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宋时明月 >

第454节

宋时明月-第454节

小说: 宋时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我们这时过于急切。去触怒阿拉伯那头巨兽。而陴路支王子缺少支持。在王位争夺战中败了。我们反而要重新努力。那又是另一场战争……“
  赵兴想到这。嗖的站起来:“我决定了。此地留一百个士兵驻守。其他的商队全部打包回国。被俘的那些国王……通知陴路支王子。让他去接收那些人的土地。等陴路支王子完成这些工作后。落井下石的罪民归他。而我们刚好仁慈的收留那些走投无路的国王。押送他们回宋国。送给官家做玩伴。也顺便炫耀我们的功绩。”
  陈不群咧嘴一笑:“老师。你真……厉害。那些人大部分已经付过赎金。你拿了他们的赎金。连人都不放。这合适吗?”赵兴耻笑说:“不群。你泡了一个阿拉伯小妹妹。连思想都阿拉伯化了。他们是我们的敌人。至少是曾经的敌人。我们何必可怜自己的敌人呢?”
  陈不群嘿嘿笑着。他马上说:“老师。我这就去通知辛巴达。让他与王子沟通……说到辛巴达。老师这个人是否也要带回国内?”
  赵兴摆手:“留他在这里。等这里稳定了。再带他回国……至于他的孙女。你可以带走。我给你留足舱位。”
  大宋国内。赵兴去海外一去不回。朝堂内地争斗越发明显。韩忠彦与曾布双双被赶出去后。蔡京逐渐上位。他勾结太监。形势越来越无所顾忌。此时。苏辙已经年老。范锷已经重病。新一代的大臣多数是在党争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习惯了顺从。结果。等于变相纵容了蔡京地作为。
  有蔡京在。再加上小皇帝的有意袒护。御史们担心遭到赵挺之同样的待遇。也不敢轻易弹劾赵兴。结果赵兴这个大宋国地官。就这样打着巡视的名义。在海外不见踪影。
  自四月以来。赵兴的消息终于传送回国了。络绎不绝地大宋海商满载而归。他们在杭州登岸。直接在杭州市舶司注册。同时带给了宋商赵兴打通南洋商路的消息。这货物做注解。一时之间。大宋动荡起来。国民似乎都有点九十年代全民皆商的状态。
  宋商返回后不久。南洋事务局地战船也到了。财大气粗的南洋事务局一口气定购了三百艘千吨战船。这些战船一部分紧急驶向陴路支。加入到搬运战利品的行列。另一部分则开始在杭州整合。
  紧接着。从陴路支返回的战船也抵达了。这些战船卸空了货物后。立即把那些空船面向民间发售——安装了大炮的武装商船。原先船上地那些水手则整体搬上新战舰。又急急忙忙的开往南海洋。至于那些战利品。被转送上运河船后。陆续送到了京城。大宋官员被堆积如山的银币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小皇帝则兴奋满脸红光。
  “这个赵离人。简直是搂钱的耙子”。新任左仆射张商英抓了一把波斯银币。听着银币叮叮当当的掉落在钱堆上。情不自禁的赞赏。
  此刻。正值中午。皇宫内地各级官员正在享受朝廷提供地免费午餐。资政堂内。几名士兵正打开圆木桶。往资政堂的地面倾倒着银币。那些银币在地面上堆了半人高。银亮亮地金属钱币在阳光下晃人眼睛。
  由于赵兴发起的革新。瓷砖已成了宋朝百姓人家的必备装修品。皇宫在这种风气的因这种装修工作也算是改善官员们的办公环境。故此。连最多嘴的御史也保持了缄默。而小皇帝的艮岳建筑。也借着这股装修风。明目张胆地开始进行了。
  自古以来。皇帝大兴土木都要受到臣子诟病。唯独宋徽宗没有。这一方面失败宋朝富足所赐。另一方面。也因为宋朝的享乐主义盛行。
  如今。银币滚落在瓷砖上。叮铃当啷的声音格外悦耳。让朝堂大臣感觉到这项皇宫装修工程。做的实在值!
  “总共有多少?”蒋之奇身为枢密使。赵兴出兵。军费、战争收获等数据应该首先报到枢密院。但现在赵兴直接汇报给小皇帝。弄的他这个枢密使很没面子。所以他这句问话很有点抱怨的味道。
  户部官员不在场。蔡京担当了介绍的任务。他得意洋洋的介绍自己朋友的杰作:“没数。南洋事务局送来的册子上。是按桶计量的。目前第一批钱币有银币七百三十二桶。另有一千余桶香料。四十余桶宝石。三百余箱玉石。至于珍珠。约五百余桶……
  我问过士兵。怎么按桶计量。据士兵回答。赵离人在那个……陴路支。这个名字很怪。据说赵离人在陴路支。都要求那些国王论斤付赎金。说是不耐烦一个钱一个钱的数。所以钱币论公斤计算、宝论骆驼——嗯。也就是一匹骆驼能够承载的金子份量。称之为一骆驼金沙。“
  小皇帝脱口而出:“值
  说完这话。他感觉到很不好意思。作为一个仁君。是不好这样夸奖掠夺行为的。所以他话一出口。就感觉说这话很不适合皇帝的身份。因此中途嘎然而止。
  张商英有点扭捏。假装没听见。蔡京连忙接过话头。起劲表白以掩饰皇帝的失言:“确实值!我大宋筹建南洋事务局。营建一支数目庞大的海军。我听说赵离人与陴路支一战。就花费军费五千万。但现在看来。南洋简直是一个取之不尽的金库。而且永没有枯竭的时候。赵离人这一战。竟然卷回了如此多的金银财宝。我大宋养这支海军。值了!”
  张商英轻轻点头。马匹拍的如山响:“这也是吾皇圣明。超拔赵离人。还前无古人的开创南洋事务局……此一战。赵离人夺回了数年的海军军费。看来。东洋事务局、北洋事务局也该早早建立。”
  小皇帝招呼人抬上来一桶珍珠。他不舍得将珍珠倒在地上。掀开桶盖。抓一把珍珠。在手上把玩片刻。欣慰的说:“如此。我们今年赐给百官的节赏也奢侈一次。三品以上的官员赏赐珍珠也不论颗。论斤。”
  张商英点头。蔡京经历过的宝石抛售。他稍有点担忧的说:“官府大量抛售珍珠折现。恐怕会引起珠价大跌。珠价跌。许多商铺便损失惨重。采蚌的渔民也会因此食不果腹。官家。还是慢慢赏赐的好。”
  张商英翻了个白眼。心说:“谁不知道你跟赵离人合伙做生意。这次南洋大赚。你的珍珠还会少吗。可除了你。百官没有路子与赵离人合作。他们还指望这些赏赐给自家小妾打几样首饰呢。”
  蒋之奇弱弱的说:“就怕赵离人随后运到的。也还是珍珠。如此一来。官家内库里珍珠越积越多。如何是好。”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东西多了。未免就不可惜。小皇帝一摆手:“让宫娥们挑选一下。拣最大的留下。其余的。则分赐百官。如果供奉的珠量过大。就把赏赐的额度扩展到州官。如今丰亨豫大。也该让百官感受一下。”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总督
  说到“丰亨豫大”。)。蒋之奇有点想法。他翻开赵兴奏章。不满意的抖了抖。说:“官家。赵离人这份出兵报告资政堂至今尚未贴黄。眼看将士们就要返回了。还望资政能早予批复。”
  小皇帝有点尴尬了。内阁不贴黄。是因为他遵守赵兴走的时候给予他的交代——独相不可为。
  目前。曾布与韩忠彦都被贬出朝堂。新调来的宰相张商英是个应声虫。所以他成为独一无二的资政。但小皇帝还记的他偶像的交代。认为朝堂上面不能一个声音说话。“独相”是一种瘸腿政治。所以这段时间。朝廷的政事审批都积压下来。而他储备的宰相蔡京资历不足。尚不能够登上相位。现在谈到政事延误。让小皇帝有点难堪。
  张商英眼珠转了转。提议说:“何执中、刘正夫。此二人资历足够。陛下可考虑提拔
  小皇帝一摇头。沉吟的说:“浙党如今势大。也不能令他们向隅。朕以为。苏辙当可为右仆射。”
  蔡京心中失望的叹了口气。但他知道时机还没有成熟——历史在这里稍稍改变。原本苏辙现在病重。并因为病重而成为边缘人。没过几年就会病逝。但现在。赵兴从阿拉伯俘虏了上百名医生。这些俘虏送抵杭州后。听到苏辙病重。当家的弟子赵风一口气送十名阿拉伯医生。以至于苏辙的病事逐渐减轻。
  另一方面。由调和派蜀党演变而成的江西学派。或者称为“新杭党”。其势力逐渐膨胀。这个党派中。老一辈的有苏辙、吕陶、范锷、李常等杰出人士作为先锋。第二梯队更是名声赫赫。以苏门四学士为首。拉拢了无数关学、洛学当代隽秀。还有那个宋代建筑大师。写下了《营造法式》的李诫等人。而第四梯队更是有整个西南新晋的贡士、进士。可谓人文荟萃。贤者层出不穷。成为朝野之间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这一派不讲究斗争。讲究的是知行合一的身体力行。遇到困难不喜欢争论。而喜欢找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注定了它是新党与旧党之间的润滑油。也是朝野间不可或缺的政治势力。
  不可否认的是。宋徽宗赵佶比较崇拜赵兴。这个壮硕的大个子对权势无欲无求。明明有个机会成为大宋第一权臣。但他却退下来。帮助赵佶经营西南。并不断的送来海量的金银财宝供小皇帝挥霍。与此同时。这个人对朝堂的争斗几乎不插嘴。因为这种情况。小皇帝已经将他视作自己最大的支持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当两相空缺的时候。小皇帝不由自主的想起杭党。这个党派老是在争老。朝堂上需要这股势力。故此。那个空缺的右仆射位置只能由杭党坐上。
  这个任命毫无争议。张商英与蒋之奇都无话可说。身为翰林承旨的蔡京只能提起笔来。书写诏书。小皇帝对蔡京充满信任。压根不去看对方书写的旨意是否符合心意。他转向蒋之奇。和蔼的问:“蒋卿刚才似乎话有所指。你想说什么?”
  蒋之奇抖了抖赵兴的报告。慢悠悠的说:“太尉赵离人这份出兵报告是事后补交的。从这份报告看。除了水兵。赵离人只动用了三千正兵。剩下的不过是七千仆兵。
  官家。朝廷与赵离人的约定是。水兵由南洋事务局供养。朝廷不会出一个铜板。所以参战的水兵无论多少。朝廷不会为他们掏钱。
  如此说来。整场战事。赵离人只动用了三千正兵。但他上报的战争费用却是五千万贯……五千万贯啊。他三千人花了五千万贯啊。每人平均花了一万余贯。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撒金子。他是在用金钱砸陴路支人。宁是把陴路支人砸倒了。“
  张商英笑嘻嘻。闭目养神。蔡京心中一动。闪电般计较着利益的失。小皇帝呆了一呆。犹豫的说:“蒋卿。不管赵爱卿花了多少钱打这一仗。可是。他拿回来的更多乎有了勇气。他理直气壮的说:”环庆路自元年间花了多少军费。至今对朝廷可有寸许回报。且不说环庆了。河北一带。朝廷囤重兵于边境。百十年来。供养这些军队简直如流水般花钱。他们可对朝廷有丝毫回报?
  蒋卿。这赵爱卿上报军费花了五千万贯。朕许了。哪怕他上报军费花了一亿贯。只要这钱不由朕出。且能收到回报。朕也肯了。“
  蒋之奇抖了抖赵兴那份出兵报告。不满的解释:“陛下。我的意思是说。赵离人算账。向来要算他军费的赏赐上。既然如此。这普及天下官员的恩赏。不如抛开出征将士。只惠及国内百官。如何?”
  宋徽宗摇摇头:“恩自上出。将士们立下这等大功。朕要一个钱不赏。未免过于凉薄。赏。只是将士们已经由赵卿赏过了。朕就不奖赏他们的劳苦。只奖赏他们的功绩。这三千人……”
  猛然之间。宋徽宗被自己的话吓到了。他张了半天嘴。梦呓般重复着那个如同魔咒般的词:“三千人。三千人竟然立下了灭国之功。只有三千人。竟然打败一个国。使相。你确信?!”
  蒋之奇这才醒悟过来。他也被这个事实吓呆了。喃喃说:“赵离人目前只写了出兵报告。要求枢密院予以事后追认。详细的战报臣并不清楚。们以三千人迎战十二万人。打了一场干净彻底的击溃战。
  三千人。据他们叙述。赵离人是在一座山坡上摆阵。陴路支人进行了两次冲锋。第一次冲锋是一个万人队。第二次冲锋是三个万人队。我大宋军队抵住了敌人两次冲锋。而后反击。敌军应声崩坏。赵太尉随之发动反击。而后。陴路支国王投降了。“
  停了一会儿。蒋之奇难以置信的又将那个数目念叨了一遍:“三千人。三千人竟敢攻入一国。竟敢出城迎战十二万大军。赵老虎的胆子确实是老虎胆。”
  宋徽宗神采飞扬。在他看来。赵兴的荣誉就是他的荣誉。是他领导的好。方有此能干的部下。他点头。拍着桌子连声说:“好好好。太尉临走的时候。曾经跟我约定。许他十年时间经营南洋。而后他便回军对付辽国、西夏。朕许他了。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