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林氏长兄 >

第213节

红楼之林氏长兄-第213节

小说: 红楼之林氏长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倒不会有什么闪失,可也难说。堂弟卫若兰娶的是史家姑娘,史家老小现在还被拘着呢。他那个堂弟媳,有时候也有些拎不清。虽然不会有什么大过错,可是碍了主子的眼,总是难办。
  两个想着要将功折罪的年轻人,倒是心有灵犀地互相看了一眼。
  最终,兵部侍郎孙平丹领兵,秦王督阵,救援天津。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天津都是守住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而现在,竟然是这道防线最先出了意外,即使老辣如卫驸马,都有些措手不及。
  昨日,也是燕王立功心切,见了茜雪国的船,带了一队人马就要围上去,被突如其来的箭阵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带的人不多,还是找虞斌要了一队人马,可是还没等他把“救驾”两个字喊出来,虞斌的手下就把枪矛指向了他们。
  乱了,全乱了!
  好在卫驸马并不是什么只会纸上谈兵的纨绔,他也是上过战场杀过敌的,且驻京多年,手下领的更是羽林军精锐,拼死一搏,倒是也有的一拼,只是强龙南压地头蛇,这里本就是虞斌的地盘,水里头还是茜雪国的船舰,看这箭阵布置,他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怎么就在那么恰到好处的时候抓到了贾珍,这莫非又是扶摇翁主的安排?
  他此刻是卯足了劲,不敢轻视这个对手了。无论这些是真的出自一个小女子的安排,还是有吴廉水这个神兵在后头指点,这一环扣一环的圈套,由不得他不小心。
  因此,当听说孙平丹领兵来救时,他刚喘了口气,又听到说秦王督阵,气得整个人都暴躁了起来。
  这种时候,这个关头!他根本没有任何时间同人手去伺候这些殿下!
  若搁了平时,这些殿下们想要混混功劳,他也是理解,甚至愿意暗中助他们一臂之力,把自己的功劳匀出来些给他们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悄悄地不为人知地卖点好处给皇子们,没有什么坏处。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是这些没读过兵书、只会些花拳绣腿的三脚猫功夫的金贵人物上场的时候吗?就是林沫这种赶鸭子上架似的比划两下,他还觉得这人好出风头多管闲事呢,听说要分出神来保护三殿下,只恨不得自己从没向京里求助过。
  登时也拿了主意来:“殿下,微臣思忖着,天津右卫总兵王镛按兵不动,想是有异心,但到底还在观望状态,如今事态紧急,倒是先不忙着算账,叫他把那几分花花肠子按下去才好。”
  水浮也正有此意:“行兵布阵本就是姑父的强项,有姑父和孙大人在,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既如此,小王也该尽绵薄之力。王镛那边,便由我传他一叙。”又问水沉伤势如何。听说身上中了好几箭,伤口极深,流血颇多,不幸中的万幸,没有到最要紧的地方。便也松了一口气,命随军大夫前去医治。又要亲自去见王镛。
  “那人狼子野心,虽有招揽之意,殿下不可不防。”卫家父子劝道。
  “如今也只能搏上一搏了。”

    第290章 王薨(二)

  林沫盘腿坐在廊下。梅雨天算是快要过去了,日后是一场雨一场热。但他从小骨寒;到现在也不过是刚换下了夹衣而已。他被关了禁闭;除了刚回来的那个晚上还有容嘉、黛玉、水溶来过;便再不接待访客了。说真的;如今人人自危;谁也不乐意、不敢往他家里来凑热闹。可是他也不是傻子。前两天守在他家巷外的是马恪江;后来换了个七品校尉;而后;就是个名字都没听说过的人了。
  应当是情况有变;兵力不足了。
  连羽林军都倾巢而出;看来情况是有变化。他已经有好些年没读过兵书了,这几天倒是翻出藏书来;试图知道一点现在的情势;好让自己有点事做。然而粗略一翻,发现这些东西被他扔得比医书还彻底,歧黄之术他还能看点简单的头痛脑热,兵家之争他是一点门路都看不通透了,就算能读懂一点,只怕也是自以为的“懂”罢。
  但即使什么都不知道,他也能估算得出战局。
  比水溶料想的、借扶摇翁主的船舱运进来小几千人的格局严重多了。但这样的局面,其实皇上应该也有所准备总不会真有人愚蠢地以为吴濂水凭着一千人就要犯上作乱了?他虽然不知道吴家经营了这些年,家底子有多厚,但是以己推人,就是年纪轻轻的白时越,真要计较起来,能拉拢、收买的人,也不会只是京城那几个只会怨天尤人的遗老罢?
  想到水溶所说的,那些个遗老的作用,他就忍不住想要大笑两声。这世上怀才不遇的人也有,但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也不至于混到这么个境地以后,除了抱怨主上什么也干不了罢他们可是有功勋的人家,子孙都能在皇上面前露个脸的,可是一个都没被重用,一个两个也许是皇上看走了眼,这么多个都在家里吃喝等死,总该有自己的原因。不过想想也是,蠢笨到了那样的境地,竟连吴濂水不过是拿他们当靶子用用都看不出来,还能指望他们有什么出息呢?
  他独坐宅中,自从把妻子送去公主府后,也就叫她在和惠公主处多住几日。没人登门拜访,他自己也不叫人出去打听消息,是以什么贾珍被俘、天津事变,他是统统不知的。这种两眼抓瞎的感觉从未有过,即使明知道自己即便是出去了,也是什么忙也帮不上,可还是忍不住要焦虑一番,想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情况。
  到了晚间时候,还是外头把守的校尉梅珏叫人传了消息来:“北静王府上要摆酒,说是人手不够用,向侯爷借两个管事的、得力的用用。”
  “怎么敢叫大人亲自来传消息。”林沫客气道,“如今天时不好,大人还日日夜夜地守在我家门外,又不肯进来歇歇脚,沫早过意不去了,如今您又亲自来……哎,真真无地自容。”
  梅珏摊上这么个差事,本来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御林军皆是精锐,都是一心要建功立业的。这要是别的杂牌子军出来的,兴许还要窃喜,守在三品大员的门外比起去烽火连天的天津要安全多了。可是他却还是觉得不满。倒是几回接触下来,林沫并不曾对他们指手画脚,更不曾有过明明在禁闭期间却要威逼利诱强行出去为难他们的举动。这倒也是难得了。他也不是不通事理的人,林沫官位比他高得多,如今又摆出了这副姿态来,他当然也不会让三品大员在他这儿贴冷脸:“大人客气,不过是个顺手活儿罢了。”
  林沫也没避人,当着他的面就叫了林可来,细细嘱咐一番:“北静王这时候设宴,估计是为了他家两个小姑娘过周岁预备着,你们莫要狂妄,他府上的管事肯定比你们懂得多,好好学着就是,千万不要自己得意忘形,坏了规矩。该帮的忙要帮,不然人家巴巴地借了俩管事去,就干打杂的活,我也过意不去。这几日避讳着,你们待我禁闭期限过了再回来罢。”
  梅珏本来也是个明白人,水溶府上能缺管事的,缺到连场酒宴都办不了的地步?还不是要来传消息的。而且还是要“管事”级别的,想来传递的消息还非得亲信才知道。他本打算睁只眼闭只眼,谁知道林沫倒是自己撇清了,倒是叫他大开眼界。
  “叫大人见笑了,这两位是跟着我从山东来的,我也用着顺手,只是山东民风同京城大有不同,我生怕他们弄出什么笑话来,不免要多嘱咐几句。”
  梅珏心里也打鼓,这位皇上跟前的红人莫不真以为自己是来监视他的?事事俱到地同他解释清楚了。他这差事因为林大人的配合干得轻松惬意,可是若是因此得罪了林大人……
  好在他担心了几天,却发现林沫也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他是真真正正地在家里待足了九天。
  而在他禁闭期限将到未到时,让人担忧了许久的、所谓的白时越给吴濂水的投诚礼总算是到了。
  那日间,本来出了许多的事情。先是虞斌借诗人王渝人之口炮轰秦王,说他当年冤杀朝廷命官,连喊冤的机会都没给人家。王渝人虽然小有名气,写过几首流传挺广,被歌女唱得婉转动听的小诗,然而要说他明日里能有这么大的影响,那还真的牵强附会了。不过如今天津是个人人盯死了地儿。三位总兵人人手握兵权,卫驸马虽然德高望重,然而他一个九门提督,还真离不得京师,孙平丹到了,不日兵部马尚书也快马赶至,又有秦王督阵,卫驸马还是很快同马尚书交接了手上的人马,回京城镇守。如今每一双眼睛都盯着天津,虞斌王镛那群家里人说句什么话都有人打听着,何况是如今水浮亲自邀约了王镛去喝茶谈事的当口?
  梅珏心里藏了事,忍不住就有些焦躁。正来回踱步,想到屋里头的人到底是三品大员,皇上宠臣,就算足不出户,看事情也比他远些,想了半晌,决定进去讨杯茶喝。
  林沫如今没事可做,每日除了看书,也就是练练字了。梅珏进去的时候,他刚写完了一页大字,就着闷热的湿风吹干墨渍,清闲的模样叫梅珏也有些不解:“侯爷今日闲适得很。”林沫歪了歪头:“我这几日都很闲适。朝中现如今出了大事,我不在这儿清闲着等,难道违背皇命,出去凑热闹?”
  梅珏心里一惊:“林大人知道出事了?”
  林沫冲他笑了一笑。
  梅珏也觉得自己好笑。现在朝中上下谁不知道出了事?也就瞒着平头百姓罢了。林沫虽然这几天安安分分的,但这事打从一开始,他就是亲眼目睹着,还亲身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得多天真无邪才以为吴敏峦不过是路过,同那宣威将军发生了口舌之争,一怒之下两队人马发生了点子冲突?这话真是哄鬼,鬼都不信了。
  “其实,大人不必来问我的。沫镇日在家,知道些什么?能听说什么?不过是胡乱猜测,说出来,也只怕会搅乱大人的判断而已。“
  他话说得直接,梅珏一介武夫,也觉得干脆爽快,但是该问的还是要问的:“林大人这么说,是真觉得我会相信北静王府给两个贵主办个酒宴的人手都不够?”
  林沫有些赞赏地看了他一眼:“不过是互相报个平安的手段罢了。真要传消息,写个帖子来,藏头也好,暗语也好,想瞒过大人,总是有法子的。”
  “北静王这几日也不大出门,还关门谢客,一改往日做派。”梅珏狐疑道。
  林沫笑道:“他不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平时墙头草,到了关键时候也是望风而行,平日里自然是左右逢源,好像跟谁都是朋友,一出了事,那就谁得势,谁就是他主子了。虽然他这副德行大家也心里有数,可是看他前阵子忙前忙后的,不免又报几分期待,梅珏不觉有些失望:“果真是北静王啊。”
  “他肯老实安分,你又何必苛求过多?闭门谢客的不止他一个。”林沫情不自禁替人辩解道。
  梅珏想起京里头那些关于北静王和靖远侯的传闻,尴尬地笑了笑,也不知该如何应答。
  杀声就在此刻突然来到。
  梅珏几乎是一瞬间弹了起来,抓起佩剑就往外冲,一路上只觉得林家的家丁们训练有素,不慌不忙地。几个有头有脸的丫头都渐渐退到内院来,精装的护卫同男丁手上也没兵器,倒是把锄头、棍子都准备好了,看到他们,也先是紧张,后又松了一口气。
  林沫早知道会有人来动他家!
  梅珏心里一凛,跨出门外的瞬间就觉得自己的眼睛像是要瞎了。
  吴廉水曾经有一支横扫山河银甲军。盔甲面具倒不是纯银打作,然而锃亮耀眼,坚不可摧,虽不至于刀枪不入,也差不了多少。有银甲军时的吴廉水,哪怕是在海战中都是横着走的。不过后来,因为这支军队耗费良多,且负重过多,对军人的身体素质要求太高,渐渐减少乃至消失了。不过也有人说,实在是这支银甲军太过于惹眼,叫老圣人都不高兴了,吴廉水才把这支最心爱、最骄傲的亲信部队解散的。
  而现在,这些在巷口聚集、乃至已经开始攻击的人马,无论从装扮还是阵型,都是彻彻底底的吴家银甲军!
  梅珏不禁有些庆幸起来,自从马恪江带着人在林家门外守着,整条街的人都有些惴惴不安,关起门来过日子。能跟超品侯住一条街上的当然不会是平头老百姓,但平时在这附近摆摊儿的却有不少,都因为他们这些军爷不敢来了,现下自己的人马虽然涣散,但是羽林军精锐也不是宣威将军手底下那帮守粮仓的纨绔子弟,见了银甲军也不畏惧,反而精神一震,力求争功,只是这么一来,不免有些人冲得太前,阵型有些松散。
  “集合——”他大喝了一声,自己也冲了上去。
  一杆银枪忽然半道杀出,将他挑了个踉跄,好在他也不是什么素角儿,长剑拄地一个翻身躲了过去,然而枪头却也随之而来,角度极其狠辣地直接扫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