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188节

山河血-第188节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什么……”

在笑应之余,看着自己的这个侄女,张静江脑海中却是浮现出了一个念头,于是便不露声色的问道。

“怎么样?最近学业紧张吗?”

不露声色的询问了一番侄女的学业后,虽说心知,像这种事情,并不适合由他出面,可现在,为了能最后拉一把管明棠,他却不得不撑着老脸问上一问。

“秋怡,听说,你们学校有些学生,准备给北方的军人寄些慰问品,怎么样,有什么需要伯父帮忙的地方吗?”

伯父的话让李秋怡先是一愣,随后又无不娇憨地又说道“不用麻烦了,伯父,除了同学们义卖的钱外,我们还向南京商界募捐了一笔钱,嗯,应该差不多够了吧!”

望着侄女半晌,然后张静江打定了主意似的说:

“嗯,也好,不过我准备最近去一趟北方,想和我一起去吗?”

“去北方?是去北平吗?”

尽管小心的掩饰自己的情绪,但是忽闻伯父这么说,李秋怡脸上还是露出了喜色来。

“哎,北平,现在是是非之地,呆在于那里的人都想出来,伯父我就不去趟那池子混水了,我准备去一趟邯郸!”

“邯郸?哦,那还是算了吧,我还是不去了……”

噘起嘴唇,李秋怡的脸上尽是失望之色,不是去北平,那她可真不想去。

自然的看到侄女的这副表情,张静江便知道了答案,于是便故意再加一句:

“现在北方公司在邯郸建了一个什么北方新区,我准备去邯郸和管明棠好好的谈一谈!”

“他在邯郸?他什么时候去了邯郸?”

笑了一笑,面对脸上尽是惊讶之状的侄女,张静江便再次说道。

“既然你不愿意陪伯父去邯郸,那就算了吧!还是伯父自己一个人去吧!”

伯父的话让李秋怡脸上尽是失望之色,对于伯父的决定,她并没有回答,只是把一块印花小丝帕在手里绞着,然后不无失望的转过脸去看墙壁上的字画,那失望之色,却是瞒不得人的。

看着自己的这个侄女脸上的失望之色,张静江不由一阵感慨,当年那个被姆妈带来时,躲在姆妈身后的那个怯生生的小女孩长大了。

“秋怡,和我一起去吧!”

“好啊!好啊……”

就在李秋怡毫不犹豫的答应时,却看到伯父看着她突然大声笑了起来,伯父的笑声,只让李秋怡的脸色瞬间羞成一团,意识到伯父在逗弄自己的她立即撒娇道。

“伯父,你……”

“秋怡,告诉伯父,你是不是很喜欢他?”

伯父突然的问题,只让李秋怡吃了一惊,脸上瞬间升起一抹红晕,连忙道:

“我……我哪有……我……”

“秋怡,你爹妈去世的早,从你六岁被姆妈带过来,我就拿您当成亲生女儿……”

见秋怡一副满面通红的模样,张静江又是一声长叹,随后又说道。

“这两年,有不少人通过一些关系,想上门提亲,不过都被我给回了,我只想你能幸福,不想早早的把你这一辈子给定上,若是,你喜欢他,你伯父我……”

话未说完,张静江最后看着李秋怡,又一次问道。

“你实话告诉伯父,是不是很喜欢他?”

在伯父的追问下,一直垂着头的李秋怡,终于满面通红的点了点头,见侄女承认了,张静江在心下叹口气,随后又说道。

“在识人上,你比……”

话至嘴边,张静江收了回来,既然侄女都承认了,那一切都好办了。

“好吧,伯父知道了,等过阵子,若是有时间,咱们一起去邯郸,好不好……”

又一次,伯父的话让李秋怡的脸更红了,

在侄女离开小客厅后,张静江的视线再一次移上那副《陶朱公家训》,最后却又是没来由的一声叹息,同时有些疲惫的闭上了眼睛。

“管哲勤啊,希望你就是的一个商人吧……”

(未完待续。如果您

第二百七十五章建设

第275章建设

“阿嚏!”

站在山坡上,被清晨时的山风一吹,管明棠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阿嚏,从凌晨五点钟,管明棠便离开了公司的中央区,现在那里已经有一些建筑投入使用了,至少管明棠居住的地方,不是简易的木板房,而是一栋三层的简易砖楼。

那些简易砖楼是现在公司新区最常见的建筑,极具后世五六十年代建筑特色的红砖楼,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公司一共投资盖了数十座,用于临时安置从各地招聘来的技术人员,至于那些近四万名工人则居住在简易的木板房内,木板房的建材来源广泛,都是从附近的山上直接砍伐而来,比如现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卧龙山。

站在卧龙山的极高点——海拔不过只有626米,虽说并没有拿望远镜,可站在山顶,朝着东方看去,管明棠便可以看到那片绿海中的荒地,不对,应该是工地才对,此时那里亮了一夜的电灯,已经熄灭了,可这并不意味着那里安静了下来,在过去的两个月中,那里从未安静过,即便是下雨时,各种工程依然在继续着。

现在的这个位置,是管明棠在地图上选择的,距离公司中央区,不过只有七公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里同样也是公司新区一号公路的延长线,基本上与一号公路保持平行,从总体上来说,除去山不够高之外,一切似乎都还不错。

“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像这样的一条隧道……”

说着话,管明棠拿出口袋中的记事本,在记事本上画着隧道的示意图,隧道,这是管明棠设计的一个地下大本营,准确的来说,是属于个人的一个地下大本营,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将发挥“大本营”的作用。

“你看,隧道内可以并行两列火车,整个隧道保持在地下十五米处,嗯,与规划中的新区地铁基本一致,将来如果条件的话,可以并线使用……”

一边讲述着自己的意图,管明棠一边绘制着更为重要的位置,在隧道中部的站台,那个站台则是一个看似有些复杂的,分上下多层的地下居所,准确的来说,是一个地下研究中心,尽管各个研究所皆设于公司中央区,但在管明棠看来,这里才是真正的智力中心,从未来引入的技术,在这里进行充分吸收、分析,并化为已有,从而避免泄密的可能。

在未来的几年中,直接引进公司的技术,将会以四十年代的技术为主,并搭配以少量的五十年代的技术,但相比于其它国家,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实在是太过落后了,

尽管从晚清至今,中国的近代工业虽有萌芽,但也就是通商大埠有所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讲,工业资本微弱,工业规模狭小,工业结构畸形,工业生产水平低下,实际上中国的工厂,大都尚处在工场手工业的阶段。工业基础的薄弱决定了工业科技的落后,虽说现在近代工业技术尽管在中国少数几个大城市的个别工业行业中崭露头角,但绝大多数地区和行业在近代工业科技领域,,到处是一片蛮荒状态,既没有形成工业科技队伍,也没有一个专门的工业科技研究试验机构,更没有形成工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工业科技成果市场。

现在北方公司想要全面发展,甚至在未来的数十年间,领导全国的科技、实业发展,就必须要依托后世的技术建立充分的技术储备,来源于后世的技术,未来将会在这里,在这个地下研究中心之中,进行充分的吸收,在完成初步的技术吸收后,方可再转入研究所,从而实现工业化生产,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保密的问题,否则,一旦那些科学技术外泄,不仅不可能有助于中国的科技进步,甚至可能威胁到国家的安全。

也正是出于这种顾忌,管明棠才会选择这里,在这里兴建这个规模庞大的地下研究中心。

“嗯,这只是我的初步构想,你来完善一下……”

“为什么要建这么一个地下城?”

尽管只是一张简易的图纸,但是李国均还是能够感觉到这不仅仅只是一条隧道,而是一条由铁路联通的地下城市,这样的地下城市,耗费的资金,将远超过盖几栋大楼。

面对李国均的好奇,管明棠只是笑了笑,然后手指着天空说道。

“不是我想建,而是有人逼我们建……”

无奈的耸了下肩膀,管明棠又说道。

“如果不建这个地下城,将来谁知道,这里有没有可能变成第二个闸北,第二个商务印书馆,有些事情,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拍了拍李国均的肩膀,这位可以说是现在的中国,最优秀的隧道专家了,曾参与过多条隧道的修建工作,若非粤汉铁路的隧道工程已经完工,恐怕自己还真请不动他。

“管先生,这么大的工程,估计最快也要三年左右才能完工!”

仔细在脑海中核算了一下,李国均又补充道。

“而且还需要数以千万的资金,这一点,你必须要考虑清楚!”

“我已经考虑的非常清楚了,没问题,总之,你这里需要什么,公司就会提供什么,人力、物力,都会向你这里倾斜,只有一个原则,尽快完工!”

雄心!

几乎是从进入北方公司新区的第一时间,在汽车于平整的柏油路上行使的时候,何廉这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便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庞大的公司新区象征着什么?数万名繁忙的工人,繁忙的建筑工地,这一切都象征着一个事物——雄心,北方公司正雄心勃勃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属于他们辉煌。

作为一名立志于“研究社会经济以促进本国学术的进步”的经济学家,几乎是在北方公司在邯郸建立公司新区,且新区面积达三十平方公里的消息传来之后,何廉便有意来此考察,终于在等待了两个月后,他得已抽出时间来此考察。

“摊子铺这么大,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3。75万名工人、公司中央区以及包括数十个子项目的一号项目、二号项目,在何廉看来,同时展开这么大的工程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次来,即有考察的心思,同样何廉亦想有一种冲动,协助北方公司解决一些问题。

当何廉在项目指挥部翻看了一个多小时的资料后,他心中最初的不确定终于化为了现实——果然正像他最初料想的一样,北方公司新区的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一些细节性的问题

“怎么?何院长,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甚满意?”

对于何廉的造访,着实让管明棠为之一喜,一得到他抵达公司的消息就,便急忙赶了回来。

“管先生,你确定,这是公司全部项目规划实施方案吗

抬起头,何廉有些疑惑的问道。

“嗯,有什么问题吗?”

对于何廉的参观考察,自己可是没有隐瞒什么。

“没有建立专案管理,如何掌控这么大的系统工程的进度?”

专案管理?这个名词似乎有点熟悉,而在管明棠等人诧异时,何廉心知现在大多数国人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施工方式,或许正是因为工程项目有限,而忽视了专案管理。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工程没有时程表,没有流程,没有成本控制,进行人员将会束手无策,在没有项目管理的控制下进行的任何工程都难免发生浪费、拖时等诸多问题,而且许多人不知的是,项目管理与国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耶鲁大学读博士时,何廉曾特意研究过亨利劳伦斯甘特以甘特图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在过去的几年间,他一直试图在国内的企业推行这一理念,只不过鲜少被人接受罢了,这时见管明棠似乎也有些不解,于是便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一边画着一个简单的草图,一边解释道。

“对包括公司新区在内的许多项目来说,时间的安排十分重要,然而那里的管理部门却缺乏控制和协调私人承包商与公司之间的工作的必要资料,工作控制中的关键因素是时间,时间应当是制定任何计划的基础。解决时间安排问题的办法,是绘出一张标明计划和控制工作的线条图。这种图表,就是在管理学界享有盛誉的甘特图表。甘特图表的实质,是为了表明如何通过各种活动来恰当安排工作的程序和时间,以完成该项工作。管理人员能够从甘特图表所提供的信息中看出哪一项工程或产品落后于预定的计划,然后采取行动加以纠正,以便使工程赶上计划的安排,或者将货物延运的时间以及预计能够完成的日期通知雇主,甘特用图表帮助管理进行计划与控制的作法是当时管理技术上的一次革命。有了它,管理部门就可以从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图表上,看到计划执行的进展情况,并可以采取一切必要行动使计划能按时完成,或使计划在预期的许可延误范围内得以完成……”

随着何廉的解释,管明棠总算是明白了他的意思,而对于林子强来说,之前困扰着他的一些问题,似乎也恍然开朗起来,盯着那张简单的草图,再看着何廉,管明棠的心下,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何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