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霸海心香 >

第1节

霸海心香-第1节

小说: 霸海心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足千古恨!
  回首百年身!
  他,年纪不大,二十几岁但深沉得像是一位百岁老僧。
  他,没有潘安子都之貌,但山岳般的五官上,凝结着钢铁般的坚毅,太阳般的热烈,春风般的和熙,严冬般的冷峭,天使般的仁慈,鳄鱼般的残酷。
  那是一张高高悬挂在夏夜空中的脸谱,四周虽然照耀着成千成万,精芒四射的明星,叫人看去,总觉得他是那样的深邃,迷离,飘忽和不可捉摸。
  说来,他就是一个谜,永远猜不透的谜。
  现在,他颓唐懒散地把自己失落在金粉销魂的长安城内。
  时间已过晌午,茶楼酒馆开始热闹了,他无精打采地踏上了天香楼的楼梯。
  长安天香楼,不但是长安第一楼,而且也是天下第一楼。
  因为,它不但楼盖得最高最大,华丽绝伦,而且,天下美味,南北一统,应有尽有,只要你叫得出名字,天香楼就没有做不出的菜。可是,这里的东西更是贵得吓死人。
  不过,东西虽然贵得吓死人,甚至也常常真有人吓死在楼上,但是,花得起银子的人,有的是,所以天香楼的生意,照样“客满”。
  门前穿着高雅,举止有礼的迎宾执事,向他打拱啥腰地行礼如仪,道了一声“大爷,你早!”
  声音是那样的平板,既不热烈,也没有感情。更没有诚意。由此可见,他在他们眼中的身份,虽不致被归人被吓死之类的顾客,也不过是普普通通之中的普普通通而已。
  他对这种冷漠的欢迎,一点也不在意,只知足地慢吞吞的一步一步向上走去。
  这时楼上已经有六成座,靠窗子附近的座头都已被人占先了,他只有在一个角落里,找了一张桌子。
  他屁股还没落座,一副笑脸。一份莱单,已出现在他面前,道:“大爷,想吃点什么?”
  他不加考虑地道:“大卤面!”
  “大卤面……”
  他冷然加强语气道:“大卤面。”接着马上从怀中抓出一把银票,总有六七十张。
  堂馆看了那把银票,先自倒抽了一口冷气,暗自忖道:‘乖乖!都是十万两五万两的……。”
  他一张一张翻下去,摆身价似的让那堂倌看了个目瞪口呆,然后,从底下抽出一张十两银子的银票,向桌上一放道:“你们的大卤面是一两银子一份,小费加一,共一两一钱银子,请你找回八两九钱银子。”
  那堂倌早被他那一大把银票照得不分东西南北、虽说能上天香楼来吃东西的人,个个身上都有两文,但一掏出来就是上百万两银票的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那堂倌咽了一口口水,哈着腰道:“大爷,你光收着银票吧,小的就去替你把大卤面送来。”
  那人道:“先付后吃,是我自己的规矩,把银票拿去。”
  天香楼可没有先付后吃的规矩,可是那客人身上银票太多了。堂馆不敢多说半句话,连声应着:“是!是!是!”
  大卤面来得又快又好,而且另外多了一壶香气四溢的铁观音。
  那堂倌堆着笑睑道;“你大爷用过大卤面,再尝一尝小号特制的铁观音,你大爷就会发现其中别有风味。”
  那人道:“这铁观音多少钱一壶?”
  那堂倌哈腰道:“这是小的孝敬你大爷的,不收费。”
  那人点头道:“谢了!”
  那堂倌望了手中找回来的八两九钱碎银子一眼,缓缓送给那人道;“大爷,这是找您的银子。”
  那人接过银子,向怀中一收,便埋头自顾自吃他的大卤面,再不理会那堂馆。
  那堂馆等了一下,看来是毫无希望了,暗暗“呸!”了一声。走了开去。想不到这位身怀巨款的大爷,原来是这样一个吝啬鬼,偷鸡不着,失把米,例白送了他一壶铁观音了。
  那堂馆看着一肚子气,正难受的时候,背后一只手伸来搭在他肩头上道:“她给了你多少外赏?”
  那堂馆回头一看,是同事小汪,苦笑了一声,道:“屁!”
  小江噗哧一笑道:“这是第三次了,昨天是小陈。前天是小朱,这人倒有意思得很。”
  那堂馆怒气一冲道:“你们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一声。”
  小汪笑道:“要早告诉了你,他不就喝不到你的铁观音了么?”
  身形一转,接着眼睛一亮,又道:“你看,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来了。”说着,抢步向楼梯口刚现身的三位客人迎去。
  这三位客人,两老一少,老的年纪已在五十以上,少的只有二十来岁,都是一身光鲜打扮,高视阔步,睑上放射着傲人的富贵味儿。迎上去的,也不止小汪一人,原先看似已经有了户头的座位,也空出来了。
  一阵小小的骚动之后,又渐渐恢复了正常。
  这时,那吃大卤面的客人,已经吃完了大卤面,更品评着那堂倌免费送的铁观音。
  天香楼的东西虽然贵得吓死人,但是有一个人所难及的规矩,那就是客人落座之后,吃得再少,也绝不请你让座,只要你高兴、你可以坐到打烊为止。
  当然,这种客人很少,不过,也不是没有,像那位吃大卤面的朋友,就是不到打烊不走的客人。
  他昨天如此,前天如此,不知他今天是否还是如此?
  他这一两一钱银利可花得一点不冤,一坐就是好几个时辰,可说值回座位钱了。正当他一面品茗,一面欣赏众生像之际,忽然桌前来了一位瘦小老人,悄悄道:“朋友,公共场所,财不露自,你要小心了。”
  那人一抬眼,那瘦小老人藉势坐了下来,接着又道:“小老儿常昆,请教尊姓大名?”
  那人徽微一皱眉头,爱理不理地道:“李中元。”
  常昆一笑道:“原来是李爷,久仰,久仰。”
  随后李中元没有答他的话,目光一转,看到别的地方去了,显明的表示了“不欢迎”的意思。
  常昆司空见惯的笑了一笑,道:“李爷,你是初来小地方长安吧?”
  李中元头也不回地“嗯!”了一声,暗骂道:“你这类臭虫,找到你李爷身上,算是瞎了眼了。”
  常昆在这种情形之下,要换了任何一个人,定必自己识趣,打退堂鼓了,可是这位常昆生来皮厚,又道:“长安这地方五花八门,奇天下之奇,绝天下之绝,李爷如果有意寻胜探秘,在下愿效微劳,为李爷向导。”
  李中元缓缓收回目光,盯在常昆睑上道:“你什么事都办得到?”
  常昆道:“除了天上的月亮,凡是长安城中所有的人事物,在下敢在你李爷面前夸一句海口,只要你李爷舍得花钱。在下就能叫你李爷心满意足。”
  李中元一拍腰际道:“五百万两,够了不?”早年的银子值钱,五百万两银子,可是一个叫人听了魂都要吓掉的数字。常昆可不就被吓得张大着叹地。半天回不过神来。
  李中元笑了一笑道:“如果五百万两不够,过几天我可以再凑五百万两。”
  常昆心跳如雷,吃吃地道:“够了,够了,就有五百万两也足够了!”
  李中元忽然话声一凛道:“不过,我花银子,可要花在刀口上,一分银子,就要一分货……像这里的人卤面要了我一两一钱银子。如果不再送一壶铁观音。那就太不公道了。”
  最后一句话。声音大得全校可闻,全楼也确然为之一怔。所合的眼光都一齐向他们桌上射来。
  那掌柜的,更是忽地一站而起。不知是李中元腰缠巨款的气势吓住了他,还是那常昆的背影令他讨厌。迅快地一皱眉头,又充耳不闻地缓缓自己坐回去了。
  常昆这肘的态度变得更是恭顺有礼:“是!是!是!你说的是,小同有此感,所以小的每次来,也只叫大卤面,外带铁观音一壶。”
  李中元一面点头,一面从怀中又取出那一大把银票翻动着。常昆眼快心快一五一十替他合计着,计算下来,足有五百零三万两之多。
  这时,全楼都鸦雀无声瞪眼看着他数银票。
  李中元款来翻去从银票中选出两张十万两的,向桌上一放道:“常昆,先给你二十万两带在身上替我开支。”
  常昆小心翼翼地收妥银票。欠身道:“大爷……”
  李中元挥手道:“以后称我公子。”
  常昆应声道:“是!公子,你有什么吩咐?”
  李中元道:“马上去替我准备一座宅第,两个保镖,前来回话。”
  常昆怔了一怔,道:“公子,你……”他真不敢相信,李中元竟糊涂得一见面就交给二十万两银子,而且,放心地叫他独自一人去替他办事。
  李中元目光一凝道:“你办不了?”
  常昆一凛道:“当然办得了。”
  李中元道:“那你为什么还不去!”
  常昆欣然色喜,欠身道:“是!”飞也似的,转身下接而去。二十万两银子,似乎就这样被常昆轻轻易易骗去了,一时,议论纷纷,整个大楼顿时陷于迷惑惋惜与诧异之中。
  说他豪迈大方吗?他却精打细算,只吃一两一钱银子的大卤面,同时还打尽主意,算计人家一壶铁观音。
  说他视钱如命吗?他却毫无心机,出手就是二十万,甚至连常昆是什么人?住在那里都不知道,糊涂透顶,除了他老兄,普天之下,只怕再找不出第二位了。
  不管别人是用什么眼光看他,他却怡然自得地东看看,西看看,对那二十万两银子,毫不担心。
  不远处,那位年轻公子,忽然带着二位老人,向他桌前走来,双拳一抱道:“长安有幸,蒙李公子驾临观光,不知可容小弟自我介绍,一尽地主之谊。”
  话声一落,不等李中元开口,接着便自报姓名:“小弟李恺,与公子五百年前,原是一家,今日有幸识荆。幸甚!幸甚!”
  李中元见李恺一片热诚,情不可却地勉强抱拳还礼,道:“失敬!失敬!”
  李恺道:“公子单人独坐,何不移驾一谈,兄弟也好稍尽地主之谊。”
  李中元笑道:“这个……”
  李消哈哈大笑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何况小弟与公子本是同宗,公子万望常脸。”
  他口中说着。两位老者已是一齐动手,把他左右一挟,暗中用力,脸上笑呵呵地道:
  “公子,请啊!请啊!”
  李中元被推推拉拉地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这时,那边掌柜的已不等吩咐。便亲自指挥着四五个堂倌重新替李恺摆了一桌酒席。桌上摆了成套的纯银餐具,闪闪地发着诱人的光芒。
  最初,李中元显得又惊惶又忸怩,三杯老洒下肚之后,也就有说有笑了。
  一阵天南地北交谈之后,李恺笑着问道:“中元兄,你身上带着这样成百万的银票,自己也不担心么?”
  李中元一怔道:”担什么心,这长安城大地方,可是有王法的地方啊。”
  李恺微微一笑道:“兄台说得不错,这里是有王法的地方,可是,财动人心,明的没有人敢向你动手,暗地里可就很难说了。”
  李中元被说得面现不安之色,道:“兄弟倒没想到这一点。”
  李恺道:“小弟倒有一个法子,可以为吾兄分忧。”
  李中元道:“什么法子?”
  李恺道:“存到钱庄里去,由钱庄替你看管这些银票,你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么?”
  李中元点了一点头道:“这办法倒不错,既可拿利息,又不怕人打主意……这里的钱庄殷实可靠么?”
  李恺哈哈一笑道:“中元兄,不是小弟说,这长安地方的钱庄如果不可靠,那就普天之下,再没有可靠的钱庄了。中元兄,你如果信得过小弟,小弟倒可替吾充略尽绵力。”
  李中元道:“恺兄,你家可是开钱庄的么?”
  李恺道:“不是,但小弟与本城各大字号常有来往,对于钱庄底蕴,非常清楚。你的银票存进去,包你稳如泰山。”
  李中元一笑道:“好极了,那就有劳恺兄管兄弟我五家殷实钱庄吧。”
  李恺微微一怔道:“要五家。”
  李中元说道:“存放一家,小弟实在不放心。如果分存在五家,那就更是安全了。”
  李恺放声大笑道:“中元兄所见甚是、高明,高明……但中元兄刚才为什么那样粗心大意,随随便便就交给那常昆二十万两银票?”
  李中元含笑道:“我想他不会就此满足区区二十万两银子。”
  李恺猛然一震。举目重新打量了李中元一阵,笑得非常苦涩地道:“中元兄,真是真人不露像,大智若愚。小弟失敬了。”他是真的重新估计这位眼前人物了。
  李中元一转头,笑道:“恺兄,你看,常昆不是回来了么?”
  常昆不但回来了。而且身后还跟着两个铁塔般的彪形大汉。走在楼板上,只压得楼板吱吱作响。
  常昆见李中元与李恺同座共席,微微一愕之下,抢步走到席前,先向李中元欠身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