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蚌珠儿 >

第154节

蚌珠儿-第154节

小说: 蚌珠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不想等了一夜,闻了一夜的臭味儿,披着翠衣的却是长了胡子,变成五十开外的老郎,这张小烟回到家里,又羞又气,二话不说,便要碰死,因边上看着的人多,没碰死,她又找了裤带要上吊。此时,这位小娘子求死之心,却是真真有的,作为最早的女权主义者,看了太多的公子小姐情爱录的张小姐只觉一生都完了。
  张家这一番做派,旁人不知道,住在一个乡的村民那个就是傻的?那茅厕墙今日不倒,明日不倒?偏偏有了外客就倒了?一倒还是四面墙?虽是乡人,多少有些情谊,可这般行事实在是将乡老的脸都丢尽了。
  颜家大郎心中有愧,无法言明,又没办法揭发,因此捂着脸跑了。
  顾昭奇怪的看看他背影,微微摇头,转身进了正房。
  正房中,颜家的老爷与此地族长,也是一位姓张的老汉正满面通红的坐在一边不吭气。正堂地当中,张家的妇人,那位张乡绅的老婆张江氏却盘腿坐在地当中在哀哭:“可不能活了,天没长眼,只留一双瞎窟窿喽……养到她十六上,不少她吃,不少她穿……做上一双绣鞋鞋都是葫芦绸儿,一贯钱两尺的料子她都不愿意啊……可不能能活了……养到她十六岁……”
  顾昭顿时炯炯有神了,他瞧瞧自己老哥,阿兄端着一盏茶目瞪口呆,许品廉先生,恩……这先生有趣,怎么披了药儿的衣衫出来,真是老干馍馍点红花儿,他翠的这是那一份儿啊?
  看呗,翠出桃花儿来了。
  别说顾昭,就连他阿兄顾岩都没见过如此有风采的乡间妇人,真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满地打滚子,人家也不找你们负责,只是在下面哭诉这个女儿养大花了多少多少钱,多少奴仆侍奉,消耗了几尺布。这些额外的数据堆积起来,用这张江氏的话来说,公主也就是这样了!
  如今她女儿看到了男人的那个玩意儿,除了死,也没其他活路,因此,这钱好歹要收回来。这笔买卖,张家赔死了!这会子,掌上明珠便也亮不起来了,只盼能收回本钱,莫要赔本才是。
  许品廉见顾昭进来,无奈间只能将捂着脸的手放下,喃喃的站了起来。他也觉着自己不能活了,一辈子老脸,八辈子的风采今日尽数在上官面前丢个干净!他不怕顾岩,却怕这个小郡公爷。
  顾岩见阿弟进来,顿时不愿意了。在他心里,阿弟是世界上最最干净之人。这样的龌龊事情,就是听到都是脏了耳朵。想到这里,顾岩把手里的茶盏一放,倒也不客气的对站在一边的定九先生说:“这事儿吧!乃是私事儿,老夫也不能多言,我们这就出村等着,你……你权宜着办,只……别耽误了行程!”
  顾昭倒是想看,可是又不能说,因此只能带着一丝压抑在内心的遗憾,转步往外走。
  那老妇见这里最大的主儿要走,自然不愿意,因此在地上身形无比灵活的滴溜溜一滚儿,顿时将门口拦住了,她道:“不能活了……你们这是想逼死我家女儿不成,若没个说法,就从老妇身上……老的是不成的,大的是不成的,好歹留下个小的……我们不挑拣。”
  她话音未落,顾大老爷真的一迈腿儿从她身上过去了……
  顿时这屋里一片安静,人人目瞪口呆。
  顾岩站在门口冷声道:“好讨打的刁妇!你当爷跟他一样,是个傻子不成?”顾岩指指许品廉又道:“原以为此地民风质朴,却不想竟龌蹉到如此的地步!老爷我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什么没见过,今日被你这无德蠢妇刁难了,才是丢了一辈子的老脸。”
  顾岩说完,要喊细仔他们拿棍子打,刚才他还不气,却不想这老妇把花花肠子用在了他弟弟身上,孙儿身上。这两人随意动那个,都触了他的心肝。
  顾昭翻翻白眼,赶紧拉住他,干什么呀,没事儿喊打喊杀的,不至于的。
  顾岩看看阿弟,无奈只能站在门口对这家一直不开口的族长道:“我说你这老倌儿!你也不必装聋作哑,你今日也聋不得,哑不得!我与你分说,这事儿你担不起,你骨架子小,老夫怕压塌你!也不是我欺你,我说明白与你听,老夫不是旁人,却是京中站前三台的点将的头名录子!咱家住上京平洲巷子,官至一品,今上恩德,赏了个平国公的爵位,我乃是平国公顾岩是也!什么叫大的不成,留小的?我呸!凭你们也配?我小弟弟看着小,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小郡公,公主我们都嫌委屈呢!”
  顾昭连连翻白眼,只能拽着他哥道:“你说那么多,赶紧走吧!”
  一时间,这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了。
  那老族长吓了一跳,喃喃的站起来,寻思寻思,似信非信,思想片刻,他却是跪了下来。他这一跪,屋内人都跟着跪了。
  顾昭顿觉好没意思,转身躲在一边,他见不得年纪大的跪自己。
  顾岩不顾旁个,只继续道:“我等本奉旨边关巡查慰问,怕惊了民,惊了生,这才轻车改装。咱们原是一番好意,却不想在你处遇到这糟心的事儿,真真少条失教,这是什么山水,能养出这一堂刁民恶妇来!你们这堂上坐着的也不是旁人,这位大人姓许,外面都称呼他一声品廉公。品廉公平日为人最讲德行,今日之事,也怨不得谁,不过一个小妇人,抬回去就是!只一样!许大人家里,一妻两妾,他早就满员了,你家算什么玩意儿,一街村姑竟也敢嫌弃堂堂五品……”
  顾岩的话是越来越难听,顾昭无奈,只能抓住他阿兄的袖子道:“哎呀,哎呀……何必如此,说那么清楚作甚,别说了,走吧。”
  顾岩不解,看看自己阿弟。
  顾昭没办法解释,他就是再变,也没办法将人命视若草芥,他老哥哥位高权重,今日之事顺嘴嘟噜,他说完,他爽了。那女子呢?那女子也是一辈子,就是抬回去做个贱妾,也是要脸活着的,大兄无脑,随意给人家一句话的评价,就若他说的,他是天下大帅,站在兵部点三台的头名录子,一国的国公爷,何苦给个女子扣帽子呢!顾昭就是觉着,不该如此的。
  顾昭拉着他大兄走了,顾允药本来站在院门口坐着呢,那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本瞧热闹,捎带免费参观他。这孩子没见过世面,这几日被他爷爷教育的虽多少有些了胆气,但是眼睛杀人,比刀过流血疼百倍,因此他将脑袋恨不得按在胸膛里。
  顾岩正在气头,出门一伸手,扯住自己孙孙的衣裳,将人揪走了。老爷子一辈子见惯了刀山火海,最是直来直去,这般被人算计,还是第一次,这心里实在憋闷。
  顾允药一路跌跌撞撞的跟着,看着村里这些惶恐的乡民,心里七上八下的想着心事儿。
  这三人回到车队,那厢也是人头济济,到处都是乡人指指点点。一辈子,这般大的新鲜热闹,村里人只觉少见,有胆子小的不敢去乡绅家里看热闹,怕人家恼了明年加租子,便只能来此处免费参观外乡人。
  顾岩郁闷,站在那里一声喝骂:“都呆这作甚,赶紧走了,此地肮脏,再不得落脚!”
  他这一声喝骂,乡人顿时不愿意,便齐齐在那里七嘴八舌的回嘴,有人气愤,便捡起一边的石块往这边丢。顾槐子那边自然不肯叫老公爷吃亏,因此纷纷从身下一揪,亮出官刀,银光闪闪的便出了鞘。
  这一下,一众乡人顿时像被强盗掐了脖子一般的定住了。
  顾昭无奈,只能匆忙的上了车,催着顾槐子他们离开。他们一行人急慌慌的出了村,走了十几里方上了官道,在官道边上等许品廉与定九先生。
  约莫半响午的时分,那边岔道上总算来了人,许品廉与定九依旧乘了旧车马,车马后面跟着一辆新套的玄花儿驴子车,车上乃是平顶,一看就是此地乡人常用的出行工具,那驴车边上挂着一个木雕的桃红牌子,顾昭一看便知,这人许品廉是收了的,人家带着丫鬟妹纸,带着嫁妆一起跟来了。
  眼见着车队越来越近,驴车后跟着十来个人,无分老幼,都急步紧赶慢赶的追着车子。待他们来到近前,一直在那边听信儿的细仔过来禀告说,许大人收了那姑娘,倒也没亏着,一下收了俩!
  他怜悯那女子年纪小,因此给了百贯聘礼,算是全了礼数,至于回家放在那里,那是许品廉老妻的事情。还有就是,许品廉是个老穷酸,出门不带钱,这钱是咱家出的,回去记得讨债。
  顾昭一下子哭笑不得。
  倒是跑过来的那位老族长,来至近前后,却将一张新写的羊皮契纸双手捧给了顾岩。这张家女,张家却不要了,族里做了主送与老大人做奴婢了。
  这里面没顾着许品廉大人的面子,毕竟一品跟五品那是有登天距离的。他们只想着,万万不要被这位老大人迁怒的好。
  顾岩顿时觉着长出了一口闷气,他站在车前,扬扬契纸,没给许品廉,一转身他装自己身上了。
  许大人无奈,只能跺跺脚,回头安慰他家小娘子去了。
  顾昭觉着有些不合适,好好的出来了,回去可怎么跟嫂夫人交代,虽然他也不认识那位嫂夫人。
  倒是顾岩无所谓的摆手道:“这算什么啊,不过是个玩意儿,叫人赶紧送回去吧,也省的碍眼!”
  过来回话的定九先生连忙阻止:“大人不可。”
  顾岩不解:“有何不可?”
  定九先生看看那边,见没外人这才低低回道:“大人此次出行,京中定婴一派就略有微词,若出京不到半月,抬回民间女子入京,这事情闹起来,虽是品廉先生倒霉,怕是也要殃及大人,到时候,怕是我们有嘴都解释不清了。”
  顾岩与顾昭对视片刻,顿时倒是想了个通透,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如此,便罢了,你过去告诉品廉,那贱人平日无事,却莫要出来碍眼!”顾岩只能这般吩咐,吩咐完,他转身进了自己的车子,虽此地小吏已然闻讯而至,奈何几次求见不得,只能一路相送,送至本地结界处才惶然回归。
  至于那张乡绅家如何,今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他家丢了这地方的人几辈子的脸面,今后无论老小,真真寸步难行。可怜他家孩儿,苦读了一辈子诗书,却被小妹子连累到死。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这日夜里,许品廉总算转过了心思,一个人带着满腹辛酸到了顾岩车里抱怨,一会子说自己冤枉,一会子又说那女子可怜,再一会子又唠叨他回去如何与老妻儿女交代,无论如何,这个证人需老大人美言,他是被强迫的。
  话是这般说的,可是连续三日,他都不在顾岩车里徘徊,只与车后的小娘子腻腻歪歪。那小娘子虽土,可是架不住年轻娇憨,虽这次没找到年轻的小公子结对儿,可是,她家老先生那也是满腹的诗文,因此,这小娘子便也能收住委屈,一路上只扮巧卖乖,把个许品廉哄得云山雾罩的。
  顾岩气的牙根痒痒不提,只这一日起,他们便只在路边扎营,再不敢去村中投宿了。
  转眼,又是五日过去,这一日来至淮南郡境内,因在两郡交界,这一行人便投了交界处的一个老庙。这庙乃是一处新庙宇,是上京惠易大师着人修建,因此它的名字便叫了“惠恩寺”。
  这庙不大,庙舍都是新修的,庙里的大主持是在上京深造过的,算是惠易大师的徒孙,因得知顾岩等人来至上京,他便抄起一口半京音半本地土话的怪调调与顾岩周旋。
  顾昭不耐在庙里呆着,便在寺院门口溜达,此处看上去倒也安静自在,虽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却也是处处透着禅机野趣。顾昭几日在车中颠簸,正不耐,有地方睡,就是庙宇他都忍了。
  才将溜达没片刻,却不想大道那头,一串马铃儿清脆入耳,叮叮当当的甚是好听。
  顾昭仔细看去,来人骑着一头通体漆黑,颈上脚环都覆着长长鬃毛的骏马,他们来得快,风声过处,那马上的毛发飞一般的飘起来,一眼看去,威风俊朗已极,顾昭仔细一看,那马上坐着的却不是旁人,正是他家小饼子,顾茂丙来了。
  咿?他不在边关养马,怎么来这里了?
  顾茂丙来至顾昭面前,将马匹拽住,身姿漂亮非常的自马上跃下,人一下来,便卖的一手好萌,只见他抱住顾昭便嘤嘤的哭了起来:“小叔叔,我归得家,却不见你,心都碎了!”
  
  第一百二十八回 

  却说;顾茂丙在边关养了多年的战马;如今总算有了成绩;因此打今年春分那时候起;他便带着下面的小奴,家将赶着足有千匹的上等杂交骏马;自西疆央勃关送至上京。
  那一路的辛苦自然不用多说,偏偏顾茂丙是个跑偏的性子;旁人问他,他只是笑笑,从不说他所经历的那些辛苦;一切理所当然。当初小叔叔叫他养马,他就去了。他无牵无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