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蚌珠儿 >

第149节

蚌珠儿-第149节

小说: 蚌珠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若赶忙应了一声。
  顾昭站起来道:“我……知道,我嫂子委屈,早点嫂子没少受家里带累,苦也苦了,累也累了……可是,就在前几年我老哥哥依旧宠着娇红生事,要是我,我一天都容不下的。如今,却是不忍也得忍了,要是家里再出事,我哥哥那条命也就别要了!那边一大家子,活的不过就是我老哥哥,若我阿兄出事,日子怕是就要难过了。你经了多年事务,这点比我要看的透彻,平日你要多劝劝,总归你跟我嫂子还是说得上话的。”
  陶若脸色发白,那府里,定是有事情被这位主子知道了,想到他自己没少参与,陶若不由心下慌乱。
  顾昭坐下,微微叹息了一下道:“我懒得管那些枝枝蔓蔓,你只管做你的,只是……若是嫂子气闷了,你就想点别的辙,我阿兄今年不小了……以往,我也知道家里事情不少,家大业大,可谁家不一样。前几月我还跟别人说,咱家定不会有这样的乱事儿,可没想到,偏偏咱家要么不出事,一出事便是大事了!”
  陶若喃喃的说了句:“是!”
  顾昭继续道:“这事儿你跟苏氏说下,就说我说的,再忍耐几年吧,那府里的都是他们的,我也最与他们亲厚,若以后我老哥哥不在了……那再说,现如今少了谁的也不合适!若有一日我哥哥不在了,到时候我绝不偏袒!可现在吗,缺了谁,再整的再出个顾茂峰,咱家可就丢不起这个人了。”
  陶若心里面七上八下的离开郡公府,他怎么去说的,怎么去回的话,却不是顾昭要担心的。
  顾昭坐在府里,想着自己离开后要安排的事情。迁丁司如今刚刚起步,付季毕竟年轻,他能依赖的人不到,那厢定婴跟庄成秀可是虎视眈眈的想来摘果子。自己这一走,好歹也要找人帮着自己看好门户。
  想到这里,顾昭叫新仔进屋,打发去请金山先生来家里坐坐。如今顾昭是谁也不愿意相信,移民兹事体大,想来想去也就是金山主那边的人没什么利益冲突,想来还是可用的。
  安排好事情后,顾昭有了些精神,这一日他倒是哪里也没去,只在家里等着阿润,毕竟这才是自己的家,也不知道怎么了,顾昭这一刻却真真的在心里有了这样的概念,他的家啊,从来都在这里的。

   第一百二十四回 

  九月初十;宫里的常太监来家里宣旨;着顾岩兄弟代天子巡边;平国公府阖府欢喜不已;一时间家里忽然就门庭若市,以往不常上门;也不算熟悉的一些文官竟然也来了。
  顾家大爷茂德是个老实人,虽说这几年历练的多了;也会动动脑子,可是这样呼呼啦啦的来了一堆满脸是笑,满口是子乎者也云云雾雾;一句话拐十八个弯的文人,他心里还是惶恐的很的。
  顾岩虽然最近常犯糊涂,可是随着老三去的日子长了,他便也强压抑着自己,恢复了大半的精明,因此便打发人去郡公府顾昭那边寻了早年安排到顾昭那头的陶文鼎,定九先生回来帮忙。那定九先生本就是个胸中有大志向的,只是他家时运不高,一时间落魄到做门客而已。
  得了消息后,顾昭自然满口答应,反正他跟定九也没太多感情,若是说不错的,先前的那位愚耕其实跟顾昭才不错的呢,可谁能想是那个结果,因此顾昭心里却是再也不愿意用门客的。
  自定九先生回来,家里迎来送往,各人心里话里有什么目的自然手到擒来,顾茂德自是大松一口气,私下里常跟他大儿子允真唠叨,这个爵位他这种脑子,怕是真的不好担下来,若是你小叔叔做我这位置,他担着要强我百倍。
  他儿子允真却笑道,个人有个人的命数,若小叔叔继承爵位,怕是要三天两头有些动静出来,这样反而不妥。其实阿父这样的脾性继承家业其实都是注定的,是最最稳妥的品格。您看卫国公,三天两头的纳小妇,闯不是巷道的祸事,满上京谁不笑话他,可人家位儿照样妥当。再者,您看上京各府,那个当家人是自己动脑子的?自己动手的?若有自己忙动的,那也都是没办法,没奈何的人。阿父只要不做错事情,便能安稳一辈子,那些人来不过是看到今上偏爱咱家几份而已。
  顾茂德听了,脸上倒是没什么表情,甚至训了允真几句,叫他脚踏实地,其实心里倒是很得意,觉着儿子比他聪慧灵敏多了,只是这性格还是要再压压,就若当初他父亲收拾他一般,也多去家庙里挨挨板子,听听祖训,就更加完美了。
  不说顾允真无意间几句话,整的自己大难临头,却说顾岩。
  顾岩年纪渐大,眼见得退下来了,竟得到这般大的恩宠,这番旨意也是对顾氏一脉的最终肯定,替天子慰问巡边,那是多么大的荣耀,此种好处自然不言而喻,老东西这几日走路都是飘的。
  他自飘他的,可府里因为有个能干的儿媳妇苏氏,看的竟比这家男人看的长远。妇人间有妇人间的文化,自打那先帝那会子出了那本神书之后,苏氏自觉与旁人不同,得意之余,觉着也该养些神人家的气度。因此这几年总是暗地里修习大家之术,因此接了旨意之后,她便安排人去下面训说,无论如何,不可得意忘形。
  顾昭与顾岩出行,要准备的事情很多,一时半会子还走不得。顾昭与阿润这几日却有些小矛盾,也说不得是什么矛盾,不好形容,内里感觉却很是微妙。他们相识约十年,因性格所致,都是不温不火的脾气,有心事一般不说,都是等人揣测的主儿,因此感情生活一直有个坎儿,也说不出什么坎儿,总之就是觉着,身体近了,可是心上总有一层膜。
  如今眼见着却要分开了,莫名的这层膜儿却没了,也奇怪了?虽这几日不如蜜里调油,却也是甜甜蜜蜜的,顾昭有时候不能想自己马上要走了,这会子离开,这一走可不是十天半拉月,东南西北一圈儿下来没个一年半载,没火车,没飞机,他的车驾再快,也不过四匹真马拉的脚力,哼哼唧唧,时间短了怕是走不下来的。因此,无论阿润有什么要求,再过分他也是答应的。
  阿润却不舍得为难他,阿昭这一走,没个一年却是回不来的,因此,他这几日只想着如何把阿昭的行程安排妥当,生怕令他受半分的委屈,因此每日话也说不得几句,竟是想一出是一出,着实劳师动众的令顾昭哭笑不得。
  笑完,又觉着心酸不已。
  忙来忙去,眨巴眼,日子便到了,这日正是祭官卜算的好日子,一大早的,郡公府的院里院外便忙乱起来。
  顾昭早早便醒了,却舍不得起身,只是仰头睁眼躺着,后来,阿润在他身边语声清亮的问:“想什么呢?”想来他也是早就机敏了,也舍不得起,也腻着。
  顾昭翻身看他,伸出手摸摸阿润的脸颊道:“我舍不得起!阿润,你说……日子过得怎地这般快,前几日我还觉着早呢,怎么瞬间就到了?”
  阿润没说话,心里何尝也不是这般想的,听他埋怨,阿润心里舒服一些,便故作大度的笑了一下道:“起吧,总是要起得,要走的,如今你早早走了,也可早早回来。”
  顾昭抱抱他,叹息了下,伸出胳膊没奈何的揪抓了阿润几下,终于是起身了。
  阿润是要上早朝的,便是今日离别,他也得去早朝,因此他简单的收拾了下自己,因腻歪耽误了时间,因此粥食也没进几口的便要匆忙离去。
  家里人来人往的忙乱,再也顾不得与顾昭难舍难分,总之就那么自然的分开了,进假山暗道时候,阿昭回头看了一眼,顾昭披着衫子,靠着门廊上看着他,等他回头,就冲他笑,还摆摆手,一派很轻松地样子。
  晨曦下,阿昭虽微笑着,神情里却带着一份比以往加了许多倍的孤单与忧郁。看上去实在令人心疼。阿润却不知道,顾昭看他何尝不是如此。
  阿润心里紧了紧,也回笑笑,还是走了。
  待那人去了,顾昭叹息了一下,吩咐人将院门开了锁,放了细仔,新仔,还有他奶哥毕梁立带着仆婢进来搬东西。
  如今,顾昭虽不是宗室内的天潢贵胄,却也是有着独立的祭堂,祭田等等重要财产大家贵族门户。他府编制复杂,其中有专门为他服务的部门,部门官也是九品的官身,拿着国家跟顾昭给予的两份俸禄,他家有外内堂主事,供事,笔帖事,各府学司职教习近三十人,分管各地财产的管头,庄头等等能有百人之多,除了每年国家按照制度给顾昭六百贯的补贴之外,就这些官员的额外支出有三千多贯,你不用还不行,这是规矩与体面。
  就这三千贯还是那边国公府支出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按照规定顾昭名下可以用官方允许的官奴一百八十名,他家家大业大,那么下面用的有多少?真实的人工到底有几人,这是顾昭自己都不清楚的。最初,他有些小农思想,总是会斤斤计较,生怕自己犯了文学作品里的错误。
  现在,他也不是高贵了,习惯了,他只是装作看不到,麻木了而已。有时候顾昭很茫然,茫然到从不敢问到底有多少人为自己服务的?他的身边每天不也就是那几个人吗?毕梁立,细仔,新仔,还有几个小太监,家里地位低一点的奴婢都不敢在他面前露面的,生怕怀了规矩。
  就这么算,还只是顾昭明面上的私产,至于家族公产那就多了,平洲的,登州郡的,封邑里面的……,顾昭要拿家族财产的五分之一,也要为家族付出五分之一的心力。他哥哥顾岩,拿五分之二,剩下的哥哥分那五分之二。
  按照他如今这个级别,正常来算,他算是铁帽子郡公,他的妻子是正儿八经拿国家二品俸禄的夫人,他若可以生,他的嫡女那是要封乡君的,他母亲在族中庙内,每年要享受二十八桌供饭,每桌比原配少一贯,计十四贯,其中包括,灯油,冥纸,更香,干果俱都算在内,比现在乡间的活人乡绅还过的舒适富贵。
  其实,顾昭有时候能摸到为什么自己跟阿润总是捅不破,这层膜是阿润认为理所当然的,顾昭无法习惯,不能完全接受的这些生前死后的待遇,人与人之间的阶级。作为现代人,顾昭很惶恐,有些接受不能,却又跟阿润解释不清楚。作为曾经的一介屁民,顾昭有过在船上断顿,满大轮舱找烟屁股的经历,他的灵魂是真实的,所以他来了多年,可梦大多都是现代的,屁民跟生就贵族的阿润那是有千年鸿沟外加架空时代的这种难以表述,无法言喻的断层。
  他爱,天性中却又带着一份现代人生就的冷静,冷淡,冷然,冷酷与过于注重自我人格的个性。这种残酷的性格,才是他的痛苦所在。
  正在思量间,他奶哥毕梁立带着一排家奴,端着食盒进了屋,摆了一桌子饭食,因要出远门,今日备了寻常人家难以吃到的肥鱼。一般家里有人出行,都要这样预备。
  鱼肉不知道被用了什么办法处理过,味儿喷香,肉中的刺早就被剥离干净,妙的是那鱼还是鱼的样子,只是没刺儿了,一整条被侍奉的十分舒坦,款款的躺在鹿花长盘当中,那鱼的边上还摆了漂亮的花型,点缀的桌面都十分艺术雅致。
  顾昭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细仔手持筷子,夹菜加汤,偶尔说一句:“七爷,下顿怕是要在车上用了,外面总是不如家中方便,您还是多吃点。”
  顾昭点点头,多吃了一筷子,便停了口不吃了。食罢,顾昭换好官服,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出府上轿直奔通天道而去。
  今日奉旨出门,他与阿兄要去跟陛下谢恩拜别。
  到了通天道,平国公顾岩早就等在那里,见阿弟来晚了,也顾不得说他,只是急急的带着他来至通天道口,对着皇宫子乎者也的背了一大通谢恩的稿子,跪着涕零完毕,哀嚎着称颂完领导的关心,发了一通忠君爱国的誓言兄弟俩人这才转身离开。
  离开的时候,顾昭隐约看着皇宫城墙那边,有人穿着一身深黑红边的袍子,站在隐蔽的地方看着他,今日有风,滚滚的,宫墙上的旗子跟那人袍子一直鼓鼓的烈动。他知那是谁,因此便一直一直的看着,一直到上了轿子,还是撩着帘子往那边看,看着看着,心中不由涌起一种寂寞宫花红的感觉,真真好微妙!
  阿润今日早早的散了朝,就站在外宫墙边等,他看着顾昭跟自己哥哥来了又去了,阿润果然找到他了,他一直看他,他怎么就知道自己在这里呢?他换了衣服的,这就是心有灵犀吧!想到这里,阿润的心情好了些。
  “你家郡公爷这一去,回来的时候怕是要等到明年九月了。”阿润在那里自言自语。
  一直站在他身边侍奉的孙希接话道:“陛下,如今天下四通八达跟早些年早就不一样了,早些年出门,别说路了,就是方向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