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元音老人文集 >

第150节

元音老人文集-第150节

小说: 元音老人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住者,没有执著;无缘者,没有攀缘;任运者,随顺环境。一切都是应因缘而起,不要随著缘起而动心。环境是怎么样,我就怎么样。环境变化,我就跟著变化。不要加上任何主见,随顺一切因缘。如果你要自作主张,要这样,要那样,或者勉勉强强地随顺,那就不行了。‘如是无住、无缘、任运,而不违越自心明净本体者’,像这样无住、无缘、任运,即不违越自心明净本体(即自性也)。违越,就是违背、越轨。自性本来是不动不摇的,你却动摇不定;自性本来是不来不去的,你却来去不停;自性本来是不生不灭的,你却生灭不已。这就是违越自心明净本体!自性本来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增不减的,你却动动摇摇、来来去去、生生灭灭,不相应啊!我们要时时刻刻与本性相应,无住、无缘、任运,在在处处不违越自心明净本体。若能这样的话,‘即同手执明灯,照破黑暗’,就像是手里拿著一盏明灯,黑暗都被照破,眼前一片光明。前途坑坑洼洼也不怕,夜间走路也不怕。要想不跌入深坑,就要照破黑暗。不然的话,前面有坑,你也不知道啊!所以,我们面对境界不要动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如果你看到很好的发财机会,心就动了,这发财机会很可能害了你。为什么这样讲?若你发了财,绑票的来了,把你绑去,敲诈勒索,岂不成了坏事!唐朝的庞蕴居士,他把万贯家财都沉到湘水里去了。他说:‘金多乱人心。’财宝一多,心里就乱,也惹人眼红,扰得你不能安稳。它是祸水,不要它!如果我们只认妙明真心,不随境界走,不被金钱、美色等所迷,佛性就会时时现前,心就不乱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一定要‘一心不乱’,心一乱,就不能往生了。

    我们要时时处处无住、无缘、任运,与自性心净本体不相违越,就像手执明灯,照破黑暗一样。若能这样,‘即是善守护三昧耶’。三昧耶是什么?就是平等、誓愿、不违越。平等者,佛与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自心明净本体完全一样,没有高、低的差别。本来没有苦海,只因众生妄执妄取,才幻现出无边苦海。誓愿者,要使大家都从苦海中解脱出来,要发大誓愿救度众生。要向地藏王菩萨学习,‘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要向普贤菩萨学习,恒顺众生,和众生一起在六道里滚。不违越,刚才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覆了。我们要时时处处警觉,不要为境所迷,时时处处除垢障,把我们污染的习惯除掉。如果稍微受点挫折,就打退堂鼓,哎哟!这太苦了,手又痛,脚又麻,不修了、不修了。心里闷,好难过,还是散散漫漫的好,去看看戏,或者和朋友聊聊吧。看著、聊著,不知不觉就到三恶道里去了。真要了生死,就要发大誓愿,不能怕吃苦,要于行住坐卧中努力用功。仅靠两小时,三、四小时的打坐还不够,还要时时刻刻警觉,不为境界所迷,保护清净的本性。这就是‘善守护三昧耶’。

    ‘如分别执著,岂唯违犯三昧耶?!’

    反过来说,假若还是分别不息、执著不舍,那岂止是‘违犯三昧耶’?那不仅仅是违犯三昧耶,而是六道轮回的种子、地狱的种子。分别执著,分明是妄心乱动、不肯放下一己私利。这样修法,如何与虚阔大道相应?诸位注意!不分别绝不是不知好丑,我们讲的是不能‘分别不息’,不能念念相续、刹不住车。起用的时候善恶分明、是非宛然,用过之后便无有粘滞,无有爱憎取舍,不留痕迹。若能如是,即现量而比量、比量而现量,这并不是分别。是好、是坏,心里清楚得很,但并不是偏爱好人、厌恶坏人,我们希望坏人转化为好人,希望好人更向上。

    从前,僧团里有一个人偷东西,这就犯了‘不偷盗’戒,并且再一再二地犯,当家师要把他赶出僧团。他痛哭流涕、哀求忏悔。因为他不是初犯,所以当家师不听他忏悔,坚持要把他赶出去。可是方丈和尚却要留他,再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当家师和一些正直的修行人对方丈说:‘你如果留他,我们就都离开这里。’方丈说:‘你们就是都走,我也要留他。’当家师说:‘走归走,但话要说明白。你留他、不留我们,难道我们这么多人里面,就没有一个好的,还比不上一个犯戒僧吗?’方丈说:‘正是因为你们每一个都比他强,我才留他,不留你们。你们到哪儿都还可以继续修行。他若走掉,谁会收留他?他除了堕落,还会有别的结果吗?’一席话说得大家深为感动,都不走了。那犯戒僧更是感动,从此一心学好,不但再不偷盗,而且努力用功修行,日后也得了成就。所以,不分别绝不是黑白不分、是非不辨。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为一己私利而爱憎取舍。这就是现量而比量、比量而现量,虽然现量没有分别,而比量还是知道好丑。我们的佛性是有知觉的,不像木头、石头,但却不可有分别执著。如果分别执著,岂止是违犯三昧耶,那是六道轮回的种子,甚至要下地狱的。分别执著,后患无穷啊!

    ‘永离分别执著,无所住而生其心者,乃能见彻三藏一切教义真谛而无余也。’

    上面讲了,假如不离开分别执著,不但违犯三昧耶,而且后患无穷,所以要‘永离分别执著’。你纵然家财万贯,也执著不得,你能保得住吗?保不住啊!因为你总要死的,你死掉之后一分钱也带不走,还是两手空空而去。终归要放下的,舍不得放也要放。何不聪明点,现在就放下,从而得大智慧,得大受用呢?慢说死时,即使在眼前,你也未必能保得住它。释迦佛说,钱财是‘五家所共’。不是你自己的,是你跟五家所共有的。哪五家?水、火、盗贼、国王、亲属。你的财产可以被大水冲完,被大火烧光,被盗贼抢去,被国王没收,被亲属争夺。哪是你自己的啊?一旦五家来取,不管你放不放,总是要放下的。所以,我们放聪明一些,不要再分别执著了。要‘永离分别执著,无所住而生其心’,于一切时、一切处都无分别执著,谓之‘永离’。心不贪著、意不粘滞,谓之‘无所住’。并非心如死灰,而是活泼泼地妙用现前,谓之‘而生其心’。

    果然如此者,‘乃能见彻三藏一切教义真谛而无余也’。我们果真能做到一切时、一切处都无所住著,而生起灵明、活泼的妙用真心,就能彻底明见佛法的真谛,通达无余。假使我们做死功夫,‘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最多证成阿罗汉果,那还在变易生死里。为什么呢?因为他住在界外净土里不动,死在那里,这又是一重生死。凡夫是分段生死,罗汉是变易生死。所以,我们要生起无住心,生起妙用无边之心。《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师就是从这里开悟的。针对神秀的偈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大师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大师是执著有,六祖大师此偈偏空。你说有,我就说空,其实两个人都是偏见,所以五祖说‘亦未见性’。有人认为,这是五祖恐怕拥护神秀的人加害六祖而故意假说的。其实这不是假说,如果是假说,五祖为什么还叫六祖三更入方丈,再给他开示?五祖给六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啊,原来自性本来就是活泼泼的,不是空无一物,不是死在那里不动啊!六祖感慨地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连说了五个‘何期’,他活转过来了。在此之前,六祖惠能大师所解,其实是偏空、是死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空到极点了,这也不是究竟。五祖看他是块好料子,便用手中的杖子击碓三下而去,暗示他三更入室,为他讲《金刚经》,使他恍然大悟。

    所以,我们不要作死功夫,要作活功夫,要时时刻刻起妙用。‘渠今正是我’,都是我的影子,都是我的妙用。但‘我今不是渠’,也不能执著在妙用上。我们不怕众生、不怕有魔,这都是妙用,并不是空无所有。有人说,《金刚经》是讲空,空无所有,那是错误理解,不对!《金刚经》是讲妙用无边,是显现真心的。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有的,就有这样美好的世界:黄金为地,七宝莲池,八功德水,风声鸟语,宣说法音。就是这么好,当然是真有,怎么会没有?但这是妙有、不是实有,本来没有,是阿弥陀佛、莲池海会佛菩萨愿力所化。顽空是错误的,实有也是错误的。真空妙有,空而不空、有而不有,不空而空、不有而有。若能这样,就是‘永离分别执著’,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乃能见彻三藏一切教义真谛而无余也’。三藏十二部佛法,浩瀚无边的教义,统统能明了于心。三藏十二部无一不是描绘真心的,你领会了真心,就掌握了真谛。你就是家里人,不再是门外汉,自己家里的东西,你当然是一目了然而无所余。三藏十二部经,没有什么地方疑而不明,没有什么地方不能解释,统统地知道,没有剩余的东西了。

    ‘无作之修,以观心为最要。’

    ‘无作之修’,就是无功用行。将心修心,是有功用行,就是有修行之心、有心来修行。有功用行是初步,慢慢地过渡到无功用行,即‘无作之修’。无作之修,‘以观心为最要’,观心最为重要。我们前面讲过,观心就是警觉地看著念头起处。念头来了,问它从什么地方来;念头息下去了,问它到什么地方去。观心就是观照,观察它、照住它,这样,念头就不会乱起乱灭、迁流不息了。若不观照,妄想纷飞、思虑万千,你反而习以为常,不觉得乱,这怎么能行啊?所以要警觉,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观照之心,还是妄心,因为这也是起心动念。没有真心,就不会生起这个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时候,即正观心的时候,不要分别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动的时候,能观之心、所观之念,就会一时脱落,那就‘能所双亡’了,能观之心、所观之念都没有了。若不观照,就不会能所双亡,就不会脱开,所以一定要观照。念佛也是观照、也是止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行人的思想被佛号摄住,思想不动了,这就是止。自己念、自己听,听得了了分明,这就是观。纵然不出声,心念阿弥陀佛,也听得清清楚楚,这就是照。照顾佛号、不杂用心,是止;照见佛号、明明历历,是观。观心,不是观肉团心,而是观心念。我们修心中心法,也是观心。座上持咒、心念耳闻,念得字字清晰,听得了了分明。座下观照,警觉念头起处,如猫捕鼠。一起念就看见,不随念转、不为境迁。念起即知,就是禅宗所说的‘识得’,识得不为冤啊!

    有人说,我不念佛还好,还没妄念,一念佛就坏了,妄念多得不得了。念佛念坏了吗?不是的!其实你没念佛时,心里乱得很,你没觉察到罢了!你跟著妄念、跟著境界跑,一直在六道轮回里转。现在你念佛了,心静了下来,看见了妄念、看见了轮回之因,这是大好事!就像一间房子有个小洞,一缕阳光照进来,你看见那一道光线里灰尘飞扬。没有光线的地方,看不见灰尘。其实处处都是灰尘,经阳光一照,它就显现了。所以看见念头是好事,这是慧光初显。你希望一下子就不起念,正如希望一步登天一样,哪有那么快啊?这是学人的通病,都想一下子成功,一下子成佛,没有这么容易。说难也不难,晓得方法之后就去做,今天做、明天做、后天做,几年功夫一定能成功。想一下子就成功、一天就成功,没有这样的事。我们修心中心法,有的人每天坐两个小时,还觉得难过,勉强坐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这就坏在没有恒心。于是,就改为散心念佛了,嘴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却是妄想纷飞,这样行吗?这等于没有念佛,不行的!

 恒河大手印 (第十七讲)

    恒河大手印(第十七讲)

    元音老人著

    第十七讲

    ‘超离一切边见、执著、遍计,方为真正见中之王。’

    大家都是有边见的。什么是边见啊?执有、执无,这是有无边;执好、执坏,这是好坏边。还有长短、是非、得失、空有等等很多种边见。凡是相对,都有两边,都是边见。边见就是凡夫的相对之见。什么是执著?盯在一桩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