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元音老人文集 >

第4节

元音老人文集-第4节

小说: 元音老人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这是上座、下座都很重要的功夫。打七期中不许讲话,也是为了观那个灵知的心,就是绵密做功夫,讲话就容易忘记观照了。动静结合就能克期得定,在七天内取得成就。

    修心中心法多用第二、第四印,打七也用二、四印。二印可以除障,能够代替百字明,百字明不需再念了。

    问:上座当中,手臂酸疼,容易倒下,怎么办?

    答:有几个师兄是这样做的,脖子上挂一个宽带子,或在腿上摆一个软枕头,手放在上面,略休息一下。手印应该是自然结紧,不要松,坐得入定,自然有气把手印紧紧结住,越念咒越紧,不会松开,手印疼过就不疼了。要了生死,出三界,得大自在,一定要如法修行,不断精进。

    第二天

    现在大家把明心见性看得高得不得了,认为很难很难,实际这是个错误观点。临济大师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赤肉团上有一个无位真人,即说我们每个人的心上都有个真人。这真人为什么无位呀,这真人是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的。为什么又说赤肉团上呢,不是矛盾了吗?这是因为我们有无明妄心,因无明之故,就把这个广大无边的佛性缩小了,拘在一定的处所,才有了住处。一个昆虫体内也有佛性,放开它这佛性也会广大无边。临济大师的话就是要我们知道,无明的心上有一个佛性在。临济大师进一步又说:这佛性在什么地方?我们怎样见到它呢?即这听法者是,说法者是。能说法的和能听法的那个东西即是。我们身体不能说不能闻,他如机器人一样,一切零部件都安装好,不通电,还是不能动作。我们这个肉体心肝脾胃肾五脏六腑等都有,那么电是什么?能动、能说、能闻、能走路、能工作的这个功能、这个性能、这个能量就是电,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只要我们在动乱当中回光返照,放下,精进,就一定能成就。临济大师说得这么清楚,是他自己通过修持证到,悟出来的。从前他刚出家时也不知道。开始当小和尚时,首座见他总不去问法,就问他:‘喂!你怎么不到和尚(黄檗祖师)处问法呀?’临济说:‘你叫我问什么呀?’首座说:‘你可以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呀?’于是临济就去问黄檗:‘什么是佛法大意呀?’祖师听后不讲什么就‘啪’地一下打过来,临济便退回来。第二天首座要他再去问,结果还是被一板子打过来。如是者三次问,三次被打。这公案是告诉学人,佛性不在别处,就在当人面门放光,只于一念断处,回光一瞥,猛然省悟即是。不要立相求索,这和明心见性相悖,一有所著,永远不会见性开悟。

    所谓修行,即去掉人的执著习气,回复我们的本来。我们本来是佛,所以成佛应没有困难,只要回头息妄就是如来。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念头起处,看著它,一直看到一个念头不生时,这是什么?这时会如梦猛然惊醒一般,噢!原来就是他!‘噢’这一声,就如禅宗讲的‘□’(音忽)的一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到处都找不到,其实它就在你面前,从未离开,越找越远,不找歇下来看,就是它,过去的祖师都是这样回光返照、了悟见性的。

    今天把这见性的无相的真实相说明了,大家就不会去著相和追求了。所以在修法当中不要求见或顾忌什么东西,随它呈现什么景相,都不要理睬它。我们上次讲过有位师兄在修法时有只大毛手捂在他面孔上的故事,打坐当中有什么现象都不要怕,都是假的,有时是护法神考验考验我们,看我们著不著相。所以有可怖的东西也不要怕,都是假相。佛菩萨现的愤怒身都是可怕的,因为这是怖魔的,恶魔凶,我比你还要凶,所以有句话讲‘菩萨心肠罗刹面’,看见愤怒身相不用怕,他是保护我们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成道时,一无所见,一点东西也没有。

    现在我们先要打开本来见到本性,然后消除习气,习气消除之后就可以发神通了。发神通没什么了不起,是枝末事,悟道是根本事。如一棵大树,根活了,上面枝叶一定会发青,以致枝叶茂盛;如果树根没活,上面即使有些青枝叶,那青叶也是假青,没用处,最后还要枯死。我们要先发道通即漏尽通,一切无住,烦恼都漏光了,这样所发的五种神通才是真的,永久的,没悟道所发的神通是五蕴魔,阴魔,阴影。比如没见本性,神出去了,出去后又著相了,又到生死境里去了。以前有个人能出神了,神出去后,看见一棵大芭蕉树下躺著一个白胖丰满的女人,于是他心动著相,就扑上去了。其实呢,那是白毛猪在生小猪,由于他进去了,所以他也成了只小猪,后来一头碰死在石头上才回来。你们看这危险不危险。所以只有把著相的情见消光了,再不著相动心了,得了道通,再发五通,方为真神通,不然是要闯大祸的。我们应该不著神通,看著念头起处,看到极处,忽然之间一断,能看之心所看之念一切都断了,本性就昭昭现前了。

    好,大家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讨论讨论。

    问:打坐时有亮光好不好?

    答:打坐时感觉到有亮光不要理它,光有二种:一种妄光,一种真光。未见性之前发的光是妄光,见性之后放的光是真光。妄光是著相,以为放光了,喜欢之心油然而生,著在相上形成妄光。我们在打坐时,不许见光、见佛,见什么都不睬它。我们现在见的光有限度,小小的光。真正的大光明是朗照十方世界,十方三世佛都看得见,你在诸佛身中,诸佛在你身中,彼此交辉无碍。“华严经”中讲:佛性就像十方明镜互照,各影都在对方镜中,重复交参,我人人我,重重无尽。现在我们放的光还微弱得很,所以不用睬它,进一步把自身化空,超出身心世界,大放光明,朗照大千,方有入处。“中阴救度法”中讲:大放光明的是母光,认识这光的是子光,母子合起来,合体即成道。即此之谓。

    问:我总看见一只黑猫,怎么办?

    答:不理它,它就走了,恋著它就难化去。有的人家里有人亡故了,活著的人总是想著他,念著他,他就走不了了。不要有心,猫、狗也一样,看到它是六识的反映。

    假如打坐当中,我们有气升起、头有爆炸开的感觉,也不要怕,让它去,死就死,不理它,其实不死。但未到这地步也不要去迎合它,迎合它的心要不得,一迎合它就不来了。若身体某部分感到发胀或痛,那不是病,病都是业障所致,现在的胀痛是气未通之故,通了就不疼了。至于气升不升上来都不管它,随其自然好了。

    我们修法气升上来,它不从背后走而是从中脉走,我们身体有热、凉、麻、痒、轻、重、滑、涩等等感觉都不要管它,这是气血在变化,不要紧,不去管它就行了。

    问:打坐时有念头怎么办?

    答:我们的念头有四层:粗,细,微细,极微细。细的念头静下来才能看见,不静下来看不见,注意听咒,听得心静了,才能看到微细的念头。如果你跟著念头转了,一开始起时你没有觉照,转了一会儿才觉到,觉到后马上不踩它,不踩就没有了。微细之后极微细,还要再定下去才能看得见。微细流注,没有静止的时候,一直在动。识阴—最微细的念头如潜水之鱼,动得快,一般看不到,直到最后才会看到它。我们说:放下,放下,只是粗的。家里的事情,以及其他一切事都不管了,这只是粗妄放下;然后是细妄,一些脑子里的意念;如果细妄不动了,微细的妄念才看得见,直至最微细的,一层层的深入。我们曾做过试验,水流太快时,就看不见流动,像静止一样。电视节目看多了会伤眼睛,也由于这个原因—电讯信号的光栅跳动。假如发明一个动得加倍快的屏幕,就像不动一样,就不伤眼睛了。

    在打坐时,不要要求自己入定,管它定不定都不理睬它,著相的念头顶不好,一切放下,本来是佛,不去求它,就好了。

    问:兜率天是欲界第四重天,是不是没出欲界?

    答:兜率天是欲界,但内院是佛净土,不属欲界,本是界外净土。兜率天外院就差了。在内院暂住修行,为的是度众生方便。

    第三天

    时间过得很快,三天下来了。大家各自都有境界发现,有的见到光,有的忘记手脚或现佛的境界等,不管现什么境界,都不要著相,不要理睬它。因为法身是无相的,见到有相的东西,都不是法身,若著在相上就会被障住而入魔,看见光不是看到法身—见性。比如珍珠上它放光彩,若只看见光没看到珍珠,不能作为得到珍宝,要看到发光的本体,才算见性;又如电一样,有功能而无形相,所以佛性是无相可见。

    从前高峰祖师做功夫,刚出家时未遇明师指点,每天只跟著当家和尚做经忏,有一天做完经忏,他担著担子走在后面,天下大雪,当经过一家门口时,听到里面人讲:‘经忏鬼子回来了!’他听了很迷惑,就问师父:‘出家是否还有别的事可做?’师父说:‘别的事就不知道了。此处三十里之外,有个白云禅寺,你去那里问问看。’他就到白云禅寺去问,白云禅师指示他说:‘出家之后要了生死,出三界,做经忏不能了生死的。要参禅,参父母未生之前是什么样子。’他参了很久,不开悟。后来又拜雪岩钦禅师,禅师问他:‘拖死尸的是谁?’人一口气不来就是死尸啊,这拖死尸的是谁?从前禅宗师父就是这样指导行人用功参话头而见性的。傅大士作过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此诗用比喻来说明佛性和相的关系,把身体比作牛,佛性比作人。‘人’是佛性,‘桥’是身体,身体有生死,而‘水’—佛性无生死,所以‘桥’有走著而水无有动,水不流喻佛性。佛性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流动。高峰禅师到这时才明白了拖死尸的正是人的佛性,用功让人明白,身体是假的、不可得的,只有法身是真的。怎么认识它呢?就是一念不生处了了分明的灵知,那个灵知之性就是我们的佛性。然而人们对这点总是把握不住,不能首肯,‘它在哪里呀?’就在你问处啊!(有人插话:知道是它就是抓不住它。)不要抓呀,它就在你面前,它逃不走。真心是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的呀。

    第四天

    从前有个公案,徒弟问师父:‘大千世界坏了,法身坏不坏?’师父答:‘法身也坏。’为什么这样回答,因为大千世界由法性显现,法性不生不灭,不会坏,所以大千世界也不会坏。若说大千世界坏了,岂不说法身也坏了。禅师说法与别人不同,他是反过来讲的,告诉我们只有法身是不坏,最宝贵,其他都是假的,都是法身的附属品。我们于主人公不顾,只追求那些附属品就太冤枉了,在六道里轮回,白白辛苦。所以要一切放下不要取著,只要根本的东西—佛性,才对!可惜许多人都不懂。天上的饮食不要种、不要买、也不要烧,却有很好的东西吃,哪里来的?这是福报呀!西方极乐世界更是如此,要吃什么,不要‘买、洗、烧’。那里最下层是凡圣同居土,有凡夫,非但吃还要拉,但不同于人间,要放个大便桶,他们要拉时,地自然裂开,便好就合起来,全自动化的。天界也如此。这说明我们的佛性本身具足的,所以六祖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法华经”也讲:可怜的人们,不知自己有个大宝贝,具足一切,还到外面去乞讨。真是冤矣!人做这个做那个,挣钱,不是在讨饭吗?所以现在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一切放下,当下就是,本来是佛,不须苦苦地修。反之,不能放,心里执著,苦修也无用。从前有个屠夫徒儿,听了道理,放下屠刀说:‘我亦千佛一数。’你看好不痛快,放下就是了。人哪,就是不肯放下,能放下还打什么坐呀。打坐就是因为放不下,才让你打坐。先坐坐吧,消消妄念,慢慢明白过来,才知道自己本来是佛,打坐原来是多此一举,冤枉,冤枉!如果真放得空空的,心能充足,变现自在,要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忧虑烦恼?

    有个出家和尚,打电话给我说:‘你教我一个发财的方法吧,我现在没钱,穷啊。’你们看看这样怎么能修好佛法,你有了道,不愁没人帮助你,大家都会来帮助你。古大德也说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即道德,德也就是得,所以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一切,做功夫不怕饿死的。

    何谓‘放’,‘放’即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