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宋时明月 >

第319节

宋时明月-第319节

小说: 宋时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门口发了半天呆,王颖突然想起一个人,一拍脑门说:“啊也,我怎么忘了经略司的走马承受文勋了,李格非不见我,难道文勋不见我吗?”
  文勋真不能不见王颖,他在自家院子的后堂迎接了王颖,王颖望着穿一身薯莨纱,潇潇洒洒的端着茶杯的文勋,一阵感慨:“文勋当的好官,我在广南东路转运司衙门待了四十多天,就没见到你上一天班。你说你如今还是转运司的官员吗?”
  文勋潇洒的一摆手,请王颖坐下,嘴里淡淡地说:“谁说我不是转运司的人,你出门打听打听,全广州哪个敢说我不是转运司衙门的人?”
  “咄!朝廷官员若都像你这样上班,那就乱套了”,王颖一边说,一边自顾自找了一张藤椅,躺倒在椅子上。
  文勋这间屋子摆了几张藤椅,有金黄色的细藤编成的椅子,也有一些雪白仿佛银子一样的树藤编成的摇椅。王颖躺倒在一张白藤椅上,一边摸着光滑的椅子扶手,一边说:“好漂亮的藤椅,这也是广东产的吗?价值几何?”
  文勋看到王颖坐下,自己也找了张藤椅坐倒,一边懒懒地回答王颖的问题,一边招呼从人泡茶:“这藤椅是麻逸树藤编成的,有金藤和银藤两种,我这屋子的藤椅还不是上品,赵经略屋子的藤椅,那才叫华丽……噢,我听说你把赵经略得罪了,他家小妾廖小小正在四处宣扬你们去内宅胡闹。哈哈!”
  王颖面红耳赤,刚想辩解,文勋已经把话题接下去:“你刚才说我上班轻松,哈哈,在广州不是我一人如此。那转运司衙门、经略安抚司衙门,忙碌的都是赵经略的亲信,像我这等闲官,还是逍遥自在地好。”
  文勋这话隐含着警告,王颖听懂了对方地意思。也愁眉苦脸地说:“那廖大家宣扬我们去内宅吵闹。她一定没说后来,后来她指使家丁殴打了我们……
  唉,一时不慎呐。我算是上了董必的当,董必在路上说,广南东路是个肥缺,我们该拿腔作势,让赵离人讨好一下,没想到赵离人如此强硬。如此有恃无恐。“
  文勋笑着端起茶,轻轻地啜了一口,驳斥说:“你说廖大家指使家仆殴打你们,你要在朝堂上如此说,又着了赵安抚地道儿。廖大家在你们走后就去了码头,送别赵安抚。所以你说廖大家指使家仆一事,又是个谎言——人家有人证,几千人看到了,你们有吗?哼哼,便是你们真挨了打。也是白捱。”
  王颖冷汗慢慢地下来了,他小心翼翼的问:“文大人,我们的事已经传的尽人皆知了?”
  文勋点点头:“广州官场无人不知,好笑你们两个人还一副懵懂像。我跟你们说了吧,这件事你若老老实实忍下来,还可以大事化小,一旦你们向朝廷递报了奏章……”
  文勋顿了顿,看着王颖的表情,惊愕的问:“莫非你们已经向朝廷递交了奏章……莫非你真向朝廷弹劾赵经略治家不严,廖大家指使家仆殴打你?”
  此时的王颖像是刚从澡堂里出来的。浑身都是水迹,文勋叹了口气,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去上班……可惜你晚来了一年。你若早来一年,广南地事情还能有所作为,但现在,赵经略已经俨然南方节镇了。广南的事情,外人根本插不上手。”
  所谓的“节镇”,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军阀。
  看着王颖呆愣愣的眼神。文勋继续说:“我知道你是来干什么的。职方司已经给了我报告,让我配合你。可惜我有力使不上。
  让我给你说现在两广的情况吧:自去年起。广西经略使张立就跟赵经略勾搭在一起,张立已经把经略司衙门迁到了钦州,赵经略在那里替张立见了一座城,并修建了水军码头。此后广西各个州县都伸手向赵经略要钱,说是整修道路,现如今广西半数州县都要仰仗广东鼻息。我瞧着,董必去了广西,日子也不好过。
  广西尚且如此,广东就更不要提了。从前年开始,赵经略就推行一个政策,凡是有贬官的地方,就整修道路,开垦荒田。两广一地有贬官二十多名,分布在六个州。赵离人便用了三年时间,修了这六条大路,他称作州际公路。此后,赵离人开始沿着公路重新划归县、镇、乡、里,前不久他又开始组织枪手,建立所谓的预备役制度。
  等这些工作做完了,我才琢磨出味来,原来赵离人如此一搞,广东至少有六个州,就是那修路的六州,其无论乡村还是县城,都已经被他重新规划过,上上下下全是他地人。至于广东枪手——他在三年前就派遣自己的家丁金不二,开始在各个县城建立唐手道馆,如今,各地枪手的头目都是唐手道馆训练出来的,你说,这种状况,他不是节镇,谁是节镇?
  在这种情形下,你在广东惹了赵离人,那不是自己找死吗。只要赵离人稍稍使个眼色,你在广东便寸步难行——我听说你去李格非府上,他没有见你,是吧?你难道还不觉悟吗?“
  王颖冷汗出尽了,渐渐的也不害怕了,形势已经恶化成这个样子了,他还怕什么,他鼓足勇气,破罐子破摔的问:“府学呢?各地府学的情况怎么样?我听说赵离人重新校订的四书五经,大都是元党人出面校订的。朝廷打算毁禁元党人的著作,他赵离人难道不顾朝廷地律法了吗?”
  文勋晃着茶杯轻轻笑了:“你不知道各地府学有多少书吗?光今年各地府学收到的书不下六十万册,那些书你要一本本翻过去,查处违禁的书籍,翻不死你。可即便是这样,你能斗得过赵离人吗?他可是绰号赵老虎,人称惹不得。
  府学的书如此庞杂,你便是查出了一两本违禁的书,他大可以推脱,说是自己公务庞杂,没功夫一本本去府学查看,这事顶多是个失误而已。我能想到朝廷的处罚,不过罚铜数十斤。赵离人缺钱吗?你罚他几十斤铜,他能给你拉一船过来,气不死你。“
  “等等”,王颖连忙打断了文勋的说话:“你的意思是说,每处府学藏书数百万册,全广东各个府学都是如此?”
  文勋点点头:“赵离人从去年就开始捐建各地府学地名堂,并开始鼓动商贾捐献藏书楼,现如今各地地藏书楼都是商贾们捐建而成的,里面地藏书也是赵经略家中的妻妾首先捐献。这还是今年夏天的事情,今年秋天开始,赵离人又开始整顿各县门学,要求各地门童必须强制上县学,接受启蒙教育。所以你要查书,不仅要查州学,还要查县学、乡学。
  州学、县学、乡学这三个体系被赵离人称作三级教育体制。王兄,你要是来广州查书,光各地的书籍,恐怕你卸任的时候都翻不完。“
  王颖擦干冷汗,说:“文兄,我问的不是这个,捐献如此多的书籍,那得花多大一笔钱。这还不算,三级教育,要养多少官,你刚才还说广东一年修了六条路,这需要花多少钱?”
  文勋得意的端起了茶杯,悠悠的说:“你上任以后就知道了,在广州别的好处没有,就是发钱多。
  广州物价波动极其厉害,每年春天的时候,数十万人来广州修路、拓荒,粮价一日三涨,这时候,广州官府会发额外的米粮钱;叫粮油补贴。等到秋天,垦荒的田地都成熟了,那时候粮价会大跌——粮价大跌也发钱,官员的职分田产的粮食,因为粮价大跌导致损失,这时候发给你的是保护粮价款。
  广州钱多,我在旁边看了赵离人三年,浑搞不懂他哪来的那么多钱。比如夏天天热,官府给百官发放降温消暑钱;刮风下雨,官府有一笔房屋修缮费、雨衣置办费……这发的钱太多了,我一下子没法跟你说清楚,等你上任就知道了。“
  王颖瞪大眼睛,义正词严的质问:“文大人,赵经略给你发的钱多,如此就收买了你了?你自去年起,公文报告稀疏不堪,每个月不过一两份,且全从陆路传递,等京城收到你的报告,已经是半年以后了,章老大人让我来问问你,这是怎么回事?”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36章 嚣张的代价
  文勋听到这话,把身子靠在椅背上,摇晃着藤椅,不以为然的笑着说:“章老大人如果不满意,那就免了我的官职。这几年我也挣够了钱,正好回乡看看。”
  广南东路为什么成为“指射之地”,或者贬官居住的地方,就是因为这里地少人稀,官员们把到这里任职当作一种惩罚。文勋如果真撂挑子不干,一时之间朝廷还真找不出一个替代者。而后广东当地选拔人——哈哈哈,如今赵兴加强各地教育建设,那些新学出来的学生都差不多相当于他的门生,让他的门生来监督他本人,这不是让左手监视右手吗?
  王颖摇摇头,跳过这个话题,缓和了语气,责备说:“如今朝廷的公文大都走海路,传递起来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到京城。文兄有怨气,也不该走陆路传递情报吧?你从陆路传送的情报半年后抵达京城,可四个月前赵离人的处理报告都到了,人把事都处理完了才看到你的报告,你这不是忽悠朝廷吗?”
  文勋咧着嘴笑了:“我大宋从陆路传递广南消息已经一百多年了,难道我走驿路传递消息,错了吗?若真错了,朝廷也该下诏更正,只要朝廷下诏不许我再走陆路——你以为我会那么麻烦,亲自找驿站投递?
  我看朝廷那帮人是让赵离人养叼了胃口。你们难道没发现,凡是与赵离人相关的公文,都走的海路,因为转运司、经略司、市舶司有一笔相关的投递费,可惜这笔投递费不涵盖我。难道我要拿着呈送给朝廷的密报。去找赵离人特批邮递费,而后让赵离人帮我传递我打地小报告?是朝堂的那群大人脑子傻了,还是我傻了?“
  王颖沉默了片刻,又揪住一个问题问:“文大人,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广南东路不是边疆州,怎么这里不禁弓弩。我进城那会。瞧见好多人都携带弓弩,还有一些人穿着怪异,是不是传说中的服妖军?他们上身穿怪异的红装,下身黑裤子……”
  文勋插嘴说:“他们头戴斗笠吧?……你遇到的是斗笠军,那是广东枪手,就是我跟你说的各地乡勇。这些人不是广东精锐,广东地精锐恰是你说地服妖军、大将营。就是这些人,才出动了一千多人。就把一个立国千年的占城国给攻陷了。
  不过,你说的对。广东确实不禁弓弩。自从广东外海频遭海盗骚扰后。赵离人已经上书朝廷,请求朝廷把广东设立为镇州,哈哈,我估计赵离人这份奏章走的又是陆路。朝廷现在还没接到奏报,但赵安抚这里已先斩后奏了,借口嘛,肯定是朝廷久不答复,故而他先做主了。“
  王颖站起身来,在地下转了一圈。拱手央求文勋:“文大人。照你这么说,在广南想寻找赵安抚的把柄。实在太难,现在我只想求文兄帮忙,让我去服妖军看看。我听人说服妖军使用的一种新武器,声若霹雳,威力巨大——他赵离人私自装备军队,这总是个大错吧?”
  文勋干笑一声:“哈,我劝你别操那个心了。我之所以给你说这么多,是告诉你:想在广东继续当官,赶紧去找赵安抚赔礼道歉,否则的话你待不长。
  你说的服妖军、新武器,这朝廷也知道,不过是密州梨花枪地改良版,这事章相公早就知道,根本不用你去说。“
  文勋说完,闲闲的又补充一句:“我听说章相公贬居乡间地时候,就曾从赵离人那里拿了两杆梨花枪地改良版,所以,你拿这事跟朝廷说,没用!”
  王颖还想再说什么,文勋已经失去了跟他谈话的心思,他招呼家仆端来二陈汤送客,王颖只好怏怏告辞。
  王颖刚走,文勋立刻拿过来一张纸,奋笔疾书,把他刚才与王颖交谈的内容记录下来,而后将这份记录装入信封,招呼家人:“快去,把这封信送给赵经略,就说王颖大人已经给京城传递了奏章。本大人刚才已经劝过他了,可惜他听不听的进去,难以判断。”
  文勋这么做,等于暗地里坑了王颖一把,王颖走出文勋府,还在思量文勋的介绍,越想他越是后怕,看到路过的百姓望向他的目光,王颖疑神疑鬼,他在广州再也待不下去了,连夜动身跑回香港,日日在香港赵兴家门口闲逛,让人人都看到他的存在……
  王颖陷入局促不安的境地,董必也好不到哪去。
  这厮从广州登岸后,从陆路前往广西接任,广西方面倒没有为难他,顺利地给他交换了公文。董必闲不住,得到公文后立刻坐船先去儋州,视察苏轼地居住情况。
  董必抵达儋州后,千辛万苦赶到了昌化军,管一百户人的昌化军节度使迎接了他,董必趾高气昂地问:“贬官苏子瞻何在?”
  昌化军这座小乡村是赵兴特地留下麻痹朝廷官员的,这地方显得很破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