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止观禅修 >

第18节

止观禅修-第18节

小说: 止观禅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闻者sravaka(梵文。藏文nyento)字义为“听闻者”,意指听到佛陀之言说的弟子。为已了悟无我之小乘修行者(阿罗汉)。

    空性sunyata(梵文。藏文tongpanyi)佛陀于二转****时开示道:一切外在现象和内在现象及“我”的观念,都没有真实的存在性,因此是空性的。

    经典sutra(梵文。藏文do)小乘及大乘之典籍,是佛陀亲自宣说之法教,相对于阐述佛陀亲自宣说之法教的论注(sastra)。此外,密续典籍则是佛陀所给予金刚乘法教的典籍。

    密续tantra(梵文。藏文gyu)金刚乘法教之典籍。

    如来tathagatas(梵文)意为“已契入真如本性者”,即“佛”。

    岩藏师、伏藏师terton(藏文)在西藏传统中发掘历代大师隐藏起来之法教(terma,岩藏法)的大师。

    上座部Theravada(梵文)由佛教早期之学派所衍生的学派,主要强调小乘法教。

    外道Tirthikas(梵文)相信“自我”之非佛教教徒,亦称为ic…chantikas。

    深观派traditionofprofoundview印度两个主要的大乘传统之一,由龙树于第二世纪时建立的,强调一切外在及内在现象皆是空性的“中观”教法。

    广行派traditionofvastconduct印度两个主要的大乘传统之一,由无著于第四世纪时建立,强调一切都是由心所造作的“唯识论(Chittamatrin)”教法。是大乘阿毗达磨及逻辑因明学传统的起源。

    三宝threejewele佛宝、法宝及僧宝。

    图古、祖古tulku(藏文。梵文nimanakakaya)能为平凡之众生所见的佛的化身。“图古”一词亦被普遍使用为“转世之上师”。

    金刚杵vajra(梵文。藏文dorje)字义为“如金刚钻般”,或指金刚乘修法所用的法器(金刚杵),或指如金刚钻般纯净、坚固不变的特质。

    金刚乘vajrayana(梵文。藏文dorjetekpa)佛教一般可分为三大乘或三大修持层次:小乘、大乘及金刚乘。其中,金刚乘主要之修持地缘为西藏。金刚乘法门以密续为特殊的基础,强调现象的“明性”。

    宝瓶呼吸法vasebreathing一种高层次的呼吸法,必须在一位有经验之上师的督导下学习。此呼吸法涉及将气息屏留于腹部,腹部因而凸显如宝瓶饱满的瓶腹。

    气、风vayu(梵文。藏文lung)在梵文及藏文中皆可指外面的“风”或吸入的“空气”或“精微之气或能量”。在本书中指的是循环于气脉(精微之管道)之内的精微气或能量。

    律藏vinaya(梵文,藏文dulwa)佛陀所开示关于适当行为的法教。

    “观”或“毗钵舍那”禅修vipasyanameditation(藏文hlagtong)开展对自心本性之内证(insight)的禅修方法。

    观想阶段visualizationstage(梵文utpattikrama)又称为生起次第(developmentorgenerationphase)。观修本尊之形相及其眷属、宫殿、呪幔……等的修法阶段。

    本尊yidam(藏文。梵文istadevata)金刚乘法门中所依止之密续主尊,具有一切开悟功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