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葬明 >

第665节

葬明-第665节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动静也太大了!我想想看!难道你们就不能想点更好的法子,把这件事干的漂亮点吗?

这几个建奴的人,必须要死,而且他们的死还要让吴襄没有办法洗脱,唯有如此才能逼得吴襄走投无路,最终只能跟我们合作!”

冯卫汉显然对于这些手下的计划不太满意,脸上流露出了不满的神色。

屋中的这些他的手下们立即都面露难色,低下头请罪,相互之间对视了一下,最终一个身穿大明军服的人咬了咬牙,站出来道:“卑职倒是还有一个办法,不过……”

听罢了这个人的话之后,冯卫汉和屋中的其他人都不由得有点为难,因为这个人提出的办法实在是风险太大,而且他的下场可能会非常惨。

冯卫汉站起身走到这个部下的面前,挺直了身体,凝视着他的双眼加重口气对他问道:“赵通,你可知道一旦你要是这么做的话,你的下场可能会非常惨,难道你还愿意这么做吗?”

这个被称作赵通的人深吸一口气,挺胸答道:“卑职知道!大人不是也说过吗?主上曾经无数次提及建奴的凶残,一旦让鞑子入关的话,那么咱们汉人从今往后便永无宁日!

也许卑职会死,但是卑职在这世上也只剩下卑职这孤身一人了!俺所有的亲人全都死在了建奴手中!今日如果能拉着这些个建奴们下阴曹地府的话,那么卑职也够本了!否则的话卑职哪怕到了阴间去见到了俺那些亲人,也没法跟他们交代!

大人!卑职这条命不值钱,只要能逼得吴襄不投靠建奴,卑职就算是死了也值了!请大人成全!”

冯卫汉看着这个赵通,此人并非是他从刑天军旧部之中带来的手下,这个赵通本来就是关宁军之内的一个军汉,他的家本来在辽东关外这百年间世代在关外耕作,可是头些年,建奴攻占了他们家一带,一夜之间突尽了他家所在的村子,不管男女老幼全部被建奴所杀。

这个赵通当时正好除外放牧,等得知村子被屠的消息,赶回村子之后,全家人乃至全村人早已成了建奴的刀下之鬼,可怜他的老婆,已经是身怀六甲,即将生产,可是建奴还是没有放过她,反倒是变态的糟蹋她之后,又活着刨开了她的肚子,取出了她腹中已经成型的胎儿,挑在了一根尖木桩上。

赵通从此便跟建奴结下了血海深仇,毅然投入关宁军之中当了兵,这些年来赵通只要是碰上建奴,厮杀的非常勇猛,立下了军功,被上峰提拔成了一个把总,可是因为他不太服从军命,而且痛恨军将们的腐败和畏战,成了把总之后,便再无升迁,后来干脆被放在了山海关看守关门,这两年根本就没有机会再跟建奴交手。

当得知大明和建奴议和,将辽东和锦州都割让给了建奴的消息之后,赵通差点暴走,几乎疯掉了,他对大明朝廷也失望到了极点,而且他事先早已听说了不少有关肖天健在崇祯十一年间率兵在京辅和建奴死战的事情,本来打算干脆弃了这个身份,当逃兵去找肖天健投刑天军,就在他还没有逃走之前,有冯卫汉的手下便在山海关联络到了他,一番劝说之下,赵通便暗中投入到了冯卫汉的手下,这次建奴派使臣入关见吴襄的事情,最早就是他通知的冯卫汉,并且利用他的身份,联络了不少人,一直在监视这些建奴使臣的一举一动,现如今赵通已经是山海关之中,冯卫汉的重要手下之一了,所以赵通的忠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且赵通知道吴襄现在左右摇摆,很有可能随时都会献关投降建奴,所以赵通对吴襄也是恨之入骨,恨不得手刃了吴襄拉倒,为此他这些天多次提出,干脆便暗杀了吴襄,然后在关内制造兵变,控制住山海关的守军,迎接大中军的到来!

可是冯卫汉从大局着想,没有准他暗杀吴襄,现如今当冯卫汉提出来要暗杀这几个建奴使臣,迫使吴襄不能投降建奴,赵通自然是会为此拼尽全力来完成这个任务的。

冯卫汉又和赵通对视了一阵,看到赵通眼神之中那种决绝的神色,微微叹了口气,伸手重重的在赵通肩膀上拍了拍,咬了咬牙道:“如果你这么做的话,那么想必吴襄再也无投靠建奴的可能了!如果事成之后,本官定会想办法维护你的周全!如果你死了的话,那么本官也定要上奏圣上,为你表功,定将你的灵牌请入忠烈祠之中,供世人万事供奉!”

赵通扑通一声单膝跪下,对冯卫汉说道:“卑职多谢大人成全!……”

第六卷 终战 第二十三章 逼上梁山2

吴襄对于建奴的劝降可以说是左右为难,还是无法最终拿定主意,但是他也知道,留着这些建奴的使臣在城中不是办法,不管怎么样,他还是要先将这些人送出关外,否则的话,一旦有什么差池,他便可能断掉这条路了!

于是考虑再三之后,他着令手下亲信,还是先将这些建奴使臣送出关去,并且让他们告知多尔衮,此事容他再考虑两天时间,定会给多尔衮一个答复。

于是这个亲信立即出府去暗中安排这些建奴使臣出关之事,并且亲自带了十几个吴府的家丁护送他们出关。

天刚亮不久,一行人便护送着这几个建奴使臣朝着山海关北门行去,十几个家丁将这几个建奴使臣围在其中,骑马来到了关门之处,那个吴襄的亲信手下手持吴襄的令箭,来到关门处,对守关的兵卒叫道:“我等奉吴军门的将领,送这几个人出关,尔等还不速速打开关门?”

这个时候赵通缓步从关门旁边走了过来,满脸堆笑,一脸献媚的神色,对这个吴襄的亲信手下抱拳道:“不知兄台前来,有失远迎,还望兄台恕罪!今日小的在此值守,时下建奴大军就在关外,小的不得不小心一点,还望兄台能让小的验看一下令箭,请兄台恕罪!”

这个吴襄的手下对赵通并不熟悉,隐约之间似乎见过他一两面,而且看他官阶很低,很不待见他,冷哼一声将手中令箭晃了一下道:“放肆,我乃军门帐下之人,这令箭还岂能有假?看清楚了吗?休要废话,速速开门!”

赵通假模假样的看了一眼,又露出了一幅诚惶诚恐的表情,连忙告罪,挥手让手下人去开关门,一边连连赔礼请这个吴襄的手下到一旁稍作,并且将他带着的那些护送建奴使臣的家丁们和这几个建奴使臣分开。

眼看到了这里,只要关门一开,这几个建奴使臣便可以离开这里了,这个吴襄的手下也放松了警惕,而且看到这个赵通还算是识趣,于是他也没有加什么在意,和这个建奴的使臣抱了抱拳道:“在下只能送诸位到这里了,诸位出关之后一路好走!不送了!”

这几个建奴使臣本来入关之后便一直都很紧张,而且这次回去,他们还有点懊恼,这个吴襄最终还是没有拿定主意,回去之后他们也不太好向多尔衮交代,但是吴襄投降不投降,他们也无法做主,该说的该送的,他们都做过了,至于吴襄最终如何选择,他们就没有办法了,但是眼下留在这里,总不是个安全的事情,一旦吴襄铁了心不投靠他们建奴一方的话,一旦翻脸,他们的人头便是被拿去祭旗的最好的祭品,现如今还是先出关回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当行至关门的时候,他们这会儿也总算是可以放心下来了,只要关门一开,他们便可以出了这里,外面便是他们的地盘,他们便再也不用担心了,于是连着这几个建奴看到守关门的这些明军一脸的献媚,也都放松了下来。

内关门缓缓的吱吱呀呀的被兵卒们打开,这些建奴使臣于是也拱手告辞,一个个策马朝着关门行去,不多会儿便走到了关门之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突然之间从关门内黑暗之处,只听得响起了一阵嗖嗖嗖的弩弦的响声。

几支劲弩眨眼间便划破了黑暗,不等这几个建奴反应过来,便狠狠的钉入到了他们的身体之中,几个建奴立即都大惊失色的惨叫大骂了起来,而为首的那个使臣,本身就不是能提刀上阵之人,身上也没有甲胄,更是重点关照的对象,当即便身中数箭,一头栽倒在了马下,一支劲矢更是直接钉在了他的咽喉之处,眼看是活不成了。

倒是他手下带着的几个侍从,皆为彪悍之人,每个人在外衣内,都罩上了一件皮甲,虽然也中了弩箭,可是却并未都坠落马下,这个时候城门之中响起了一声厉吼:“尔等还想跑吗?我们军门大人岂会投降你们建奴?还是下马受死吧!”

吼声响罢,便有几个官兵杀出了黑影之中,扑向了这几个建奴使臣侍从,几个建奴使臣的侍从无不大惊而且大怒,立即纷纷拔出短刀开始自卫,和城门洞之中的这几个袭杀他们的明军官兵厮杀了起来,一个为首之人用建奴的话大喝着令手下几个人拼死抵抗,而他眼看城门开了一条缝,能容他一人一马冲过,于是用短刀在马屁股上一戳,战马吃痛立即稀溜溜一声悲嘶,瞬间狂奔着冲向了关门,转眼间便从关门缝隙之中冲了出去。

但是剩下的几个侍从则没了机会,关门马上吱吱呀呀的开始被关上,他们便被堵在了关门之中,虽然他们也拼力反抗,何奈他们手中没有趁手的家伙,在一群明军官兵的围攻之下,又是长枪戳,又是刀劈,不多时便尽数被屠杀在了关门的门洞之中。

那个负责护送这些建奴使臣的吴襄的亲信,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突生大变,一时间惊得是目瞪口呆,对这些袭杀建奴使臣的官兵大叫道:“不要……”

赵通这个时候也突然间拔出腰刀大叫到:“我等乃大明子民,岂能投降建奴!今日之事乃是赵某所为,杀光这些建奴使臣!杀呀!”

不等这十几个吴襄府中的家丁去救,这些建奴便很快被屠杀在了城门洞之中,不过不能不承认建奴的凶悍,虽然事出突然,而且他们还先中了劲矢,加上他们手头都是短刀,没有趁手的武器,可是在面对着这些明军官兵的突袭的时候,他们死前还是杀掉了几个官兵,整个城门洞之中是一片狼藉,不过还是让其中一人最终走脱逃出了关门,这个逃出关的建奴,身上插着一支弩箭,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飞也般的逃向了关外建奴的大营。

等这些吴府的家丁们抢入城门之后,一切都已经晚了,这些家丁们各个气急败坏,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而赵通看到已经得手,于是也丢了腰刀,对那些吴府家丁冷笑道:“好了!现如今你等可以将我带去见吴军门了,这里的事情都是我赵某一手安排,他们皆是遵从我的命令所为,跟他们这些兵卒无关!”

其实他的话等于没说,凡是参与今日的事情的人,都是和赵通一样,和建奴之间有着血海深仇之人,这些人都听赵通的,只知道今日赵通要杀鞑子,逼迫吴襄不能投降建奴,所以他们便不管不顾的参与到了这件事之中,其中绝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赵通现如今已经是大中军的人了。

眼看事已至此,那个吴襄的亲信气急败坏也没有办法,大错已经铸成,死了的建奴使臣也救不活了,他手头上人不多,而且看这些赵通的手下一个个都杀红了眼,他还真就不敢动手去抓所有人,而赵通好歹也算是明智,没有为难他们这些吴府家丁,愿意跟着他们去见吴襄,于是他们便只得将赵通绑了,带回吴府去。

那些赵通的弟兄们,看到赵通要被绑走,一个个红着眼睛,想要救下赵通,赵通笑道:“多谢诸位了,今日之事乃是我赵某的命令,于你等无干,更何况我们皆为汉人,犯不着在这里窝里斗,留下这条命,等建奴攻城的时候,多杀几个建奴,赵某即便是被吴军门杀了,也可以含笑九泉之下了!”

众人看赵通如此淡然,于是也只得听命,纷纷跪下送目送赵通被吴襄的家丁带走,一个个都连称赵通乃是个好汉。

吴襄当得知建奴被麾下守门的官兵袭杀在了城门内的时候,惊得险些跌坐地上,当时便慌了手脚,于是赶紧问回来报信的家丁详情,当得知有一个建奴使臣还逃出了关外的时候,更是气得他七窍生烟,这事儿算是什么事?既然这帮作乱的官兵要杀,为啥不将这些建奴使臣全部都杀了,还要放跑一个?那个逃走的建奴,恐怕会很快报知奴酋此时,他便没有一点拖延的时间了。

现如今这些乱兵,等于是将他逼上了绝路,建奴一方当得知他们的使臣在关内被杀,肯定不会再相信他会投降了,恐怕马上便会发动攻城,他除非现在就开城献降,否则的话就唯有率部在此和建奴死战到底了。

可是现如今他也明白,如果他想要马上投降的话,手下的兵将之中,还有许多人是不会跟着他投降建奴的,到时候他能不能命令全军投降,都是个问题,一个不小心他就可能连命都保不住,这些在城门处袭杀建奴使臣的官兵便充分的说明了问题,许多兵将是痛恨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