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宋时明月 >

第239节

宋时明月-第239节

小说: 宋时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程家坳新定的族规,辈分比赵兴高的,一律按年龄大小与赵兴论交,所以他以七哥呼之。此人是先期从水路赶来的先前人员,提前赶到这片地方,为赵兴的队伍搜集补给物资,他冲下山坡,没等赵兴说话便喋喋的喊:“七哥,本地的战马没有多少,我动用了你的名号,跟当地官府协商,才搜购到了十一匹战马,二十多头骡子,不知道这些够不够。”
  赵兴笑着答:“不言,你起这个名字真是糟蹋了行情,怎么是不言呢,你的话比谁的都多。”
  程爽走过来,仰脸看着骑在马上的程不言,悄声提醒:“九爷,军情不得泄于路上,休得大声!”
  程不言恍悟,他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程爽,蹦蹦跳跳的来到赵兴面前,说:“可闷死爷了,爷提前一个月来到这,这里人嗜烈酒如命,我好不容易才存下一些烈酒给你们留着……”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76章 谁敢动手,一律打倒
  赵兴当初一接到晁补之的消息,立刻向河东一带派出数支商队,让他们打着经商的名义,在当地开设货栈,储存物资。他们随身带了大量的扬州白酒,这些白酒是赵兴做燃料用的,没有想到当地人实在喜欢这种烈酒,程不言遇到的情况,各支商队都有遇到蜂拥而来的求购者让他们应接不暇,只勉强保存了最低补给限额留给这支队伍。
  程不言选择的补给点也是一个小城堡,名叫祁家堡,这是一个300户左右的小城堡,程不言雇佣堡丁在城堡里修建了大型货栈,这让他在城堡中地位崇高。人人都希望程不言的入住,能给祁家堡带来转机,让他们在这个战乱频繁的时代有一口饱饭吃。
  当这支烟尘弥天的队伍赶到祁家堡时,祁家堡堡主的心情像过年一样,祁堡主的儿子祁虎祁彪对祁堡主的兴奋有点不解,皱着眉头不耐烦的说:“嫡父,这支队伍大约有千余人,我们堡中储存的食物哪够他们吃的,不如闭门不纳……”
  “蠢货!”祁堡主喝斥到:“我听说程员外来这里是为他家族兄打前站的,他家族兄要出任庆州节度使,今后这里就是替他家族兄传递消息的货栈。你俩兄弟懂什么,蠢材。
  方今战乱,商人们都不敢进,便是有些大胆的商人,带来的货物也只是平常玩意,黄州程族是干什么的,你打听过没有,他们肯来我们这里设立货栈。那是平白送我们一项大富贵,今后我族不要劳作,光是待在家里给过往的人提供住房与热水,也能混个温饱,说不定有朝一日,我祁家堡还能发展成大市集,那我们以后就更不用愁了。
  来地人多怕什么。走南闯北的人谁不带着干粮,我们光提供歇脚的地方与热水就足够了,快去。通知大家家家烧热水,每锅热水不要多。只要十文钱,快去。“
  两个傻小子这才明白过来,祁堡主眼角都不扫两个儿子的背影,他望着商队的歇脚处,自语:“盖房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在那片空地上多盖些房子,那可都是钱啊!”
  商队的人,祁堡主没有容许他们进城堡,他只容许赵兴他们一百人进入堡中歇息,剩余的商人则聚集在城堡边地空地上,自发的结伙成堆。凑在一起简单就食。
  进入城堡的赵兴等人也没闲着,他们刚吃完饭便进入程不言地库房,那里架着一个组装好的车床与钳床,赵兴开始指挥人手组装钢弩与弓箭,程不言在旁边介绍:“时间短促,我们送过来地东西不多。火药那玩意七哥心中有数,一千支雷火箭、五百颗掌心雷。喏。一个不少都在这。
  镔铁弓臂我们这里有两百根,还有两千根钢丝……这都是七哥给的东西。数目你都清楚,都在这里了。
  七哥前面送来的十几头大马3日前才运到此处,我看他们还需要恢复几日,才可骑乘。还有五十辆武纲车,都装备好了,车上的东西也都捆扎完毕,请七哥点验。“
  赵兴在程族没收了他初始创业的作坊当作族产,他开始本着亲兄弟明算账地态度将自己的产业一笔笔的与程族算清,久而久之,程族内部也开始本着这种商业契约精神对待兄弟间的事情,程爽一丝不苟的拿出一份名单,带着几个同伴认真的盘点起货物,不一会,程爽清点完毕,那边钢弩地制备尚未完成,赵兴下令:“就在这里歇一日吧,我们明天早上走。”
  第二天,有许多商人已经接获了环庆路发生战争的消息,有些商人打算跟着新知州继续前进,但大部分商人都已经决定将货物转卖给他人。祁家堡坐镇着一位程族大款,他不缺钱,缺物资,不愿继续前行的商人们纷纷把货物抛售给程不言,程不言这个动作让祁堡主脸上笑开花:“建房子,在城堡外再建一片房子,我要盖出连片的大场屋……”
  早已得到赵兴吩咐的程不言插入:“我知道一种方法,可以建造钢铁石堡,祁堡主若容许,我买下堡外那片平地……”
  祁堡主马上接嘴:“我送你——我是说,堡外那片地我送给你,你把修石堡的方子交给我就成,还有,修石堡需要的劳力……”
  程不言马上回答:“就由堡主负责招募!”
  各取所需地一对奸商笑地很开心,他们勾肩搭背,像兄弟般走下堡墙,去内屋商议具体事宜,大路上,赵兴地队伍继续行进。
  元七年春,获得充足补给后,赵兴的队伍依然再用两条腿走路,他们身后跟着五十辆武纲车,上面装满了补给物资,比如帐篷、野外行军炉、睡袋等等。
  武纲车是北宋灭亡前夕,丞相李纲发明地一种专门对付骑兵的偏厢车,因为是李纲发明的,所以被命名为武纲车。这两轮车类似与春秋时代的罗马战车,车上最多只能乘坐两人,一边的车厢有防箭挡板,故名偏厢车。
  偏厢车不大,不可能将单兵装备全部拉上,赵兴只得拣选最紧要的东西装在车上,他一路走,一路回头自己的队伍,叹息说:“战争根本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这才多少人,装备这些队伍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帅范跟上来,也在感慨:“我大宋可谓四面皆敌,北有辽、西有夏、吐蕃、南有交趾,还有诸土司叛乱,自立国以来,我等无年不战,可我们依然存国近二百年。二百年来,我大宋土地不断扩张,凡对外交战七胜三败,而有唐一代,也不过是五胜五负;有汉一代。七负三胜也。”
  帅范说的是一个统计结果,统计标明,大宋在一万人次的对外战争中,胜利远远高过汉唐时代。
  赵兴奇怪的望了帅范一眼,若有所思的说:“我们缺一场大胜!汉唐虽然对外交战屡战屡败,但结果是好地,最后一场大胜掩去了所有的失败。从此四境安定。而我们独缺一场大胜,我们没有一场大胜来慑服四境。”
  帅范回身望望队伍,豪情万状的说:“如此。就由你我开始!”
  赵兴的队伍确实令人满意,按说在披挂状态下是不适合进行长途跋涉的。但这些人船上这一身铠甲,简直就像现代男人穿了一身顶级世界名牌一样,骄傲的忘乎所以,他们虽然气喘吁吁,虽然汗流浃背。但走的情绪高昂。
  赵兴望着走过面前地家丁,轻轻的摇摇头。
  帅范错了,先不说一个人、或者几百个家丁是否能够挽救世界,如果真的成功了,对个人来说未必是件好事,前有狄青后有岳飞。这些立下大功地人结局都很悲惨。
  赵兴再度望了望前方,眼神很茫然,帅范依然在他的旁边讲述着雄心勃勃地计划,赵兴一句也没听进去,过了一会,他的眼神逐渐清明起来,他望着远方下令:“今夜就宿在野外。我们练一练野外露营。”
  数日后。赵兴抵达第二个补给点,他的队伍更庞大起来。二三百名雇来的当地民夫跟在他身后赶着大车随行,在后面,是十数支大大小小的商队赶着马车亦步亦趋。
  又过了几天,队伍进入永兴军路,正在交战地永兴军路出于紧急状态,这支队伍进入立刻引起了当地军方的注意,当地官府确认了赵兴的身份后,坚持派送人马护送,赵兴却要求:“送我去延路,我要见折殿帅。”
  赵兴说的是“延路经略司准备、披带班殿侍折克适”,由于折克适有“披带班殿侍”,所以人俗称殿帅。
  带班管军肃然起敬,叉手不离方寸,恭敬的回答:“殿帅正在集结兵力,学士去了正好。请随我来。”
  一回头,那位管军冲身边的士兵欣慰嘀咕:“太好了,朝廷终于派来一位傻大胆地学士,以前那些软脚虾一听前面正在打仗,立刻病的走不动路,这官居然要去见殿帅,快带他去。”
  这位管军的欣喜是有道理的,赵兴一见折克适,马上就明白管军欢喜的原因,折克适眯起眼睛,打量了一番赵兴的队伍,立刻欣喜的回答:“好,我正愁铠甲缺乏,这81副铠甲来地太及时了。赵太守,你放心待到我这,战后地功劳我一样也少不了你的。”
  原来他以为我是来送铠甲地,赵兴冲折克适怒目而视:这厮以为我跟他很熟么,30万贯的铠甲,一个谢字都没有就要占去。
  这月,朝廷复以苏颂为右相,苏辙为门下侍郎,钱勰升任户部侍郎。并起用梁焘、刘安世等。时朋党之说甚盛大,朝廷大臣相互攻不断。此际,西夏兵攻环州,双方相持不下。苏辙是王巩的举荐人,王巩每到一地比大贪特贪,屡屡被人举报,苏辙不久前因为王巩贪污事发,按宋代规矩罢官,但只隔了几个月,朝廷再度任命苏辙为兵部尚书。
  同月,吕大临《考古图》成书,这是中国最早较有系统之古器物图录。吕大临字与叔,吕大防弟,是蓝田乡约发起人,又治理学,为二程弟子,现仍居蓝田。与此同时,辽生女真部节度使劾里钵死。劾里钵时初建官属,官长均称勃极烈。他死后,弟颇剌淑袭节度使职。
  折克适说了这话,他身边那些将相欢喜的一声怪叫奔向赵兴的家丁,他们已经急不可耐的准备从人身上扒铠甲,赵兴阴沉着脸,一推身边的泰森,泰森才提起身边的西瓜锤,帅范已经一声怪叫,下令:“揍扁他们,谁敢动手,一律打倒。”
  现场立刻变成了斗殴场,打斗激烈地令人不忍目睹,冲过来的都是沙场悍将,打斗场面一开始让他们占了上风,帅范一蹦三尺高,大嚷:“死人!团队——训练的时候讲的东西你们都忘了。组成团队打,每伍一组,一组防守抵抗,一组支援,一组诱敌,剩下两组围住一个人,给我往死里打。要打的他母亲都认不出来。”
  帅范地跳腾引起了延路军官的注意,三四个军官冲帅范扑来,赵兴突然嚷了几句谁也听不懂的藩语。此时,六七个人正在抱住泰森。而泰森腿上拖着两个人。腰上还带着两个人,手里提着两个人正在抡拳头,听到赵兴的话,他怪叫一声,奋力一挣。抱着他的那几人飞了出去,而后泰森提了西瓜锤站在帅范身边,将那几个扑来的军官一个个打到。
  有泰森保护,帅范专心指挥,不一会,赵兴的队伍取得了压倒性优势。超过八成地延路军官被打到在地,剩下六名最厉害的还在负隅顽抗。
  折克适眯起眼睛打量着战斗场面,等到看出了结果,他叹口气,转而打量赵兴,说:“我本以为这是一群少爷兵,没想到他们居然如此能打。那黑奴好骁勇。好一名勇将。”
  赵兴也眯着眼睛打量折克适,这名中年人今年正好四十、处于人生最美好的年龄阶段。他是由前任延帅郭逵地推荐继任。原本是党项折克氏人,因为历代娶宋人为妻,他相貌充满了混血儿的俊美,风霜与战火将他地脸庞雕刻的充满了男人味。
  折克适观察完赵兴,满意的点点头:“我听说过你,河东路已经派快马来我这里,听说你自苏学士抵达扬州时动身,只一个月,便如插翅般来带永兴军,好,果然宛若神兵。
  听说你为了学士曾闯荡过七海,我原不信,如今看了你的动作,我信你果然闯过七海。
  我打听了一下,传言密州团练使张用对你很是推崇,枢密院那帮将门子弟也都说你能打,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我永兴军或许因你得福。“
  折克适一声喊,赵兴这里也一挥手,场中的斗殴停止了,双方各自分开,折克适摊开双手,说:“借我50副甲,我战后还你,如何?”
  赵兴摇头,折克适略显失望之态,赵兴又说:“我带来了制作青唐甲地匠师,他们在后面,大约夏天才能到。”
  折克适目光一闪,说:“我可付不起钱。”
  “无妨”,赵兴摆摆手:“我需要你说通经略使大人联名上奏,就说永兴军路战事紧张,希望朝廷能把我在环庆路上多留几年——我要求不高,只要让我这一任三年任满也就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