪灵领一万五千大军猛攻三天。孙坚手下大将祖茂不幸阵亡,孙坚悲愤交加,于是亲自统率两千长沙兵酣呼向前,浴血奋战。荆州兵抵挡不住,败退汉水,撤进襄阳城坚守。孙坚兵败阳翟城的怒火此时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宣泄,他指挥大军渡过汉水,保卫了襄阳城,发起了狂风骤雨一般的强攻。刘表招架不住,急令黄祖、文聘两人各率亲卫杀出重围,到其他郡县征调援兵。
袁术得知孙坚连战连胜,襄阳攻克在望,急书孙坚相贺。得到荆州后,你我兄弟已无后顾之忧。只待骠骑大将军、袁绍和公孙瓒等人在冀州打起来之后,我们立即进占洛阳,讨董勤王,成就盖世功业。
不久,黄祖从江夏搬来救兵,急赴襄阳。孙坚闻讯后,领五千大军迎头痛击。黄祖不敌,大败而逃。孙坚率军猛追,意图全歼,追到襄阳城附近的岘山时,无处可逃的黄祖红了眼,干脆带着亲卫返身死战。激战中,黄祖的几个手下以弩弓射杀孙坚。孙坚躲闪不及,当场中箭身亡。
程普、韩当等人激怒攻心,领军死战,打算抢回孙坚的尸体。但没想到此刻文聘也率军杀回了襄阳,双方随即展开一场血战。南阳兵和长沙兵因为孙坚阵亡,军心大乱,节节败退。纪灵亲自断后,掩护大军撤过汉水,退回朝阳城。
袁术突闻孙坚阵亡,惊骇不已,过了很长时间才抱着脑袋低声痛哭起来。
程普、韩当等人急书袁术,要借兵再战,血债血还。
袁术回书,兵力不足,打了也是白打。我即刻向骠骑大将军讨要援兵,再战襄阳时,我必杀刘表。
孙坚阵亡后,尸骨无存,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这时,从长安逃回来的尚书桓阶主动要求到襄阳讨回孙坚的遗骸。三月长安兵变失败后,尚书郑泰、华歆、桓阶等数名大臣逃离长安,沿着武关附近的大山逃到了南阳。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历经坎坷,吃尽了苦头。
桓阶当年能举孝廉,到京城任职尚书,都是因为孙坚的举荐。为了报答孙坚的大恩,桓阶一个人到了襄阳城,向刘表说明原委,恳求刘表让自己带着孙坚的棺柩回吴郡安葬。刘表和桓阶在洛阳时有数面之缘,另外,他也不想因为这件事玷污了自己的声名,当即满口答应。
****
十一月,晋阳,龙山。
屯田危机引发了朝廷危机,北疆各方势力为了争夺权柄,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骠骑大将军李弘的态度遭到了朝廷上下众多大臣的指责。
李弘首先极力袒护杨奇、王瀚、郭蕴等北疆大吏,监御史府羁押的三十多位地方官吏也给李弘以各种理由放走了。引爆北疆危机的上党郡长子县的县长和县衙掾属各自写了一份请罪书,然后李弘就让他们到冀州的几个屯田郡国做事去了。另外,李弘对朝廷擅自增加赋税一事提出了不同意见。北疆长城以南的几个郡国由于年年屯田,地力已经严重不足,诸府减报田产合情合理,朝廷怎么能不顾事实,想当然地认为这是诸府故意要和朝廷对抗?为此,李弘还不轻不重地埋怨了赵岐老大人几句,“老大人主掌北疆屯田多年,难道你也不清楚?”言下之意,北疆这场屯田危机,都是朝廷造成的,和北疆诸府没有任何关系。
赵岐不好说什么,此事,朝廷的确有推波助澜的意思。因为他和朝中大臣们想利用这个机会激怒李弘,然后借助李弘之手,把北疆反对改制的势力一锅端了。张温、崔烈、马日磾等大臣随即向李弘发难。大将军当初信誓旦旦地说坚决支持朝廷改制,怎么突然出尔反尔,变卦了?
李弘苦笑道:“诸位大人,你们也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北疆朝夕不保,哪里还余力支持朝廷改制?我绝对不会毁弃支持朝廷改制的承诺,但现在的的确确不是改制的时候。”李玮、朱穆等一帮年轻大臣随即向长公主和朝廷禀奏了当前局势。董卓出兵关西,洛阳岌岌可危。袁绍和公孙瓒决裂,冀州即将展开大战。北疆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极有可能两面作战,处于腹背受敌的险境。此时此刻,北疆最需要的是稳定,是上下齐心,是群策群力,而不是内讧和纷争。改制要触及和危害北疆大多数势力的利益,朝廷现在推行改制,的确不合时宜。
李弘和骠骑大将军府的一帮人对朝廷还比较克制和尊敬,但杨奇和王瀚这些人却毫不客气。在他们眼里,朝廷现在就是祸乱社稷的根源,张温、卢植等一帮大臣就是败亡大汉的奸侫,他们恨不得即刻把朝廷赶出北疆。有了李弘的撑腰,这些人的胆子可就大了,他们肆无忌惮,猛烈攻击朝廷,同时联合塞外的边郡大吏,一致要求朝廷立即放弃改制,及早迁回洛阳。
杨奇等大吏在奏章中说,洛阳已经攻克,长公主和朝廷随时可以迁回,晋阳朝廷的使命已经结束。他们恳求长公主在朝廷准备回迁洛阳的这段时间内,由骠骑大将军李弘暂时代理国事,主掌权柄。将来长公主和朝廷迁回洛阳后,李弘要留驻北疆戍边,这权柄自然也就还给了长公主和朝廷。所以朝廷根本无须担心李弘会变成董卓第二,危害社稷。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朝廷和北疆都没有了回旋余地,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骠骑大将军李弘。此时,李弘必须要作出一个选择,是支持朝廷还是支持北疆?
李弘最近都待在骠骑大将军府,和鲜于辅、李玮、朱穆等人日夜商讨冀州和京畿战局,没有关注这件事。这天他接到了长公主的手诏,长公主请他立即把这件事解决了,不要再拖了,以免把事情越闹越大。
李弘于是请赵岐、张温等朝中大臣和杨奇、王瀚等北疆大吏坐到了一起,“诸位大人的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为了拯救和振兴社稷。所以我恳求诸位大人放弃各自的成见,在中兴社稷这个大前提下,心平气和地商量出一个解决的办法。你们过去都是朋友,有的还是亲戚,比如赵岐大人是马日磾大人的姐夫,杨奇大人和崔烈大人是表兄弟。你们之间的关系这么好,私交又非常深厚,为什么就不能齐心协力共振社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