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宋时明月 >

第45节

宋时明月-第45节

小说: 宋时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人能有什么娱乐?
  这段传说充满了戏剧性,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曲折有趣,蒲易安讲述时又添油加醋,令人物形象很饱满。李源且不说,三名姑娘立刻被这段传奇所征服,那两名一直用团扇遮脸的姑娘也放下了扇子,充满惊奇的打量那位近在眼前的故事人物。
  李源击掌赞叹:“苏学士风采,令人恨不能追随左右……离人兄好福气,来来来,你我当痛饮三杯。”
  李源强拉着赵兴走到台边,这时,陈公川满脸的得意,他低声跟妹妹说着话,还把蒲易安叫到身边,小声商议着什么,赵兴只来得及向他们匆匆一瞥,便被几座高台上的浮雕所吸引。
  场中的搏杀已经进入尾声,红黑双方都只剩下了车马炮孤卒,一方多个“单士孤象”。现在对棋的两人都在进行长考。李源刚才光顾听故事,这时一扫场中的局面,立刻被棋局所吸引,他的手指不停的曲张,全神推敲棋路,忘了招呼赵兴,恰好让赵兴有充足的时间,打量台子上的动物浮雕。
  棋局两边十二座台子,每座台子边都镶嵌着一副动物的雕像,十二座台子雕着十二只动物,排列顺序似乎是十二属相……
  嗯,等等,有点不对头,十二属相中的兔子到哪里去了,怎么该是兔子的位置出现了一只猫?
  赵兴盯着那只猫,隐隐约约似乎想起了什么,可他总抓不住那丝记忆的尾巴。
  为什么是猫,怎么会是猫,凭什么是猫?
  对了!
  陡然间,赵兴的脑海中一亮,他想起来了。越南人的十二属相里确实有猫没有兔子,所以越南人又被叫做“属猫的民族”。意思是:虽然看起来很温顺,但确是养不熟的宠物,它不像狗一样忠诚,随时可能翻脸。
  至于为什么越南人把十二属相里的兔子改成了猫,据说是因为热带地区没有兔子存在。
  猫……对……不对,应该还有什么——赵兴急得直想捶自己的脑袋,猫——还关联着什么?似乎有段记忆老想提醒他,但他绞尽脑汁记不起来,急得他不禁暗骂了一声:“这该死的‘猫事件’。
  ……对了,就是‘猫事件’。“
  赵兴终于想起来了,就是“猫事件”。在“改变世界的一百件大事”里,十字军东征带来了两件改变世界的大事,一件是东征本身改变了世界格局,另一件就是“猫事件”。
  据记载,古希腊时代为鼠患所苦,所以希腊人就想方设法,从埃及偷了一些猫来喂养。但偷来的猫经常是单雄单雌,无法繁殖。后来,希腊人又多次派商人到埃及,企图以重金买猫,但埃及人不予答应。希腊国王为此大为恼火,决定派人去抢。
  埃及人很警觉,专门设立了一个间谍情报机构——猫事局,以粉碎希腊人的企图。猫事局的工作十分出色,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没有让一只猫离开过埃及。后来,作为世界第一个间谍机构,“猫事局”也成了间谍的楷模。现代间谍通常用“猫”作为徽章,寓意自己如同猫一样灵巧狡诈,就是来源于这一事件。
  十字军第一次东征时,欧洲军人终于把埃及的猫装上船带回了自己的家乡,此后,家猫才逐渐分布到欧洲各地。欧洲人有了猫,再从中国搞到了指南针技术,海船可以航行的更远,于是大航海时代来临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赵兴刚才想到的就是“猫事件”。欧洲现在没有猫,记忆中,第一个将一对雌雄猫当作礼物献给法王的人,获得了丰厚的回馈,这回馈也是有史以来最高的赏赐,从而被记录在史册上——法王当时的赏赐是“等身金”,意思是他体重有多少,就可以拿走与他体重相同的黄金。
  想到这,赵兴赶紧瞅了瞅自己的身材,估量了一下自己的体重——现在自己有多重……最近吃的稍差点,没办法,海上航行很苦,他瘦了,体重大约有七十公斤左右。
  从越南多抓几对家猫走,只要带到欧洲,他有多重,就能带回来多重的黄金。还有什么买卖比这更暴利?
  唯一遗憾的是,这是笔“一次性买卖”。因此,为了这笔买卖获得最大效益,他可得提醒自己,路上一定多吃点,长胖一公斤,就等于长一公斤黄金。哪怕喝一肚子水,也能拿回来与肚里水等重的黄金啊,为此,满身浮肿也干了。
  赵兴想到这,全身都被幸福包裹着,他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浑没注意那局象棋已经下完,观众已经开始散场,李源公子连续喊了他几声,他全没听见……
  接下来,李源公子举行的招待宴中,赵兴也显得心不在焉。他曾说自己擅长“经世济民之术”,李源在宴席中曾经几次试探,想让他露一两手,可他只是微笑,再不肯说一个字。
  有蒲易安的介绍,再有苏东坡的大名摆在那里,李源公子其实已完全相信了赵兴那番大话,他越不肯说,李源越认为赵兴高深莫测。宴席结束,他偷偷使了眼色给陈公川,示意对方接着笼络。
  宴席散后,蒲易安赶着回自己的商社,陈公川非拉着赵兴去自己的家畅谈两句。而蒲易安似乎已与陈公川达成了协议,他不仅没有阻止,反而极力怂恿。
  赵兴约略想了想,既然蒲易安要回到自己的商社办理一件私事,那么他现在唯有回船啃船上的食品,既然陈公川盛情相邀,他稍一犹豫,立刻答应下来。
  当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陈公川带着他妹妹陈伊伊来找赵兴商谈,寒暄过后进入正题,陈公川介绍:“离人兄,在下……性好读书,不喜为阿堵物烦恼,目前,我陈氏产业都由家妹打理,你的难题便与家妹商谈吧。”
  “我没有什么难题”,一夜的考虑后,赵兴已恢复了他的精明,他直截了当的调查起市场状况:“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越国最缺什么?想从大宋购买什么?想往大宋贩卖什么?”
  陈伊伊忽闪了一下大眼睛,似乎被赵兴的直截了当吓到,她闪了哥哥一眼,受到后者鼓励,才开口:“铜钱,我大越铜矿不多,铸钱技术不高,所以最需要天朝的铜钱,但天朝却禁止铜钱外流。
  我大越最多的是稻米,这里稻谷一年三熟,可我听说大宋引进了占城稻,连续数年五谷丰登,谷价极是便宜,单卖稻谷恐怕卖不出价格……但我大越还有些拿得出手的,比如:宝石、玳瑁、象牙、珍珠、玉石、翡翠……赵郎想要什么,可否讲来?“
  “越国的稻谷卖不出价格,是因为税务关系”,赵兴慢慢的说:“我宋船出海,需要在市舶司取得船引,市舶司抽税很重,单纯卖稻谷恐怕不够交纳市舶司的‘抽解’,但如果能躲开市舶司,没有了‘抽解’,我想,即使贩卖稻谷,也有盈利。”
  陈伊伊垂下了眼帘,沉默片刻,抬眼看着赵兴,问:“原来,举人老爷是打算躲开盘剥……请问,赵郎此次出海,有没有船引?”
  赵兴笑而不答。
  陈伊伊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解:“我听说,天朝的律法很严,没有船引出蕃,但有船员出首,船上的一半货物奖给出首者……大郎这不是第一次出海吧,到现在你的船上无人出首,真是好运气。”
  运气好吗?
  这其实不单纯是运气,而是组织策划得当,管理严格而已……赵兴自己不觉得,船老大却为此付出了很大的精力,而船老大之所以肯如此努力,船员们之所以肯保持缄默,是因为赵兴曾挥舞过一个更大的“胡萝卜”。
  “我有一项大富贵……两位可有兴趣插一脚”,想到自己那根胡萝卜,赵兴慢悠悠的问。
  第一部 华丽的前奏曲
  第1038章 传说中的君子国宝藏
  什么大富贵?
  赵兴没有直接跟他们说。准备了两三日,赵兴带着陈氏兄妹提供的“舌人”,再加上赵兴在码头上认识的湖州移民王元愚,一同操船出海。
  陈氏兄妹虽然是福建闯海人后裔,但中国人只要一读书,就以闯海为耻,因为当时的教育认为:只有耕读传家才是最高尚的。赵兴所说的“大富贵”并没有引动他们随船出海,他们只是派了几名水手、几名“舌人”登上了赵兴所属的两艘船,作为帮助而已。
  所谓“舌人”,现在称呼为“翻译官”。
  此外,蒲易安也没有随赵兴出海,他忙着整理自己的业务,没空陪赵兴玩。唯有赵兴带的两艘船上,水手们一个不拉地追随他而去。
  大海茫茫,海面上是很难确定方向的,但走了一日,篙师刘三已略略猜到赵兴要去的地方,他赶忙闯进赵兴的舱室,焦急的问:“纲首,我们这是要去麻逸吗?”
  赵兴正在舱室里,在一张大羊皮纸上画着图案,刘三只瞥了一眼,发现对方似乎画的是航海图,他赶忙避嫌似的扭过身去,表白说:“赵大官人,我什么都没看到。”
  这年代,航海图意味着宝藏图,都是家族世代传承的。因为抢夺一张航海图,还经常发生累累血案,屡见不鲜,所以刘三才这么敏感。
  不过赵兴却没有回避他的意思,他敲了敲桌子,指着那张图说:“没什么,你看看吧,这张图就是我许给你的宝藏。”
  刘三扭过脸去看那张海图,以他的知识,看了半天依然看不清图上画得纵横线指的是什么。既然赵兴说这张图是许给他们的宝藏,他就不再避讳了,指点着图上的线条问赵兴:“大官人,这些线画得是什么?”
  “这是我从蒲大官人那里学到的航海绘图法”,赵兴耐心的指点着图上的内容解释:“你说我们要去麻逸,不错,你的方向感很正确。
  瞧,我们从广州市舶司出港,应该向这个方向走,才能到达麻逸,但从柴棍走,要走这个方向。瞧,这个十字线就是指南针指的北方,这条斜线就是航行中,与指南针指向的北方所形成的夹角……你明白了吗?“
  赵兴几句话就解释清楚了图上的线条,刘三望着这张图,愣了半天神,又问赵兴:“大官人,我们宋人都知道从广州怎么航行到麻逸,可并不知道从大越航向麻逸的路线,你怎么用笔一勾一画,就知道我们该走什么路?”
  刘三说这话时,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崇敬态度。这下子他才相信,为什么书中常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赵兴第一次下南洋,却比他这个老航海更识路,居然用笔推算出麻逸岛的确切方位。
  其实,他的崇敬错了。赵兴乃是这个时代的特例,赵兴告诉他“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其实对他是个误导。因为在愚民教育体制下,秀才出了门,也不会知道除了圣贤书以外的“天下事”。
  “圣贤书”认为,如果读书人知道百姓的稼穑农商问题,是“小人哉”——一千多年前,圣人的弟子曾问过夫子稼穑农商,夫子如是回答。
  “推算麻逸的方位,不是多么难的事”,赵兴很不以为然的回答:“这技术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有了,黑衣大食人把它叫做‘三角函数’,它来源于一个叫‘希腊’的国家。”
  这话太深奥了,刘三根本无从理解,他指了指图纸,专注于具体问题:“大官人,我随你去倭国,去高丽,去辽国,那时,我们有时有船引,有时,去的地方与船引上的目的地全不相同……这些且不说了吧,大官人,当初我们随你闯遍东海,你曾说:许给我们一个泼天富贵,可麻逸有什么?
  我听过海商说过麻逸,传说,那是一个‘千户之国’,岛上土人穷的连衣服都穿不起,拿纹身当做衣服。我大宋的商人航行到那里,他们压根买不起货物,只能赊借……不过,听说麻逸岛民的信用很好,都说那是个‘君子国’。
  听说,每有宋船靠上麻逸国,麻逸人都划着独木舟靠到船上,先向宋商赊借货物,而后划着小船前往附近小岛,与当地土人交易。事后,麻逸人不昧良心,必定会驾舟返回宋船,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丝毫不少的付给宋商货款。
  我听说,麻逸人这样跟我大宋商人交易,都百余年了,倒没有一例欠债不还的——可这不代表什么。麻逸小岛,一船货物足够他们吃几年。宋商一般不愿与他们交易,怕他们吃不下一船货物,若不是遭遇风暴,货船漂流到附近,宋人绝不会停靠麻逸。
  大官人若是许给我们的富贵就是麻逸岛……我劝大官人现在就想好怎么安抚船员。“
  “你不懂”,赵兴不慌不忙的问:“你知道南珠吗?”
  “当然知道,不就是南海产的珍珠吗……麻逸有南珠,以前倒是听说过,大官人说的那场‘泼天富贵’,若是单指南珠,那还差一点。”
  “你错了”,赵兴卷起了羊皮海图,耐心的向刘三讲起一些现代珍珠之事,他的语气像一位教导孩子的父亲:“你刚才所说的‘南珠’,指的是南海银唇蚝或金唇蚝的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