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权财 >

第1334节

权财-第1334节

小说: 权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很开门儿,就算没有看过未来的报纸,董学斌也能断定这铜镜肯定是真的,而且年代非常久远,锈和腐蚀都很自然,绝对不是做出来的,至少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还做不出这种锈迹。

    亲眼看到,董学斌心头的石头才算落下去,也是彻底放心了,这绝对是未来报纸上的那个汉代古墓!

    董学斌是太重视这件事了,也都忘了还有人在场,就拿出手机咔嚓咔嚓地给铜镜各个方向和侧面都拍下来照片,最后还捏了一把锈迹,在手头上捻了捻,闻了闻,末了微微点了头,小心将铜镜放回了盒子里,慢慢摘掉手套,心情那自然是极其舒畅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散会吧,保护小组今天就要下去青鸾山,大家抓紧时间布置人手,文化局,文化馆,公安局,都要出人,越快越好!”董学斌又一次强调了。

    武国全赶忙应了一声。

    柳馆长自然也没有二话。

    但看着董书记的笑容,大家还是都莫名其妙地相视看了几眼,大眼瞪小眼了半天也不明白董书记今天是抽了什么疯了,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啊。

    他们看到这个铜镜,第一反应就是县文化馆可能要多几件藏品了。

    可是董学斌跟他们不一样,他看到铜镜的第一反应是……自己这个副厅级别已经板上钉钉了!

第1967章【准备挖掘!】

    下午两点多。

    常委会散会了。

    众人揣着狐疑纷纷出了临时会议室,不理解归不理解,但董书记命令都下了,下面肯定得执行啊,于是安排文物保护小组名单的去安排了,一系列的设备和手续也得准备,最忙的还是文化馆那边了,柳馆长虽然之前常委会上被问起时说是文化馆已经投入全部人手加紧做文物鉴定,实际上根本就是没影儿的事儿,文化馆那里也没有特别重视的,说白了,从青北村村书记那边拿了古董后,就是馆里的工作人员们随便看了几眼,例行过了一遍仪器而已,也就今天看到董书记这么大张旗鼓才让柳馆长重新衡量了这件事的重要性,回去后不但要继续鉴定工作,估摸还得求助市里和省里的文物部门,只凭他们焦邻县文化馆这些简单的鉴定设备是不可能鉴定的太精确的,就算是鉴定出来了结果也是完全没有权威性的,白搭。

    命令被执行下去了。

    董学斌见状,也回了自己办公室。

    虽然会上董学斌已经反复强调了这件事,但他还是不放心,嗯,或者说是已经等不及了吧,关乎焦邻县的提格,关乎自己的级别调整,董学斌自然想越快敲下来越好了,省得到时候再出什么变故夜长梦多,所以坐下自己办公椅上琢磨了片刻,董学斌知道不能只靠文化馆那边,他们墨迹几下,再找市里省里的文物部门墨迹几下,最后确认以后再去现场挖掘,再墨迹,估摸等他们真确定青鸾山有一座汉代古墓的时候,那都得好几个月以后了,最后再等国家派来专业考古队下来,这全都是时间啊,董学斌不想把工夫都浪费在这上面,嗯,虽然董学斌推测的办事效率有点夸张了,可国内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一直都被诟病,不怪董学斌做好最坏的打算,所以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加快下时间,尽快敲定古墓的挖掘事宜。

    怎么才能加快速度?

    自然是找权威人士帮忙了。

    如果真是业界的权威专家确定了青鸾山上的墓葬价值和可能的历史意义,肯定能最快速度的引起考古队的注意,那样的话董学斌和他们焦邻县都省了很多事情,不用那么一级一级地往上报告审查了。

    找谁?

    董学斌恰巧认识一个。

    穆正中——董学斌跟他可打过很多次交道了,从r国盗取国…宝送给穆老师,末了老穆为了还人情也给当时在延台县搞招商工作的董学斌投资了一个项目帮助董学斌拿了不少政绩,虽然俩人年岁差着很多,但关系却有点忘年交的意思,既然要找权威人士,穆正中绝对是最佳人选,人家老穆在业界可是权威中的权威,对文物鉴定方面太有研究了,好像以前还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现在他自己也跟京城有一家私人博物馆,甚至也不止一次被邀请参加过一些大型考古工作,圈子里谁不知道他?如果穆正中能敲定青鸾山的古墓再让他帮着联系一下国家考古队,那事情就顺利多了。

    翻到电话了。

    董学斌呼了口气,就给他打了过去。

    嘟嘟嘟,那边很快通了,“喂,学斌啊?”

    董学斌笑道:“穆老师,是我,您那儿忙着呢么?”

    “还行吧,去了个展览刚从里面出来,怎么着?找我有事儿。”穆正中呵呵笑道:“投资的事可别找我了啊,这我可先跟你说好,我现在穷着呢。”

    那回董学斌因为招商任务把穆正中拉过来投资了不少钱,结果最后汾州市地震了,延台县那边也受到了很大牵连,穆正中之前投资的项目损失不小,这事儿董学斌知道,一直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不过好在老穆一直都没计较,也没在乎,一来他不差这点钱,二来,投资延台县的那个项目本身就是还董学斌人情的,就算都赔干净了也没什么,穆正中电话里就是开句玩笑罢了。

    董学斌乐道:“瞧您这警惕的,不是投资的事儿。”

    穆正中道:“我那次看新闻,你当县委书记了?还搞了一个什么招商文化节?真不是让我投资去啊?”

    董学斌哎呦道:“您消息也太慢了,这都是老黄历了,一个多月前的事儿,我今儿找您是想您帮着看一件儿东西,您就把心放肚子里,绝对不让您花冤枉钱了,上次地震也是不可预料的事,我也不想啊。”

    “看什么东西?”穆正中问道。

    “就是一个古董,想您掌掌眼。”董学斌道。

    穆正中笑了笑,“得了吧,你还让我掌眼?你小子看古玩儿的眼光比我差不了多少吧,真的假的你还看不出来?”

    董学斌道:“您这是捧我,嗯,真假我有数儿,肯定是真的我知道,但年代和历史含义我就看不出来了,这还得请教您这个专业人士啊。”顿了下,他道:“我实话跟您说吧,我们县有个青鸾山,昨天有村民从山上挖出来一面铜镜,我看了,老物件儿,我们县文化馆的人推测可能是汉代的,但具体也没确定,这不,我就想到您了,您这资历,您这学识,肯定看一眼就知道了。”

    “呵呵,你小子别架我。”穆正中道:“那行吧,有照片吗?”

    董学斌顿时道:“有,刚照下来了,我怎么发给您?”

    穆正中想了想,“我给你个邮箱,你发过来就行了。”

    董学斌一嗯,“成,那就麻烦您了,对了,这事儿有点急,因为牵扯到文物保护和古墓挖掘的事儿,所以……”

    “好,你发过来我就帮你看看,争取尽快,一个小时之内肯定给你结果。”穆正中摇头笑道:“不过古墓什么的,你想的是不是有点多啊?山上挖出古董,这个很常见,每天都会有,一般跟古墓扯不上关系,除非真撞了大运了,下面才可能有个古墓,再撞个大运,那个古墓可能没有被人盗过,再撞第三个大运,那古墓才可能是个稍微有点价值且没有被盗过的墓葬,你说多大几率吧。”董学斌是官儿,穆正中自然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一个县里如果能发现个还算马马虎虎的古墓,对县里肯定是有好处的。

    董学斌道:“没事儿,有没有古墓都没关系,您给瞅瞅就行了。”

    “成,交给我吧。”穆正中告诉了他邮箱地址后就挂了电话。

    董学斌打开电脑连上自己手机,立即将刚拍下的铜镜的全方位图片都一张张发给了穆正中。

    然后就是等了。

    董学斌微微打了两个响指。

    不多时,苏岩敲门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份名单递给董学斌,“书记,文物保护小组的成员名单都列出来了,您过目。”

    “这么快?”董学斌满意地点点头,可拿过来一看却是又蹙起眉头,把单子拍在桌子上敲了敲,“就这么点儿人?”

    苏岩呃了一声,“下面递上来的,我也……”

    董学斌道:“文化局四个人,文化馆三个人,公安局才出一个警员?这么小的一个组能保护什么啊?我说了多少遍要重视要重视的,就给我上来这么份名单?”董学斌不太高兴,“老常在大院么?”

    “常局长在呢,刚还看到了。”苏岩道。

    董学斌一指,“你把老常给我叫来,搞什么。”

    苏岩赶忙出去叫人了,很快就找到了公安局局长常林,因为都是董系的人,苏岩也就悄悄多说了几句,“常局长,董书记找您,好像有点生气,因为保护小组工作人员名单的事情。”

    常林眨眨眼,也有点虚,跟着苏岩一起去了县委书记办公室。

    董学斌跟常林私交很不错,经过一起聊天吃饭,可私交是私交工作是工作,董学斌是分得开的,一见常林进了屋,董学斌便把名单往前面一推,“老常,你们公安部门是要集体过节去啊?都这么忙啊?我常委会上强调了那么半天,你就给我派了一个警员进文物保护小组?那我问问你,遇见盗墓贼怎么办?一个警员能掌控局面吗?能处理事情吗?难道要让人家文化部门搞挖掘研究的老同志撩着袖子跟犯罪份子搏斗?”

    常林汗道:“不是那个意思董书记,我开始是想有个警员在就行了,主要是起到威慑作用,嗯,现在一琢磨倒是我没考虑周到,我马上打电话安排人手,加到……三个警员?您看是?”

    董学斌还是不满意,“最少五个。”

    五个?

    这么多?

    常林他们的警力也不富裕啊,而且青鸾山上根本还没确定什么呢啊,怎么就要出动这么多警力去保护?

    “行,我安排。”常林苦笑,只能应了。

    董学斌又对旁边的苏岩道:“你通知文化局,他们这点人也不够,给我把能派出来的人手都派出来,轮班倒,在青鸾山上搭帐篷定个临时工作指挥部,以这个为中心开展保守挖掘,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古董。”

第1968章【不一般的墓!】

    十分钟……

    半小时……

    三点钟的时候。

    苏岩又一次回来了,拿来了一份新准备出来的文物保护小组成员的单子,给董书记过目。

    “您看这份行吗?”苏岩问道。

    “一共二十三人?”董学斌看了看。

    苏岩观察着董书记的脸色,“是的,文化部门十三人,公安部门六人,其余相关工作人员四人。”

    董学斌一点头,“好,定了吧。”

    苏岩征求意见道:“那是现在让他们出发还是?”

    “让大家现在就出发,拿上设备和装备,第一时间控制现场和保护现场,禁止任何无关人员出入。”董学斌道。

    苏岩领命,“明白。”

    董学斌最后吩咐道:“还有,凡是这个工作小组的人员,今后几个月内的重点工作就是在青鸾山上,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随便调动人员。”在别人看来,这个小组就是个摆设,走走形式而已,可董学斌却从没有这么想过,他对这个工作是极其重视的,所以万一公安那边有什么任务之类的想抽调文物保护工作小组的警员,董学斌肯定是不会答应,这个他先得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其实在常委会上这个招呼董学斌已经潜在意思地打过了,不然他不会亲自挂帅小组组长。

    ……

    命令又是一个个下达了。

    工作小组名单上的人都怨声载道极了。

    “真要去青鸾山啊?那边可远着呢。”

    “听说可能还要住在山上呢,那我家里怎么办啊?”

    “唉,本来名单没我的,怎么突然又加人了?还把我加进去了?”

    “据说这次要去二十多个人?用得着那么多人吗?不就是发现了一个古董吗?领导们到底怎么想的啊。”

    “行了,别说了,领导肯定有领导的道理。”

    “是啊,好像这次命令是董书记下的,你们再抱怨,小心让董书记知道啊,咱书记什么脾气谁不知道啊。”

    “得,那我跟家里打个招呼吧。”

    在工作小组出发前的一系列准备中,消息也传开了。

    很多县干部和公务员听说了这事儿,也都觉得莫名其妙,董书记凭什么就那么确定青鸾山上有古墓啊?而且看样子还认为是个有价值的古墓?这古董还没鉴定呢,有什么依据吗?

    ……

    下午。

    三点多。

    张东方也来了董学斌的办公室,有些不赞同地说起了这件事,“名单怎么又加了三倍的人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