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葬明 >

第340节

葬明-第340节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肖天健现在已经明白,大明朝的灭亡不单单只是天灾运气不好的原因,而是整个社会架构已经出现了问题,即便是没有建奴的兴起,这大明王朝也绝难继续维持多久。

听罢了付德明的话之后,肖天健揉着额头对付德明说道:“付先生所说有理,虽说眼下旱情已成定局,但是我们也不能坐等老天给咱们下雨,必须要尽快组织咱们辖地内的百姓展开自救,否则的话以我们的粮食储备,即便是将所有兵将都撒出去抢,估摸着也很难解决我们辖地内这数十万百姓的吃饭问题。

疏浚渠道的事情我看不要迟疑,付先生立即安排下去,令各地保长组织人手干起来,务求尽快使得重要的田地得到有效的灌溉。

至于打井之事,也不要耽搁,我们可以给各地百姓提供工具,供他们打井使用,同时调集工匠赶造各种水车,送至田间地头以供老百姓们灌溉之用!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先解决我们辖地内大旱的问题!这种事你们这些人就要多想办法才是!”

付德明躬身领命,但是接着说道:“可是现在还有一个麻烦的事情,虽然将军已经率军将官军击退,但是也仅仅是将官军的主力逐离了我们辖地之内,几战下来之后,许多官军被我军打散,流窜到了附近的山中,近期在我们辖地之内已经犯下了诸多惨绝人寰的大恶,假如这些溃兵不清的话,那么即便是我们想要召集人手大规模的进行疏浚渠道之事,恐怕也很难开展起来!

所以假如想要顺利的实施渠道疏浚之事的话,这些溃兵的问题就要尽快的解决才行!

再者,疏浚渠道各处都需要大量的人手,除了阳城县当地百姓手中尚有余粮之外,沁水、垣曲、泽州等地的新获地盘之中的老百姓手中几乎没有余粮,如果组织他们疏浚渠道的话,就需要大量的粮食,这一点恐怕是将军也要考虑到的!”

肖天健听罢之后,又是一个头两个大,对于此战打散的官军溃兵的事情,他当然心中有数,但是一提到粮食的事情,他便有点头大,虽说去年夏收和秋收刑天军积累下了不少的粮食,但是这些粮食在经过这几个月的消耗之后,也仅够刑天军吃到夏收之后,如果都拿出来现在投入到疏浚渠道解决旱灾问题之中的话,那么铁定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他刑天军的战兵是要打饥荒的。

肖天健从来不觉得一支军队能饿着肚子还能战力旺盛,吃饱饭在这个时代的军队之中,是当兵的最低级的需求,特别是作为他们这样的一切要靠着自己动手的义军来说,让官兵吃饱肚子才能驱使他们上阵,否则的话一切便都是空谈,他之所以这两年间,能率领麾下兵将连战连胜,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让手下的官兵们各个都吃饱饭,能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挣扎着活下去。

如果眼下粮食都投入到赈济灾民的事情中去的话,那么刑天军的兵将铁定就没法吃饱饭了,如此一来,刑天军的战斗力铁定会被大幅度削弱下去,一旦朝廷那边再缓过神的话,再给他来一次如此规模的进剿,那么他就不敢保证自己还能如此幸运的再一次将官军给顺利击退了。

肖天健干咳了一声之后,点点头道:“山中溃散的逃兵之事,你们不用担心,这几天我已经安排各营分赴各地,开始和当地乡兵一起对这些溃兵进行清剿了,十天之内,溃兵的问题便基本上可以解决,组织民众疏浚渠道之事,不会因为溃兵受到太大的影响。

何况各地保长现在都在组织乡兵队,疏浚渠道的时候,也是以青壮劳力为主,让他们带上兵器行事,即便是遇上少量的溃兵,他们也足有自保之力!

至于疏浚渠道的粮食的问题,付先生也知道,我们眼下存粮有限,还不足以支撑如此多民众的吃饭问题,即便是效仿去年年初那样的以工代赈,恐怕也解决不了这么多人吃饭的问题!

但是我可以将这一次从官军手中缴获的那一部分粮食划拨出来,归你们使用,而缺口部分,要等我再考虑考虑!”

得到了肖天健这样的答复之后,付德明便已经很满意了,连忙对肖天健起身道谢,但是肖天健苦笑着摇头道:“付先生何来谢我之说呢?我之所以这么做,也不是为了我们自己吗?”

付德明摇头道:“非也!付某之所以要谢将军,绝非是因为将军肯拿出这些粮食,来赈济百姓,而是因为将军是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所想,而绝非仅仅是为了一己私利!老百姓知道了将军对他们如此宅心仁厚,又如何会不跟将军一心!如此下去,将军有朝一日必将大业可成!”

肖天健听罢之后哈哈一笑道:“做大事者,心中岂能不装下百姓苍生呢?否则的话,即便是闹的再大,也不过是无根之萍、空中楼阁罢了!

好了且不说这个了!对于今年春耕,我还有件事要给诸位说说,今年春耕不忙着种高粱、小麦,既然大旱一程定局,那么今年我们不妨就换点东西种好了!今天有件大好的事情要给各位说道一下,只怕诸位听罢之后会大吃一惊的!

这样吧,这次这件事不用我说,还是让陈老丈亲自告诉你们吧!陈老丈,这件事就由你来说说吧!”

说话间肖天健便将手指向了大厅中的一角,这个时候跟着付德明来见肖天健的这帮民务官才注意到这里还有一个不起眼的老汉存在。

第四卷 剑指中原 第二章 亩产千斤

被点到的陈老汉显得很是紧张局促,一边对厅中所有人连连躬身作揖,一边陪着笑脸战战兢兢的走到了厅中。

肖天健笑道:“这位陈老丈乃是我去年请来的帮手,是个种田的老行家了!陈老丈不必拘谨,这里的人都是我们自己人,你尽管把你去年种的那些东西的事情给诸位说说好了!”

陈老汉连连答应着,对付德明等人说道:“诸位大人,小老儿这辈子除了会种点田之外,什么也不会做,承蒙将军看得起,才让小老儿在这里找了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要不然呀小老儿现在不知道早就埋在什么地方烂的只剩下把骨头了!”

付德明等人听罢之后都会意的笑了起来,静观这个老汉会告诉他们一个什么让他们大吃一惊的事情。

陈老汉满脸堆笑的对诸人接着说道:“小老儿说出来恐怕诸位都不会相信,将军大人为咱们当地百姓找了一种好东西,种下去之后,一亩地起码可以打出几千斤粮食,只要种好这一季下来,咱们以后就不愁吃的了!”

听罢了陈老汉的话之后,在座之人无不大吃了一惊,要说他们这些人也都是读书人出身,虽然不见得熟悉农事,但是起码也都是了解一些粮食产量的,这天底下他们吃过的东西,产量最高的也就是南方的水稻了,一般情况下的各种作物亩产能有二百斤的就算是非常好的收成了!可是这个陈老汉居然说有一种东西能亩产几千斤,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吓死人呀!

“胡说!你这老汉怎么能信口开河呢?什么东西种下去能亩产数千斤之多呢?我等虽然不敢说熟知农事,起码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休要在此胡言乱语!”一个付德明的手下听罢之后当即便怒了起来,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于是便站起来对陈老汉呵斥了起来。

肖天健一皱眉,瞪了这个出来呵斥陈老汉的人一眼,付德明看到肖天健脸色不善,于是立即轻咳了一声,喝道:“放肆!还不给我退下!”

那个脾气急躁的家伙被付德明一声呵斥,意识到说错话了,于是赶紧给肖天健赔罪,灰溜溜的退到了一旁。

付德明从去年开始,一直便忙着阳城一带民务的事情,对于刑天军自留的那些军垦田倒是没有留意太多,但是也多少了解一些军垦田的事情。

于是他便和颜悦色的对陈老汉问道:“难不成陈老丈说的就是去年我们军垦田之中种的那些甘薯和玉米不成?”

陈老汉刚才被那个急躁之人呵斥了一番,被吓了一跳,现在看到付德明出面问他,于是赶紧躬身连连点头道:“正是正是!就是将军所说的甘薯!小老儿真的没敢胡言乱语,去年小老儿奉将军之命,专门开出了一片地,带着一些人就伺候这两样东西,玉米这东西倒是一般,一亩地产量也就是两三石左右,比起高粱要强出不少,产量还算是差不多吧!

可是不由诸位大人不相信,这种甘薯实在是太厉害了,小老儿去年春天分批育了一批秧子,然后又分批种到了地里之后,总共种了七亩地,去年秋天,在一块地头上,足足刨出来了两千多斤甘薯!

别说是诸位大人不相信了,当初就连小老儿都不敢相信!几乎以为自己弄错了,让人连连过了好几次秤,才算是相信了这是真的!小老儿是老实人,绝不敢蒙骗诸位大人和将军的!如果有半点虚假的话,将军可以砍了小老儿的脑袋!”

在座的诸人听罢了陈老汉的话之后,无不感到大吃一惊,原来肖天健还真就没有骗他们,这世上还真有东西种下去能一亩地打上千斤的粮食呢!

于是听罢了陈老汉的话之后,厅中的诸人立即便都露出了狂喜的神色,纷纷开始交头接耳的说了起来,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话,只要将这种甘薯大面积推广种植下去,一亩地产出的粮食,便能养活几个人了,现在他们占据的地盘已经有三四个县的面积了,如果都种上了这种东西的话,那么以后还怕没饭吃吗?

所以听罢了这个消息之后,所有人都觉得猛然轻松了许多,纷纷开怀大笑了起来。

肖天健抬起手止住了付德明等人的狂喜,呵呵笑道:“大家也不要高兴的太早了,虽说这种甘薯产量很高,但是也是在陈老丈的细心照料之下,才会产量如此之高,如果不是他这样精耕细作悉心照料的话,想要亩产达到两千斤以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我估摸着,只要水肥跟的上,一般情况下甘薯这种东西亩产个千八百斤还是没有问题的,更可贵之处就是这东西种下之后,还比较耐旱,不会用太多的水来灌溉,更可贵的是这东西浑身上下都没有扔的东西,不管是茎还是叶子,任何牲畜都能吃,正是我们眼下最好的救灾粮呀!

但是有一个还有一个问题,这种甘薯目前我们的种根还不算太多,去年下来也不过只收了不到一万斤种根,想要一下便种的到处都是,根本不可能,但是只要今年种好了,明年之后我们辖地内便可以铺开种植,到时候我们便真不缺粮食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那种叫玉米的东西,这东西同样也比较耐旱,不挑土壤,产量虽然目前算不上高,但是起码也比高粱和粟米的产量要高出不少,眼下我们已经储存了千多斤种子,今年也一并种下去,倒也不失为一种好东西!”

众人听罢之后连连点头,但是有些人从来没听说过也没有见过甘薯和玉米这种东西,于是便对肖天健询问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样子,能不能让他们见识一下。

于是肖天健吩咐人下去准备一下,作为他对付德明以及他手下这班人的款待,特意为他们蒸了几盘甘薯送到了大厅之中,让他们各自品尝一下。

众人争先恐后的拿起了被蒸的热腾腾的甘薯,掰开放在了口中,嚼了一阵之后,有人立即惊呼道:“好吃!这东西居然吃起来有甜味!确实好吃呀!”

其他人也有人不太习惯这个味道的,不过好在这种甘薯没有怪味,倒是也都能基本上接受,像这样的年头,能吃饱饭已经是最大的享受了,至于口味上,人们到还真就没有太大的追求。

于是在品尝过这种甘薯的味道之后,推广种植甘薯和玉米的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付德明又和肖天健商议了一番有关兴修水利方面的事情之后,便带着这班手下离开了莲花寨,各自奔赴刑天军的辖地各处忙活了起来。

第四卷 剑指中原 第三章 困境

山西春季的大旱其实比起肖天健他们预料的还要厉害一些,这也暂时打乱了刑天军继续扩张的步伐,使得整个刑天军的扩张行动都不得不暂缓了下来。

本着占领一地,经营一地,巩固一地的考虑,肖天健决定稳扎稳打,先将他眼下的根据地的基础彻底夯实之后,再谋求更大的势力空间。

而且以他对历史的了解,让他对眼下的情况有一种无奈的感觉,虽说目前他在阳城已经算是站稳了脚跟,但是以他的实力,还有目前各路义军的实力,想要撼动眼下大明这颗近乎腐朽的苍天大树,眼下还是不太成熟。

而且大明眼下也并不乏有本事之人,远的不说,光眼前就西有洪承畴坐镇山陕三边,现在又加上了一个孙传庭坐镇陕西,东南有卢象升坐镇五省,还有数十万官军集结于中原腹地,大明气血还远没有耗尽,而且通过太原方面替他搜集来的近一年来各路义军在各地转战的战报,肖天健也从中看出来,时下各路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