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玉随心缘 >

第31节

玉随心缘-第31节

小说: 玉随心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番讨论,待结束时,不觉间便已过去一个多时辰了。
  不知道湛璟瑄是否已经到了,这个时辰几人可是已经散了?
  几位太医告辞离开后,我一人独自坐在偏殿一边端了茶盅慢慢轻啜着,一边在心里默算着时间。一盅茶一连续了三遍,方起身缓步踱往寝殿。
  。
  沿着长廊漫步而行,穿过花厅时,我却隐约间忽闻一缕琴音飘然传来,泠泠袅袅、流泻满园。
  心下不由有些好奇,我稍提了步子,闻着琴音、沿着回廊,这般循声一路却是到了皇后的寝殿门前。
  “林先生,您可是要面见娘娘?要奴婢现在去通禀吗?”守在门前小宫女的问安声让我自琴音中稍回了神。
  摇了摇头,我指了指耳朵又将食指竖在唇前。那宫女明白地点了点头,便重又退回了门前垂头静默而立。
  我放轻了脚走到门的另一侧,微阖了双眼静心听着房内传出的铮铮之声。
  琴音跌宕、激昂慷慨,起承转合间回旋跌宕,听得出操琴者技艺之高超。料来,定然是出自琴冠天下的崔府二小姐崔媛歆之手了。
  说起崔媛歆的琴艺,早在六年前便已是闺阁中声名鹊起。如今,更是琴动都城、盛名远扬。
  有不少好乐之人将其瑶琴与柳娉嫣的琵琶,共列为天韵仙音。虽说将尚书千金与青楼名妓相较,在士人看来言语颇失荒唐。想来既是崔二小姐本人知道了,怕也只会是一番气怒。不过,无论如何,总可从中看出这二人于乐艺一途,已是远远凌于众女子之上了。
  柳娉嫣的一曲琵琶我已有幸聆听,想不到今日更是能巧闻这位二小姐的一曲琴音。
  仔细听这曲子,风格与柳娉嫣的却是全然不同。如果说柳娉嫣的琴曲婉约悠扬、缠绵悱恻,似风月清雅。那么崔媛歆的这支琴曲便是激亢高昂、回肠荡气,若海天苍阔。本也是各有千秋,难分轩轾。只是……细细品来,我却总觉得这曲子里似少了一点什么。
  呃……要说,以着崔媛歆的性情,本就不适合弹奏这样大气豪放的曲子吧?
  记得从前,她也只是喜欢弹一些清音雅曲。冷傲清泠,隐隐透着几分俯瞰众生的味道。明明那样的曲韵才最适于她,可其今日却偏偏反其道而行。难道,是全然为了迎合某人的喜好?
  可是,情不尽而曲无魂,相较起来,反而不如了柳娉嫣真情尽覆的一曲琴心。
  而且,我真的很怀疑这崔媛歆是否真的了解了她那意中人?
  这曲中,虽有粼光剑指、铁骑枪鸣的昂扬,却没有仗剑凭酒、斜舞疏狂的豁远;虽有远山迷漫,碧波横卧的苍阔,却没有驱风驾日、醉卧山水的悠然。
  这样的曲子,真能入了那个家伙的心?
  暗暗摇了摇头,我转过身,兴趣索然地想着离开寻了一僻处等着萍儿。只是抬脚间,蓦地,却又听到琴曲中随之嘤然转起了一缕箫音。
  收回方抬起的步子,我微屏了气息复又凝神侧耳细听。可是,却越是细听越是禁不住地蹙了双眉。
  这箫声称得上清越流畅、飘逸悠扬,可却只是那般不疾不徐地随着琴音流转。高低时缓、承合回转间完全是只简单地配合着琴音的节奏,非但没有将琴曲中的不足弥补、宣尽曲中未尽之意,反而随了琴曲一起将之尽掩。
  搞什么?
  想来这吹箫之人定是湛璟瑄无疑了。可是,他不会只是这样的水平吧?
  即便我从未闻过他的箫声,却也听得出,这完全是没有尽心么。虽然这一曲听上去好似琴箫配合得完美无缺。但若解其为人、知其本性,便一闻可知这曲子根本没有尽舒其胸意。
  崔媛歆弹不出那曲意还可理解。可湛璟瑄也吹奏成这样,若不是有心屈意相和,那便完完全全是敷衍了事了!
  技艺如何纯熟精湛,曲调如何跌宕优美,这样未尽全意的曲子,听上去终是让人觉得怪怪的。我更是没有什么兴趣再听下去。想了想,索性转身离开,迈步到了殿侧的小花园内。
  本想着待人散之后再去寻了萍儿。
  可是直到曲声渐歇,又足足坐等了大半刻,却仍是不见寝殿内的几人离开。
  唔,看来今日是不便再见萍儿了。
  轻叹一声,我走回门前,唤过守在一旁的宫女,让其等下为我于萍儿带话。便推说今日已晚,尚有琐事于身不便耽搁,明日定与她试过那几方药膳。
  这样交待了一番,我复抬头望了一眼那与室内相隔的悬垂于地的翠玉珠帘,微顿了顿,便转身匆匆离了寝殿,直出了皇宫。
  琴箫相和
  回到王府,到用过晚膳也没再见到湛璟瑄,想是被皇后留在宫里用饭了。
  这几日我都是与他一同用的晚膳,之后或是品茗对弈或是揽卷畅谈,又或由他陪同着游赏于府内的各处景致。今日人不在,一时间我竟是觉得有些无所事事起来。
  ——习惯,真的是一种很莫名的东西……
  “小桃,记得离家时,我让你备了张瑶琴,可是一直带在身边呢?”
  一连换了几本书卷却无论怎样都似看不进去,脑中不时浮现了之前于宫中听到的那首曲子。
  “嗳?公子是要练琴吗?”小桃看去满是惊讶的样子。
  也是,对于琴艺我兴趣本就不大,平日里偶尔弹奏一曲也不过是抒发缓解一下心情。当初让小桃将琴带在路上,不过是怕路途无聊,备着解闷的。可这一路与湛璟瑄同行,有了空闲大多时亦都是与他对弈谈笑而过。这琴却是一次也没碰过,如今也不知是被小桃收在哪个角落里了。
  “恩,如果还在,便取来吧。”我有些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
  “好啊,那琴奴婢一直都有好好收放着的。公子你稍等,奴婢这就去取了来。”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竟会对着一首曲子如此执念?总觉得若不能畅快地将它弹奏一场,便是难以静下了心来。
  想了想,应只是对未能听到曲中尽有的意境稍有可惜吧?如此大气豪放、意境高远的曲子,如不能将其抒尽,心里总是些许的憋闷。让人忍不住的也想弹上一番,将自己心中所感尽情抒泄出来。
  待小桃将琴取了来,轻放在了临窗的桌案上。我随之轻捻了两下琴弦,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琴本就不是什么名贵的,原还想着小桃或会如自己一般不当心呢。没想到这丫头保存的倒是不错,许久未用,琴面亦没有蒙尘,更没有什么磕划的痕迹,只是琴弦稍有些松落,稍稍调试一下也就好了。
  挥手拦下了要去取香炉的小桃。不过是随意的弹上一曲,实没必要弄得那么正式。
  打发了她自去做自己的事。我闭目端坐与案前,在脑中回想了一遍那支曲子,将一些过于高亢激昂之处按着自己的喜好调缓了些,使整个曲子少了几分激昂豪迈,却更突出了一份恣意悠然的意境。
  再复将几处技巧要求很高的地方稍作了调整,毕竟自己的琴艺是怎样也达不到那种水平了,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暗自吐了吐舌,几个月没碰过琴了,即便这样改过,还不知自己能否顺畅地弹出来呢?
  静下心来,让自己融进那份意境中。十指随心而动,或拢或捻,翻飞于琴弦间。
  初时指法果然稍感生疏,渐渐方顺畅了些,可几处承转间仍不免微有滞涩。
  我索性也不再束缚于那些技巧,双手只是随心而走,勾拢捻拨间全凭这一刻的心境,想象着踏歌山水的逍遥,天地任我翱游的惬意……渐渐竟似忘情于琴中……
  待曲过大半,我恍然回神时,却不禁惊讶地发觉,不知何时竟有一缕轻扬的箫声融入了琴声中!
  这是……
  呵,难怪我会觉弹得比往日顺畅许多呢,还奇怪着数月未练自己的技艺何以不退反进了。却原来是得了这箫声的引领,几处滞涩之处不觉间都被其轻巧引带着,自然地转顺而过了。
  这吹箫之人的技艺之高与自己根本是天壤之别。在他的带引下,我只要随着自己心意而弹即可,便似无论自己弹成怎样都可被他的箫声引转的完美无暇。
  好厉害!
  这便是湛璟瑄的乐艺么?果然精湛绝伦,难怪柳娉嫣会尊说他是音律大家。
  而更令我感到讶然的却是这箫声中所蕴的意境,竟是与我的琴意如此契合。让我竟是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
  湛璟瑄此时的箫声清远而飘逸,透着点点不羁的豪情,于悠然中更添了一份洒脱之意,竟完全不似他日间吹奏时的感觉?
  压下心中稍许的不解,我静下心让自己再次沉于了指间的琴弦中。
  琴音与箫声相辅相陈,曲韵相和、意蕴相融。如云翼交辉勾勒出一副副广袤的图画——峰峦叠嶂的远山; 奔流浩瀚的江水,黄沙漫漫的大漠,平野壮阔的苍原……
  碧海连天间,浪遏飞舟,凌千层碧浪;奇峰入云处,独步丹梯,卧九霄之巅……
  飘飘然畅翔于穹苍之下,悠悠然醉倚于天地之间……
  直到一曲结束,我依然沉浸在那份意境之中,久久不能回神。
  缓缓长舒一声,自余韵中回转过神,我微微抬头向敞开的格窗外望去。便见湛璟瑄手执着一支青竹萧长身立于院前,一席月色的广袖袍服迎风而舞,几缕未束的散发挟风恣扬,皎皎月色下荡起几抹流光华转,飕飒飞扬、恣意狷然。
  一时间我竟有种呼吸微滞的感觉,愣愣地看着眼前那仿似虚幻一般的身影,竟是转不开了视线……
  “想不到沐秋的琴艺也是如此了得,今日也算一饱耳福了。”他缓缓踏着月色走近,一步一步,笑意悠然里自透着入骨风流。
  “璟瑄兄实在过奖了,论这乐艺我与璟瑄兄实在相差甚远,倒是班门弄斧了。”暗暗深吸了口气,我微敛下心神,丢开那一瞬莫名的心悸,起身回笑道。
  “琴为心声,其来有自。在我看来指法技艺倒不过些花头,能够借以展现心境也就够了。”摇了摇手中的竹萧,他扬眉轻笑道,“沐秋之琴,意境深远,绘之淋漓,让人闻之忍不住执乐相和。呵……说起来,沐秋不会怪我擅自以曲音相和,扰了你的雅兴吧?”
  “当然不会,璟瑄兄不嫌我的技艺粗糙就好。能与如此音律大家共奏一曲,我是求之不得。”摇头轻笑一声,我诚心赞道,“想不到璟瑄兄的乐艺如此高超,刚刚一曲若无你的箫声相引,我怕也弹不出那份意境。倒是……”
  微顿了顿,我侧过身微倚着窗沿,凝目望了他一眼,想了想还是问出了心中的不解。“同一首曲子,璟瑄兄箫声中的意境何以前后相差如此有别呢?”
  “哦?沐秋在宫中时听到了?”他挑了挑眉望向我。见我点了头,低声笑道,“沐秋的琴声意境悠然,尽透纵意逍遥之意,让我颇有相惜之感,是以忍不住与之相和。呵……”轻笑一声,他稍顿住了话,一双星眸却是凝住我的双眼,眼底幽邃湛然,尽透着相惜之意,“心曲只为知音奏,沐秋以为呢?”
  唔……
  知音吗?那琴箫和鸣时灵犀相通般的感觉便是所谓的知音吧?
  “高山流水,曲意相通么……”低声喃喃念了一句,我回视着他的目光亦扬唇轻笑出声,“也只有与璟瑄兄合奏,方能一尽这曲中的悠然洒脱之意了。傲啸川野、纵意江山……这首曲子的确很适合璟瑄兄呢。”
  “哦,沐秋真的这么觉得?”他眼中似有些微诧异一闪而过,转瞬又化作了浓浓的笑意,“看来沐秋不仅是我知音,更是我的知己呢!”
  “啊?”会这么觉得很奇怪吗?他这一身的逍遥之意,与其相识久了都自然感觉的到吧?我不禁微有诧异。不过对他,我早时便已有知己之感,听到他如此说,自也欣喜。
  “能得璟瑄兄引为知己,实为人生乐事。”能够在这里得遇一知己,的确是出乎我意料的幸运。牵了牵唇角,亦不禁扬起一抹源自心底愉悦灿然的笑意。
  “沐秋你……”
  湛璟瑄却似一瞬间有些微的忪怔,微张了口却没有多说什么,便那样凝目静静地望着我,双眼透着些许恍惚,似又带着点点迷惑、点点矛盾,还有几许幽深的我亦看不出、读不懂的复杂。
  被他这样的目光望住,让我一时间也不知该要说些什么,怔怔地便这样与他静默着隔窗相望了许久……
  待我疑惑愈深终忍不住欲开口相问时,他却低转了头,似轻嘲般地摇头低笑了一声。再抬起头时,眼中已是掩尽了一切情绪,唯剩下几许淡淡的笑意。
  “千金易得,知己难觅。能得遇沐秋确是我一生之幸事!”他的声音淡淡的,却每一个字都似重若了千钧,听起来更仿似说与他自己一般。语毕,也不待我答话,径自转过身背向了我,“夜色已深,沐秋也早些歇息吧。”轻声道了一句,便举步而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