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174节

山河血-第174节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喝了几口白开水,将外有强敌、内有藩祸匪乱的局面道出后,蒋介石微微皱了下眉头,又接着说:

“面临如此内忧外患,可是我们的军队却这样无能,十几万大军都无法肃清湘赣两省匪患,还谈什么收复东北、抵御外辱!国家养这样的军队有什么用?不好好整顿是不行了,不行了!”

贺衷寒、杨永泰对视了一下,刚刚从北平回来的的杨永泰示意贺衷寒先讲。贺衷寒字斟句酌地说道:

“校长所言极是。现今无论是湘赣两省之匪,亦或是日本,皆非各路国内军阀所能相比,前者以信仰、蛊惑为器,后者更有强盛国力、完备工业为根,想要击周他们,必须加强我军自身。而我军缺乏战斗力的主要原因,又是……”贺衷寒说着,支吾了一下,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犹豫不决,即便是作为蒋介石的得意门生,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一番话说出去,将会得罪多少人。

明知贺衷寒的顾忌,但蒋介石还是挥挥手,不停的催道

“说下去,说下去!有话直说,请你们来,就是共商国事,不要有所顾虑嘛!君山,难道在我面前,你还有什么顾忌吗?”

见校长抬出这么一句话,贺衷寒只得接着又往下说去,

“以我军在古北之表现,表明,我军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至少少数部队如此,而现在我**队大部缺乏战斗力,说是士兵欠缺训练,训练不精、械弹不精,这到是其次,我看主要是各级官长骄惰,**,争权夺利,不爱惜士兵,甚至克扣军饷。”

被校长言语敲打之后,贺衷寒也就没有了顾忌,事实上,这些问题他一直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更有一些将领更是野蛮成性,为所欲为,不听从指挥,其中不仅有收编杂牌部队长官,甚至还有许多黄埔军官,亦丧了身为革命军人应有之觉悟!学生以为,他们实在有负校长的栽培,如若任其发展下去,那么将来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听着贺衷寒的话,蒋介石不时的点着头,对此,他同样看在眼中,神色严肃地沉吟了一下,点点头说。

“你说得对!若不及早整顿,恐怕积重难返。你们有何良策?”

心下早有腹案在胸的贺衷寒一听校长的问题,连忙回答

道:

“校长,学早有一个想法,我们能否仿效黄埔军校的做法,举办大型军官训练团,从政治和军事上训练军官,增强服从领袖、为国尽忠的信念,加强纪律性,打掉基层军官的骄惰、懒散、蛮横的习气,把已经丧失的革命精神再重新恢复起来。”

在贺衷寒声音落下时,杨永泰紧接着附和道。

“举办军训团是一个好办法,一个军队最重要的是士气、精神,剿匪之事本就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如若全军官兵统一了思想,一心为党国效劳,一定能够肃清匪患。将来部队装备提升,国家完全准备,一定可以收复东北的……”对于贺杨两人的建议,蒋介石连连点头说:

“好!好!很好!你们的建议很好!看来,办一个大型军官训练团是有必要的。再不严加整顿,军将不军,国将不国,还怎么实现总理的遗愿,完成我们革命的责任!”

随后,又与贺衷寒、杨永泰两人商讨了一番办一个大型军官训练团的细节问题后,蒋介石便示意贺衷寒退下,只留下了杨永泰一人。

“畅卿,这一趟北平之行,辛苦你了!”

委员长的道谢只让杨永泰连忙谦虚不辛苦,并言称为国家当有此行之类的话语,这不过只是客气话罢了,而杨永泰自然也知道,委员长留下他,绝不是为了慰问他,而是为了向他了解北平,准确的来说是华北的形势。而更为准确的来说是为了了解他对未来华北局势的看法。

果然不出所料,在一番客气之后,蒋介石则看着杨永泰用尽可能平缓的语气说道。

“畅卿,现在,固然张汉卿已经出洋考察,行政院内对其指责亦为之一弱,可众所周知,这东北军是不堪大用的,若是再将华北交给他们,一行政院这关是肯定过不的,二国民亦是无法接受的……”

三言两语间,借着行政院、借着国民,蒋介石已经把东北军的未来定下了调子,对于“削藩”这一点,蒋介石从来就没曾放弃过,甚至让张学良出洋考察“避避风头”,也不过是整个计划中的一部分,目的在于趁东北军群龙无首之时,完成对东北军的整编,而现在这一切,已经借着“抗战”为由,由何应钦主持慢慢实施,可与时同时另一个问题却又摆在蒋介石的面前。

“畅卿,以你在北平所见,他日河北大局由谁来掌握更为合适?”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五章畅卿之计

第255章畅卿之计

“畅卿,以你在北平所见,他日河北大局由谁来掌握更为合适?”

看似很平淡的一句话,从蒋介石的口中吐出时,杨永泰则沉默不语,在乘飞机南返的一路上,他一直在考虑着这个问题。

东北系显然是不可能了,现在好不容易造成东北系群龙无首的局面,如果委员长不抓住机会,整编最终进而消融这只军队,那委员长也就不是委员长了。

更何况,先前委员长已经把话说的非常清楚,无论是从政治上或者舆论好,东北系都没有一丝机会再领治华北,没有了地盘的东北军,什么都算不上!最终只能像是在北伐后的许多军阀那样,因失去地盘,而不得不紧靠中央,供中央驱使,并最终为中央所消化。

至于山西……嗯,当年阎百川倒叛不过仅过数年,若是再任由其主持河北,那阎百川是否会野心膨张,到那时,阎百川主持的可就不是晋绥两省,而是大半个华北了!

剩下的还有谁呢?

也就是二十九军的那只败落户了,不过二十九军却是西北军余部,而西北军是什么?反而复叛可以说是其本性,其本性如此,又岂能当以大任?再则二十九军又屡遭中央打压,若是日本人许以好处,其是否会降敌尚在两可之间。

军阀总是靠不住的,虽说心下已有这个定论,但杨永泰还是试探的问了一句。

“委员长,您觉得宋明轩如何?”

宋明轩?

听到这个名字,蒋介石的眉头猛皱,原因无他,更多的因为冯玉祥那个人,着实不能让人信任,以至于在蒋介石来,宋哲元同样不可相信。

“宋明轩和其二十九军虽抗日有功,但军阀其性难免,阀本质是为自保,而其又对地盘之渴望……不可大用!”摇着头,否决了杨永泰的提议,蒋介石的眉头再次皱成团。正是这诸多的顾虑,使得他在华北的问题一直犹豫不

“委员长,现在华北的局势太过混乱,我个人以为,整华北局势,暂时还是离不开军分会的!”

见委员长的眉头紧锁,杨永泰便开口说道。

“现在华北阎、韩、宋、张四系武装,小股军阀亦有数,若无中央平衡的话,唯恐华北局势生变!所以呢?还是要中央要员平衡华北局面。”

在飞机上,杨永泰考虑了很长时间,除了中央,怕还真有什么人能主持华北大局,而河北,又是华北的中心,在看来也就只有中央能……可谁都知道,那北平军分会根本是一个火山口,谁愿意呆在那个火山口?接下那块烫手山

看着委员长,知晓委员长心思的杨永泰便又继续说道。

“委员长,我以为这个人不能过钢,过钢易折,亦不过软,软必为日人所欺,……”

而作为蒋介石的亲信,杨永泰自然深知委员长的心思,论是委员长还是国府需要的就是时间,需要准备再次对湘匪患进行围剿,彻底消灭湘赣两省割据势力,同时中央还努力通过一切手段分化、瓦解、打垮割据地方的十多个军,从而控制了中国大部分重要省份……

这一切能否完成,直接关系到中国是否抗战的大局面,华北作为冲突的最前沿,那位军分会委员长的人选自然就了重中之重。

“若不然,把何总长的代字去掉吧!”

话总需要有人来说,杨永泰知道,自己这一句话,怕是让何应钦记恨上自己,但现在,他同样没有选择,委员长是如此,在与他人谈论事情的时候,他总是在“听”别人“话”,而他人要通过这种“谈”,去揣摩委员长的用意进而给出符合委员长心思的“建议”。

点点头,蒋介石什么都没有说,他同样倾向于由何应钦时主持华北局面,见委员长点着头,杨永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一关算是过了。

“畅卿,你去北平时,有没有见过管哲勤,他现在伤势如何?”

在解决了一个问题后,蒋介石又问道另一件事,管哲勤,那个年青人是难得的几位除去他的学生之外,能让他颇有好感的年青人。

“委员长,那发子弹,几乎是贴着心脏而过,幸得是手枪威力不大,若不然……”

摇头叹口气,在内心深处杨永泰都为那个年青人觉得的可惜。

“不过,万幸其伤势目前业已稳定,若是慢慢调理的话,其应该会很快恢复……”

自然的,杨永泰知道蒋介石问的是管明棠的伤,实际上却是另外意有所指,一直以来以揣摩委员长心思见长的杨永泰自然知道自己应该把话朝什么地方引去。

“这次在北平,虽说所处时间不长,也曾去医院见过哲勤……”

然后杨永泰自然是一番中肯的评价,原因无他,从他去北平前蒋介石特意请其代去问候,并差他带上燕窝、人参之类的补品,可以看出委员长对其可谓是极为欣赏,再则,现在南京亦有传言,管明棠是张印光的准侄女婿,是真是假无从得知,可杨永泰定肯相信这是真事,那位“革命圣人”,可不是他杨永泰能得罪的,别说他,就是眼前的委员长对其亦是恭敬有加。

“哲勤……是个极为不错的年青人!其行其为足为我国青年之典范!”

先是点头称赞一声,蒋介石随后话峰又一转。

“哎,不过他就是一个商人,偏偏行事上有些大意,身上有商人的习性,又有年青人的莽撞,……”

蒋介石的话只让杨永泰心下微惊,一时间,他甚至有些弄不明白委员长话里意思,前番还能感觉到他对管明棠的欣赏,而现在……若是杨永泰没记错的话,当初汉阳铁厂复工,汪精卫参加典礼时,所受欢迎之热烈可谓是前所未有,有人拿此时在委员长说道管明棠,却被委员长用一句“你不懂”顶了回去,后来委员长到汉阳时,相比迎接汪精卫的隆重,那迎接虽说有些热烈,但亦无法与迎接汪氏所能相比,有人称管明棠是汪派的人,而委员长依然是一句“你不懂”,而现在……

在这一瞬间,面对委员长的变化,杨永泰当真有些不懂了。

“年青人莽撞,到是在所难免之事,”

虽说看不懂,可杨永泰便试探着说了一句,见委员长未吭声,他又继续试探着。

“想来还是太过年青的缘故,在去北平的时候,我听说,若不是印光先生拦着,印光先生那宝贝侄女,怕也要搭随飞机北上了……”

这句话,与其是杨永泰在说道他人的“新闻”,到不如说是在试探委员长的态度,每每在委员长面前,他都打起十万分的小心与谨慎,以揣摩委员长的真实用意。

“嗯,他们到也是郎才女貌,一对佳人!”

点点头,蒋介石随口说了一声,然后又凝思片刻,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念头,在其委员长凝思时,前后联系委员长的话语,杨永泰意识到,眼前的这位委员长,到不见得是对管哲勤有意见,恐怕让委员长有想法的还是……

“委员长,有一件事,不知当说不当说……”

见委员长没有吭声,杨永泰便继续说了下去。

“未来一两个月,若华北交涉成功,那冲突便可暂止,届时,各路大军,势必将各自回防驻地,只是……”

注意到委员长从先前的凝思变成注意,杨永泰便知道自己猜对了,委员长所考虑的并不是管明棠,而是另一件事。

“此战中立下大功的义勇军第五十八路军,如何相待?现在没有人提,是因为前线战事正酣,若是停战后,怕就会有人重提此事,以免冷国民之心……”

杨永泰的话说的很是巧妙,无论是“重提此事”亦或是“冷国民之心”无不是在提醒委员长,到时候肯定会有人借此攻击中央,若是中央到时处置此事稍有不甚,甚至可能为人所利用,从而策动针对中央的举动。

“嗯!”

点了点头,蒋介石只是用极为淡泊的一句话回应道。

“有功当赏,赏罚分明!”

这八字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远没有那么简单,若是有那么简单的话,杨永泰恐怕也不会提及此事。

“有功是当赏,可如何个赏法,委员长,想来还需要细细斟酌一番,尤其是这第五十八路军只是义勇军,这个赏…

用余光看一眼委员长,杨永泰又继续说道。

“现在河北有中央军,有孙殿英部、有晋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