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金融学--阅读材料 >

第28节

金融学--阅读材料-第28节

小说: 金融学--阅读材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李雅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业竞争模式的选择'J'。财贸经济,2002(8)。
  '24'汪丁丁。产权博弈'J'。经济研究,1996,(10)。
  '25'王广谦。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分析'J'。金融研究,2002,(5)。
  '26'王江帆、严谷军。论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重组'J'。财贸经济,2002,(4)。
  '27'杨瑞龙。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1995,(2)。
  '28'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J'。经济研究,1999。(8)。
  '29'易纲、赵先信。中国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J'。经济研究,2001,(8)。
  '30'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1'Aghion ,P。and P。Bolton ,An Inplete Contracts Approach to FinancialContracting 'M'。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59:473…494,1992。
  '32'Berger ,Allen N。,and Gregory F。Udell llateral,Loan Quality ,and Bank Risk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5,pp。21…42,1990。
  '33'Berger ,Allen N。,and Gregory F。Udell 。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 'M'。,Journal of Business 68:3,351…381,1995。
  '34'Berle,A。,and B。Black。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M'。New York:merce Clearing House,1998。
 '35'Berlin ,Mitchell ,and Loretta J。Mester。Debt Covenants and Renegoti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992,(6)。
  '36'Bhattacharya ,Sudipto and Anjan V。Thakor,temporary Banking Theory'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993,(3)。

  作者简介:罗得志(1973…),男(汉族),四川人,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博士。
  '1'制度的可自我实施特征很重要。不可自我实施的制度存在无穷推理的困境。如果需要第三方实施,那么谁来监督这个实施者呢?是不是需要另一个实施者来监督初始的实施者呢?
  '2'DEA 是一种线形规划方法,由Farrell (1957)和Charners(1978)等创造,主要用以度量特定市场中投入产出相似决策主体的相对效率。
  '3'Michael E。Porter ,petitive Strategy ,New York ;Free Press 1980
  '4'江其务(2002):“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组织结构优化问题——面队金融国际化潮流的一种思考”,《财贸经济》,2002年第3期。
  '5'竞争与融合,是当代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银行的X 效率,这两方面均是必需的。
  '6'NBER working paper。No。w7208,nber。
  '7'其逻辑很简单,既然银行要制造风险并制造自己的功能,就一定需要其他行为来控制不可承担的风险。
  '8'股东差异不仅表现在监督能力方面的差异,还表现在风险偏好方面的差异。
  '9'即Hart and Moore(1990)阐述的“债务的担保机制”。引入债权人之所以可以降低股权代理成本,实际上是因为债权人分担了股东的代理成本。所以,两种代理成本的权衡成为影响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
  '10'小股东不具有监督功能,这在全世界均是被清楚观察到的。
  '11'换言之,清晰的产权界定并不能超越内部人控制的陷阱。这是思考银行改革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12'在很多转型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产权模糊化的特征均很明显,如巴西、墨西哥等。
  '13'在接受“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这一契约经济学的观点的基础上,银行本身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联结。在契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控制权分配是重要的。
  '14'人力资本的使用与特定的人是不可分割的,这是人力资本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正是这个特征限制了人力资本的使用,即人力资本不能作为抵押品。
  '15'同样,银行监管的动机也在于此。由于银行风险最终会成为政府和国家的负担,所以国家以金融监管的形式介入银行的治理系统。其介入的方式取决于相应的制度环境,以及在效率和风险之间的权衡。
  '16'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平均贷款额只占大企业的0。05%,贷款频率为大企业的5倍,所以管理成本也是大企业的5倍。























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研究:一个理论综述

  '内容摘要'规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民营银行发展的关键。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良好的民营银行公司治理中包括清晰的产权结构、合理的资本结构、良好的制衡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及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等基本内容。作为金融企业,民营银行的公司治理不同于一般非金融企业公司治理;作为民间资本控制的金融机构,民营银行公司治理又不同于国有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此外,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研究民营银行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个崭新而宽广的视角。

一、文献的简要回顾

  近年来,国外理论界开始关注民营银行公司治理这一新的研究课题,如Andeson(2000)研究了1977…1997年间日本民营银行的公司治理,认为低效的公司治理加重了日本银行危机,指出银行外部治理机制的欠缺造成日本银行高层管理者没有足够激励;Ross与Levine(2002)从公司治理的概念入手,讨论了民营银行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及其原因,并通过国际比较指出政府监管对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Macey和O’Hara(2003)从法律角度比较了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这两种流传广泛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内涵,并根据银行的性质提出银行公司治理应该选择的模式以及必须注意的问题;Arun和Turner(2002)分析丁在发展中国家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以及主要面临的问题,指出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的外部重要性,等等。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非国有的民营金融机构,尤其是民营银行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规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民营银行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发展民营银行问题也引起了理论界与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例如:徐滇庆、樊纲(2000)认为,中国在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却忽视了在金融市场上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致使国有银行至今仍然处于垄断地位,从而导致金融领域竞争严重不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中国应该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熊继洲等(2003)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民营银行的比较优势以及银行制度变迁对中国银行改革的重大意义,提出发展民营银行,构建多层次银行体系是中国银行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等等。目前我国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讨论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如姜波克(2003)认为,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既是民营银行经营效率的保证,也是对整体发展模式的巩固、完善的源泉。他还认为,一定公司治理结构之下的组织责任制将使银行的管理和激励得到加强,而又不至于造成过度激励。(2)讨论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如熊继洲(2003)认为,民营银行由于产权清晰并且多元化,所以能够较好解决由于两权分离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设计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提高银行经营效率。(3)讨论民营银行的公司治理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如刘红忠、马晓青(2003)利用资产组合模型分别讨论民营银行大股东、次股东在位,以及大股东在位次股东不在位情况下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4)讨论银行监管对民营银行发展的重要性,如林玲(2003)指出,由于银行的特殊性。民营银行的发展不能离开完善的监管体系。(5)讨论民营银行公司治理中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如姜波克(2003)指出民营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在防范民营银行业务经营风险扩大化和公共化,提高民营银行竞争水平和信誉度方面非常重要,等等。

二、民营银行及其公司治理的理论内涵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民营银行及其公司治理的内涵与特性等问题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而要对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以为其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首先必须对民营银行、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等主题概念的理论内涵进行科学界定与准确把握。
  (一)民营银行定义述评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民营银行(private bank)的发展比较关注,一些经济学者对民营银行发展的条件、利弊及其运作进行了深入探讨,然而对于什么是民营银行,目前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第一种观点强调民营银行的产权结构,认为民营银行就是“国家没有掌握控股权的银行”,即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银行。国外大多数学者都赞同这种观点,认为民营银行就是与国有银行(state—ownedbank)相对的银行,也就是私人控股的银行即强调所有权,这里所谓的私人是除国有资产以外的资产所有者,包括个人;第二种观点强调民营银行的资产结构,认为民营银行是主要为民营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的银行;第三种观点强调民营银行的治理以及市场化机制经营特点,认为民营银行应该是建立在良好的治理基础之上的、采用市场化经营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即“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国内学者徐滇庆、巴曙松等认为这种定义较为准确。这三种定义分别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民营银行的特点,但由于视角的局限性,不能形成对民营银行本质全面、科学的认识。简单地从产权结构、资产结构和治理的某一个角度来定义民营银行是不够的。产权结构、资产结构和治理是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企业产权构成的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不同的出资者在企业中所拥有的权力范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资金流向,也就决定了企业的资产构成。但是,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并不相同。首先,产权结构并不一定等于治理,产权清晰也不能保证民营银行一定拥有良好的治理。例如,英国巴林银行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虽然存在着清晰的产权结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而最终倒闭。其次,资产结构也同样不能由产权结构和治理来决定。作为遵循市场规律经营的民营银行,其服务对象并不由产权结构来决定,没有任何理由能证明民营银行只能向民营公司贷款,其服务对象的选择更多的决定于银行追求利益以及规避风险的动机。
  通过对以上三种观点的考察,我们认为:民营银行是依法成立的,建立在清晰的产权结构基础之上,由民间资本控制并按照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谋发展的原则进行商业化经营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明确这一概念是我们科学认识民营银行并对民营银行公司治理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
  (二)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
  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是公司治理研究的一个子系统。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从公司治理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可以分方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来理解,或称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治理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包括股东、债权人、内部职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和社区居民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各方面的利益。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包括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民营银行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of private bank),是公司治理在民营银行中的深化。民营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着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现象以及代理人利用已有的地位和权力追求自己而不是委托人最大利益的委托代理问题。根据以上公司治理的定义,我们认为,民营银行公司治理就是在民营银行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