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蚌珠儿 >

第100节

蚌珠儿-第100节

小说: 蚌珠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继世来钱的地方越来越少,又赶上各地实行税务透明,巧立名目的钱路就此也就断了。三月间,西边河套来了一群部落马商,带来几十匹上等的名驹来上京卖。一时间,京里只要门脸大的家户,都要买一匹两匹回去装点一下。
  那名马岂是便宜的,便是价格最低的,也要千多贯。
  说起来,此事却也有前因,也不知道如何了,孟继世袭爵后,好死不死的就与平国公家的四爷,顾茂昌对上了。这两人恩怨已深,在京里常有冲突,明的暗的亏,孟继世都不知道吃了多少。那严金宜去乌康,也是被顾四爷与永国公家的大爷后柏使了坏,挤出上京的。
  这两位爷放了话,只要有他们在的地方,就不许有严家的人在,不然就是看不起他们。
  那严金宜从前本就是这二位身边的一条狗,若不是攀上顾茂昌,也没他严家的一场富贵。京里养“狗”的不少,怀了规矩的却只有严金宜一位,因此上他家便成为大部分纨绔子弟拒绝往来的户头。对于这些纨绔来说,别说区区一个安吉侯府,就是先帝还在又如何看不上你,那就是看不上你了。
  却说那名驹到了上京,自然被一干纨绔子弟捧得甚高,甭管人家背后使得是什么手段,反正是一来二去的,谁家不买两匹回去。那孟继世被圈子隔离,本心中正烦,那日去马市也没想买,就是看看。却不想,他那仇人顾茂昌大手一挥花了二十五万贯,牵了七匹回去。其中给他小七叔买的那匹黑麒麟,价值四万贯。
  牵马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了,顾茂昌就看了安吉侯一眼,顿时孟继世觉着这是在打他的脸呢,小看他呢。这人脑门一上血,便命人花了四十多万贯,买了整十匹名马回家去,连续摆了十多日宴席,请人上门观驹。这会子,家里有名马,就相当于,孟继世家一下子买了十多辆,宝马,劳斯莱斯。这一下,安吉侯府老底儿就给他倒腾光了。
  孟继世却不知道,顾茂昌花钱手大,人家花的却是兵部的公费,他买的马,走的是兵部报账的正统路子。除了小叔叔的那匹黑麒麟是他老爹私下买来逗弟弟玩儿的,其他的那都不是顾家的钱。你以为谁都像孟继世那么傻呢!
  手里无钱,孟继世自然就要想法子,也赶巧了,那京里刚拨了一笔慰银去至乌康。于是孟继世便写了两封书信给吴云卿与严金宜要钱。一开口便是借钱,要五十万贯,不给还不成。
  那吴云卿就是个包子,谁都能啃他一口,当年孟继渡用他也是看重他老实。如今,乌康是严金宜做主,因此他也无法,被逼的几欲上吊,这狗急了要跳墙,吴云卿急了,便出了一个馊主意,他一咬牙,便做主将慰银当中的两百万贯拿出来,与乌康郡上上下下的头脑将钱分了。
  管你是谁,做的什么官,你都要分钱,只要拿了钱的,就要立个血契,这样大家一起发财,谁也别说谁。既上官敢拿,那下面自然还是有样学样,除了这两百万贯,还在不断伸手,因此,除了泽州丁民能拿到一贯钱,那剩下的县县镇镇的乌康百姓,最后落到手里的不过就是几百钱,有的就是个一卷烂帛布了事。
  那日,石悟归家,与他老父亲说起义弟之事。那石县令老实了一辈子,最爱自己的官声。他前些日子刚分了五百贯,被迫又立了血契,顿时便觉得一辈子的清白名声没了,见不得百姓,也入不得祖坟了。
  这老爷子在家里思来想去的,还是取了自己的血契,还立了一个他知道的名单给儿子。哎,也是他运道不好,被他家里用了一个杂役得了消息,而这杂役赶巧却与燕州通判施新春有些远亲血缘。
  因那日正巧是半下午,院中来往的人也不少,那衙役也听得是模模糊糊的几句,就躲开了,他只听说是要告上去,如何告,怎么说,他是没听清的。
  没两日,那施新春便得了消息,他正想巴结上官,却苦无道路呢,真是天上掉了馅饼了,因此,便连夜将消息亲自送到严金宜处。
  严金宜得知,也是吓得半死,为了身家性命也好,为了富贵也好,这厮便找了人马,悄悄的去了泽州,选了夜黑风高的时辰,上门便将石悟全家灭了门,点了一把火。
  原以为这事儿就完了,可数尸首的时候,数来数去却少了石悟三岁的儿子,石楠。那日,也算是石悟家有福分,那日付季打发满堂正进县城送菜盒,石悟听到前院不好,自生警觉,他灵机一动,将家里的菜窖打开,将血契还有自己的儿子石楠都交付与满堂之手。因此,这一仆一主便逃得了性命。
  一县之主被灭满门,乌康郡上下自然要跟上官有个交代。那施新春被安排收尾,他思来想去的,他那亲戚杂役指点他,赶巧了,那石悟有个结义兄弟,在外乡发了大财了。那石悟的儿子保不准就能在那边寻到,便是寻不着,三岁小儿能说清什么?当务之急便是要一个顶缸的巧儿。
  施新春闻言大喜,二话不说将自家亲戚先灭了口,接着立马打发衙役到疙瘩背,锁了付季。付小郎知道,如今自己在乌康界内,这是严金宜的地盘,他若跑了,全家不保!他若敢说顾府,说自己有官身,那么,全家的性命也就别要了。因此,衙役来锁,他是一言不发的便跟着去了。
  就此,他一堂没过,便被定了草拟的罪过。私下里他也挨了几次重刑,付季自然不招,不过这也是无关紧要了……
  乌康血案,前前后后便是如此。
  上京郡公府,顾昭拿着阿润给他看的乌康案录,来来去去的读了好几遍。此事,他早就能猜出个一二,却没想到,能牵扯这么广,前世常看什么,一拍案,二拍案,三拍案!
  如今,顾昭也想将面前的案几拍烂了!还有比这个更加可恨的吗?顾昭郁闷,举起手,对着案几连拍了好几下。
  “朕都不气,你死什么?”阿润拿着毛笔,坐在屋子里,写心经。
  是,他不气,今日连写了三卷心经手里还未停。
  如今,上京正值初冬,天气一冷,顾昭就缩进窝子,再也不愿意出去了。阿润怜惜他,觉着自己被困住了,却连累阿昭跟自己一起困着。因此,平日能不宣召就不宣召,将所有的公事儿,他都带到了郡公府来做。
  顾昭气愤:“茂昌这小子一肚子坏水,等我出去,非敲打敲打他不可!我却不知道,原来乌康大祸,根由却在他这里呢!”
  阿润一愣,抬脸看他:“傻子,敲打他干什么,要说……此事我该赏他呢。”
  顾昭一愣,他是个灵透的顿时就明白了,也对啊,前太子虽残疾了,可是如今也是一地藩王,那乌康的力,自然是前太子的力,如此被阿润抓住,一刀切了!倒也真要给这小子记一功。可是,这事儿吧……谁都能挑头,顾昭就不愿意是顾家子挑的头。
  因此,顾昭想了一下,便将案上的卷宗一卷,敲着桌子说:“那小子太闲,过了年,赶紧打发了出去,叫他跟茂丙去下西边……”
  “西边?”阿润手里的毛笔一收,带出一划杀意,因此这一卷心经便废了,再不能写了。
  阿润收起心经,取了一卷新的由起头,一边写一边问:“西边?西边……早没有匪患,他们出去最少带三千兵卫,吃吃喝喝的,我没那么多闲钱,这刚被人坑了一笔去,我如今还疼呢。你的心呀……就是偏的,拿着朕的税金,哄你家孩子玩!”
  顾昭斜眼窥他,也不说话,只是看到他又写了半卷经后,才忽然开口道:“那西边的名马,一批能卖五万贯!”
  唰……又是一笔写歪了!
  阿润仰起头,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后,抬头看看顾昭:“你又捉弄我。”
  顾昭一摊手,很是遗憾的表示:“是呀,我都被你关了俩月了,出不去,你还不许我出口气?”
  阿润一笑,也不怪他,只是心疼的劝了几句:“天气不好,你乖乖在家呆着,我叫他们寻些好耍子给你,若是实在不成,咱俩……就悄悄出门,在这附近走走也是可以的。”
  顾昭摆摆手:“大冷天的,我就怕这个,尤其是过年,又要跪又要拜,还要走亲戚,送年礼,我求求你,关着我吧!我就不爱去应付那个,谁知道我老哥哥要起什么幺蛾子呢。”
  “恩,这可是你说的。赶明儿别哼哼无事做,闲的要起茧子!”阿润拿笔点点他,又取了一卷经,刚写几笔,忽然一抬头笑道:“我不气了,我还抄什么经呢?”说罢,他将笔一撩,站起来来至顾昭的暖榻前,脱了靴子,钻了顾昭的小被窝。
  没错的,顾昭就在被窝里呢,穿着里衣,脚下踩着俩个汤婆子,他右侧身边有个案几,案几上摆着七八碟子小吃。小吃边上是那各省各地,有趣事奇闻了,阿润就命人写了来,给顾昭逗乐子打发时日。
  这两人挤在一起暖了一会子,顾昭靠在阿润的腰上,举着那卷乌康案的案录道:“西边一匹名驹,卖到上京值五万。我这人,最爱想这些有趣儿的事情,我老哥哥说过,如今军中用马的多是五品以上的大将,平生能有一匹千贯钱的名驹,那都是很有面儿的事情了。至于其他的兵士,多骑着的是马骡跟驴骡对吧?”
  阿润顺手取了一个篦子,正一下一下给顾昭蓖头发,听他这样说,手里也没停,只是哼了一声,算是应了。
  顾昭想了下道:“西面,是我五哥哥的地界,叫茂昌,茂丙过去,先看看水土,再定个地方,寻一些河套熟练的牧人,在那边开个兵部的牧马场吧……哎呀!”
  顾昭猛地捂着脑袋坐起,嘴巴里连连呼疼,伸手就给了阿润胳膊一下道:“你就不会给人梳头!躺下!我来!”
  阿润立刻丢了篦子,很听话的躺在顾昭腰上,眯着眼睛,开始享受起来。

  第八十七回 

  新年刚过;顾昭就被放了出来。这厮闷得烦躁了;因此一开禁;就带着细仔;新仔上了街。
  顾昭出门,依旧骑着小玉;这牲口被闷了整个冬天,因此一出门便畅快的叫唤了几声;撒丫子就想跑。奈何,这家里住的地方挨着皇宫近,顾昭平日很收敛;也不张狂,岂能如了这牲口的意思。
  因此,就是小玉在前面小跑,细仔揪着缰绳一直在后面拖。
  “宝贝儿,你都阉了,跑的快也没意思,不要这么激情,没用的。”顾昭拍拍小玉的脖子,安慰了半天,这家伙才委屈的晃晃脖子上的铃铛,开始吧嗒,吧嗒的在上京溜达。
  顾昭这次出来,去的是同乐里附近的坊市,那边至去岁开始,便一家一家的开始开古董店。
  这可是好事儿,是国家正逐步走向平稳的好兆头,别人知不知道,顾昭却是知道的,依着他曾经小市民的心态,那是要好好的讨些便宜才是。因为,此刻的古董店,刚起步,还没人作假做旧。
  小玉这牲口精明的很,那是一步都不舍得多走,它走到熟悉的小十字儿,就停了蹄儿,只要顾昭一拍脖子,那就是左右俩方向。
  顾昭去的地方不多,也就是他哥家,同乐里两个去处,别的地方,顾昭倒是想去,就是怕给人添麻烦。这会子娱乐项目不多,人多的地方,有人早就给他立了规矩,不许去!人少的私密地方,那更是想都别想。至于菜场,小街,去干吗?买菜吗?可见,顾昭在古代的业余生活是十分寂寞苦逼的。
  小玉驮着顾昭,慢悠悠的走了两柱香的功夫,眼见着就看到了同乐里。才一入巷口,那同乐里的古董店掌柜的,便都听到了驼铃,一个个的抖着机灵,拿着一口袋麦子,豆子,敞开了袋子口,在那里用手掌散味儿。
  顾昭一见顿时乐了,这叫怎么说的?他的名气还没小玉高了?
  小玉抬起头,左右两眼超大的鼻孔唿扇唿扇,便冲着一家叫情致斋的店门就去了,一到地儿它就很乖觉的趴在地上,顾昭扶着细仔的手下了骆驼。那叫庞二的掌柜,笑嘻嘻的上前来施了个礼,唱了个肥诺道:“哟,郡公爷,今儿得闲了?”
  顾昭下来,一伸手从他手里的袋子里取了两颗炒黄豆丢进嘴巴里,嚼吧嚼吧道:“嗯,闲了,你到乖,知道这家伙爱吃甜的。”
  庞二嘿嘿一乐,低着脑袋悄悄央告:“哎,那是,郡公爷,小声点,赶明儿他们知道了,您就不来咱家坐了。那东西买不买的都没所谓,这您老来踏踏我这门槛,我也有面儿不是。”
  顾昭一笑,随手将鞭子丢给细仔,背着手就进了情致斋。
  情致斋这屋子,买的是同乐里的木质老二楼,人家这屋子也没怎么装饰,屋里也没有一般店里有的大柜台,倒是靠窗的地方多了几个座儿,座儿边上是两个大书案。书案上摆着颇为讲究的,笔墨纸砚,空白的竹卷,还有笔刀。
  顾昭进了屋子,先是看了一圈博古架上的玩意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