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宋时明月 >

第282节

宋时明月-第282节

小说: 宋时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次来。是打算全面跟南洋联盟合作的,我准备容许南洋联盟的船只进港自由停泊,只要他们向我方合法纳税,我们便给予保护,并提供停泊锚地与淡水补充,当然,更要鼓励南洋联盟地船只进港贸易。如此一来,我广州市舶司的税收必然大大上升,货物吞吐量也会上个台阶。
  然而,南洋联盟是个大商业联盟。没有实力别人不会跟你平等谈判。所以我打算购置一百艘巨型战船——甚至更多,而后重新装备、训练我广州水师。组建一个大型舰队,方便水师下南洋进行武装护航——我大宋的刀,就应该保护向我大宋纳税的人。
  这笔买舰的款项很巨大,广州市舶司出点吧,傅大人,从广州市舶司里拨款三十万,给水师添置点家当,三年为期。应该不影响朝廷税收吧。“
  赵兴这是让傅才元一次性交出三十万贯来。换句话说:他让傅才元付钱买下广州市舶司的三年独占性管理权。傅才元虽然肉痛,但这笔钱他必须出。
  干笑数声后。傅才元回答:“三十万贯不多,可是想买下一百艘赵大人乘坐的那等巨舟,恐怕这三十万贯不够。不过,市舶司也就能拿出这点多钱,若赵大人愿意不再向市舶司索要其他,这笔钱市舶司出了。”
  赵兴点头,扫了一下席上的官员,而后简明扼要的说:“我知道广州、泉州去年一年共造了一千艘远洋船,想必两地的造船能力可以完成我地舰队计划。但我需要的巨舟,恐怕这两个地方造不过来,它是铁肋大船。三十万贯确实不够购买一百艘铁肋巨舟。可无论如何,广州造船场也该分得部分订单——我就用这三十万在广州船厂订购辅助船。
  想必三十万贯足够订购舰队的辅助船了,这些辅助船也要求加装铁肋,而且是软帆船。技术由我提供,诸位,谁手里有造船商,不妨把这个消息散步出去,请他们到我衙门里拿图纸。我希望这些大船能在明年开春下水,以便我在秋季装备成
  赵兴这是当场表态,他告诉在场的官员分清形式:今后漕司只管理市舶司,广州其他地事都由他接手,希望在座各位能认清谁是老大。在场的官员都是明白人,他们举起手里的酒杯,齐声答应:“下官等——恭迎赵帅正式就任。”
  官员们这一表态,也等于赵兴与转运司衙门之间的分赃完毕。两人各自划清了职责范围,从此不再相互干涉。赵兴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因为广州天高皇帝远的,只要傅才元满足于在市舶司捞钱,他正好在其余的行业一手遮天。
  端起酒杯,赵兴马上表态:“本官上任后,首先要做的是修路、建学校、开荒、重整军备,这些事情说起来过于繁复,今日酒席上就不一一细表了。随同本官来的数千民夫明日就开始分散在广州与惠州沿线,开始修房、拓荒,储备筑路物资,希望各地方官相互配合。”
  官员们齐声答应,程正辅接下来表态:“大人,是不是要募集广州民夫应付劳役,修路这活若需劳力,下官保证派遣手下催发劳役,使大人……”
  赵兴竖起一根手指,轻轻摇了摇,回答:“诸位。朝廷的局势各位想必已经清楚,免役法就要实行了,广南不能再随意召请劳役。现在正是风头上,希望各位不要触犯朝廷禁忌……好吧,今天公事就谈到这里,下面我们只谈风月——不知道广南东路当红头牌是何人,今天召请了吗?”
  赵兴这么一说,官员们都露出了男人间会心的微笑,傅才元色迷迷地回答:“汴京城有一个十绝,我广南也有个十六绝,大人,今日十六绝毕至。还请大人为我们品鉴一下。”
  赵兴脸色一沉,没有回答。傅才元没有注意到赵兴脸阴了,他拍着手招呼:“快上来快上来,让那些伎乐快快上来。丝竹吹奏起来。今天都给我打起精神好好表演。”
  音乐声响起,看来广州虽然天高皇帝远,但在追赶时尚上跟京城也差不了多少。此处唱的歌居然有廖小小地几首成名曲,歌舞声悠扬中,赵兴的脸越来越阴。
  程正辅身为四大巨头的老三,早就注意到赵兴地脸色变化,他端着酒杯凑近赵兴,一边说着官场的寒暄话,一边低声解释:“大人,傅漕就是个有心没脑的粗疏人。他不是有意侮辱大人,这厮并不知道汴京十绝之一地廖小小大家在大人府上。”
  谁信?赵兴翻了个白眼。
  廖小小当日离京出奔。哄传天下。傅才元既然知道京城十绝的名声,他就不会不知道廖小小地出奔对象是赵兴。如今他拿京城十绝来比眼前地这十六位出色伎乐,还要求她们在堂下歌舞献媚,这是变相的侮辱廖小小,也是变相地侮辱赵兴。
  赵兴心里正琢磨怎么反击,程正辅又端着酒杯低声说:“赵大人从京城来,也不知道朝廷什么意思。如今贬官当中唯有苏兄抵达贬所……下官不久前还收到苏兄的来信,他希望化解昔日程苏两家的仇怨。”
  赵兴低声问:“你打算怎样?”
  程正辅坦然一笑。回答:“若无赵大人在。老夫也打算跟苏兄重归于好,毕竟程苏两家是姻亲。上一辈子父母结下的仇怨,原本是场误会,如今苏兄遭遇困厄,在下怎能落井下石。”
  赵兴点头:“刚才我随从当中又一个人向程宪打招呼,那人是职方司的少监,他是章相公派来地,据说有事交代程宪与惠州詹太守,等会酒宴结束后,程宪不妨见见。”
  程正辅一惊,他约约猜出职方司官员的来历,但他搞不清楚这个人怎么跟赵兴走到了一起,为了表明态度,他试探的询问:“下官主管刑狱,监控贬官的事情刚好是下官地职责范围,职方司的官员要来,也不应该派一个少监来,他会有什么交代呢?”
  一名舞姬一曲跳罢,到赵兴的席前敬酒,赵兴借着那名舞姬的遮掩,不动声色的说:“他会有什么交代,口头上的交代而已。程宪无需在意,只管按照他的要求办理好贬官递解手续,剩下的事交给我。”
  口头上的交代,这个词让程正辅明白了这种交代的性质,一定是不敢落在纸面上地东西。广南天高皇帝远的,程正辅才不怕章,只要赵兴这个地方官支持,他怕什么。
  赵兴将舞姬敬上来地酒一饮而尽,趁这机会,程正辅低声自语:“苏兄给我送过来信,我原本该过去看望下,恰好该过年了,我也该过去看一看苏兄的年货制备的怎样。”
  程正辅这是向赵兴表明态度,赵兴满意的一笑,继续说:“请转告家师,我正在修从广州通往惠州的大路,等大路修好了我就过去。以后凡是有贬官的地方就有新官道,我准备以土地做代价,在广州修百十条通衢大道。还有,你带上苏鼎同行,老师贬居寂寞,我打算在有贬官的地方重新设立乡学,让那些贬官闲着没事教书娱乐,让他们为广南留下一些文化种子。”
  程正辅郑重举杯:“我替广南百姓谢过赵帅。”
  程正辅跟赵兴聊的私密,提举常平司萧世京(仓司)坐不住了,他也端着一杯酒过来,一上来就抱怨:“傅漕莽撞了,怎么拿我广州伎乐类比京城十绝。在场地这些伎乐虽然能唱廖大家地歌曲,可没有一个及得上廖大家一半。我听说廖大家这次没跟大人上任,怎么赵大人舍得把廖大家放到家里?”
  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文勋凑了上来,假惺惺的叹了口气:“我等无福啊。我听说廖大家在密州一曲,唱绝天下。她随大人前去扬州,扬州百官齐声惊叹观之止。前不久。京兆府也传来消息,说是廖大家在京兆献艺,连程颐这样地老古板都惊叹:叹为观止。可惜我等无福。”
  文勋这是拍马屁,他把话说完,围着赵兴的几位官员一起笑了起来。
  那是官场逢迎的笑容,赵兴也哈哈笑着,接受了文勋地恭维,还偷眼一瞥傅才元——他的意思很明显,连文勋这位转运司判官都知道廖小小的存在,傅才元不可能装傻说他不知道。所以他刚才那番侮辱地话是故意的。
  另一边,傅才元脸绿绿的。如今宪司、仓司都扎到一块调笑,全然不理他这位漕司,连自己手下的判官都过去了。说明广州官员已经弄清了风向……
  形式比人强,这让傅才元有点心境灰凉。
  “管他呢,只要保住广州市舶司,每年就能稳稳收入百万贯左右,赵兴如此心黑手辣,为了防止他的跋扈被朝廷知道,他一定对自己的敛财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岂不更好。”
  文勋过来了,代表广州官员已经彻底转向,万俟咏端着酒杯。在赵兴身边介绍:“这位文大人文判官乃是包拯包龙图大人的外甥,时任番禹县令兼转运司判官。”
  赵兴听了介绍。马上重新大量了一下文勋,没想到包拯已经死了三十二年,还留下一位四十多岁的外甥。
  “包龙图大人是在下素来敬仰的,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包大人的外甥,文大人任官多少年了,怎么还是一个县令?”赵兴诧异地问。
  番禺是转运司所在地,文勋以番禺县令兼任转运司判官,这说明判官这个官职是虚衔。他的任务是监控转运使。也就是宋朝常有的那种“橡皮图章”官。既然他的官衔是“县令”而不是知县,这说明他这位县令是皇帝亲手任命地。所以才被称做“县令”。这样的官员很可能是一名“走马承受”,也就是享有“有事直接向皇帝报告”的皇帝密探、亦即地方职方司要员。
  文勋拱拱手,波澜不惊的回答:“下官不是恩荫的,而是同进士出身,而今已历任三任知县,都在广南一地辗转,希望下一个任期能到中原地带。这就要靠大人了,大人可要给下官一个好的考绩。”
  文勋这话说的不亢不卑,程正辅在旁解释:“文大人深有龙图大人的家风,为官清廉,县境内百姓深有好评,今年拿个卓极的考评不成问题。还望赵帅秉公处理。”
  文勋是告诉赵兴自己不是靠祖宗上来了,而是自己考上的。程正辅是在暗示傅才元地贪渎与文勋无关,赵兴领会了这暗示,轻轻点点头,举杯邀约:“诸位大人,今日尽欢,待本大人安顿家眷,还要请诸位过府一叙。”
  方次彭刚才有点冒犯赵兴,此刻上前缓和语气问:“大人,您刚才说捐献助学款……”
  “对,捐献”,赵兴强调说:“本官想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广南今后地助学气氛。本官打算捐献一笔钱帮助各州县整顿县学,州学,以及各项蒙学,凡本官捐献的校舍学堂,都在楼前竖立雕像以示纪念——本官就不竖自己的雕像了,竖至圣先师的。但今后再有捐献者,一律准许竖立自己的雕像在楼前,以此鼓励百姓捐资助学,以此让士子学生明白感恩、明白求学不易,应该好好珍惜当前,珍惜少年光阴。”
  “好!”各位官员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轰然叫好。
  赵兴继续补充:“为表彰替我广南培养读书种子的人,本官打算跟学政做个商量,凡捐资助学着,身份不限,一旦捐资建立校舍,便可以获得学谕资格。这种捐献而得地学谕没有薪酬官俸,但可以享受学谕待遇。也就是见官不跪,每年冬至日,可以到学校与学生同祭至圣先师。而后在学堂向学生讲述……管他讲什么,讲自己发夹创业经历,将自己地著作,都行。而后,学校要组织学生出面感谢捐献者助学,为朝廷培养文章种子。
  此外,学校也不能全培养六经,我需要培养一批专科学生,比如航海知识,建筑知识。算学知识,医学知识——我打算建一批六艺学堂——比如广南医学堂、广南航海学堂、广南武备学堂、广南经济学堂、广南农学堂、广南矿学堂……等等。我要让广南读书人即使考不中科举,也能有一技之长养家糊
  赵兴雄心勃勃,方次彭游移不定:“赵大人。办这么多学堂干什么,这学堂的老师……”
  赵兴嘿嘿一笑,答:“我岭南即将来大批贬官,这些人让他们讲授自己地学术,恐怕朝堂上……让他们讲授杂学,也算是个安置吧。总得给他们找点活干!”
  哦,方次彭明白了。原来赵兴这是为自己地老师着想,打算给老师找点活儿干,是老师贬居生活不那么寂寞。这样一来,赵兴的行为就好理解了。
  “下官明白”。理解了并不等于敢惹火烧身,方次彭含糊地回答:“这建六艺学校的事。全凭大人做主,大人只要报备一下就行。至于各地官舍地事,下官决不袖手,大人放心,下官一定让每文钱都花在实处,读书人,怎能贪花在至圣先师身上的钱呢?下官一定做好账目,恭候大人核查。”
  方次彭退下后。官员们有想跟赵兴继续沟通的。趁酒宴过来攀谈,也不时的也有舞姬上来跟赵兴递话。说某某官员打算私下里拜访……赵兴现在已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