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林氏长兄 >

第98节

红楼之林氏长兄-第98节

小说: 红楼之林氏长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并不管儿子有没有利用的心思,若林沫真能叫水溶多活两年,怎么样她都认了。
    “女孩儿家矜贵,你是做父亲的,给她们取个名字吧。”她道,“二丫头身子不好,倒是要取个能压得住的名字。”两个女孩儿虽是双胞胎,长得倒一点也不像。二姑娘生得更清秀些,身子却叫人担忧。太妃已经盘算着要给姑娘找个替身出家,只是这名字却要好好想想。
    水溶道:“我取也没什么用,倒是要找个积年的老人,给二丫头过过寿气。”
    这么说来,连太妃的年纪都不算长了。
    她道:“罢了,现在还活着的老人,有几个过过几天平安日子?都不顺遂。你是她父亲,就你取名吧。我听说太医推荐了善仁堂的方子?倒是要去看一看。敏儿就留下这两个姑娘,咱们若是不好好养大,将来都没脸去见她。”
    思及亡妻,水溶沉默了半晌,又听得太妃道:“你身上有王爵,不用替王妃守着。只是我想着,她到底来了我们家一场,又是为生我们家的孩子没的,好歹给她送一程。虽说快过年了,这丧事还是得办。你怜香苑的那些个班子,都散了吧。”
    怜香苑是北静王府的戏班子所在,还有一两个名角。北静太妃平日里听戏却爱从外头叫戏班子,故而没几年,那苑里头都只剩些清秀的男孩儿学戏,谁都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北静太妃心里想着,华太皇贵妃如今病得像是在熬日子了,早晚得没了,到时候就是国丧,家里的戏班子趁早解散了,他们也好提前谋个出路。
    毕竟,那些也是男孩儿。
    水溶应了一声,他并不是真的一点良心都没有的人。周荟与他虽无夫妻情爱,然而一起过了这么久的日子,一起期待腹中的孩童期待了这么久,又一向地温婉贤淑,从不给他惹什么麻烦。为她做点事情纪念一下,就当是为了女儿,他不至于这都舍不得。何况那些孩子虽然清秀可人,也不过是王府的玩物而已。北静王有财有貌,要什么样的人都有。
    只除了林沫。
    因为那个人比他还要再高贵,再聪明,再骄傲一些。
    大丫头水朝洲,二丫头水朝沅。他最后弃了那些“梅、春、兰、琴”,给女儿取了男儿的名字,也是打算充男儿教养。他如今就这两个孩儿,宝贝得不行,先后换了两个乳娘,才算是安心,太妃见他又要忙周荟的丧事,又要照顾孩儿,主动提出来:“丫头我帮你养着。你且安心。”
    “如何敢劳累母亲。”水溶苦笑道。
    如今谁都是脚不沾地的时候,孔静娴果然与周荟十分地交好,明明身子不便,还想着要来祭拜一番,倒是叫林沫给拦住了,林家的大姑娘、将要成为帝姬的黛玉倒是来了,一举一动依旧如常,没一点要成为公主的得意。北静太妃心里叹了一番:“容家的运道果然十二万分地好。”这姑娘有才情,有性子,还能不骄不躁,算得上是大家闺秀的典范,也是个宜室宜家的。她亲自牵着黛玉的手进去,倒是小心提醒了一句:“容太太也在呢。你要不要去里面说话?”
    黛玉先是一怔,后又拧头想了一会儿,才道:“我先祭过周姐姐,再去给姨娘请安。”她看起来还是有些羞涩,甚至有些懊恼,但是很好地掩盖住了,甚至比一些嫁了人的新媳妇还显得大方一些。太妃道:“我们家如今兵荒马乱的,是我安排得不周到。”
    “不,是我冒昧前来,没有提前跟主人家打招呼。”黛玉道,“嫂嫂与周姐姐相识一场,交情甚深,她在家里很是伤心,想着要来祭拜周姐姐,只是如今身子不便,我代嫂嫂来送周姐姐一程。”她想到周荟,眼圈还有些泛红,周荟字敏,叫她不由地想起她早逝的母亲来,“周姐姐温柔大方,可亲可爱,可惜了。”
    太妃道:“景宁郡君待朝洲朝沅她们母亲确实是真心。她娘家亲嫂子都没有景宁亲。你回去,替我们谢谢你嫂子,叫她保重自己的身子,女人家这个时候最是关键,她别不拿自己身子当回事。”又说,“我也有事要求林姑娘们。我家朝沅的身子骨儿弱,三个太医轮流看着,也没什么效果。虽说有替身替她出家,谁都知道,就是图个心安的。宋太医荐了善杏堂的药膳。这都腊月了,善杏堂也忙,你看看,能不能叫你哥哥派个大夫来给朝沅看一看,开个方子?”
    黛玉自己也是娘胎里带出来的体弱,林海贾敏二人也是为她光求名医,会吃饭的时候就开是吃药,后来还有个和尚到她家里去要她出家才行,林沫那时候在家里守孝,也有空闲,三天两头地开方子给小厨房,倒是告诉她“药补不如食补,也省得你少遭些罪”,几年下来倒是养得好了些,咳得不如幼时厉害了。她心里想着朝沅可怜,一面又想起幼时的自己,被庸医耽误了多少年,忙道:“这有什么,左右我三弟在家里也没事做,便请他来给小姑娘看看。”
    太妃又谢过她,才领她进了女眷们待的内室。北静王府家大业大,屋子也多,她倒是巧妙地把黛玉领进了一个清贵世家女眷所在的地方,倒是避开了容白氏:“我还有些事情,得先走开一会儿。”
    “太妃请去忙吧。”黛玉道,“我也就坐一会儿。”
    “路上冷,多坐会儿吧。”太妃这句话倒是真心实意。
    她一个侯门千金,身份本就尊贵,何况如今又是铁板钉钉的帝姬,其他的夫人小姐自然不敢托大,纷纷站起来与她见礼。
    黛玉看到了周家三奶奶,也是周荟的亲嫂子储氏,周翰林是去年举人的座师,齐王妃也出自周家,足以见皇帝对周家的重视,是以周储氏整个人都神采奕奕的,带着世家惯有的矜持。她嫁入周家许多年,周荟只比她的大儿子略长一两岁而已,她对这个小姑自然也说不上有多深厚的感情,如今连黛玉看起来都比她要伤心几分。
    “周三奶奶,节哀。”她真心实意地道。
    而后,便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豪门大户的亲情,也就是这样。
    她也坐了一会儿,便也就走了。如今已经进了腊月,林家要忙的事业多,静娴的情绪不稳倒也是要忙的,林沫今儿个特地歇着在陪嫂嫂说话,此刻也在外头祭拜了,她叫雪雁出去问问林沫好了没有。问了许久,倒是回来说:“大爷在同北静王说话,叫我们再等一会儿,他就来。”
    “哥哥若有事要忙,我们等等也无妨的。”黛玉道。
    可林沫只过了一会儿便叫齐三来报信了。
    “哥哥不是有话要与北静王说?”黛玉问道。
    林沫笑了一笑:“传个皇上的口谕,不是什么大事。”
    这都不是大事,还有什么是大事?黛玉低头笑了一笑,也不说话。林沫见今儿个天时还行,骑着马来的,送妹妹上了马车,就上了马回家了。
    结果北静王府跑出来一个管事:“侯爷留步。”
    他也不下马,便问道:“何事?”
    “王爷问侯爷,何不留下用个晚膳再走?”
    “你回你们家王爷,他如今这姿态,真不好看。要么给我看些诚意,要么就不要提往事,我要是那么好糊弄,也不至于这么着。”林沫微微颔首,黛玉马车里头,雪雁已经探出头来,像是在问车夫什么,他于是回头通知一声,“走了。”
    这话说得没头没脑的,黛玉在车里却听到了,冷笑了一声。雪雁不解:“姑娘笑什么呢。”黛玉道,“我也不知道我笑什么。不过哥哥大约是知道的。”
    她笑水溶姿态不好看。也笑林沫,说起大道理来一套一套的,自己却是愁眉苦脸的,却不自知。这世道就是这样,她哥哥也不是神通广大,万事精通。

    第133章

    静娴果然已经悲痛欲绝;她自来了京里;便与周荟十分交好;尤其是在见了妙玉十分失望后;越发觉得周荟的不怨不恨相当地难能可贵。而且周荟泰然自安;明明处在那样的环境,兄嫂都遗忘了她,在赫赫周家里头像个隐形人,但她也没什么怨言,每天都笑着。及至后来成了北静王妃;也没想着要报复兄嫂;这份心性;相当地难得。
    静娴自己是个有一说一,有人轻视了她就一定要说回去的人;但周荟这种宽容大度的人,她也看重并欣赏。
    可是这么个难得的女子,却就这么孤零零地上路了,留下两个女儿,也不知将来如何。
    林沫劝道:“你不用多想,她留下的女儿,我不是预定了做咱们家的媳妇?你将来对媳妇好些,婆婆也比亲妈差不了多少,也算对得起你同她这几年的交情了。”一边说一边道,“进屋子里去,亭子里虽然没风,到底冷呢,今天有没有雪给你赏给你画,你就是要写两句诗悼念故友,也得有个念想才行。”
    黛玉也道:“我今儿个去北静王府,倒是没见到她家的两个姑娘,只是看太妃慈祥可亲,听她的口风,北静王也不像是即刻就要续弦的,倒是不用太担心周姐姐的女儿如何。”又上前扶着静娴道,“嫂嫂若是还想念周姐姐,倒不如写篇祭稿,虽说闺阁女儿的文稿流不出去,但留着自己看看,将来留给周姐姐的女儿,也叫她们知道,还有人念着她们母亲。”
    这句话黛玉倒是发自肺腑,她到了荣国府,人人都念着她母亲,说的却是当年敏姑娘的富贵,当年嫁入林家的十里红妆,当年在家里的排场气派,倒没有人提母亲的才情,提她的和蔼亲切,提她的美丽秀气。
    她想着,若是周荟的女儿将来嫁进了林家来,听到静娴还在念她母亲,心里一定是高兴的。
    静娴沉思着,倒是平静了下来。
    兄妹二人都松了一口气。
    “我方才看到三门那儿有车子,有人送礼来了?”林沫随口问道。
    黛玉答道:“过年的年礼,史家的。”
    “咱们同史家虽然有些交情,也不至于到了刚进腊月就送年礼。往年也没有和他们家互相送过年礼吧?今年是怎么回事?”林沫笑问道,“他们家一门双侯,如今又攀上了卫驸马家,应当用不上特意来结交我们。他们四大世家几代下来,都说不准,我们和贾家断了之后,也就王家有胆儿来跟我们走动走动。这是怎么回事呢?”
    黛玉一听,也觉得不对,叫了管事婆子来:“今天史家送礼来的人还在呢?”
    “请她们喝酒呢。”管事的道。
    “你歇着去。”林沫抬头道,“大冷的天,没事操心做什么。人家给我们送礼,我们回头照着例回一份就是了。她们要是有目的,怎么的总是要来说一说的,不然送了礼来,我们也不知道她们要干什么,她们不是白花钱?礼单我看看。”
    黛玉微微一笑,对婆子道:“给哥哥拿去。”结果一看单子,连她都“咦”了一声。林沫问道:“你还没看过这单子?”黛玉道:“今天一早上就准备着要去北静王府祭拜,设的路祭、准备的祭礼都是和嫂子一起准备的。嫂子今天这个心情,我哪有心情去看这些礼单。连那些婆子我都是随便看了一眼,就打发人给了她们钱,又喊她们喝酒去。”
    “这单子有什么问题?”
    “这礼,同母亲在时,每年往京里荣国府送的礼不差分毫。”黛玉道,“母亲总同我说,外祖母出身侯门,素来安享荣华富贵,吃的喝的玩的都新奇别致,连六安茶她都不吃,只喝老君眉,所以给荣国府的礼,不说最贵、最有名的,也都是最精细的。我小时候还眼馋过当中的一套荷花边儿雕镂的玉器呢。细绸缎。玉器、瓷器、古玩、珍本、吃的穿的用的,比例都不变。”
    “呵!”林沫道,“原来是替荣国府送来的。我就说嘛,四大世家这么多年了,就算现在有了间隙,也不会真的就能彻底断了。尤其是,他们还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王子腾如今这么得势呢,也就敢在儿女情长的小事上同荣国府唱唱反调,你就看着,明儿个我要是在朝堂上说,荣国府不行,他们欠着国库的银子不还,他们家小儿子占着袭爵的大哥该住的正堂,长幼不分,你看王子腾怎么帮着荣国府开脱呢。”
    黛玉笑道:“这话别说给我听。”
    “你说他们这一出是什么意思呢?”林沫问。
    “叫我想起母亲来了。”黛玉道,“也许就是为的这个吧。”虽然她自己觉得,多了个干妈,这个干妈不过是皇后罢了,同拜别人也没什么两样,但是其他人好像都不这么觉得,身边奉承的人,比起以前还多多了。
    “贾家向来是心高气傲的,咱们之前那么驳他们的面子,他们怎么舍得下面来?”林沫奇怪道,“还是托史家走这趟,老太太虽然是人精,倒也不一定愿意这么着,他们家现在当家的奶奶是谁?”
    “凤姐姐还在王家呢吗?”黛玉道,“是大嫂子吧。”
    “就是那位珠大奶奶?国子监祭酒的千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