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第9节

秦时明月汉时关-第9节

小说: 秦时明月汉时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也是当日蒙恬有能力反,却无由头反,最终被杀的症结。

占卜之后,陈吴二人的自信心初步爆棚。尤其最后一句,被他们理解成借鬼神之名服众自然事半功倍。当晚陈吴就派遣亲信士兵做了番小手脚,于是九百人暂扎的营寨中发生了一系列的灵异事件。半夜三更有士兵见到狐狸口吐人言,重复在喊六个字“大楚兴,陈胜王”,次日大白天有士兵抓鱼,剖开鱼腹后惊奇地发现,里面藏着竹片,上面也写着“大楚兴,陈胜王”。这两件怪事,起初知道的只是两三人,谁知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成为人尽皆知的秘密!

从这天起,陈胜吴广成为军营里的风云人物,所行所处都备受瞩目。面对众人的窃窃私语,陈吴二人但笑不语。终于在流言全面盛传即将传到长官耳朵中的时刻,二人觉得时机已到,再不动手就麻烦了。

吴广这人人际关系很好,在军中很受士兵们的爱戴。二人一商议,决定让吴广当这只出头鸟。管这九百士兵的最高长官是将军,副职都尉。吴广故意趁二位长官喝多了,大声嚷嚷要逃跑。将尉果然中计,对吴广辱骂责打。打别人也就算了,这打的可是人缘超级好的吴广,于是和吴广交好的大票士兵纷纷跳出来帮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陡然高涨。将尉一看犯了众怒场子要闹大,惊慌之下就要拔刀杀两个服众。好!等的就是你先拔刀。

吴广一跃而起,一刀斩下将军头颅。这个区别大了,属于自卫杀人。旁边根本不用招呼,陈胜也跳起来,一刀砍了都尉。两颗人头骨碌滚地,喧闹的场面噶然。

趁此间隙,陈胜手举人头登高一呼“各位!我们遇大雨阻道,延误军令。到北京定被杀头。即便上头宽容,去戍边也是九死一生。大丈夫顶天立地,即便是死也要死得其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不如跟着我们造反,搏一条活路,求一把富贵,如何!”

这话说得热血沸腾道出大家的心声。大雨阻道,许多天来士兵们都担心掉脑袋问题。此时将尉已死,可谓箭在弦上,加上多日的灵异事件深入人心,大家想都不想,立刻大声回应:“造反有理!反他娘的!”

这九百人用两颗人头祭祀过天地后,在陈胜将军吴广都尉(自封)的领导下打着扶苏项燕的旗号开始起义。起义军集体露出右胳臂为标记,先攻下所在地大泽乡。九百人趁胜猛攻,很快拿下安徽宿县一带。接连两战告捷,陈吴二人的兵力暴增。二人以宿县为基地,决定派遣一个人继续向东攻打安徽诸地。

这个人的名字叫葛婴,生年不详,死得倒快。葛婴接到任命,领军一路猛打飞快占领了、苦、柘、谯五座城池,即安徽、河南大片土地。这五仗打得几乎什么阻力都没有,事实证明这位葛五城的确是位打仗的人才,在陈胜吴广手下这样的人并不多,可惜这还不好好珍惜。而葛五城的人生最高点也只是攻克五城。

五城既下,葛婴奉命收兵,与陈吴的军队会师在陈附近,就是河南淮阳。此刻,九百人起家的队伍已经迅速扩充到几万人,可谓兵强马壮声势浩大。

借此声势陈吴大军重新部署,决定攻打陈。

陈这个地方和葛五城打下的那几个不同。陈地,即河南淮阳,位于颍水和鸿沟的汇合处,是南北交通重镇。西周到春秋时曾为陈国的国都,战国末期,楚灭陈后,楚国的顷襄王曾从郢迁都于此,此地是楚国多年的国都。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成三十六郡,每郡囊括县乡若干。陈地设有郡县,这里是陈郡的首府,郡守的所在地。

陈地是秦帝国在东方的重要统治据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名城。攻占陈对陈胜吴广意义重大。现在起义军人数众多急需要这样一个大城池作为战略基地。料想中苦战却打得很轻松,郡守大人早就听到信逃跑了,只留下个不相干的小官。这位小官的名字未出现在史书中,但他的死法却记载明确,他率领部众与起义军在城门外奋战,最终战死。

起义军进城,百姓们都很欢迎。形势一片大好,陈胜吴广顶着接连大胜的风头召开会议。出席的有当地的秦官吏和名流乡绅,会议主题很简单:要不要称王。

其实造反称王是必然的,陈吴起义之初就打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旗号,现在把这个提出来说,所有人都不惊讶,并且连声赞同。众多赞同声中,只有两个人跳出来说:现在坚决不能称王!

这二位,一名张耳一名陈馀。此二人都大有来头,在一堆农民阶级中可以说得上是异类。

和陈胜吴广一样,此二人也是同乡,魏国大梁人。非但如此,两人的人生经历也极其相似。都是因才德被当地富商看中,招为女婿且凭借女方的家财越发声名显赫。这用今天的话说叫倒插门女婿。当然这二位都绝不是小白脸,本人也很有两把刷子,才学渊博贤名远播。各方面都如此雷同的二位,自然交情不错。张耳比陈馀年长得多,陈馀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张耳,两个人有着过命的交情。

秦灭六国后,两人的境遇陡转急下。原因无他,都是贤名惹的祸。要知道那年代一个贤人的价码是非常高的。当局者对这种稀有动物的态度向来很简单: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杀。

很显然张耳陈馀都不肯为秦帝国所用,于是满街张贴满捉拿二人的告示。奖金还相当丰厚,黄金千两。两个人没办法,就隐姓埋名逃到了陈地,充当里正卫(地方小卒)维持生活。从这天开始,两个人相濡以沫结伴居住,以前两人关系虽好,但当时双方都有显赫的家世与贤者的矜持,那时候的交情是神交。现在就真是患难见真情了。

有一回,张耳犯了小错,被长官鞭打。陈馀看不下去就要跳起来反抗,张耳飞快用脚踩住他衣角。事后,张耳就把陈馀带到桑树下,责备他说:“当初和你怎么说的?小不忍则乱大谋,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

就这样在充当里正的艰苦岁月中,张耳陈馀忍辱负重等待时机。上天没有辜负他们的隐忍,机会终于来了——陈胜吴广造反了。

起义军占领陈地后,张耳陈馀飞快来投奔。陈胜听说二人来投,兴奋的鞋子也不穿跳出去大喊:天助我!

陈胜吴广知道自己是粗人,对待张陈二人很是礼遇,有什么大事小事都问二人意见。且言听计从。可在要不要称王这件事情上,陈胜和二人发生了冲突。

“要不要称王”这个问题,确切地说在当时存在两种分歧意见。

赞同称王的有陈地官吏,乡绅富户,当然还有陈胜自己。

反对称王的就是张耳陈馀。

在这个分歧上,吴广保持了沉默,没有说赞成也没说反对。

赞成方的理由说白了一句话:陈将军这么辛苦到处打仗,称王是应该的。

而反对方的理由也很简单,意义上却深刻得多,概括来说也是一句话:陈将军是想要天下,还是想做个“陈王”!

这话是很重的,且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很发人深省。起义军虽势如破竹屡战屡胜,但取得的都是小成就,要想撼动秦帝国的根基从而瓦解这个虽腐朽,却亦然屹立的庞大帝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要忘记,起义军打得可是光复大楚的旗号,现在就忙着称王,很明显会过早暴露出自己的私心。这样还处在观望期的人就会戒备起疑。起疑还好,万一大家也有样学样纷纷称王,这要怎么办?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过早称王也等于是给还醉生梦死的秦帝国提了个醒,要知道对封建王朝而言,皇权只能是独一无二的,有任何人敢挑衅王权都将受到致死追杀。

张耳陈馀比起义的农民阶级强就强在这里。人家见识不同啊。按他二人的意思,除了称王的弊端外,不称王也有说不尽的好处。陈胜如果不称王,就可以继续集合兵力向西,即向秦帝国的都城咸阳进发,一路收复六国失地,在当地扶植六国后裔为王,当然这些都是傀儡。真正能说话的还是他陈胜一人。这招叫“据咸阳以令诸侯”。这正是张陈二人所献“霸图方略”的精髓。

几百年后,有个名叫曹操的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方略的正确性,当然,人家作了改良“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好意思。意识太超前了,兜回来。

这招的妙处有二。一是名正言顺,就是前面说的大义之名。二会给秦帝国造成草木皆兵的压迫感,就是想打也会因目标太多而无从下手。先联合众人之力推倒秦,再一家独大称王称霸,此谓“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

这些话、这些理,张耳陈馀反反复复对陈胜说,说得唾沫星子都干了。无奈人家就是听不进去啊。称王会议由陈胜一人独断,最终决定:称楚王,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

此,对满怀信心报复来投靠明主的张耳陈馀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这二位私下一合计,觉得还是不能放弃。现在决意是有了,但还没实行啊,如果现在能劝动“陈王”改变主意,那么一切都于时未晚。

当晚,张陈二人又私下去找陈胜。只不过这次二人都不再直言不讳,而是采用比较迂回的方式。

陈馀开口说:“大王起兵,现在已经占领魏国楚国(安徽河南)等地,应该继续向西攻打函谷关(这片地区原属赵国),破除秦帝国门户。我年少时曾在赵地游历,对当地十分熟悉。请大王给我军队,我打先锋。”

这个建议,说实在的应该是个激将之法,之前陈胜听不进二人话,那么现在换种方式呢,或许有用吧。陈馀说完就和张耳等陈胜的答复。按这二人最理想的设想,陈胜应该悬崖勒马意识到目前形势,可陈胜实际的答复,却让二人跌破眼镜。

陈胜说:“既然这样,那你们就去打吧。”言下之意是,要打你们去打,我还留在陈地当我的楚王。

张耳陈馀都快怄死了。还不止,陈胜说完又很大方地给了二人几员部将。人员名单有:大将军武臣,副将邵骚,而张陈二人仅被任命为左右都尉。

将有了,总该有兵吧。不错,是有兵,陈胜当即拨给了这支先头部队三千士兵。请注意是三千!

当时整个起义军有多少人马呢?保守估计绝对有十万。十万中拨出三千?很明显,这是彻头彻尾的敷衍。只要不是白痴都能看得出陈胜的本意,张耳陈馀绝对不是白痴,相反,他二人是起义军中为数不多的贤者智者。事情到这份上,得!什么都不用说了。

二人捏捏鼻子,连同大将副将,还有这三千兵马当即告辞。

背地里,张耳、陈馀得出结论:农民就是农民!

第六章 三路大军

三千人马“浩浩荡荡”去出征。凭这点兵就想收复赵国故地,这根本就是开玩笑!没办法上面不给资源,咱就自力更生吧。可怎么自力更生?总不能靠嘴巴说吧?答对了,还真是靠嘴巴说出来的兵。

那年头有种职业特别吃香那就是说客,有种战略也很管用那就是游说。

这三千人也不知道是哪个想出的点子,总之是走一路说一路,只差没敲锣打鼓。

说辞和陈胜吴广,以及后世的陈胜吴广们用过的完全一致“大家一起来反秦啊,秦暴政应该推翻啊,所有人都反秦了,我们也反啊,是男人大丈夫的要抓住机会建功立业,求取富贵啊。”这话在当时已经成为最神奇的召唤术口诀,且非常灵验。

就这样一路游说效果好极了。到达行军目的地时,三千人马摇身一变成了五万人,成倍率增长。大将军武臣也由此变成了“武信君”,这位很不客气地自封为诸侯。真是应了那句“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

五万人打着陈王的大旗,武信君的小旗,飞快发动攻击。一连攻占了十座城池。一路大捷听来好听其实里面有水分。这十座城不是守令自动投降的,就是兵力太弱一攻就破,总的来说没费什么气力,而剩下的几十城池就比较难办。软柿子都捏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各城守军据城坚守,武臣部受到秦地方官兵的强力抵抗。战事陷入僵局。

武臣部制定新战略部署,决定向东北方向进攻,首先攻打范阳城。就在五万军队驻扎城外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僵局。

这个人的名字叫蒯通,范阳本地人。

这位蒯先生很厉害,胆色过人,辩才出众,且很黑色幽默。

蒯先生得到范阳被围的消息,立刻去见当时的范阳守令,一见面就抱拳:“听说你要死了,我提前来吊丧。”

这话太恐怖了,守令听完当即晕菜,问:“先生何出此言?”

蒯先生立刻又说:“可惜的是碰到我就死不了了,我只好顺便恭喜阁下重生。”

不行了,这次守令受不了了:你开老子玩笑啊!正要发作,又听蒯继续说:“守令大人到底是想死,还是想重生?”

得,守令没火成又晕了,战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