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李仲轩-逝去的武林 >

第3节

李仲轩-逝去的武林-第3节

小说: 李仲轩-逝去的武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正式出版书名为《象形拳法真诠》。
  13、战国时代鬼谷子于云蒙山中观察通臂猿动作所创,以衣服练功,讲究手掌黏着衣服发劲,练时黏自己衣服发劲出响,用时黏敌人衣服 发劲。在演练中啪啪见响,每一声响,都与技击有关。所以通背拳不许光膀子练,必须穿衣,通背拳不出响,犹如行船没有浆。
  14、傅昌荣(1885——1956年),又名傅剑秋,河北宁河人。1908年前后,投身形意拳大师李存义、八卦掌名家刘凤春门下,艺成后出任 张作霖私人护卫队长。1927年走访武当山,与徐本善道长互换拳术。

一、丈夫立身当如此(1)

  唐师维禄喜欢穿白马褂,那天他拿了碗酱面,一边吃一边给我们讲拳。我们几个徒弟都很调皮,一拥而上撞他,想用他手里的酱面弄脏他 的白马褂。他不用手也不用脚,走了一圈,把我们都撂倒了。
  他说这是形意拳的肩打、胯打、臀打(注1)。这种打法就是一蹭,而不是像出拳似的打出去,摆胯、凸肩、甩屁股是很难看的,这种近 身打法是要蜻蜓点水一般,一闪一闪的。
  一天,唐师被辆大马车拦住。马车夫是练拳人,车栏上有一个铁环,马车夫用胳膊在铁环上撞了一下,铁环就歪了。他问:“唐师傅,您 能再把铁环撞回去吗?”
  唐师说:“你的胳膊比铁环硬,我就不撞铁环撞你的胳膊吧!”一撞,车夫连连叫疼,瞅着唐师的胳膊发呆。唐维禄说:“你胳膊撞过来 时,我的胳膊拧了一下,说是咱俩撞胳膊,其实是我打你的胳膊。”
  后来唐师又跟弟子们讲,这一拧不但要在胳膊上还要在全身,拧来拧去,就会发力了。形意拳发力不是直的。
  唐师传我拳是按古法,规矩非常大,一定要在四面有墙的院子里,不准被第三双眼看到,而且要在夜里练,除了保密,也为养眼神。我想 只有母亲家(王家)的祠堂合适,就约了唐师住在祠堂,有时唐师别的徒弟也来,祠堂里会很热闹。
  我也是在这儿结下了生死之交——师弟丁志涛。他食量过人,我叫他“饭桶”。我太不像练武的了,而他是太像了,高个怒眼气势憾人, 一天到晚捺不住,有跟人比武的瘾。
  但他是个性情中人,待我很真诚。我就和他拜了把兄弟。我推掉了别人给我说合的一门亲,与丁师弟的妹妹结婚了。他性格偏激,后来发 生变故而死。
  我父亲有名士派头,爱组织一帮文人去游山玩水,在南京、上海一呆就很久,很少在家。他有一次回家,见到祠堂里生人很多,就落下了 脸色,唐师以后就不再来了。
  因为我习武,父子俩矛盾很大,有一阵儿甚至弄得很僵。文人的脾气就是这样,一发作起来非常绝情。我在宁河呆不下去,唐师认为祸从 他起,就将我送到北京跟尚云祥学拳,也算有了落脚处。
  因为与尚师年岁相差过大,尚师开始是不收我的,说:“老师傅,小徒弟,以后给人当祖宗呀!”唐师一个劲儿地说:“读书人的孩子, 不错。”然后把我的情况讲了一遍,尚云祥觉得我有点血性,就收下了我,很快地举行了拜师仪式,让我立下“学成后不收徒”的誓言。
  后来我有机会做官,唐师不准,说:“按照古代的规矩,练武之人要有了官府的身份,就不能再入武林了。”
  有一句“练功不练拳”的话,认为功是站桩(注2),拳是打拳,“练功不练拳”就是只站桩不打拳——这是初学者容易产生的误解。站 桩的要点是“学虫子”,冬天虫子钻进地里死了一般,等到了春季,土里生机一起,虫子就又活了。
  站桩要站出这份生机,如虫子复苏般萌动,身上就有了精力。站桩有无穷益处,是练功。其实打拳也是练功,形意拳要“练精化气,练气 化神,练神还虚”,气不是呼吸的气,比如男人的英姿潇洒、女人的妩媚亮丽,就是气的作用,所谓生机勃勃。至于呼吸的气,叫作“息”, 劈拳就是练息(不说打法,只谈练拳的练法)。
  开始练劈拳,要找个开阔地带,犹如人登上高山,视野一开,会禁不住地长呼一口气。在开阔地带,气息容易放开。
  劈拳的姿势是手的一探一回,犹如人的一呼一吸。一趟四五百米地打下去,气息越来越绵长,越来越深远,精力便充沛了。
  手部动作激发了全身,渐渐感到气息鼓荡,全身毛孔开合。薛颠说过:“练拳的人要学会体呼吸。”呼吸的妙处在打劈拳时可以体会到。
  许多人身体都有隐疾,以劈拳练息可以将其灭于无形。而且人一上了岁数,身体会亏空,就要通过练息将气补足。
  气息充沛,这是习武的基础,所以形意先练劈拳。劈拳中本就含有钻拳的姿势,练好劈拳接着练钻拳较容易,正是“金生水”(注3), 劈拳属金,钻拳属水。而再学一个全新的拳架,如崩拳就较困难。
  劈拳养肺,人的两条胳膊对肺有直接作用。小孩们做的广播体操,如扩胸运动、伸展运动都是通过运动两条胳膊,来达到锻炼呼吸,强健 肺部的效果。
  而人的两条腿属于肾。一个人得了阳萎病,会被叫做“肾水不足”。钻拳以打法来说,是要练肘或指节的,但以练法来说,是要练腿的, 以活腿来养肾。
  所以钻拳的步伐不是直来直去,而是螺旋前进。让两条腿有一个松快的余地,这样肺气足、肾水旺,上下身都修好,方可以向上进修。所 以要钻拳接着劈拳练。
  在练劈拳的阶段,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觉得身上皮肤增厚,像大象皮似的,而且觉得手指粗得像胡萝卜,两个手心像有两个小旋涡,十 根手指自发地紧紧握起,不愿意打开……这都是错觉,因为身上的气充足了,情绪也变得活跃,忙了这个忙那个,小孩一样干什么都兴致盎然 。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发现自己变成这样了,就说明功夫已上路了。
  此时就不必再到开阔地去练拳了。形意拳自古讲究“拳打卧牛之地”,有个能挪步的地方就练上了,到开阔地打拳只是入门的方便之法。
  我们的形意拳是李存义传下的,宗旨是要保家卫国,不是招摇生事。唐师说:“你凶,我悚(害怕,窝囊),你悚,我比你还悚——这才 是我的徒弟。”

一、丈夫立身当如此(2)

  勇气和本领要报效国家,对于私人恩怨,摆出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最好了。练劈拳的时候,不准在人多的地方练,不准占别人的地方。 
遇到有人生事,不准动手比武,要学会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要留着时间习武,不要卷入是非中,虚耗了光阴。
  因为劈拳练息,这个功夫得一年才能成就,先去病再强身。通过练息,身上的气养育起来,大脑时常会有灵感,此时学拳就真是趣味无穷 了。
  水处卑下,往下流,所以练成钻拳后,人的性格会变得沉稳谦和,皮肤质地都会改善,声音非常悦耳,心思也会变得很缜密。以前老辈拳 师不识字,可气质高雅,很有涵养,因为形意拳是内家拳,不但改造人体还改造心志。
  拳法里出功夫的都是基本功,要吃苦。作人最基本的是“诚信,谦和”,要忍耐。“老要颠狂,少要稳”,老年人死盯着规矩,小辈人就 很难做了,所以老人要豁达点、随便点,小辈人可一定要守礼仪,如此才能和睦,传承才能延续。
  人品与拳法是相辅相成的(注4)。唐师改变了我的命运,这么多年过去,只能写点文章来报答这份师恩了。
  注释:
  1、形意拳有七要十四处打法,歌诀如下:
  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站中央,脚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亦难防;
  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势取,束长二字一命亡;
  肘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或在里波一旁走,后手只在肋下藏;
  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拳如炮形龙折身,遭敌好似火烧神;
  胯打中节并相联,阴阳相和得知难,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抢步变势难;
  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目笼,和身辗转不停势,左右名拨任意行;
  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与人较勇无虚备,去意好似卷地风;
  臀打起落不见形,猛虎坐卧出洞中,背尾全凭精灵气,起落二字要分明;
  肚腹打法意要隆,好似弯弓一力精,丹田久练灵根本,内外合一见奇功;
  从上至下,左右十四处打法,俱不离丹田之精。一拳百变,七拳紧相连,如林中射鸟,鸟应弦而落;草中击蛇,蛇死枪响。往哪里提防, 哪里封闭。
  2、维持一个姿势大体不动,静中求动的练功方法。形意拳主要桩法有浑圆桩、三体式、降龙桩、伏虎桩。
  3、形意拳沿袭春秋时代的五行相生相克哲理。五行相生之道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之道为金克木、木 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对应内脏,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五行对应五官,鼻通肺,目通肝,耳通肾,舌通心,人中通脾;五行对应拳 法,劈拳属金,崩拳属木,钻拳属水,炮拳属火,横拳属土。
  形意拳以相生之理,强身祛病;以相克之理,技击应用。
  由相生之理,故横拳能生劈拳,劈拳能生钻拳,钻拳能生崩拳,崩拳能生炮拳,炮拳能生横拳。如万物之于土,故横拳能生各拳。
  由相克之理,故劈拳能克崩拳,崩拳能克横拳,横拳能克钻拳,钻拳能克炮拳,炮拳能克劈拳也。
  4、李存义论拳中人品:
  夫习拳艺者,对己者十之七八,对人者,仅十之二三耳。拳艺之道,深无止境。得其浅者,一人敌,得其深者,何尝不万人敌耶!习拳固 宜虚心,谦谨,非多历年所熟复而无间断,未足以致极境。能致极境者,一由于虚习,一由于恒心,设辄作辄止,安能望其深造耶!
  练形意者勿求速效,勿生厌烦之心,务要有恒,作为自己一生始终修身之功课,不管效验不效验,如此练去,功夫自然而成。
  余练习拳学,终身未尝有意一次用诈胜人,皆以实在功夫也。若以诈胜人,彼未必肯心服也,诈心有何益哉?与人相交总是光明正大,不 能藏心,或是胜人或是败人,心中自然明晓,皆能于道理有益也。
  被人所败亦不能用诈心也。余所以练拳一生,总是以道服人也。以上诸先师常言,亦是余一生经验之事也,以后学者切记,虽然不用诈, 不可不防诈,与人较量总要慎之慎之。

二、乃知兵者是凶器(1)

  唐传形意拳严守古法,保留了传统中的几项杂技,名为杂技,因为是打人冷不防的技巧,比如擒拿。
  在唐传形意拳中,用手去拿人,叫大小缠丝,用胳膊去拿人,叫野马分鬃,用身子去拿人,叫懒驴卧道。用整个身体去拿人,是形意拳的 特点,十拿九稳。
  俗语讲,“好拿不如赖打”,意为擒拿练得再好,也抵不住一顿乱打,但形意拳的擒拿是连拿再磕。我的师弟丁志涛是杀猪的屠夫,一天 唐师维禄带我去找他,他正干活,将猪脊骨在案板上一磕就软了,骨节散开。唐师拍拍我说:“咱们的擒拿就是这个。”
  丁师弟领悟的比我快,一下就明白了。我请唐师解释,唐师说:“拿是死的,磕是活的。没有拿,只有磕。”表示学擒拿的关键是学会后 续手段。并示范了手法,立下规定,因擒拿易造成伤残,严禁我们用。
  我家中一位亲戚逝世,葬礼是大场面,办完后我带几个师兄弟去帮忙收拾。我们一干活,把我家人吓坏了。一桩大丧幡,两三下就拆倒了 ,宁河县都在传这事,唐师听到,握着我们的指头说,学会了擒拿,不要用来干活,否则养成习惯,伸手就是这个,早晚要伤到你们亲人。
  旧时代的拳师收徒弟学孔子。孔子有子贡帮他结交官府,有颜回帮他传学问,有子路帮他管人,门庭有三个这样的人,必然会兴盛。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别人提问,孔子会耐心解释,子路提问,孔子一句话就驯服得他五体投地,这是在训练他一言以服众的能力,去 管理其他徒弟。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同,也是这个徒弟用处的不同。
  子曰:吾门有由也,恶言不入于耳。(注1)
  我徒弟里有子路,别人就不敢说我坏话了。
  我师弟丁志涛是个极力维护唐师尊严的人,有人对唐师不敬,他是可以拼命的。那年宁河来了个戏班,戏班的武生可以从桌子上一个跟头 倒翻下来。他听说宁河有个唐维禄,便说了些贬损唐师的话,自夸了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