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蚌珠儿 >

第62节

蚌珠儿-第62节

小说: 蚌珠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柱站在那里,不知怎了,竟有些羞涩,他见这人蹲了半天,便急忙催到:“起来,起来!这是什么地儿,也是你蹲的?”
  这人忙站起来,将包裹夹在腋下,两只手抱抱,唱了个喏道:“这位侍卫大哥,最近没少赴宴吃羊羹吧?”
  包柱一听,眉毛一扬道:“呦,真没看出来,倒是个有本事的。”羊羹,那是体面人常吃的东西。
  这人笑笑,将头弯的低低的陪着笑道:“就是多读了几卷医书,素日给人开个伤风疥疮的方子,混口不稀的入腹而已,不敢说本事。”
  包柱见这人说话斯斯文文的,也不讨厌,便也笑了:“成了,你就说说怎么治吧?”
  这人又笑:“只是看痰也说不出个一二,侍卫大哥再给小人观下舌头。”
  包柱听了,看看左右,扭着脸将舌头吐了一下又迅速缩了回去。那人看罢,点点头,转身跑到附近的凉茶店里,借了笔墨,又求了一张黄纸,写了方子,小跑着给包柱送了过来道:“侍卫大哥,这是我们乡下的老方子,专治浮火,您回去,每日早晚服一剂,三日包好。”
  包柱点点头,接了方子揣进怀里,这才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色道:“哎,这位?打那里来?”
  这人依旧半鞠着腰,陪着笑脸道:“小人姓冯,叫冯裳,打京南遥庄来。”
  包柱点点头:“呦,遥庄啊,离京里二百多里呢!你们那里我去过,出水萝卜。”
  冯裳点点头:“大哥好见识,正是出水萝卜的遥庄,不过,今年天旱,水萝卜眼见得不成了,若是大哥喜欢,下回小人挑些好的来,给大哥尝鲜儿。”
  包柱洋洋得意,看看他腋下的包裹,便又点点头道:“你是个实在人,也就不瞒你了,你这包裹太大,指定不成。若是衣物也就别送了,这里面吃用那都是有规矩的。懂吗?规矩!不过,你若宽裕,就送些硬货,你安心,你就是送十贯,我也不昧你的,过俩月你再来,我叫你家亲戚给你打个手印。”
  那冯裳一喜,却欲言又止,他先是小心的看下四周,又低声道:“这位大哥,能借一步说话吗?”
  包柱乐了:“得,还是机密呢,没事儿,不就是后面这屋内的事儿吗,这里是广德门,每天都是来说这里面事儿的,你就说吧,真没事儿。”
  冯裳见他这么说,这才带着一丝羞涩道:“大哥不知,前几日,家中忽然来了一群官爷,在家中翻腾了很久。小人家贫,那有多余的东西,若有早就自己取出来用了。
  后来,那些官爷也没翻出什么,走时,说我那老爹爹,如今在宫里遇了霉事,给牵连了。大哥不知,我那爹爹是个老实人,在这宫里都呆了四五十年了,如今才是个三等做粗活的老内官,您说他能做什么坏事儿呢?这里面就是有好事儿也轮不到他吖,这不,家里急坏了,就赶紧收拾了,急巴巴的叫小人来打听打听。”
  包柱听这冯裳这般说,倒是真是奇了怪了,一个太监,如何生的出这般大的儿子?他上下仔细的打量着。许是知道这侍卫如何想,这冯裳忙又补了一句:“大哥不知,小人,小人也是这京里的,只是父母早亡,是……我老爹爹捡来养的,不是老爹爹亲生的。”
  这就是了,包柱点点头,听完,叹了一口气道:“你这人,我看你也是个不错的,本想着能帮你一把,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是,你说的这事儿吧……你瞅瞅我。”包柱指指自己站的地方,自己身上的打扮又苦笑道:“我就是个站门的,比死狗少两条儿腿,跟狗干的活计没两样,你这事儿吧……啧,哎,这么说吧,通着天呢,别说我,就是我们大头来了,那也不成!”
  那冯裳一听,胳肢窝的破包裹失手跌落在地上,脸色顿时又青又白。
  包柱看看他,露出一丝同情,微微叹息了一下后,弯下腰,将地上跌出包裹外的一双厚底子布鞋捡起来,拍拍灰揣回包裹,又道:“老弟,我看这大门多少年了,这里面的事儿也见多了,你就听哥哥的,回去吧,瞧瞧你这样子家里也不是个有钱的,兴许……兴许你爹爹也没事儿呢?”
  冯裳接过包柱递过来的包裹,嘴巴颤抖了几下,又哀求“官爷大哥,家中妻儿如今还等着听信呢。您不知,我这爹爹,九岁便因为家贫,就进这门里了。
  他是个老实人,若是想跑,前朝灭了那会便能跑的,可他离了这里,哪里都不敢去。大哥,瞧您是个心善的,我就一贫乡穷土来的苦人,可再苦也比早年要饭强不是?若不是爹爹,小人早死了。如今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帮老爹爹跑跑路子,可,您也看到了,小人便是卖了家当得了钱,也不知道该往那里送,官爷……大哥,求求您,给指一条明路可好……”
  这冯裳苦苦哀告,包柱却听出了一些其他的意思,他心里七转八弯的想了一下,不就是指指路吗?这点水还是能趟的,赚个过水钱呗,养家糊口而已,想罢,包柱便笑笑,又指指对面的凉茶店铺道:“你去那边等等我,我再过两个时辰就得了,到时候咱……”
  包柱话音未落,那街边忽然有人大喝了一声:“不好了,驴惊了!”
  正说话的两人猛一回头,却看到,冯裳栓在木栏杆边上的那只老驴,拖着半截子朽了的栏杆,没命的往南边就去了。就在刚才栓驴子的地方,一个七八岁的小童,脸色青紫仰面躺在地上,脑后慢慢的淌出好大一片血汤汤出来。
  小童是对面凉茶铺子老板的幼子,这孩子平日便是一个淘气的,今日也是他手欠,不知道在那里寻了一根带尖儿的铁器,一大早的就这里捅捅,那里插插,他娘看他碍事儿,就撵了他出来耍子。
  也是冯裳倒霉,他栓驴子这地儿,正好离凉茶铺子不远,这小童耍了一会,便来这边逗这老驴,倒霉孩子手欠的没法儿,非拿铁器捅驴屁、眼,那地方也是能碰的?也就是眨眼的功夫,驴惊了,一蹶子先是撂了这顽童,接着又带着木栅栏跑了半条街,这一路牵连的人就多了去了。
  哎,也是冯裳倒霉,那小童倒的地方不巧,后脑勺撞了栅栏边的车辕石角。这车辕石四四方方,四面有角,平日上司马的工奴便是在这架了车把子卸货的。那小童运道不好,当时便不得活了。
  那冯裳,一路追着老驴跑了三条街,鞋子都飞了一只,好不容易拉住了驴,接着他脖子上便被套上了链子,那赶来的几位官爷锁了冯裳,上来就是几脚,踢完喘着粗气的骂道:“好贼,跑的甚快!可……累死爷爷了!”
  冯裳浑身抖动,吓得魂不附体:“官爷,这是怎么说的,是这驴……这驴……”
  那官爷上来便又是一脚,踢完骂道:“你出了人命官司了,什么驴不驴的!!!!”
  广德门外这一顿忙乱,天子门外出了人命,自有京中三司衙门主官都来看了一遍,人是都来了,详细查问完,见与宫内无关,均叹了一口气,心里大呼倒霉。
  那乡下人带的破驴,一路连撞带踹的伤了十数个,那冯裳又是个穷家门,这事儿真不好了,哎,早就说了,广德门这边乱,瞧瞧,终于是出事儿了,赶在这点给今上找不是,这是找死没地方。
  三司衙门的人恨冯裳恨的不成,回去自然没少修理这个可怜人不提。只说那包柱,一口浓痰引发血案,虽这事儿跟他没有牵连,可是他自己清楚,若不是他啰嗦,那冯裳也许就是干看看,没法子之后便只能回去了。
  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的包柱打班上下来,一路便去了莲湖南岸的一家小酒肆,打了五十钱酒,因这月没到下粮日,便也舍不得要点下酒菜,只是干喝。
  包柱一边喝,一边寻思,这人这辈子便不能欠下别人家的孽债,他老娘说的好,人做事有头尾,不能欠的绝对不能欠。如今他是真的欠了那冯裳的,是真心实意想帮一把,可他算老几?
  “哎呦,大柱子?好巧,你这是活的得意了,跑这儿闷什么酒来了……”包柱腹内正在扯肠子,猛不丁的被人拍了一下,这人手重,拍的他差点脸面没蹭了桌面。包柱大怒,回头正要骂,一扭头,却乐了。
  是熟人,他久没见的老哥哥,顾府内卫头儿顾槐子。
  这顾槐子素日也是好酒的,只是他酒品不好,每次喝完都要唱戏,唱戏便罢了,他还跑调,顾茂德便不许他在府内喝。
  “槐子哥,你可是稀罕人,今儿怎么了?舍得来这小门脸儿?”包柱心里欢喜,先是晿喏,接着,又从一边扯了一个条凳过来,用衣袖乱擦了几把,方请顾槐子坐下。
  包柱跟顾槐子,以前都在军中干活,如今回到上京,包柱家一介小民,能给他找到什么好差事?他不知道有多羡慕顾槐子,有主家管吃管喝,管房子管媳妇,就是死了,顾槐子都不愁一块好坟地。不像他,爹不亲,娘不爱,媳妇还死难缠的。
  “喝酒又不是找女娘,我还看什么门脸,这里酒好,你是知道的。”顾槐子一边说一边坐下,他是个豪爽的,一坐下,自然是要了大块的切肉,凉拌,还要了一瓮酒。
  “那是自然,若说喝酒,大哥你是这个。”包柱比了下大拇指,也跟陪坐,知道今日这顿是白得了。
  老兄弟坐在酒肆,一边喝,一边便说起了闲话。包柱心里有事儿,也不兜着,便倾述了一番。
  那顾槐子是个耿直的,听了也是唏嘘不已,觉得这世上倒霉事儿,都叫好人遇上了,说着说着,这顾槐子心里却是一动。别看他是个粗人,粗人有粗人的心眼儿。
  前几日,听得大爷(顾茂德)说了一嘴,说,什么上京最近新鲜事儿不少,也不知道那些太监如何了,小叔叔最爱听野书,若是有这方面的闲话,不妨讲给小叔叔,也好逗个趣儿,给小叔叔打发时间。
  顾槐子正愁找不到机会巴结七爷,这真是的,好事儿就这么来了。
  不说顾槐子如何吃酒,如何套话,便说那顾昭,前几日,心里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如何实施,又如何将那事儿铺垫开,又令他为了难,一连几日,老哥哥都从白内司那边悄悄取了档,那快六十岁的老宦官别说,真不少,有好几十呢!可惜的是,各种条件与他想的并不符,他与大哥做的那事儿,那是半点都含糊不得的,一点漏洞都不能有的。
  顾昭坐在屋里正愁着,屋内的见他不愉也不敢招惹他,都远远的躲了。
  细仔今日嘴馋,才刚从下厨整了一盘鸡屁股,正缩在门洞啃的香呢。一时不察,身后却有人推他,倒霉催的,一叠上好大肥的鸡腚便散了一地。
  细仔大怒,回头正要骂?没成想,一扭头却灌了一鼻子酒气。仔细一看,来人却是顾槐子打着酒嗝正冲他乐。
  细仔丢下盘子,扭头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快关门,不好了!顾槐子来咱家唱戏了,要死人了!”
  
  第五十六回 

  顾公爷最近运数不好;连续在朝上被点名骂了两次;不止他;仿若陛下存的火力;只要看到他必然会迸发出来,毫不客气。无奈下;顾公爷只好再次告假,他一病;陛下又是温言慰问,赏玉赏药,是个明眼的人是真的看出点意思了;一时间,顾公府门庭冷落,好不凄凉。
  京中如今把顾家当笑话看,连带着顾茂德在自己的衙上也受了不少窝囊气。就连家中,卢氏,苏氏,往年间能收到不少交际,赏花,赏鸟的帖子也少了一大半去。
  家中遇得难事,自然就看出了远近,以往投身在家里的门客去了半数不止这还不算,家里的庶女,庶孙竟还有被退婚的,这就是明晃晃的打脸了。
  外面风吹雨浇,猜想万千,可奇怪的却是,顾家一如往昔,平静的异常。
  这日半下晌,顾老爷跟大儿子在花园中下棋,一边下,一边抱怨。
  “他一个堂堂天下共主,想叫老夫下去,只需一道圣旨,何须玩这种花样呢?老夫……还就是不告老,他奈我何?”病休在家的顾公爷,并没有发怒,甚至他该吃吃,该喝喝,脾气好的不得了。
  顾茂德无奈,只能轻声劝阻:“家大业大,人言可畏,父亲还是慎言的好。”
  有时候顾公爷想起这事儿,也失笑,若是以前小七不在,家里没那宗后路的事倚仗,他此刻怕是早就抓瞎了,哎,说起来,这人就是贱的,有了仪仗便口不择言起来。顾公爷看自己儿子劝阻,无意抬头窥到,儿子的两鬓竟然也有白发若干,心中却也难过起来。
  以往,为了讨好陛下,自己一直打压儿子,如今儿子五十有一,才是个五品,哎,若不是小弟,自己这好儿子,眼见得一生便荒废了。
  轻轻摇摇头,顾岩问道:“你小叔叔呢,这几日,我看他忙的厉害,也不敢去打搅,倒是你娘亲说,他不怎么好好吃东西,一日不过两小碗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